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方法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从孔子的因材施教,启发诱导,苏格拉底的“问答法”,到卢梭的自由教育,再到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从古代到现代,从西方到东方,关于什么样的教法才是好教法的讨论从未间断过,而这些先贤在各自的研究和实践中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财富,一直影响到我们今天的教学。
时代在变,技术在变,人在变,人的理念也在变,关于教育的一些方法势必也要随之而变。然而,改变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否定或者抛弃以往那些伟大的教育家所留给我们的那些宝贵财富,而是根据时代的现状、环境的现状、技术的现状、人的现状,来做出适合这一切现状的调整、增补。
一、教学中亟需引起我们关注的几种现象
现象之一:重结果,轻过程。只教知识,不讲知识形成的生动具体的过程。如单词教学,有的教师只教其读音及汉义,并没有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分阶段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拼读拼写能力。例如教September这个单词,有的教师只教读音和汉义,而没让学生按音节读,/sep/-/tem/-/b?/,September,引起学生对音节的注意,也没有按音节分段拼单词,让学生了解音节知识,更谈不上拼读拼写能力的培养了。这是一种教不到位的具体体现。教师尚未教到应当教,且又是必须教的地方,就过早地停下了脚步,这一停,恰恰是这一停,铸就了劳而少功的一大缺憾。就其认识而言,这种认识,只是一种感性认识。是停留在认识的低级阶段的感性认识阶段的感性认识,尚未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非理性的知识。这种知识或者说是认识是肤浅的,不完整的,这种知识无论如何无法使之转换为技能技巧,进而为形成能力创造条件。学生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学生虽有所得,但所得有限。简言之,论其所得,也不过1+1=2,且只能是1+1=2而已。抑或有幸,考试也有可能取得高分。虽万喜,但不可赞。这是因为他只是学会,而不是会学。我们所看到的只是数量上的增多,而素质和能力却未见提高。
在一般的教育中,教科书里所编写的,教师所讲授的,基本上都是前人认识的结果,至于那些前人是怎样得到这样的结果,经历了怎样的过程,学生是无法摸清这种脉搏的,学生只能流连于成品仓库,只有欣赏的份儿。而这也正是教师所需要教,且一定得教的关键之处。这是所有教学中的不可缺的重中之重,教学效率不高,均与此有关。
现象之二:教学中尚存在着程度不等的“填鸭注入”之嫌。
如教family和house这两个词的区别时,学生常常混淆了它们的用法,教师只教知识(形音义),不教方法,不讲规律。其实美国人的“家”的观念与中国人的“家”的观念大不相同。美国人的家是“family”,而不是中国人的“house”,甚至也不是“home”。美国的family强调家庭成员与亲情的关系,而中国人的家,相当于美国英语中的“house”,强调的是房屋,而非家庭成员与亲情的关系。
这也是美国人喜欢租房住,把房子看得比较轻,把家庭成员看得很重的原因,而中国人刚好相反,把房屋看得重。中国人即使背井离乡,老家的房屋早已空无一人,但是,仍然把家乡的老房子看成是自己的家;美国人则把家庭成员看成是自己的家,人在哪里,家就在哪里。
这种只讲知识不讲方法的做法,有意无意地将思维的负担转嫁给了记忆,迫使学生去走凭记忆学、死记硬背的独木桥。竟不知这为学生的学习增加了几多难度,加重几多记忆负担,却又劳而少功。如果教师既教知识,又教方法、讲规律,就为学生打开了单词记忆这一知识宝库的大门,为学生提供了学习迁移的物质基础,使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进而为形成能力创造了条件。这种知识是有本之木,有源之水。学生便可以靠积极思维去感悟、理解,汲取知识营养,自化自得,心知其故,使之成为自我之物。学生可通过温故知新(以旧带新、以新固旧),无师自通;教师对难点稍加点拨,学生便可茅塞顿开。
如果教师不善于利用启发式,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将思维的过程、负担转嫁给记忆,久而久之,学生的头脑被一些杂乱无章的知识所充塞。我们反对死记硬背,是因死记硬背,不仅无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相反会扼杀学生的思维发展。久而久之,必将陷于读死书、死读书的泥潭而不能自拔,变成一个人云亦云的人形鹦鹉。智力发育受阻,理智潜能得不到发挥,何谈发展。
前述教法之不当,不免令人担忧,对此我们不能无动于衷,应该及早思索另辟蹊径,走出误区,这也是摆在每个教师面前亟待解决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
二、改进教法的点滴探索
为了从根本上改变目前存在的教法不适的现状,我曾几经苦苦寻觅求索,终未能果,后经几度曲折迂回,终于柳暗花明。
在改进教法上,我曾突发奇想,我想,我们能不能将汉字教学中的一些方法和经验把它迁移到我们英语教学中,我们虽不能将孙悟空拔一根猴毛吹出猴万千的技能传授给学生,但我们可否将从乌鸦身上拔一毛,便知乌鸦全身羽毛黑,见微知著的技艺传授给学生呢?于是,我又一次翻阅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重温了“物质与实践和认识”的章节,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中的它(指辩证唯物主义)借助于理论思维和辩证思考,正确地解决了具体与抽象、多与一、个性与共性、相对与绝对、有限与无限等问题,从而对物质的统一性进行了深刻论证”的一段话中受到了启示,牵动了我的灵感,借助于前述的理论思维和辩证思考进行深入探讨,终于找到了向学生传授“从乌鸦身上拔一毛,便知乌鸦全身羽毛黑,见微知著”技艺的门路。也就是像我们教学汉字“湖钉袖”等诸多具体的形声字,抽象为形声字,然后取其形声字的共性(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构字规律),以解多与一、有限与无限的问题。也就是教师教给学生一个“湖”字,便可使学生知道所有的形声字都具有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同一特点。学生通过由此及彼、借此明彼的学习方法,达到闻一知十、以一驭百的目的。有效地增进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自学能力。如学生学过cat,让学生自己拼读fat,根据man,拼读fan,学会tie去拼读pie等,这都是很有效的提高学生技能技巧之举。 传授给学生“从乌鸦身上拔一毛,便知乌鸦全身羽毛黑,见微知著”的设想不是凭空的设想,而是有一定的理论根据的。只是你能从乌鸦身上拔下一毛,经过仔细观察得出这根羽毛是黑的,又根据经验知道这根羽毛与全身羽毛都是黑的结论,也就是以部分代全体,以有限展无限。被拔下的一根羽毛,就起到了以小喻大、以少喻多的作用了。这不是见微知著吗?学生学习也与此理同。
但不容乐观的是,我们有的教师思维训练意识淡薄,不但未能把思维训练摆在教学的首位,且又有意无意地将思维的负担转嫁给记忆,舍本逐末。殊不然,学生的思维久处于睡眠状态,犹如熄灭的灯盏,折断了翅膀的小鸟,永远飞不起来了,真要是这样,是学生的一大不幸,更是是教师的悲哀!
三、更好履行教师职责的几点建议
漫漫三尺讲台,白笔写春秋。我们知道教师的生命因学生而精彩,教师的生活因教学而充实。我们永远是用昨天的知识,面对今天的学生,培养明天的人才。怎样才能更好地完成历史赋予我们教师的任务呢?
一方面,教师要教会孩子思考,我们知道人类的生存就是竞争。不同的社会有不同的竞争方式,农业社会是“力”的竞争,工业社会是“物”的竞争,当今的信息社会,也就是知识经济时代,则是“智”的竞争,也就是思维的竞争。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学校应当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让孩子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这才是应当在学生展示的生活中的最美好的礼物。”
爱因斯坦说过,“学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方法称为科学家的。”他还说,“学校的目标应当是培养有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个人。”良好的教师不是用注入式的教学法去灌输知识,而应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使之对客观世界进行不断地分析和综合的活动。学生能举一反三和人们所说的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就是积极思维的结果。知识是靠积极思维获得的,不动脑筋是无法获得知识的。所以,教学应该是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展开思维活动的活动。学生聪明与否,主要看他思维能力的高低。如:我们有些教师在单词教学中,只是教给学生读音,告诉学生它的汉语意思,然后就让学生机械地抄写单词并背诵,并没有告诉学生如何去记,更没有给学生思维的空间;重结果,轻过程,只教知识,不讲知识形成的生动具体的过程,其教学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另一方面,教师要给学生以方法和规律,靠科学的方法和规律寻求胜利达到彼岸的航线,使学生不但学会,而且会学。
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尤应讲求方法。当今处于知识更新、信息爆炸的崭新时代,时代要求我们更新观念,提高效率意识。一个人的精力,大部分用在学习上,若要方法不当,无谓地浪费许多时间和精力,这应该是最大的憾事。因此,如何以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而新获得最佳效果,这应是现代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这对快出人才、多出人才、出好人才,无疑将是一大贡献。
为实现这一目的,教师一定要尽快地将自己从充当装卸知识的搬运工(从书本搬到黑板上)中解脱出来,不再搞那些徒劳或劳而少功的文字游戏,做一个名符其实的启迪智慧、开启潜能的“艺人”。
实践证明,方法多多,各有千秋,取法得当事半功倍;取法不当,则事倍功半。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各施各法”也是常理,只要适合学生,对学生的发展又有好处的教学方法,我们都可以大胆地去试去用,只要我们把握教学实质,不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教学方法就会在实践中得到升华,能力也会得到提升、精神也会得到充实。
教育家叶澜曾说过:教师若把人的培养而不是知识的传递,看作是教育的终极目标,那么他的工作就会不断地向他的智慧、人格、能力发出挑战,成为推动他 学习、思考、创造的不息动力,给他的生命增添发现、成功和欢乐,自己的生命才能在为事业奉献的过程中不断获得更新和发展。
时代在变,技术在变,人在变,人的理念也在变,关于教育的一些方法势必也要随之而变。然而,改变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否定或者抛弃以往那些伟大的教育家所留给我们的那些宝贵财富,而是根据时代的现状、环境的现状、技术的现状、人的现状,来做出适合这一切现状的调整、增补。
一、教学中亟需引起我们关注的几种现象
现象之一:重结果,轻过程。只教知识,不讲知识形成的生动具体的过程。如单词教学,有的教师只教其读音及汉义,并没有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分阶段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拼读拼写能力。例如教September这个单词,有的教师只教读音和汉义,而没让学生按音节读,/sep/-/tem/-/b?/,September,引起学生对音节的注意,也没有按音节分段拼单词,让学生了解音节知识,更谈不上拼读拼写能力的培养了。这是一种教不到位的具体体现。教师尚未教到应当教,且又是必须教的地方,就过早地停下了脚步,这一停,恰恰是这一停,铸就了劳而少功的一大缺憾。就其认识而言,这种认识,只是一种感性认识。是停留在认识的低级阶段的感性认识阶段的感性认识,尚未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非理性的知识。这种知识或者说是认识是肤浅的,不完整的,这种知识无论如何无法使之转换为技能技巧,进而为形成能力创造条件。学生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学生虽有所得,但所得有限。简言之,论其所得,也不过1+1=2,且只能是1+1=2而已。抑或有幸,考试也有可能取得高分。虽万喜,但不可赞。这是因为他只是学会,而不是会学。我们所看到的只是数量上的增多,而素质和能力却未见提高。
在一般的教育中,教科书里所编写的,教师所讲授的,基本上都是前人认识的结果,至于那些前人是怎样得到这样的结果,经历了怎样的过程,学生是无法摸清这种脉搏的,学生只能流连于成品仓库,只有欣赏的份儿。而这也正是教师所需要教,且一定得教的关键之处。这是所有教学中的不可缺的重中之重,教学效率不高,均与此有关。
现象之二:教学中尚存在着程度不等的“填鸭注入”之嫌。
如教family和house这两个词的区别时,学生常常混淆了它们的用法,教师只教知识(形音义),不教方法,不讲规律。其实美国人的“家”的观念与中国人的“家”的观念大不相同。美国人的家是“family”,而不是中国人的“house”,甚至也不是“home”。美国的family强调家庭成员与亲情的关系,而中国人的家,相当于美国英语中的“house”,强调的是房屋,而非家庭成员与亲情的关系。
这也是美国人喜欢租房住,把房子看得比较轻,把家庭成员看得很重的原因,而中国人刚好相反,把房屋看得重。中国人即使背井离乡,老家的房屋早已空无一人,但是,仍然把家乡的老房子看成是自己的家;美国人则把家庭成员看成是自己的家,人在哪里,家就在哪里。
这种只讲知识不讲方法的做法,有意无意地将思维的负担转嫁给了记忆,迫使学生去走凭记忆学、死记硬背的独木桥。竟不知这为学生的学习增加了几多难度,加重几多记忆负担,却又劳而少功。如果教师既教知识,又教方法、讲规律,就为学生打开了单词记忆这一知识宝库的大门,为学生提供了学习迁移的物质基础,使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进而为形成能力创造了条件。这种知识是有本之木,有源之水。学生便可以靠积极思维去感悟、理解,汲取知识营养,自化自得,心知其故,使之成为自我之物。学生可通过温故知新(以旧带新、以新固旧),无师自通;教师对难点稍加点拨,学生便可茅塞顿开。
如果教师不善于利用启发式,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将思维的过程、负担转嫁给记忆,久而久之,学生的头脑被一些杂乱无章的知识所充塞。我们反对死记硬背,是因死记硬背,不仅无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相反会扼杀学生的思维发展。久而久之,必将陷于读死书、死读书的泥潭而不能自拔,变成一个人云亦云的人形鹦鹉。智力发育受阻,理智潜能得不到发挥,何谈发展。
前述教法之不当,不免令人担忧,对此我们不能无动于衷,应该及早思索另辟蹊径,走出误区,这也是摆在每个教师面前亟待解决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
二、改进教法的点滴探索
为了从根本上改变目前存在的教法不适的现状,我曾几经苦苦寻觅求索,终未能果,后经几度曲折迂回,终于柳暗花明。
在改进教法上,我曾突发奇想,我想,我们能不能将汉字教学中的一些方法和经验把它迁移到我们英语教学中,我们虽不能将孙悟空拔一根猴毛吹出猴万千的技能传授给学生,但我们可否将从乌鸦身上拔一毛,便知乌鸦全身羽毛黑,见微知著的技艺传授给学生呢?于是,我又一次翻阅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重温了“物质与实践和认识”的章节,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中的它(指辩证唯物主义)借助于理论思维和辩证思考,正确地解决了具体与抽象、多与一、个性与共性、相对与绝对、有限与无限等问题,从而对物质的统一性进行了深刻论证”的一段话中受到了启示,牵动了我的灵感,借助于前述的理论思维和辩证思考进行深入探讨,终于找到了向学生传授“从乌鸦身上拔一毛,便知乌鸦全身羽毛黑,见微知著”技艺的门路。也就是像我们教学汉字“湖钉袖”等诸多具体的形声字,抽象为形声字,然后取其形声字的共性(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构字规律),以解多与一、有限与无限的问题。也就是教师教给学生一个“湖”字,便可使学生知道所有的形声字都具有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同一特点。学生通过由此及彼、借此明彼的学习方法,达到闻一知十、以一驭百的目的。有效地增进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自学能力。如学生学过cat,让学生自己拼读fat,根据man,拼读fan,学会tie去拼读pie等,这都是很有效的提高学生技能技巧之举。 传授给学生“从乌鸦身上拔一毛,便知乌鸦全身羽毛黑,见微知著”的设想不是凭空的设想,而是有一定的理论根据的。只是你能从乌鸦身上拔下一毛,经过仔细观察得出这根羽毛是黑的,又根据经验知道这根羽毛与全身羽毛都是黑的结论,也就是以部分代全体,以有限展无限。被拔下的一根羽毛,就起到了以小喻大、以少喻多的作用了。这不是见微知著吗?学生学习也与此理同。
但不容乐观的是,我们有的教师思维训练意识淡薄,不但未能把思维训练摆在教学的首位,且又有意无意地将思维的负担转嫁给记忆,舍本逐末。殊不然,学生的思维久处于睡眠状态,犹如熄灭的灯盏,折断了翅膀的小鸟,永远飞不起来了,真要是这样,是学生的一大不幸,更是是教师的悲哀!
三、更好履行教师职责的几点建议
漫漫三尺讲台,白笔写春秋。我们知道教师的生命因学生而精彩,教师的生活因教学而充实。我们永远是用昨天的知识,面对今天的学生,培养明天的人才。怎样才能更好地完成历史赋予我们教师的任务呢?
一方面,教师要教会孩子思考,我们知道人类的生存就是竞争。不同的社会有不同的竞争方式,农业社会是“力”的竞争,工业社会是“物”的竞争,当今的信息社会,也就是知识经济时代,则是“智”的竞争,也就是思维的竞争。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学校应当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让孩子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这才是应当在学生展示的生活中的最美好的礼物。”
爱因斯坦说过,“学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方法称为科学家的。”他还说,“学校的目标应当是培养有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个人。”良好的教师不是用注入式的教学法去灌输知识,而应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使之对客观世界进行不断地分析和综合的活动。学生能举一反三和人们所说的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就是积极思维的结果。知识是靠积极思维获得的,不动脑筋是无法获得知识的。所以,教学应该是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展开思维活动的活动。学生聪明与否,主要看他思维能力的高低。如:我们有些教师在单词教学中,只是教给学生读音,告诉学生它的汉语意思,然后就让学生机械地抄写单词并背诵,并没有告诉学生如何去记,更没有给学生思维的空间;重结果,轻过程,只教知识,不讲知识形成的生动具体的过程,其教学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另一方面,教师要给学生以方法和规律,靠科学的方法和规律寻求胜利达到彼岸的航线,使学生不但学会,而且会学。
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尤应讲求方法。当今处于知识更新、信息爆炸的崭新时代,时代要求我们更新观念,提高效率意识。一个人的精力,大部分用在学习上,若要方法不当,无谓地浪费许多时间和精力,这应该是最大的憾事。因此,如何以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而新获得最佳效果,这应是现代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这对快出人才、多出人才、出好人才,无疑将是一大贡献。
为实现这一目的,教师一定要尽快地将自己从充当装卸知识的搬运工(从书本搬到黑板上)中解脱出来,不再搞那些徒劳或劳而少功的文字游戏,做一个名符其实的启迪智慧、开启潜能的“艺人”。
实践证明,方法多多,各有千秋,取法得当事半功倍;取法不当,则事倍功半。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各施各法”也是常理,只要适合学生,对学生的发展又有好处的教学方法,我们都可以大胆地去试去用,只要我们把握教学实质,不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教学方法就会在实践中得到升华,能力也会得到提升、精神也会得到充实。
教育家叶澜曾说过:教师若把人的培养而不是知识的传递,看作是教育的终极目标,那么他的工作就会不断地向他的智慧、人格、能力发出挑战,成为推动他 学习、思考、创造的不息动力,给他的生命增添发现、成功和欢乐,自己的生命才能在为事业奉献的过程中不断获得更新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