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际权威艺术品市场研究机构欧洲艺术基金会(The European Fine Art Foundation)每年一度的全球艺术品市场监测报告在马斯特里赫特欧洲艺术和古董博览会(TEFAF)上发布。此报告由欧洲艺术基金会主导,由著名文化经济学家及艺术品经济学咨询公司创始人克莱尔·麦克·安德鲁博士撰稿。该报告对2009年全球艺术品市场进行了全面梳理,也分析了从2007年开始至今全球经济衰退时期艺术品贸易的趋势。TEFAF中国代表处特授权我刊对该报告进行连续报道。本期将为读者呈现2000-2009年全球艺术品跨国贸易动态,各国对不同类别艺术品的进出口结构,以及当下艺术品国际贸易法规对艺术品国际贸易的影响。
艺术品流向富裕、开放经济体系
美国成全球最大艺术品交易商
艺术品的跨国贸易已不再是什么新鲜的事儿。虽然某些艺术品因为涉及到国家遗产保护等法律法规,令其流通有所限制,但其他类别的艺术品可以进行国际自由贸易。2008年,当代艺术市场迅猛发展,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当代艺术品在当时的国际贸易中没有受到任何制约。然而在其他艺术品领域却受到诸多限制,抑制了它们的国际贸易发展。
进出口统计数据显示,在全球化的影响下,艺术市场的国际进出口贸易迅猛发展,同时显示出艺术品流动趋向更加富裕以及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见图表1)
欧盟是2008年艺术品贸易净出口国(55亿欧元出口,49亿欧元进口),而欧洲最大的艺术市场(英国、法国、意大利和德国)均表现出贸易顺差。另外在中型市场方面,瑞典、奥地利和荷兰均为艺术品进口国。
在2008年,美国是全球最大的艺术品交易商,也是最大的净出口国(52亿欧元的出口和49亿欧元的进口)。中国虽然借助香港地区的国际艺术品贸易优势成为了一个艺术品的净进口国,数据上亦显示:中国内地的出口额将近为进口额的3倍。但实际上,中国是艺术品的进口大国,绝大部分艺术品进口贸易都在香港进行,因为香港具有国际艺术品贸易窗口的优势,进口占主导地位。
在全球化进程中,依靠本土艺术品贸易流通的情况比较少见,就以阿联酋(UAC)来说,该地艺术品进口远远大子出口,显示出它要依赖进口外国艺术品来满足日益增长的国内市场。另外,尽管近年来瑞士的艺术市场份额在某种程度上被新兴市场所抢占,但它仍是一个重要的发源地和贸易目的地。瑞士的进口额和出口额都超过10亿欧元,这个成绩使它成为世界第三大艺术交易国,仅次于美国和英国。
艺术品进口:欧盟稳定美国首现负增长
新加坡、阿联酋异军突起
在2003年至2008年这五年间,欧盟的艺术进口价值增长了46%,总值达到49亿欧元。英国是欧盟最大的进口国,占有进口份额的61%。同样在这五年期间,英国艺术品进口增长率高达30%,平均每年增长7%。直到2008年全球经济环境变化,开始出现下滑,对比上一年下降27%(欧盟则下降18%)。尽管如此,欧洲大陆的其他几个主要艺术市场进口依然是正面增长。例如:法国在2007年有20%的增长,意大利和荷兰均增长了10%。法国在2008年仍然占据了欧盟的进口份额的10%。紧随其后的是德国和希腊,各占6%,成为欧洲第二、第三大艺术品进口国。
在美国,2008年进口下降了21%,是美国自2002年以来首次出现的负增长。这反映了从2008年底开始,艺术市场普遍出现了衰退的现象。因为在美国进口的艺术品里,大概有71%是来自欧盟的五大艺术市场。造成这种现象的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美元汇率的持续走低——于是导致了美国进口欧洲以及其他地区的艺术品更贵。
2008年,瑞士的艺术品进口也出现了下降,较2007年价值下降17%。部分规模较小的跨国艺术市场根据供求关系,制定自由的贸易法规,从而在近几年保持了进口量强劲的增长。典型例子如:新加坡和阿联酋在2003年-2008年这五年间艺术进口增长近10倍。早在2006年,新加坡自由港就针对高端美术品和装饰艺术品设立贮藏仓库(仿照瑞士的类似设施)。印度的艺术品进口在2007年到达最高峰4400万欧元,尽管在08年下降58%,但2003-2008年五年间总增长率超过30%。(见图表2)
艺术品出口:美元贬值导致欧盟下滑
美国、中国稳步增长
欧盟的艺术品出口在之2007和2008年都出现下滑的趋势,从2006年的最高峰87亿欧元跌至2008年的55亿欧元,恢复到2002年的水平。导致下降的重要因素是美元的贬值,使得美国——作为欧洲艺术品的最大买家,在购买欧洲货品的时候要花费更高的成本。英国是欧盟最大的艺术品出口国,出口份额占欧盟的61%。2008年英国的艺术品出口贸易额为34亿欧元,下降了27%,这是自2001年以来的最低点。而法国作为欧盟第二大出口国则占有18%的市场份额,出口保持其价值的上升趋势,2008年出口额超过10亿欧元。第三位是德国,占9%的市场份额,2008年的出口贸易较2007年增长8%,贸易额为4.83亿欧元。
从2003年到2008年,欧盟市场销售艺术品的营业额平均增长率为16%,而出口量增长却不到1%。这两个类似的增长速度轨迹在2003/04和2004/05年度都出现过:2005/06年度的营业额增长速度(38%)远远超过出口增长率(5%),并且在2006年,出口量增长率比营业额增长率提早出现收缩。
另一方面,美国在2003年至2008年间,艺术市场营业额的平均增长率与出口增长率几乎相同,都在14%。在2006年出口量首次下降了15%之后,在2007年再次下跌了19%。虽然2008年的出口量出现6%的温和增长,但营业额却持续下降。欧盟出口成交额比率(即艺术市场的出口量与总营业额的百分比)经历了从2003年的59%下降到2008年的27%的状况。在2003-2008年前期,导致欧盟出口成交额比率下降的原因是欧盟艺术市场急剧上升的成交量:但是在后期,导致欧盟出口成交额比率下降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出口业绩的衰退、不利的汇率问题和美国买家需求疲软。假如美元兑换欧元汇率保持和前几年一样的话,这将对美国艺术品的出口和在已经收缩的美国市场成交量会更加有利,那么(用欧元结算的)2007年至2008年的出口额比率可以从27%上升至35%。
美国从2002年至2006年的出口增长达到了58亿欧元的高峰。而从2006年至之2007年,美国的出口下降了15%,随后2008年有反弹性增长,返回到52亿欧元。瑞士虽然在2007年和2008年经历了微弱下降,但2008年的出口依然超过10亿欧元。中国艺术品出口贸易自2003年以来稳步增长,2003至2008年增幅超过200%,成交额比率为9%,该出口水平相对全球其他主要市场仍然较低。中国的出口大部分为当代艺术作品,而且其中大部分经由香港(占中国艺术品出 口总额的85%)出口,而不是在有相对严格的出口限制的中国内地。
欧盟进出口艺术品:进口艺术品遭遇高增值税出口艺术品近年收缩
在2008年欧盟艺术品贸易中,83%的艺术品进口是来自欧盟以外的国家,在欧盟国家出口的艺术品中,有88%是出口到非欧盟国家。这种高比例的进出口贸易已在欧洲艺术品贸易市场稳定多年,而在2009年更分别提高到88%的进口率和90%的出口率。
欧洲一些较小的艺术市场,依靠的是欧盟內的艺术品贸易。而大的艺术市场——如法国和英国,则主要依靠欧盟以外的艺术品进出口贸易,进口和出口价值均占超过80%。2008年,英国和法国出口的艺术品主要目的地为美国和瑞士,占总价值接近四分之三的比例。
有趣的是,在艺术品市场的进口环节,一些欧盟国家如奥地利,爱尔兰和意大利等,对进口欧盟以外的艺术品征收了很高的增值税,欧盟对外贸易也比较少占主导地位。进口环节增值税税率在国与国之间差别很大,特别是艺术品和古董类,在欧盟范围内增值税规则相当复杂,这要取决于有关各方的交易增值税设定,以及两个贸易国之间增值税选择的形式。
据欧盟统计局的数据,欧盟出口的艺术品在2008年和2009年两年都出现收缩。而到了2009年表现更为明显,出口额下降36%,这是欧盟对外及对内的艺术品贸易缩小的结果。
艺术品国际贸易法规的双刃剑
对艺术品贸易实行限制是有争议的话题。大多数国家鼓励自由贸易,因为它的贸易价值增加了国内经济和文化交流,但几乎所有地区的艺术市场有着同样坚持:对属于国家遗产类艺术品实行贸易限制。
艺术品贸易的管制有各种各样不同的形式,包括对艺术品进出口、税项、鼓励或抵制贸易的财政刺激、艺术品的所有权以及保留权等进行限制。其中最严格的艺术品贸易规定就是防止被盗窃的艺术品流出国外。这些贸易法规同样涵盖了有关艺术遗产、某些受保护物种以及环境等其他的合法贸易管制。
美国对进口和出口的艺术品贸易采取免税的特殊政策,这是使它成为全球艺术品贸易交易重要之地的原因之一。因为对进口产品的控制相对宽松,所以英国成为另一个重要的艺术品贸易国。其他发达的艺术市场主要贸易形式为进口,这些市场通常反对进口管制,以便最大限度地拓展其获得艺术品的范围。
而某些新兴市场,如中国和印度,对超过100年的艺术品限制出口,这意味着亚洲古董和古代艺术品贸易受到严格限制。不少古代艺术品回流到这些国家时被当作是重要的国家文物,从国际贸易方面上看,这些古代艺术品市场在某程度上也将会逐渐减少。
国家调控艺术贸易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税收和财政刺激政策保护了被认为是国家民族文化遗产的艺术品:另一方面,政府的贸易法规、贸易税和艺术品附加增值税会抑制艺术品贸易、艺术品投资和艺术创作的发展,也形成了负面影响。各国监管制度的差异影响了全球艺术品市场贸易的套利,进而导致交易的地区分布出现了调整,并使国际艺术品贸易中心集中于艺术品贸易相对更自由的国家——例如美国。
艺术品流向富裕、开放经济体系
美国成全球最大艺术品交易商
艺术品的跨国贸易已不再是什么新鲜的事儿。虽然某些艺术品因为涉及到国家遗产保护等法律法规,令其流通有所限制,但其他类别的艺术品可以进行国际自由贸易。2008年,当代艺术市场迅猛发展,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当代艺术品在当时的国际贸易中没有受到任何制约。然而在其他艺术品领域却受到诸多限制,抑制了它们的国际贸易发展。
进出口统计数据显示,在全球化的影响下,艺术市场的国际进出口贸易迅猛发展,同时显示出艺术品流动趋向更加富裕以及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见图表1)
欧盟是2008年艺术品贸易净出口国(55亿欧元出口,49亿欧元进口),而欧洲最大的艺术市场(英国、法国、意大利和德国)均表现出贸易顺差。另外在中型市场方面,瑞典、奥地利和荷兰均为艺术品进口国。
在2008年,美国是全球最大的艺术品交易商,也是最大的净出口国(52亿欧元的出口和49亿欧元的进口)。中国虽然借助香港地区的国际艺术品贸易优势成为了一个艺术品的净进口国,数据上亦显示:中国内地的出口额将近为进口额的3倍。但实际上,中国是艺术品的进口大国,绝大部分艺术品进口贸易都在香港进行,因为香港具有国际艺术品贸易窗口的优势,进口占主导地位。
在全球化进程中,依靠本土艺术品贸易流通的情况比较少见,就以阿联酋(UAC)来说,该地艺术品进口远远大子出口,显示出它要依赖进口外国艺术品来满足日益增长的国内市场。另外,尽管近年来瑞士的艺术市场份额在某种程度上被新兴市场所抢占,但它仍是一个重要的发源地和贸易目的地。瑞士的进口额和出口额都超过10亿欧元,这个成绩使它成为世界第三大艺术交易国,仅次于美国和英国。
艺术品进口:欧盟稳定美国首现负增长
新加坡、阿联酋异军突起
在2003年至2008年这五年间,欧盟的艺术进口价值增长了46%,总值达到49亿欧元。英国是欧盟最大的进口国,占有进口份额的61%。同样在这五年期间,英国艺术品进口增长率高达30%,平均每年增长7%。直到2008年全球经济环境变化,开始出现下滑,对比上一年下降27%(欧盟则下降18%)。尽管如此,欧洲大陆的其他几个主要艺术市场进口依然是正面增长。例如:法国在2007年有20%的增长,意大利和荷兰均增长了10%。法国在2008年仍然占据了欧盟的进口份额的10%。紧随其后的是德国和希腊,各占6%,成为欧洲第二、第三大艺术品进口国。
在美国,2008年进口下降了21%,是美国自2002年以来首次出现的负增长。这反映了从2008年底开始,艺术市场普遍出现了衰退的现象。因为在美国进口的艺术品里,大概有71%是来自欧盟的五大艺术市场。造成这种现象的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美元汇率的持续走低——于是导致了美国进口欧洲以及其他地区的艺术品更贵。
2008年,瑞士的艺术品进口也出现了下降,较2007年价值下降17%。部分规模较小的跨国艺术市场根据供求关系,制定自由的贸易法规,从而在近几年保持了进口量强劲的增长。典型例子如:新加坡和阿联酋在2003年-2008年这五年间艺术进口增长近10倍。早在2006年,新加坡自由港就针对高端美术品和装饰艺术品设立贮藏仓库(仿照瑞士的类似设施)。印度的艺术品进口在2007年到达最高峰4400万欧元,尽管在08年下降58%,但2003-2008年五年间总增长率超过30%。(见图表2)
艺术品出口:美元贬值导致欧盟下滑
美国、中国稳步增长
欧盟的艺术品出口在之2007和2008年都出现下滑的趋势,从2006年的最高峰87亿欧元跌至2008年的55亿欧元,恢复到2002年的水平。导致下降的重要因素是美元的贬值,使得美国——作为欧洲艺术品的最大买家,在购买欧洲货品的时候要花费更高的成本。英国是欧盟最大的艺术品出口国,出口份额占欧盟的61%。2008年英国的艺术品出口贸易额为34亿欧元,下降了27%,这是自2001年以来的最低点。而法国作为欧盟第二大出口国则占有18%的市场份额,出口保持其价值的上升趋势,2008年出口额超过10亿欧元。第三位是德国,占9%的市场份额,2008年的出口贸易较2007年增长8%,贸易额为4.83亿欧元。
从2003年到2008年,欧盟市场销售艺术品的营业额平均增长率为16%,而出口量增长却不到1%。这两个类似的增长速度轨迹在2003/04和2004/05年度都出现过:2005/06年度的营业额增长速度(38%)远远超过出口增长率(5%),并且在2006年,出口量增长率比营业额增长率提早出现收缩。
另一方面,美国在2003年至2008年间,艺术市场营业额的平均增长率与出口增长率几乎相同,都在14%。在2006年出口量首次下降了15%之后,在2007年再次下跌了19%。虽然2008年的出口量出现6%的温和增长,但营业额却持续下降。欧盟出口成交额比率(即艺术市场的出口量与总营业额的百分比)经历了从2003年的59%下降到2008年的27%的状况。在2003-2008年前期,导致欧盟出口成交额比率下降的原因是欧盟艺术市场急剧上升的成交量:但是在后期,导致欧盟出口成交额比率下降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出口业绩的衰退、不利的汇率问题和美国买家需求疲软。假如美元兑换欧元汇率保持和前几年一样的话,这将对美国艺术品的出口和在已经收缩的美国市场成交量会更加有利,那么(用欧元结算的)2007年至2008年的出口额比率可以从27%上升至35%。
美国从2002年至2006年的出口增长达到了58亿欧元的高峰。而从2006年至之2007年,美国的出口下降了15%,随后2008年有反弹性增长,返回到52亿欧元。瑞士虽然在2007年和2008年经历了微弱下降,但2008年的出口依然超过10亿欧元。中国艺术品出口贸易自2003年以来稳步增长,2003至2008年增幅超过200%,成交额比率为9%,该出口水平相对全球其他主要市场仍然较低。中国的出口大部分为当代艺术作品,而且其中大部分经由香港(占中国艺术品出 口总额的85%)出口,而不是在有相对严格的出口限制的中国内地。
欧盟进出口艺术品:进口艺术品遭遇高增值税出口艺术品近年收缩
在2008年欧盟艺术品贸易中,83%的艺术品进口是来自欧盟以外的国家,在欧盟国家出口的艺术品中,有88%是出口到非欧盟国家。这种高比例的进出口贸易已在欧洲艺术品贸易市场稳定多年,而在2009年更分别提高到88%的进口率和90%的出口率。
欧洲一些较小的艺术市场,依靠的是欧盟內的艺术品贸易。而大的艺术市场——如法国和英国,则主要依靠欧盟以外的艺术品进出口贸易,进口和出口价值均占超过80%。2008年,英国和法国出口的艺术品主要目的地为美国和瑞士,占总价值接近四分之三的比例。
有趣的是,在艺术品市场的进口环节,一些欧盟国家如奥地利,爱尔兰和意大利等,对进口欧盟以外的艺术品征收了很高的增值税,欧盟对外贸易也比较少占主导地位。进口环节增值税税率在国与国之间差别很大,特别是艺术品和古董类,在欧盟范围内增值税规则相当复杂,这要取决于有关各方的交易增值税设定,以及两个贸易国之间增值税选择的形式。
据欧盟统计局的数据,欧盟出口的艺术品在2008年和2009年两年都出现收缩。而到了2009年表现更为明显,出口额下降36%,这是欧盟对外及对内的艺术品贸易缩小的结果。
艺术品国际贸易法规的双刃剑
对艺术品贸易实行限制是有争议的话题。大多数国家鼓励自由贸易,因为它的贸易价值增加了国内经济和文化交流,但几乎所有地区的艺术市场有着同样坚持:对属于国家遗产类艺术品实行贸易限制。
艺术品贸易的管制有各种各样不同的形式,包括对艺术品进出口、税项、鼓励或抵制贸易的财政刺激、艺术品的所有权以及保留权等进行限制。其中最严格的艺术品贸易规定就是防止被盗窃的艺术品流出国外。这些贸易法规同样涵盖了有关艺术遗产、某些受保护物种以及环境等其他的合法贸易管制。
美国对进口和出口的艺术品贸易采取免税的特殊政策,这是使它成为全球艺术品贸易交易重要之地的原因之一。因为对进口产品的控制相对宽松,所以英国成为另一个重要的艺术品贸易国。其他发达的艺术市场主要贸易形式为进口,这些市场通常反对进口管制,以便最大限度地拓展其获得艺术品的范围。
而某些新兴市场,如中国和印度,对超过100年的艺术品限制出口,这意味着亚洲古董和古代艺术品贸易受到严格限制。不少古代艺术品回流到这些国家时被当作是重要的国家文物,从国际贸易方面上看,这些古代艺术品市场在某程度上也将会逐渐减少。
国家调控艺术贸易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税收和财政刺激政策保护了被认为是国家民族文化遗产的艺术品:另一方面,政府的贸易法规、贸易税和艺术品附加增值税会抑制艺术品贸易、艺术品投资和艺术创作的发展,也形成了负面影响。各国监管制度的差异影响了全球艺术品市场贸易的套利,进而导致交易的地区分布出现了调整,并使国际艺术品贸易中心集中于艺术品贸易相对更自由的国家——例如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