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京津冀协同发展成为国家战略,但是河北省环京津贫困带成为区域协调发展的短板。精准扶贫是尽快实现贫困地区脱贫的新思路,而产业是农业扶贫的有效载体。从京津冀协同发展为河北省农业产业扶贫带来的机遇入手,来探讨农业产业精准扶贫的基本思路。提出要进行京津冀农业产业扶贫统筹规划、加强区域农业产业集群、发展优势产业以及加强农业产业扶贫的人才配給。
关键词:京津冀协同发展;农业产业;精准扶贫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10.006
1引言
京津冀协同发展,核心是疏解北京的非首都功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形成新增长极。但是京津冀区域发展进程较为缓慢,重要的原因在于河北省环京津地区散布着大面积的贫困地区和大量的贫困人口。环京津贫困地区一直是河北省政府扶贫工作的工作重点,虽然有一定成效,但是一些地区贫困问题依然严峻。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要求下,河北省的扶贫工作需要新思路和新模式。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提出了精准扶贫战略,这一扶贫开发的新模式对河北省扶贫脱贫工作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作为农业大省,河北省农业产值在京津冀中占比持续保持在80%以上。近年农业产业也有了显著的进展,大多县域拥有自己的农业产业,部分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并形成了地方特色。产业是精准扶贫的有效载体,因此,农业产业扶贫成为河北省精准扶贫工作的科学选择。
在学术界,学者也对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的扶贫工作献言献策。牟永福(2016)指出京津冀协同发展进程缓慢的主要原因在于环京津的大量的贫困人口,而环京津贫困带是京津地区的生态屏障,因此扶贫工作要走绿色扶贫途径,并提出了绿色扶贫的基本思路。罗强提出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要大力推进县域融合型特色产业园区发展。在农业产业精准扶贫方面学术界也呈现了一些成果。曾昭航(2015)以赣州市油茶产业为例,认为创新帮扶方式、探索经营机制、出台优惠政策、强化科技支撑、加大资金投入、强化资金监管是产业精准扶贫的工作重点。综上,学术界或者对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的宏观扶贫工作进行了研究,或者对某个产业的精准扶贫路径进行了探析,而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的农业产业扶贫尚属研究空白。本文立足河北省的扶贫工作现状,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视角下,探讨河北省的农业产业精准扶贫的基本思路,以期为河北省相关部门的政策制定提供有力支撑。
2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省农业产业精准扶贫的机遇
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家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高度,建立了京津冀扶贫机制,在资源、交通、产业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等方面做出了相关规划,来推动河北省环京津贫困带的精准脱贫,为河北省农业产业扶贫工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第一,京津的资源外溢,包括资本和科技人才溢出。河北省环京津贫困地区贫困的主要原因在于缺乏展业发展的资金和智力支持,而京津的资源外溢可以解决了河北省农业产业扶贫的资金短缺和人才匮乏的难题。第二,巨大的农产品市场潜力。河北省是京津的主要农产品供应地,京津冀协同发展成为国家战略之后,京津市场潜力空前,河北省的农产品在京津的市场占有率扩大。第三,便利的交通。河北省贫困地区大多分布在山区,道路交通不便,农产品如蔬菜、水果等不能顺利运出,使产业发展受到很大的限制。京津冀协同发展下河北省与京津协同构建一体化交通,就能够补齐贫困带交通运输发展的“短板”,破除贫困地区道路崎岖、生活封闭的障碍,将会为河北省的环京津贫困带农产品的销售运输以及实现物力、人才资源交流提供便捷的交通基础。第四,城镇化发展。城镇化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任务,城镇化能够促进贫困地区土地政策的完善以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农业产业化发展和产业扶贫工作提供极大的便利。
3农业产业扶贫成功案例——涞源县创新农业产业扶贫路径
河北省保定市涞源县地处太行山、燕山、恒山三山交汇处,是国家新十年扶贫开发、燕山—太行山连片特困地区、河北省环京津扶贫攻坚示范区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三合一重点县。2015年,建档立卡后贫困人口为57898人。2016年,涞源县充分利用地理条件和自然资源优势,通过发展光伏电站、开发清洁能源,实施旅游引领、打造美丽乡村,搬迁片区和产业园区同建、贫困户与农业龙头企业对接等措施,以可再生、可持续的绿色发展方式实现了万余农民脱贫致富,使众多搬迁农民成为名副其实的“市民”。
凭借海拔高、全年日照时间长的天然优势,涞源县在具备资源优势的23个村建成了分布式屋顶光伏电站,总装机容量1.3兆瓦。同时,正在建设46个300千瓦规模的村级光伏电站,预计2017年6月底并网发电,每个电站可覆盖60户贫困户,可持续20年实现户均年增收3000元。2016年涞源县借助河北首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的良机,开发冰雪小镇,打造西道沟农业生态旅游园区,推进特色餐饮、农家院、乡村游和旅游产品开发,使旅游经济的发展更多惠及贫困群众。同时鼓励贫困群众采取土地入股、土地流转、企业务工等形式参与旅游扶贫产业项目,成为分股金、拿租金、挣薪金的“三金农民”。目前,涞源县已建成城乡农家院209家,县城规模酒店、快捷酒店21家,2016年旅游产业扶贫带动2.5万人增收。农业龙头企业涞源县华超食用菌种植有限公司投入600多万元,建成食用菌大棚22个,自育平菇12万棒,与平原地区形成错季生产,所有产品直接供应北京新发地高碑店分市场。根据规划,三年内该公司将建成食用菌大棚700个,可提供就业岗位3000多个,并优先雇用扶贫搬迁片区的劳动力。涞源县在抓好光伏扶贫和旅游扶贫的同时,按照国家政策对深山区的贫困群众实施集中扶贫搬迁,建设了县城片区、白石山片区、南神道等5个集中安置片区,拟安置贫困人口1万余人。“十三五”期间,涞源县将投入资金26.1亿元,把43535人搬出深山。
4京津冀協同发展背景下河北省农业产业精准扶贫路径探讨 4.1农业产业扶贫工作要进行统筹规划
京津冀协同发展框架下河北省的农业产业扶贫工作要打破行政区域的限制,京津冀三地要进行统筹规划,建立产业扶贫协同机制。促进农业产业扶贫所需的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的合理流动,鼓励京津涉农龙头企业、工商资本、涉农金融等向河北省倾斜。同时,河北省的农业产业扶贫规划要无缝对接京津冀三地的农业产业扶贫大规划,将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现阶段农业产业发展的新机遇和新动能,将京津的巨大市场潜力转变为河北省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优势。合理利用京津的要素溢出,弥补河北省扶贫工作中农业产业的发展短板。此外,应当建立京津冀农业产业协同扶贫组织,统一制定三地的农业产业扶贫计划和政策,统筹京津冀的要素安排和流动,协调扶贫工作中的重要问题,从而推动京津冀三地农业产业扶贫的区域合作,以最高的效率和最快的速度通过产业发展实现精准脱贫的目标。
4.2加强京津冀区域内的农业产业集群
农业产业扶贫就是要利用资源优势发展优势产业,以此最大限度地推进当地经济发展和带动贫困户就业,增加农民尤其是贫困农民的有效收入。而农业产业集群能够加深农产品加工链条,增加产业附加值,加强产业的就业带动能力。河北省的农业产业集群目前面临着优势主导产业链短,深加工能力较弱的问题。应当利用京津冀協同发展的机遇,在京津冀区域内推动优势农业产业的集群效应,增长农产品产业的加工链,增深加工层次,以此来加大河北省农业产业的经济促进和就业带动能力,实现贫困地区的精准脱贫。
4.3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助力精准扶贫
要以有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增收脱贫为核心,以发展特色富民产业为着力点,加快建设一批能带动贫困户长期稳定增收的优势特色产业,整体提升环京津所有贫困县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为此,要深入各贫困县域进行调查,细致了解各贫困县域的优势资源禀赋和主导产业,因地制宜得制定当地的特色产业发展方案。对已经具有特产产业的区域,要加强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强化产业品牌,开拓产业潜在市场来壮大产业,以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4.4强调农业产业精准扶贫工作的人才配给
河北省的农业产业扶贫工作要强调人才配给,主要包括农业科技人才、种植技术人才、农业金融人才等。可通过鼓励相应专业大学毕业生回乡创业、报考村官等形式参与到农业产业扶贫的工作中来。一方面,各专业人才可以通过培训提升贫困农民的种养水平、了解現代科技、判断市场需求、提高融资的信用意识等弥补贫困农户的智力和技术短板,提升农业主体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大学生可以通过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和聪明才智,创新农业产业发展模式、研究农业新产品、开发新技术等引领贫困地区的农民用现代科技实现精准脱贫。
参考文献
[1]牟永福.环京津贫困地区绿色扶贫产业化模式创新研究:基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视角[J].领导之友,2016,(4):5559.
[2]曾昭航.赣州市精准扶贫油茶产业建设探析[J].南方林业科学,2015,(10):5254.
关键词:京津冀协同发展;农业产业;精准扶贫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10.006
1引言
京津冀协同发展,核心是疏解北京的非首都功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形成新增长极。但是京津冀区域发展进程较为缓慢,重要的原因在于河北省环京津地区散布着大面积的贫困地区和大量的贫困人口。环京津贫困地区一直是河北省政府扶贫工作的工作重点,虽然有一定成效,但是一些地区贫困问题依然严峻。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要求下,河北省的扶贫工作需要新思路和新模式。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提出了精准扶贫战略,这一扶贫开发的新模式对河北省扶贫脱贫工作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作为农业大省,河北省农业产值在京津冀中占比持续保持在80%以上。近年农业产业也有了显著的进展,大多县域拥有自己的农业产业,部分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并形成了地方特色。产业是精准扶贫的有效载体,因此,农业产业扶贫成为河北省精准扶贫工作的科学选择。
在学术界,学者也对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的扶贫工作献言献策。牟永福(2016)指出京津冀协同发展进程缓慢的主要原因在于环京津的大量的贫困人口,而环京津贫困带是京津地区的生态屏障,因此扶贫工作要走绿色扶贫途径,并提出了绿色扶贫的基本思路。罗强提出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要大力推进县域融合型特色产业园区发展。在农业产业精准扶贫方面学术界也呈现了一些成果。曾昭航(2015)以赣州市油茶产业为例,认为创新帮扶方式、探索经营机制、出台优惠政策、强化科技支撑、加大资金投入、强化资金监管是产业精准扶贫的工作重点。综上,学术界或者对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的宏观扶贫工作进行了研究,或者对某个产业的精准扶贫路径进行了探析,而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的农业产业扶贫尚属研究空白。本文立足河北省的扶贫工作现状,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视角下,探讨河北省的农业产业精准扶贫的基本思路,以期为河北省相关部门的政策制定提供有力支撑。
2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省农业产业精准扶贫的机遇
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家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高度,建立了京津冀扶贫机制,在资源、交通、产业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等方面做出了相关规划,来推动河北省环京津贫困带的精准脱贫,为河北省农业产业扶贫工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第一,京津的资源外溢,包括资本和科技人才溢出。河北省环京津贫困地区贫困的主要原因在于缺乏展业发展的资金和智力支持,而京津的资源外溢可以解决了河北省农业产业扶贫的资金短缺和人才匮乏的难题。第二,巨大的农产品市场潜力。河北省是京津的主要农产品供应地,京津冀协同发展成为国家战略之后,京津市场潜力空前,河北省的农产品在京津的市场占有率扩大。第三,便利的交通。河北省贫困地区大多分布在山区,道路交通不便,农产品如蔬菜、水果等不能顺利运出,使产业发展受到很大的限制。京津冀协同发展下河北省与京津协同构建一体化交通,就能够补齐贫困带交通运输发展的“短板”,破除贫困地区道路崎岖、生活封闭的障碍,将会为河北省的环京津贫困带农产品的销售运输以及实现物力、人才资源交流提供便捷的交通基础。第四,城镇化发展。城镇化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任务,城镇化能够促进贫困地区土地政策的完善以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农业产业化发展和产业扶贫工作提供极大的便利。
3农业产业扶贫成功案例——涞源县创新农业产业扶贫路径
河北省保定市涞源县地处太行山、燕山、恒山三山交汇处,是国家新十年扶贫开发、燕山—太行山连片特困地区、河北省环京津扶贫攻坚示范区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三合一重点县。2015年,建档立卡后贫困人口为57898人。2016年,涞源县充分利用地理条件和自然资源优势,通过发展光伏电站、开发清洁能源,实施旅游引领、打造美丽乡村,搬迁片区和产业园区同建、贫困户与农业龙头企业对接等措施,以可再生、可持续的绿色发展方式实现了万余农民脱贫致富,使众多搬迁农民成为名副其实的“市民”。
凭借海拔高、全年日照时间长的天然优势,涞源县在具备资源优势的23个村建成了分布式屋顶光伏电站,总装机容量1.3兆瓦。同时,正在建设46个300千瓦规模的村级光伏电站,预计2017年6月底并网发电,每个电站可覆盖60户贫困户,可持续20年实现户均年增收3000元。2016年涞源县借助河北首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的良机,开发冰雪小镇,打造西道沟农业生态旅游园区,推进特色餐饮、农家院、乡村游和旅游产品开发,使旅游经济的发展更多惠及贫困群众。同时鼓励贫困群众采取土地入股、土地流转、企业务工等形式参与旅游扶贫产业项目,成为分股金、拿租金、挣薪金的“三金农民”。目前,涞源县已建成城乡农家院209家,县城规模酒店、快捷酒店21家,2016年旅游产业扶贫带动2.5万人增收。农业龙头企业涞源县华超食用菌种植有限公司投入600多万元,建成食用菌大棚22个,自育平菇12万棒,与平原地区形成错季生产,所有产品直接供应北京新发地高碑店分市场。根据规划,三年内该公司将建成食用菌大棚700个,可提供就业岗位3000多个,并优先雇用扶贫搬迁片区的劳动力。涞源县在抓好光伏扶贫和旅游扶贫的同时,按照国家政策对深山区的贫困群众实施集中扶贫搬迁,建设了县城片区、白石山片区、南神道等5个集中安置片区,拟安置贫困人口1万余人。“十三五”期间,涞源县将投入资金26.1亿元,把43535人搬出深山。
4京津冀協同发展背景下河北省农业产业精准扶贫路径探讨 4.1农业产业扶贫工作要进行统筹规划
京津冀协同发展框架下河北省的农业产业扶贫工作要打破行政区域的限制,京津冀三地要进行统筹规划,建立产业扶贫协同机制。促进农业产业扶贫所需的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的合理流动,鼓励京津涉农龙头企业、工商资本、涉农金融等向河北省倾斜。同时,河北省的农业产业扶贫规划要无缝对接京津冀三地的农业产业扶贫大规划,将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现阶段农业产业发展的新机遇和新动能,将京津的巨大市场潜力转变为河北省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优势。合理利用京津的要素溢出,弥补河北省扶贫工作中农业产业的发展短板。此外,应当建立京津冀农业产业协同扶贫组织,统一制定三地的农业产业扶贫计划和政策,统筹京津冀的要素安排和流动,协调扶贫工作中的重要问题,从而推动京津冀三地农业产业扶贫的区域合作,以最高的效率和最快的速度通过产业发展实现精准脱贫的目标。
4.2加强京津冀区域内的农业产业集群
农业产业扶贫就是要利用资源优势发展优势产业,以此最大限度地推进当地经济发展和带动贫困户就业,增加农民尤其是贫困农民的有效收入。而农业产业集群能够加深农产品加工链条,增加产业附加值,加强产业的就业带动能力。河北省的农业产业集群目前面临着优势主导产业链短,深加工能力较弱的问题。应当利用京津冀協同发展的机遇,在京津冀区域内推动优势农业产业的集群效应,增长农产品产业的加工链,增深加工层次,以此来加大河北省农业产业的经济促进和就业带动能力,实现贫困地区的精准脱贫。
4.3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助力精准扶贫
要以有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增收脱贫为核心,以发展特色富民产业为着力点,加快建设一批能带动贫困户长期稳定增收的优势特色产业,整体提升环京津所有贫困县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为此,要深入各贫困县域进行调查,细致了解各贫困县域的优势资源禀赋和主导产业,因地制宜得制定当地的特色产业发展方案。对已经具有特产产业的区域,要加强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强化产业品牌,开拓产业潜在市场来壮大产业,以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4.4强调农业产业精准扶贫工作的人才配给
河北省的农业产业扶贫工作要强调人才配给,主要包括农业科技人才、种植技术人才、农业金融人才等。可通过鼓励相应专业大学毕业生回乡创业、报考村官等形式参与到农业产业扶贫的工作中来。一方面,各专业人才可以通过培训提升贫困农民的种养水平、了解現代科技、判断市场需求、提高融资的信用意识等弥补贫困农户的智力和技术短板,提升农业主体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大学生可以通过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和聪明才智,创新农业产业发展模式、研究农业新产品、开发新技术等引领贫困地区的农民用现代科技实现精准脱贫。
参考文献
[1]牟永福.环京津贫困地区绿色扶贫产业化模式创新研究:基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视角[J].领导之友,2016,(4):5559.
[2]曾昭航.赣州市精准扶贫油茶产业建设探析[J].南方林业科学,2015,(10):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