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浇施工工序复杂,手工作业多,容易出现混凝土胀模,构件位置偏移,露浆等质量通病。钢筋混凝土工程如果能达到清水混凝土的要求,既保证了工程质量,又节省了大量的粉刷材料和人工费用,加快了施工工期,是一件一举多得的好事。本文分析了建筑工程中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探讨了建筑工程中清水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
中图分类号:TU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设计和施工水平的提高,多层和高层建筑越来越广泛地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现浇施工的框架,剪力墙结构,框剪结构等均具有良好的整体性,耐久性,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但现浇施工工序复杂,手工作业多,容易出现混凝土胀模,构件位置偏移,露浆等质量通病。钢筋混凝土工程如果能达到清水混凝土的要求,既保证了工程质量,又节省了大量的粉刷材料和人工费用,加快了施工工期,是一件一举多得的好事。
一、建筑工程中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
1、模板
(1)模板材料可以采用钢模或木模,建议采用大模板或组合钢模板。采取一次整体拼装大模板,脱模时可整体移动,可节约大量的拆模装模时间。
(2)由于模板容易变形,其刚度的要求非常严格,必须达到相应的标准规定。
(3)模板施工时必须保证板面平整、接缝严密、无错台,对于拼缝较多的拼装式模板,建议其还要敷衬光面板; 若不采用光面板,为使得脱模后混凝土表面不出现拼缝痕迹,钢模板必须表面十分光洁,接缝也很严密,并且采取了刮腻子等措施。
(4)光面板厚度不宜过薄,最好不小于3mm,过薄的光面板周转次数太少,即使其价格相对较低,综合分析也不经济。
(5)光面板施工以竖放为宜,且要保证和模板紧密贴合,防止光面板起拱使得墙面凹陷不平。对于钢模,可直接依靠板内的顶撑撑牢,亦可在钢模上钻小孔用扎丝固定; 对于木模板,可直接用小钉固定在模板上。
(6)为方便脱模,浇筑前光面板上需进行涂刷,一般以肥皂水为宜。
2、模板支撑技术
模板支撑系统结构包括模板、横挡、竖挡、内撑、外撑或穿墙对拉螺杆组成。穿墙对拉螺杆使得内外模板混凝土侧压力互相平衡,不会传递给相邻结构,从而有效地避免胀模的现象,其方法具体为锚固定在模板两侧外层的竖挡或横挡上,并辅以内撑及少量的外撑。此外,横挡和竖挡也有相应的要求,一方面,为防止接头处发生变形,横挡和竖挡的接头处要留不一样的搭接长度; 另一方面,横挡及竖挡的间距应满足在承受混凝土侧压力时板不变形是基本要求。
3、混凝土配合比及原材料。混凝土配合比及原材料的品种质量严重影响混凝土的外观质量。要想达到良好光面效果,一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水泥标号与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值之比应小于22。
(2)水泥用量少时,若采用高标号水泥,会使得混凝土拌合物十分松散,故建议选用32.5 号等较低标号水泥。
(3)在拌合物中,要注意控制用水量,混凝土的水灰比宜控制在0.52 ~ 0.55,坍落度宜控制在1cm ~ 3cm,主要原因是由于塑料板不能吸收水分,如果用水量多,坍落度过大,则水分蒸发后会在混凝土表面留下较多气孔,严重影响混凝土的质量和外观。
(4)掺加减水剂可以在减少水泥用量的同时,满足混凝土和易性的要求,是一种较好的措施。
4、钢筋工程
(1)保护层垫块。建议用塑料卡垫环代替铁丝水泥砂浆块,并且为了满足不同规格钢筋的需求,须配置多种规格的塑料卡环以待备用。因为钢筋与砂浆垫块之间属于面接触,混凝土浇筑完成后会留下明显的痕迹,影响外观; 而钢筋卡入塑料环时形成的是点接触,不会留下明显的痕迹。
(2)柱筋定位卡。在定位筋于柱根部时,建议加工简单的定位卡环绑扎在柱根部,另用φ20mm 左右的焊管卡环绑扎于柱筋预留的顶部,而不是采用以往焊接的做法,因为焊接极易伤及主筋,改进做法在绑扎时无需再扳动钢筋,可以保证柱筋的位置。
(3)板筋马凳。老式马凳极易踩弯上层钢筋易,从而无法保证钢筋的上保护层厚度,建议先焊接一个三角架,并将其置于负筋的边缘处,这样即可以保证绝大部分负筋都能搭在三角支架上,而不会被踩弯。
5、混凝土工程
(1)配合比设计。为保证混凝土表面光滑,应适当加大水泥用量; 但为使混凝土易于振捣,又要适当放大砂率,这两者之间的关系需处理好,建议加大水泥用量的基础上将砂率适当放大至0.42% ~ 0.45%。
(2)搅拌工序由于清水混凝土的混泥土较少,为使其中的骨料充分混合,混凝土的搅拌时间应较原时间增加60s ~ 90s。
(3)浇筑。清水混凝土浇筑的关键在于“结浆”,由于其所用材料与混凝土的材料为相同,其结浆的厚度亦应满足不小于50mm 的工艺要求。
(4)养护。对于立面混凝土,为保证外观颜色一致和不易产生裂缝,一般采用塑料薄膜封闭法,其可靠自身的游离水及蒸发水养护; 对于平面混凝土,采取浇水、蓄水养护即可。
(5)修补。修补混凝土时,先要进行剔凿工作,清理缺口,然后再采用同一品种和同一配比的混凝土和水泥砂浆进行修补,修补后应进行浇水养护至达到要求强度,最后再采用角向磨光机打磨四周。要注意修补面的边缘应略高于原混凝土表面,方便后期的打磨,使其与原混凝土紧密结合为一体。
二、建筑工程中清水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
1、钢筋工程控制措施
(1)保证所有钢筋表面没有锈斑或其他污渍等,以免污染混凝土。
(2)绑扎钢筋的铁丝如果外露出来,在外界自然环境下极易产生锈蚀污染混凝土表面,因此,应该将折向铁丝钢筋骨架中间,一免其锈蚀。
(3)为保证保护层的厚度不变形,应在混凝土保护层上均匀、统一布置塑料垫块。
2、清水混凝土原材料的控制措施
(1)水泥。优先选用硅酸盐水泥,并且要求所用水泥的生产厂商、强度等级、批号等均应相同,最好能做到同一熟料,以保证混凝土的一致性。
(2)粗骨料( 碎石)应保证有相同产地、规格、颜色,此外,粗骨料须满足粒径控制为5~ 25mm,强度高、连续级配好、含泥量不大于0.8% 以及不带杂物。
(3)细骨料( 砂子) 。采用中粗砂,砂子的产地、细度模数以及颜色要确定,细度模数一般应大于2.5 以上,含泥量不小于2%,不得含有杂物。
(4)粉煤灰。掺入粉煤灰可改善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后期强度,宜选用细度按《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规定Ⅱ级粉煤灰以上的产品,要求定供应厂商、定细度,且不得含有任何杂物。
(5)外加剂。建议采用EA-12. 普通型减水剂,须确定其厂商、品牌以及掺量。对首批进场的原材料经复试合格后,应将其作为标准样品,以后的每批来料均应与标准样品进行对比,保证没有明显色差方能使用。
(6)在清水混凝土生产过程中,投料比例一定要严格按试验确定的配合比,严格控制水灰比和搅拌时间,并随气候变化随时抽验砂子、碎石的含水率,及时调整用水量。
3、清水混凝土浇筑控制措施
(1)根据相关规定,落实施工技术保证措施、现场组织措施。
(2)合理调度搅拌输送车送料时间,逐车测量混凝土的坍落度,保证各批次混凝土的一致性。
(3)严格控制每次下料的高度和厚度,保证分层厚度不超过30cm。
(4)正确进行振捣,切勿漏振或过振。一次振捣不充分时,可采用二次振捣法,即第一次在混凝土浇筑时振捣,第二次待混凝土静置一段時间( 一般为0.5h) 再振捣,既可以使混凝土均匀,又可以减少表面气泡。
(5)严格控制振捣时间和振捣棒插入下一层混凝土的深度,振捣时间一般为15s 左右,以混凝土翻浆不再下沉和表面无气泡泛起为止,深度一般在5—10cm。
参考文献:
[1] 邓钫.建筑材料实用手册[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2] 宋海涛.浅谈土建施工中的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J]. 经营管理者. 2010(06)
[3] 庞荣雄.清水混凝土的施工控制[J]. 经营管理者. 2009(17)
关键词:建筑工程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
中图分类号:TU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设计和施工水平的提高,多层和高层建筑越来越广泛地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现浇施工的框架,剪力墙结构,框剪结构等均具有良好的整体性,耐久性,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但现浇施工工序复杂,手工作业多,容易出现混凝土胀模,构件位置偏移,露浆等质量通病。钢筋混凝土工程如果能达到清水混凝土的要求,既保证了工程质量,又节省了大量的粉刷材料和人工费用,加快了施工工期,是一件一举多得的好事。
一、建筑工程中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
1、模板
(1)模板材料可以采用钢模或木模,建议采用大模板或组合钢模板。采取一次整体拼装大模板,脱模时可整体移动,可节约大量的拆模装模时间。
(2)由于模板容易变形,其刚度的要求非常严格,必须达到相应的标准规定。
(3)模板施工时必须保证板面平整、接缝严密、无错台,对于拼缝较多的拼装式模板,建议其还要敷衬光面板; 若不采用光面板,为使得脱模后混凝土表面不出现拼缝痕迹,钢模板必须表面十分光洁,接缝也很严密,并且采取了刮腻子等措施。
(4)光面板厚度不宜过薄,最好不小于3mm,过薄的光面板周转次数太少,即使其价格相对较低,综合分析也不经济。
(5)光面板施工以竖放为宜,且要保证和模板紧密贴合,防止光面板起拱使得墙面凹陷不平。对于钢模,可直接依靠板内的顶撑撑牢,亦可在钢模上钻小孔用扎丝固定; 对于木模板,可直接用小钉固定在模板上。
(6)为方便脱模,浇筑前光面板上需进行涂刷,一般以肥皂水为宜。
2、模板支撑技术
模板支撑系统结构包括模板、横挡、竖挡、内撑、外撑或穿墙对拉螺杆组成。穿墙对拉螺杆使得内外模板混凝土侧压力互相平衡,不会传递给相邻结构,从而有效地避免胀模的现象,其方法具体为锚固定在模板两侧外层的竖挡或横挡上,并辅以内撑及少量的外撑。此外,横挡和竖挡也有相应的要求,一方面,为防止接头处发生变形,横挡和竖挡的接头处要留不一样的搭接长度; 另一方面,横挡及竖挡的间距应满足在承受混凝土侧压力时板不变形是基本要求。
3、混凝土配合比及原材料。混凝土配合比及原材料的品种质量严重影响混凝土的外观质量。要想达到良好光面效果,一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水泥标号与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值之比应小于22。
(2)水泥用量少时,若采用高标号水泥,会使得混凝土拌合物十分松散,故建议选用32.5 号等较低标号水泥。
(3)在拌合物中,要注意控制用水量,混凝土的水灰比宜控制在0.52 ~ 0.55,坍落度宜控制在1cm ~ 3cm,主要原因是由于塑料板不能吸收水分,如果用水量多,坍落度过大,则水分蒸发后会在混凝土表面留下较多气孔,严重影响混凝土的质量和外观。
(4)掺加减水剂可以在减少水泥用量的同时,满足混凝土和易性的要求,是一种较好的措施。
4、钢筋工程
(1)保护层垫块。建议用塑料卡垫环代替铁丝水泥砂浆块,并且为了满足不同规格钢筋的需求,须配置多种规格的塑料卡环以待备用。因为钢筋与砂浆垫块之间属于面接触,混凝土浇筑完成后会留下明显的痕迹,影响外观; 而钢筋卡入塑料环时形成的是点接触,不会留下明显的痕迹。
(2)柱筋定位卡。在定位筋于柱根部时,建议加工简单的定位卡环绑扎在柱根部,另用φ20mm 左右的焊管卡环绑扎于柱筋预留的顶部,而不是采用以往焊接的做法,因为焊接极易伤及主筋,改进做法在绑扎时无需再扳动钢筋,可以保证柱筋的位置。
(3)板筋马凳。老式马凳极易踩弯上层钢筋易,从而无法保证钢筋的上保护层厚度,建议先焊接一个三角架,并将其置于负筋的边缘处,这样即可以保证绝大部分负筋都能搭在三角支架上,而不会被踩弯。
5、混凝土工程
(1)配合比设计。为保证混凝土表面光滑,应适当加大水泥用量; 但为使混凝土易于振捣,又要适当放大砂率,这两者之间的关系需处理好,建议加大水泥用量的基础上将砂率适当放大至0.42% ~ 0.45%。
(2)搅拌工序由于清水混凝土的混泥土较少,为使其中的骨料充分混合,混凝土的搅拌时间应较原时间增加60s ~ 90s。
(3)浇筑。清水混凝土浇筑的关键在于“结浆”,由于其所用材料与混凝土的材料为相同,其结浆的厚度亦应满足不小于50mm 的工艺要求。
(4)养护。对于立面混凝土,为保证外观颜色一致和不易产生裂缝,一般采用塑料薄膜封闭法,其可靠自身的游离水及蒸发水养护; 对于平面混凝土,采取浇水、蓄水养护即可。
(5)修补。修补混凝土时,先要进行剔凿工作,清理缺口,然后再采用同一品种和同一配比的混凝土和水泥砂浆进行修补,修补后应进行浇水养护至达到要求强度,最后再采用角向磨光机打磨四周。要注意修补面的边缘应略高于原混凝土表面,方便后期的打磨,使其与原混凝土紧密结合为一体。
二、建筑工程中清水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
1、钢筋工程控制措施
(1)保证所有钢筋表面没有锈斑或其他污渍等,以免污染混凝土。
(2)绑扎钢筋的铁丝如果外露出来,在外界自然环境下极易产生锈蚀污染混凝土表面,因此,应该将折向铁丝钢筋骨架中间,一免其锈蚀。
(3)为保证保护层的厚度不变形,应在混凝土保护层上均匀、统一布置塑料垫块。
2、清水混凝土原材料的控制措施
(1)水泥。优先选用硅酸盐水泥,并且要求所用水泥的生产厂商、强度等级、批号等均应相同,最好能做到同一熟料,以保证混凝土的一致性。
(2)粗骨料( 碎石)应保证有相同产地、规格、颜色,此外,粗骨料须满足粒径控制为5~ 25mm,强度高、连续级配好、含泥量不大于0.8% 以及不带杂物。
(3)细骨料( 砂子) 。采用中粗砂,砂子的产地、细度模数以及颜色要确定,细度模数一般应大于2.5 以上,含泥量不小于2%,不得含有杂物。
(4)粉煤灰。掺入粉煤灰可改善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后期强度,宜选用细度按《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规定Ⅱ级粉煤灰以上的产品,要求定供应厂商、定细度,且不得含有任何杂物。
(5)外加剂。建议采用EA-12. 普通型减水剂,须确定其厂商、品牌以及掺量。对首批进场的原材料经复试合格后,应将其作为标准样品,以后的每批来料均应与标准样品进行对比,保证没有明显色差方能使用。
(6)在清水混凝土生产过程中,投料比例一定要严格按试验确定的配合比,严格控制水灰比和搅拌时间,并随气候变化随时抽验砂子、碎石的含水率,及时调整用水量。
3、清水混凝土浇筑控制措施
(1)根据相关规定,落实施工技术保证措施、现场组织措施。
(2)合理调度搅拌输送车送料时间,逐车测量混凝土的坍落度,保证各批次混凝土的一致性。
(3)严格控制每次下料的高度和厚度,保证分层厚度不超过30cm。
(4)正确进行振捣,切勿漏振或过振。一次振捣不充分时,可采用二次振捣法,即第一次在混凝土浇筑时振捣,第二次待混凝土静置一段時间( 一般为0.5h) 再振捣,既可以使混凝土均匀,又可以减少表面气泡。
(5)严格控制振捣时间和振捣棒插入下一层混凝土的深度,振捣时间一般为15s 左右,以混凝土翻浆不再下沉和表面无气泡泛起为止,深度一般在5—10cm。
参考文献:
[1] 邓钫.建筑材料实用手册[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2] 宋海涛.浅谈土建施工中的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J]. 经营管理者. 2010(06)
[3] 庞荣雄.清水混凝土的施工控制[J]. 经营管理者. 20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