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环境监测的目作用及特点,通过了解和掌握环境监测的目的、分类、特点和要求;逐步熟练环境监测的方法及掌握现代环境监测技术;对提高我们环境监测的水平有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 :环境 监测 作用
中图分类号:Q681
1 环境监测的概念
1.1概念
环境监测是一门研究、测定环境质量的学科,是环境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污染源管
理、企业管理、环境工程设计、环境评价、环境科学研究和政府决策的科学依据。环境监测是利用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方法,通过对影响环境质量的因素中有代表性的因子(包括化学污染物、物理15染因子相生物污染因子)进行长时间的监视、监控和测定,从而确定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及其变化趋势的过程。
1.2环境监测过程
环境监测发展过程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依靠化学手段,以分析环境中有害化学毒物为
主要任务的被动监测阶段;以化学、物理和生物等综合手段进行区域性监测的主动监测阶
段;用遥感、遥测等手段和自动连续监测系统对污染因子进行自动、连续监测,甚至预测环境质量的自动监测阶段。
2 环境监测的目的及其作用
2.1环境监测的目的
环境监测是环保工作的“耳目”,其最终日的是准确、及时、全面、客观地反映环境质量和污染源现状,以及发展趋势,为环境管理、环境规划、环境评价和环境治理等提供科学依据。
(1)检验和判断环境质量是否合乎国家规定的环境质量标准。
(2)判断污染源造成的污染影响,确定污染物在空间的分布模型、污染最严重的区域及
防治的对策.
(3)确定污染物的浓度分布现状、发展趋势和发展速度,掌握污染物作用于物理系统和
生物系统的规律性,以及污染物的污染途径和管理对策。
(4)研究环境污染因子扩散模式,为新污染源的评价和环境预报提供依据。
(5)依据环境本底数据,为环境质量标难、环境保护法规等的制定和修订提供科学依据。
为环境科学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总之,环境监测是为控制污染、保护环境服务的,对于人类生存和社会文明具有重要意义。控制污染、减少物质和能量的流失也会给社会带来经济效益。
2.2环境监测的作用
環境监测对环境科学研究和环境保护是十分重要的,具体体现在:
(1)环境监测提供了及时、准确的环境质量信息。这些信息是确定环境管理目标、进行环境决策的重要依据。
(2)具有中国特色的强化环境管理制度的贯彻执行要依靠环境监测,否则所制定的制度和措施将流于形式。
(3)评价环境管理的效果必须依靠环境监测的结果,否则难以提高科学管理环境的水平。
3环境监测的分类
环境监测一般按监酗目的的不同来分,也可以按监测对象的不同或专业部门的不同来
分类。
3.1按监测目的分类
(1)常规性监测:又称例行监测或监视性监测,是对指定的项目进行长期、连续的监测,以确定环境质量和污染源状况,评价环境标准的实施情况和环境保护工作的进展等,是环境监测部门的日常工作。
(2)应急性监测: 又称特定目的监测,其主要是指如下方面。
①污染事故监测:在污染事故发生时进行应急监测,以确定污染物的扩散方向、速度和
可能波及的范围,为污染的有效控制提供依据。
②仲裁监测:当发生环境污染事故纠纷或在环境执法过程中产生矛盾时,进行仲裁监测,为执法部门、司法部门提供具有法律效力的数据。仲裁监测只能由国家指定的权威部门进行。
③考核验证监测:包括人员、实验室的考核,方法的验证和污染治理工程竣工时的验收监测等。
④咨询服务监测:为政府部门、生产部门和科研部门等提供的咨询性监测。如对新建企业进行环境评价时所进行的监测。
(3)研究性监测:针对特定目的的科学研究所进行的高层次监测。如环境监测新方法的建立、环境标准物质的研制、环境本底值的确定等。
3.2按监测对象分类
(1)水质污染监测:对地表水、地下水和底泥中的物理指标(色度、电导率、温度、悬浮物等)、化学指标(重金属、无机盐类、化学需氧虽、生化需氧量、农药、挥发酚等)和生物学指标(细菌总数、大肠杆菌数)等进行监测,以评价水质情况。
(2)大气污染监测:对大气中的悬浮颗粒、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汞等一次污染物和光化学烟雾等:物进行定性和定量测定。
(3)土壤污染监测: 对土壤中的重金属、农药残留量及其他有毒有害物质进行监测。
(4)固体废弃物监测:对工业有害固体废物和生活垃圾的毒性、易燃性、腐蚀性、重金同等指标进行监
(5)生物污染监测: 当生物从环境中摄取营养时,水、空气、土壤中的污染物随之进人生物体内。测项目大体与土壤监测项目类似,水生生物的监测项目依水体污染情况而定。 (6)噪声污染监测:现代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业和生活噪声产生的污染日益严重,噪声污染的监测和噪声控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7)放射性污染监测:随着核武器实验、核电站的发展及原于能应用的日益增多,环境中的放射性物质与日俱增,它对人类的潜在威胁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因而对放射性的监测是十分必要的。
3.3按照专业部门分类,环境监测可分为卫生监测、气象监测和资源监测等。
4 环境监测的特点
环境监测的特点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生产性
环境监测具备生产过程的基本环节,类似于工业生产模式和方法标准化、技术规范化的管理模式,数据就是环境监测的产品。
(2)综合性
包括环境监测手段的多样性(物理、化学、生物等一切能表达环境污染因子的方法都已被环境监测),环境监测的多样性(环境监测的对象包括水、大气、土壤、固体废弃物生
物等客体)等方面。
(3)连续性
环境污染因子的时空分布性决定了环境监测必须坚持长期连续测定据中揭示污染因子的分布和变化规律,进而预测其变化趋势。
(4)追踪性
环境监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监油项目的确定,监测方案的设计,样品的采集、运输、处理,实验室测定和数据处理等程序,每一步骤都将对结果产生影响。特别是区域性的大型监测项目,参与监测的人员、实验室和仪器各不相同,为了保证监测结果的推确性,建立一套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是十分必要的。
(5)执法性
境监测不仅要准确及时地提供监测数据,还要根据监测结果综合分折,为主管部门的供建议,并对企业的排污情况进行执法性的监督控制。
参考文献:
1、杨水杰.环境学基础.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2、程发良,常慧环境保护基础.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3、岳桂华,付翠彦.环境监测.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4、刘天齐.环境保护.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5、林肇信,刘天齐,刘谗农.环境保护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6、卢升高,品军.环境生态学.杭州:浙江大学出版2003
7、钱易。唐孝央.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8、战友.环境保护概沦.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
关键词 :环境 监测 作用
中图分类号:Q681
1 环境监测的概念
1.1概念
环境监测是一门研究、测定环境质量的学科,是环境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污染源管
理、企业管理、环境工程设计、环境评价、环境科学研究和政府决策的科学依据。环境监测是利用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方法,通过对影响环境质量的因素中有代表性的因子(包括化学污染物、物理15染因子相生物污染因子)进行长时间的监视、监控和测定,从而确定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及其变化趋势的过程。
1.2环境监测过程
环境监测发展过程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依靠化学手段,以分析环境中有害化学毒物为
主要任务的被动监测阶段;以化学、物理和生物等综合手段进行区域性监测的主动监测阶
段;用遥感、遥测等手段和自动连续监测系统对污染因子进行自动、连续监测,甚至预测环境质量的自动监测阶段。
2 环境监测的目的及其作用
2.1环境监测的目的
环境监测是环保工作的“耳目”,其最终日的是准确、及时、全面、客观地反映环境质量和污染源现状,以及发展趋势,为环境管理、环境规划、环境评价和环境治理等提供科学依据。
(1)检验和判断环境质量是否合乎国家规定的环境质量标准。
(2)判断污染源造成的污染影响,确定污染物在空间的分布模型、污染最严重的区域及
防治的对策.
(3)确定污染物的浓度分布现状、发展趋势和发展速度,掌握污染物作用于物理系统和
生物系统的规律性,以及污染物的污染途径和管理对策。
(4)研究环境污染因子扩散模式,为新污染源的评价和环境预报提供依据。
(5)依据环境本底数据,为环境质量标难、环境保护法规等的制定和修订提供科学依据。
为环境科学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总之,环境监测是为控制污染、保护环境服务的,对于人类生存和社会文明具有重要意义。控制污染、减少物质和能量的流失也会给社会带来经济效益。
2.2环境监测的作用
環境监测对环境科学研究和环境保护是十分重要的,具体体现在:
(1)环境监测提供了及时、准确的环境质量信息。这些信息是确定环境管理目标、进行环境决策的重要依据。
(2)具有中国特色的强化环境管理制度的贯彻执行要依靠环境监测,否则所制定的制度和措施将流于形式。
(3)评价环境管理的效果必须依靠环境监测的结果,否则难以提高科学管理环境的水平。
3环境监测的分类
环境监测一般按监酗目的的不同来分,也可以按监测对象的不同或专业部门的不同来
分类。
3.1按监测目的分类
(1)常规性监测:又称例行监测或监视性监测,是对指定的项目进行长期、连续的监测,以确定环境质量和污染源状况,评价环境标准的实施情况和环境保护工作的进展等,是环境监测部门的日常工作。
(2)应急性监测: 又称特定目的监测,其主要是指如下方面。
①污染事故监测:在污染事故发生时进行应急监测,以确定污染物的扩散方向、速度和
可能波及的范围,为污染的有效控制提供依据。
②仲裁监测:当发生环境污染事故纠纷或在环境执法过程中产生矛盾时,进行仲裁监测,为执法部门、司法部门提供具有法律效力的数据。仲裁监测只能由国家指定的权威部门进行。
③考核验证监测:包括人员、实验室的考核,方法的验证和污染治理工程竣工时的验收监测等。
④咨询服务监测:为政府部门、生产部门和科研部门等提供的咨询性监测。如对新建企业进行环境评价时所进行的监测。
(3)研究性监测:针对特定目的的科学研究所进行的高层次监测。如环境监测新方法的建立、环境标准物质的研制、环境本底值的确定等。
3.2按监测对象分类
(1)水质污染监测:对地表水、地下水和底泥中的物理指标(色度、电导率、温度、悬浮物等)、化学指标(重金属、无机盐类、化学需氧虽、生化需氧量、农药、挥发酚等)和生物学指标(细菌总数、大肠杆菌数)等进行监测,以评价水质情况。
(2)大气污染监测:对大气中的悬浮颗粒、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汞等一次污染物和光化学烟雾等:物进行定性和定量测定。
(3)土壤污染监测: 对土壤中的重金属、农药残留量及其他有毒有害物质进行监测。
(4)固体废弃物监测:对工业有害固体废物和生活垃圾的毒性、易燃性、腐蚀性、重金同等指标进行监
(5)生物污染监测: 当生物从环境中摄取营养时,水、空气、土壤中的污染物随之进人生物体内。测项目大体与土壤监测项目类似,水生生物的监测项目依水体污染情况而定。 (6)噪声污染监测:现代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业和生活噪声产生的污染日益严重,噪声污染的监测和噪声控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7)放射性污染监测:随着核武器实验、核电站的发展及原于能应用的日益增多,环境中的放射性物质与日俱增,它对人类的潜在威胁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因而对放射性的监测是十分必要的。
3.3按照专业部门分类,环境监测可分为卫生监测、气象监测和资源监测等。
4 环境监测的特点
环境监测的特点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生产性
环境监测具备生产过程的基本环节,类似于工业生产模式和方法标准化、技术规范化的管理模式,数据就是环境监测的产品。
(2)综合性
包括环境监测手段的多样性(物理、化学、生物等一切能表达环境污染因子的方法都已被环境监测),环境监测的多样性(环境监测的对象包括水、大气、土壤、固体废弃物生
物等客体)等方面。
(3)连续性
环境污染因子的时空分布性决定了环境监测必须坚持长期连续测定据中揭示污染因子的分布和变化规律,进而预测其变化趋势。
(4)追踪性
环境监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监油项目的确定,监测方案的设计,样品的采集、运输、处理,实验室测定和数据处理等程序,每一步骤都将对结果产生影响。特别是区域性的大型监测项目,参与监测的人员、实验室和仪器各不相同,为了保证监测结果的推确性,建立一套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是十分必要的。
(5)执法性
境监测不仅要准确及时地提供监测数据,还要根据监测结果综合分折,为主管部门的供建议,并对企业的排污情况进行执法性的监督控制。
参考文献:
1、杨水杰.环境学基础.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2、程发良,常慧环境保护基础.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3、岳桂华,付翠彦.环境监测.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4、刘天齐.环境保护.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5、林肇信,刘天齐,刘谗农.环境保护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6、卢升高,品军.环境生态学.杭州:浙江大学出版2003
7、钱易。唐孝央.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8、战友.环境保护概沦.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