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学的土地上执着耕耘

来源 :三月三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ff19869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书自学文才初露
  韦编联,1933年出生在广西合山市河里镇一个壮族山村里。父亲是个农民,读过私塾,通晓文墨。家中有一柜子藏书,书桌上放着一部三十二卷木版印刷的《康熙字典》,父亲视为老师。父亲爱书如命,劳动之余就是读书,读到精彩处就大声吟诵起来。在父亲的熏陶下,对读书有一种特别感悟的他自幼就随着父亲的领读声,读了《幼学故事琼林》《古文观止》和作文范文及唐诗宋词。
  每天晚上,韦编联点亮家中那盏昏暗的煤油灯,打开书本,父亲躺在床上领读,讲解课文,然后叫他朗读,直到能够背诵,深夜才入睡。望子成龙的父亲以古人“头悬梁,锥刺股”“囊萤映雪”的故事教育他刻苦读书。父亲还经常教育他要爱护书,书能给人知识,是常在身边的老师。在父亲的谆谆教导下,他专心勤奋读书,加上对书中的知识领悟快、记忆力好,读过的书都能背诵如流,一部四卷的《幼学故事琼林》一口气就能背完。父亲认为他是个可造之才,为了让他在知识的道路上走得更远,便挑了一担谷子去卖,给他买回一部《古文》。这部书家里本来就有,但父亲又给他买回一部,可见父亲对他的良苦用心与深切厚望。有了这部属于自己的书后,他又用自己攒下的零花钱,上街买回自己想读的书,建立自己的藏书柜,开始读书自学。在父亲的帮助下,他学会了自查《康熙字典》,为今后自学打下了基础。
  父亲的古典文学功底深厚,能写诗词,更擅长写对联。父亲不仅给他传授诗词创作知识,而且以身垂范。耳濡目染,童年时代的韦编联就有了创作诗词的欲望。
  在韦编联10岁那年,正是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的土地上肆意横行的年代,日军飞机对迁江县城狂轰滥炸,搞得人心惶惶。为躲避日军,他随哥哥进深山搭茅棚,准备给家人避难时栖身。一天,一场大雨过后,他登上一块岩石,举目四望,看到雨后的山景:“树木苍翠,岩石洁净,空气无尘,仿佛整个宇宙刚用水洗过一样。”从未看到过和感受过的清新世界令他倍感惊奇,触发了他那与生俱来的文学天赋,在一张发黄的纸片上,写下第一篇只有七个字的作品:“大雨初晴山似洗”,并把它张贴在茅棚旁边的岩石,上,他的哥哥成为读到他作品的第一人。就此,一颗将自己的人生献给文学创作的心开始萌芽,破土而出。
  随着知识的不断积累和增长,韦编联产生了走出山村到外面闯世界的念头。他的少年时代是20世纪40年代,是个翻天覆地的年代,正处在结束半封建半殖民地旧中国、催生新中国的年代。社会形势的发展让他想走得更高更远,他要去读中学,读大学,去获取新的思想、新的知识,充实和扩展自己的胸襟和视野。怎样才能走出去?唯一的办法就是读书自学。于是,他到街上买回初小课本自学,把原先在村里办的那个“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学校没学完的课程从头全部补上。经过不断地钻研和学习,他获得了成功一到乡里考高小被录取了。小试锋芒就有收获,从此,坚定了他自学的信心,也从中掌握了自学的规律和方法,“读书自学”就此伴随他度过以后的人生。
  为加快实现读中学的梦想,在读高小时,韦编联一边学好课堂上的课程,一边买来一本厚厚的《小学升学指导》自学,平时利用课余时间读。假期回家每晚读到深夜,白天放牛时,他也带上书本到岭上读。一年后,他提前掌握了高小的全部知识。
  知识,总是喜欢那些勤奋而不断超越自己的人。在高小还没毕业时,韦编联提前一个学期到县城报考初中。当时报考初中不需要高小毕业文凭,只要分数达到就可录取。结果,在录取的两个班80名学生中,他排第40名,成为村里的第一个初中生。通过读书自学获得的再一次成功,不但实现了“走出去”的梦想,而且,进一步增强了他的自信心。遗憾的是,由于家境困难,他只读了三个学期的初中,就被迫辍学了。那时是解放初期,他到北泗中心小学当了一个学期的教师,就被调到迁江县人民政府工作,当时年仅17岁。
  锲而不舍大器晚成
  1953年元旦,未满20岁的韦编联独自乘船离开迁江,来到红水河畔的来宾县工作,开始新的人生之旅。
  读大学的愿望是无法实现了。怎么办?机关工作繁忙紧凑,要想获得更多的知识,提高自己的思想、文化水平和能力,从何处努力?想来想去,还是走读书自学的道路。他设定了一个大胆的目标:在文化上达到大学毕业水平。在那个年代,对他这个初中都没毕业的青年而言,真的就像上九天揽月般困难。为了这一目标,后来的几十年,他一直在读书自学这条道路上艰苦地攀爬着。
  读书要有时间保证,要学会在繁忙的工作中挤出时间。他把业余时间几乎都用在读书上。青年时期,他精力充沛,晚上读书到深夜成为一种习惯。读了一批政治、哲学方面的书,让他开始学会了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去观察问题、处理问题。由于对文学的热爱,他还读了一批古典文学和当代作家的作品,读了俄国大诗人普希金的叙事长诗《高加索的俘虏》《喷泉》等一批外国文学作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干部队伍的文化水平比较低,党组织把鼓励干部读书作为培养干部的一个重要措施,对勤奋读书的年轻干部特别关心,经过一段时间农村艰苦工作的考核,21岁的韦编联成为一名年轻的中国共产党党员。1956年冬,就在他准备报考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之际,组织上任命他为大湾区党委副书记。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必须认真思考,作出抉择。最終他还是服从组织决定,放弃了报考大学的机会,到大湾区工作。
  1957年,韦编联写了第一篇小说投到《长江文艺》杂志,编辑来信叫他修改。因为工作忙,没有时间修改,他只好把搞文学的计划暂时压下来。但他没有忘记读书自学,无论是从提高领导水平,还是为将来搞文学创作,都要坚持读书。
  从机关到农村工作,环境变了,职务变了,读书自学的计划没有变。在大湾区工作8年,他先后担任区委副书记、乡长、公社党委书记兼主任、区长等职,不管工作多么繁杂、艰苦,他都坚持读书自学。农村工作是“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要挤时间读书,就得见缝插针,积零为整。在村边地头、农家小院、火车路上、会议期间,都能看到他读书的身影。不论农村工作生活条件多么辛苦,他从不放弃。在农村工作8年,他不但自学提升了自己的工作能力和文化水平,还为今后的文学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素材。   读书,在他求知的路上伴随他一路走来,持之以恒,获益良多。他在《我的读书人生》这篇文章的开头写道:“从少年时代起,书就是我身边的老师,一直陪伴着我度过几十年,人生的宝贵时光,帮助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给我知识和智慧。书还给我快乐,在这七色缤纷的世界中畅游,其乐无穷。”
  这种锲而不舍的读书自学精神,为他的文学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为追求青年时代的文学梦,已过不惑之年的韦编联决心离开行政机关去写小说。他认为自己有丰富的人生经历,有家乡深厚的文化底蕴,还读了不少古今中外文学作品以及文艺理论、哲学、历史等书籍,有这些知识积累及生活阅历,他一定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来。他毅然辞去职务,到百花杂志社任主编,而后,又到广西三月三杂志社任副总编辑。他始终怀着一股破釜沉舟的劲头,走自己的文学创作之路。他发誓:“写小说再难,就是一块钢板,我也要用我的笔钻出个窟窿来!”
  他写的第一篇小说《这一天》在《广西文学》上发表,随后第二篇也是发表在省级刊物上,第三篇参加某报举办的“全国征文比赛”获一等奖,第四篇小说《洁白的金樱花》更上一层楼,在《民族文学》发表。他的作品引起了著名作家、《民族文学》主编玛拉沁夫的关注,几次当众称赞“韦编联的小说语言好”。韦编联到北京参加全国首届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理论讨论会,玛拉沁夫曾单独找他谈话,热情鼓励,谆谆教诲。
  此后,他的小说创作一发而不可收,每年除了在《民族文学》发一两篇短篇小说,还在其他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几个中短篇小说。经过5年的艰苦努力,1988年,21万字的中短篇小说集《七色人生》由广西民族出版社出版。《七色人生》的出版引起了文学界的轰动,赞誉之声纷至沓来。《壮族文学发展史》是这样评介《七色人生》的:“创作的小说颇富有灿烂的民族色彩”,还把韦编联称为“大器晚成的壮族作家”;云南昆明学院黄毅教授称“他是个勤奋的作家,在几年的创作生涯中,他努力探索小说的表现内容和表现形式,探索小说民族特色的表现。因此,读他的这本小说集,给人的印象便是色彩斑斓的浓郁民族风味”。
  时隔23年后的2011年,云南师范大学刘纪新教授还在《湖南城市学院学报》发表了题为《韦编联的小说创作谈》一文,对1988年出版的小说集《七色人生》进行评介,他赞道:“韦编联的小说出现诗化倾向,《秋江月》可以说是诗意葱茏,其后的《雪白的梦》则完全是一篇诗化小说。”“韦编联对于小说艺术的多方面探索,使壮族小说的艺术风貌更加丰富多彩。”
  中短篇小说集《七色人生》获首届壮族文学奖。2009年,《七色人生》由广西民族出版社再次出版。2013年,由中国作家协会编辑出版的《新时期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选》将中篇小说《七色人生》编入壮族卷。
  韦编联凭着小说创作的成就,于1990年他57岁时加入了中国作家协会,圆了他一直以来的梦想。
  老当益壮挥毫不止
  韦编联1994年退休,1996年毅然离开生活条件优越的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市,回到故乡红水河畔的来宾。他并没有把“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这个耀眼的光环作为享用的资本,也没有自甘寂寞地坐在家里安度晚年,更没有在《七色人生》的赞美声中罢笔。有文友曾问过他,你都这么大年纪了,成就有了,荣耀也有了,怎么还醉心于创作,而且是长篇小说的创作。他说,我的文学之根在红水河畔。“我是喝红水河母亲的乳汁长大的,是红水河的儿子。”“在我心目中,红水河是壮民族的母亲河,是一部壮民族史。她勇敢倔强,奔腾千里,咆哮着,冲闯险滩,勇往直前,奔向大海。”
  他从红水河那不息的浪涛声中,似乎常常听到母亲对儿女们的呼唤:“团结奋斗,自强不息,使我们的民族屹立于中华民族之林,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就是这种呼唤,为了给壮族文学添砖加瓦,他退休返乡后,自喻为“在文学的土地上执着耕耘的老农”,在红水河畔挥汗如雨,笔耕不辍。
  就是这位老当益壮的“老农”,“清心寡欲,自甘寂寞;博采众长,寻求自我”。在迈入古稀之年,完成了34万字的长篇小说《风雨望江楼》。这部长篇写的是红水河畔盘龙镇望江楼两代人的人生故事。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黄绍清教授在《不解的红水河情缘》这篇评论中说:“韦编联撰著了脍炙人口的长篇小说,为壮族文学的光辉画廊增添了光彩夺目且独具审美特色的篇章。”
  不久,另一部22万字的长篇小说《裙影缤纷》完稿,在文学网站的“全国征文大奖赛”中荣获长篇小说奖,于2013年由大众文艺出版社出版。此外,他还写了40多篇散文,汇聚成《韦编联散文选》出版,其中散文《说“门”》获中国散文学会“当代最佳散文创作奖”;以放歌红水河为主题的《清心斋诗词集》出版,其中300多首诗词是他退休以后写的;诗词集中的叙事长歌《双飞燕》,1980年初稿于柳州,2003年完稿于红水河之滨,四易其稿,时间跨越20多年,这部长歌在叙事为主的段落用的是山歌格式,在主要抒情段落用的是壮族勒脚欢,以呈现一咏三叹的效果。《壮族文学发展史》这样评论:这部叙事长歌“运用壮乡民间丰富、生动、富于表现力的语言,以及抒情时勒脚歌体,别具韵味,散发着浓厚的地方和民族的生活气息,给人以美的享受。”韦编联创作的文学作品形式多样化,被称为一专多能的“文体作家”实不为过。晚年他回到故乡来宾写了小说、散文、诗词约100万字的作品,成为他创作生涯中的第二个高峰期。他感慨地说:“我感到,回到红水河畔,有永不枯竭的创作源泉,创作时心境特别开阔,思维特别通畅,精神特别振奋;这里有写不完的故事,唱不完的赞歌,常常使我进入’无我’境界。正如我在一首诗中所写的’红河浪涛杯中酒,激荡胸怀不了情’。”
  随着后续作品的出版,阅读后的评论也不断地刊登在报刊上,好评如潮。作为一名作家,作品得到那么多教授、专家和读者的青睐,是巨大的动力。他認为:“作为作家,自己的作品得到读者的关注和评论家的评论和肯定,本身就是最好的奖赏。”他还说:“他们的关注与评论,无论是褒或贬,都是对我的鼓励与鞭策。如果自己的作品投诸社会毫无反应,那是最大的悲哀,写得再多也是毫无意义的,因为作家是为社会写作的,而不是为自我欣赏。”
  韦编联由于文学创作的成就,他的小传已载入《中国作家大辞典》《世界华人文化名人传略·文学卷》《广西少数民族人物志》《壮族百科辞典》。他表示:一息尚存,还要写下去。
  韦编联回顾自己几十年的文学创作生涯,写了一首七言律诗《台灯》,借着共同度过无数深宵的一盏台灯,抒发自己的文学情怀:
  共度深宵数十年,
  酸甜苦辣总怡然;
  名缰利锁抛身外,
  意浪情涛涌笔端。
  衣带渐宽挥不倦,
  驹光易逝照无眠;
  神思缕缕成书卷,
  挚友同欢展笑颜。
其他文献
人间四月芳菲尽,壮乡桃花妖娆开。壮乡的春天是从桃李报晓开始的,山前、坡后、村寨、溪边,任李花、桃花恣意浸染,百里花道,灼灼其华。我们凌云县摄影协会一行沿着布柳河畔,闻着花香,踏着泉水叮咚,蜿蜒而上,去寻找古老的壮族传统织布工艺。  来到凌云县玉洪瑤族乡合祥村各腾屯,这是一个壮族聚居的村寨,20世纪80年代前,这里的村民都是自己种棉花,从纺纱、织布、染布到缝制衣裤鞋袜,一家人的衣物用品都是靠一双手,
期刊
张三问一位外国游客:“您叫什么名字?”  “瓦力库纳瓦拉卡索亚瓦,您呢?”  “我叫張三。”  “张……哦,天哪,你们中国人的名字太难记了!”
期刊
“把烧红的煤砂罐放到一个事先放着生松枝的炉坑里,烫出的青烟,就可以给烧制好的罐子釉上黑釉。”在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仫佬族煤砂罐制作技艺传习所举行的煤砂罐煅燒开炉仪式上,四把镇四把社区三堆屯66岁的民间工匠吴昌术向村民们传授从寻找原料、碾粉、配料到制坯、煅烧、过釉等煤砂罐制作技艺,点燃仫佬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星火,深受欢迎。  仫佬族聚居的罗城仫佬族自治县蕴藏着丰富的煤炭资源。过去人们常用煤炭作为燃料,而铁
期刊
乌蒙府临江县城有一个木匠,他的手艺巧夺天工,不仅粗木活做得好,细木活更是出类拔萃,他雕刻的人物、花草、鱼虫、鸟类涂上颜色后无不栩栩如生,人们都称他为“赛鲁班”。来找赛鲁班拜师学艺的人踏破了门槛,他挑来选去,最后选中了四个徒弟。  这四个徒弟都很有灵性,那木匠活不论粗活细活,一看就会,一点就通。赛鲁班不由得打起了小算盘,老话说“教会徒弟饿死师父”,再这样下去,“赛鲁班”的名号就要被他们抢去了,这可不
期刊
黄昏时,陆定坤回村部去了。路过山下的小溪时,他忽然听到一阵哭声。潺潺溪水声中,那哭声隐隐约约地听不真切。天快黑了,是谁在溪边哭?陆定坤试探着朝溪坎边问:“谁呀,谁在哭啊?”问了几声,没有人回答。陆定坤担心有人遇到了什么伤心事,一时想不开,便往溪坎边走去。可是,他站在溪坎边看了一会儿,什么也没有看见。陆定坤觉得奇怪,明明听到有人哭,怎么连个人影也没有看到?  陆定坤站了一会儿,再没听到哭声,便回村部
期刊
抹黑脸是彝族群众接亲时的一种习俗。在广西隆林、西林一带的彝族地区,抹黑脸的习俗又别具特色,接亲、节庆日都有抹黑脸的习俗。  彝族人民认为抹黑脸能驱邪除病、护身保体,象征吉祥如意。相传,从前老虎总来侵扰彝寨,有个勇敢的猎人挺身而出去打老虎,可是总斗不过老虎。他回到家看到做饭的锅底上黑黑的灰,心生一计,就用锅灰把脸抹黑后,上山打老虎。老虎看到他,不知是什么怪物,吓得转身便跑,再也不敢来了。从此以后,人
期刊
新加坡是一个以华人为主体的多民族国家。据统计,华人人口占新加坡总人口的74%,是新加坡最大的“少数民族族裔”。从新加坡早期华人祖先的来源地来看,多数移民来自中国南部沿海地区,如广东潮汕、福建和海南。因此,新加坡的新年习俗更多地保留了福建和广东的习俗。因为华人人口在数量上占大部分,为了尊重华人群体,新加坡法律规定,为庆祝中国新年,中国农历正月初一和初二为法定假期。  中国新年临近的一整个月,新加坡的
期刊
父亲是在我刚调换部门、工作特别忙碌的时候悄然离去的。他病重时一再叮咛母亲,不要动不动就把病情告诉我,以免影响我的工作。他如同天下所有伟大的父亲那样,为了儿女,即使是到了生命的尽头,依然为儿女们着想。在父亲离去后的日子里,我愧疚,我自责,为不能在父亲生命弥留之际尽到自己的孝心而感伤。很多个夜晚,我仰望星空,感觉父亲已化作天上的一颗星辰,又如暗夜里的一座灯塔,在远处闪烁光芒,指引着我一路继续前行…… 
期刊
壮族是十分重视过年过节的一个民族。在一些壮族地区,人们几乎每个月都有自己的节庆。  按节日的轻重排列,壮族一年中最重要的节庆是春节,其次是七月十四鬼节、三月三、小年、清明节和八月十五中秋节。此外,还有青蛙节、牛魂节、端午节、莫一大王节、重阳节、尝新节、冬至节、送灶节等。  壮族人的春节概念是从每年的腊月开始的。进入腊月,人们就开始围绕春节进行各种筹备活动,比如着手准备榨油、榨糖、加工爆米花的糯米、
期刊
1937年,农耘出生于黑水河畔的崇左市大新县堪圩乡,他家是地地道道的壮族农民家庭,世代没有文化,父亲除了务农之外,还有一手裁缝手艺,在乡里被人称为“师傅”。父亲万万没想到,他的儿子农耘,后来竟成为替人做嫁衣的编辑,成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西三月三杂志社社长、副总编。  初识壮文立志成才  农耘从小五官端正,眉清目秀,聪明过人,很招人喜欢。他从小就喜欢听民间故事、民间山歌,还爱好琴棋书画,爱听采茶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