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高职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对阅读心存畏惧心理,体现在词汇量不够,对于文章整体只有模糊的印象,对于语篇的理解仍不透彻,缺乏系统、深入的理解。针对此现状,本文将思维导图融入高职英语阅读教学,并结合读前、读中、读后这三个具体教学环节,分析阐述思维导图在高职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实际应用,从而为学生的阅读活动搭建“阶梯”,改善学生的阅读方式,挖掘学生的智力潜能,促进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发展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
关键词:思维导图;阅读教学;应用分析
思维导图(Mind Mapping)也称之为心智图、脑图、概念图等,是由英国教育家、心理学家Tony Buzen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所创。Buzen认为,人类大脑接收信息之后,以中心球体立体结构呈放射性形状存入记忆库中,可以通过思维导图呈现。思维导图之所以被称为革命性的思维工具,重点在于它利用图片、色彩和代码等符号形式来增强大脑的记忆效果,是大脑放射性思维的外在表现;思维导图的关注点集中在图形上,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机能,使记忆的内容更加深刻、快速、有效。思维导图是个人的知识内化加工,体现学习和反馈过程,梳理思维脉络。利用思维导图的记忆、阅读、理解的规律,协助大脑展开各种想象的逻辑平衡,开启学生思维的无限潜能,为高职英语阅读教学开辟另一蹊径。
下面以《新技能英语》(高级教程)第一册Unit 3的Reading“Where did your money go?”作为实际的案例,分析和阐释如何在课堂中结合思维导图的使用来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分析归纳水平,主要有Pre-reading、While-reading及Post-reading 等3个环节。本文主题为大学生的生活费支出与预算,是一节读写课,目的是培养学生在阅读中迅速提取关键词、整理文章的脉络结构的能力,然后复述阅读材料、最后模仿阅读材料的结构并结合重点句型表达自己的有关生活费预算的观点,培养学生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思维导图开展阅读教学。
一、Pre-reading 环节
首先,阅读材料中的词汇量是令很多高职学生头疼的事,尤其是新单词造成的心理障碍,部分的教师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常常会从教授新词的音、形、义入手,让学生提前攻破单词,殊不知这样反而为学生设置一个很大的难题,因为要记住这些孤立的词汇本身就不容易,而这种情绪直接延伸到阅读中,并导致学生不能享受阅读的乐趣,更谈不上积极、主动地阅读,使阅读教学随之黯然失色。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我认为课前Brain-storming不失为一种好的解决方法。例如本课,我通过设置问题:“How did you spend your money? Mark doesn’t have enough money and wants to cut costs, what do you suggest?”打开学生对生活费支出的思维通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提高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做热身准备,如图1所示。
读前设计头脑风暴的活动目的,一方面在于激活学生的大脑神经,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另一方面,将词汇附着在问题上,启发学生在头脑中构建一个完整的词汇图,搭建词汇网络的“脚手架”,做到新旧知识的结合,丰富他们的英语词汇储备量,促使学生思维空间不断延伸,从而降低阅读难度,变被动为主动阅读。在导入新课时,我们还可以联系学生的兴趣、爱好,或把他们经常从事的活动等感兴趣的话题作为切入点,因为这些都是学生的亲身经历或体验的生成性资源,容易引起情感上的共鸣,并为进入下一教学环节做好预热准备。
二、While-reading环节
在传统阅读教学中,教师往往会过多地关注语言知识点,致使在分析、讲解的过程中完全替代了学生进行思考,忽视对他们进行内容和形式上的训练,从而限制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此外篇幅较长的文章,也会给学生阅读带来一定的难度,难以让他们把握全文,达到深层的理解。而借用思维导图进行阅读攻略,则可帮助学生把材料中相关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一幅信息网络图,既能简化文章,又能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使学生能以更加直观、形象的认知和记忆模式融入语境,推断出文章的深层含义。
本文在阅读教学过程中第一遍运用略读策略,让学生迅速浏览并找出中心词“Budget”,再以此作为核心线索,归纳出每段的关键词,完成思维导图的第一级结构,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如图2所示。
然后再进行第二遍精读,促使学生对文章的各段落细节进行归纳、整理,使文章的整体结构和相关细节信息有机结合在一起,帮助学生获取更多的阅读信息,增强记忆,让学生理解英語句子的树状特点,引导进一步细化并完成思维导图的第二级结构,使知识链更加细化。如图3所示。
阅读可以看作是一种信息加工的过程,信息的“解码”和“组块”尤为重要。思维导图就像是葡萄树下结出成串的葡萄,利用可视信息将文本内容进行分解再整合,串联成易于理解和记忆的“组块”,协助学生解构阅读过程中错综复杂的内容及其内在关联,完成自上而下地对文章的字、词、句的分解,帮助学生系统地、有条理地思考阅读材料,从而挖掘他们的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的学习潜能。
三、Post-reading 环节
1、复述环节
复述是训练学生语言能力和发展思维能力的有效手段之一,促进了学生语言和思维的统一发展。课文复述是学生对语言教材吸收、存储、内化、整理和表达的过程,因此,为了查验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可以让学生根据思维导图中的关键词汇和知识点,进行反向思维来复述文章,通过学生信息输出及语言概述,增强学生的表达欲望和成就感,达到“以读促说”的目的。
在教学过程中,利用“使用关键词和关联词,使句子变长和变肥”的训练方法,用词串句,用句串段,由段连篇,逐步扩展,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为英语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如: 针对文章中心“Make budgeting”先说主题:The passage is mainly about how to make budgeting.
然后,针对各级分支进行口头复述。
第一级分支1:Here are 4 pieces of advice on how to make budgeting, such as make a spending plan, don’t keep up with the Joneses, get a part-time job….
第二级分支2:说明每一条建议的主要内容。Firstly, make a spending plan. At first, you can choose what you need not what you want. Stick to your plan when you do shopping…
Secondly, get a part-time job….
……
At last, …..
在学生复述课文时,已由教师运用为主的教学策略转换为学生运用为主的学习策略,当新信息与思维导图相碰撞时,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合新知识与旧知识;接下来通过回忆和联想,在已有的思维导图框架上建构内在联系,从而建立新的知识结构。学生的写作逻辑能力、词汇运用能力以及语言运用能力得到提升,因而有效提高输出能力,输入与输出顺利转化。根据思维导图进行的课文复述覆盖了文章的关键词语、主要知识点、内容,比较全面地体现了学生对课文的掌握程度。
2、仿写环节
从语言学角度来说,阅读是语言的感知和理解过程,是语言的输入;写作是对语言的运用和表达过程,即语言的输出,应将读与写紧密结合起来。然而部分学生写作的谋篇布局能力比较弱,不会根据话题搭建写作框架,导致文章缺乏主题句,层次混乱。在英语写作教学中,我们可运用思维导图的导写机能启发、指引、帮助学生把新语言知识点纳入或同化到原有的语言知识结构中,利用思维导图绘制出主题的支架、呈现知识结构,帮助学生建立一个符合英语思维习惯的、一目了然的文章图式,引导学生从全局或宏观的角度正确选取材料,把握写作框架,达到独立起草写作,促进学生读写能力的发展。
完成本课的阅读教学后,我设计了这样的读写作业:本学期Jack有5000元生活费,但在第一个月结束时已经花了2500元,请你给Jack提出合理的建议。以How do you spend your money?为题,给出相关建议,以思维导图的形式,扩展学生的想象空间。如图4所示。
英语的阅读和写作是两种相对独立但又互逆的语言能力,两者各具独立性,但又存在一定的联系性。阅读的本质是运用已有的图式进行知识表征的过程,是作文素材的源泉,而写作是阅读的延伸与拓展。高职学生正处于一个由形象思维逐渐过渡到抽象思维的发展阶段,引导他们在阅读之后仿造阅读文章结构,把文本中的图形、文字等符号信息,经过大脑的缜密思维与再加工,以文字表达的形式呈现出来,达到“以读促写”的目的。这样,既可以检查学生构建语言的能力,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性使用语言的能力。
本次课以“Make Budgeting”为主线,以核心句型“How did you spend your money?”作为主轴,采用运用思维导图为导向的阅读教学策略,从导入——阅读——复述——仿写,由浅入深,环环相扣,把握学情,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内化过程,使新课学习所建立的阅读认知能力得到提升,达到事半功倍的阅读教学效果。
利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将放射性思维和开拓性笔记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由点、线组成的图形剔除了繁杂的大片的文字解说,使文章脉络清晰,一目了然。它在很大程度上遵循了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客观规律,符合大学生的认知特点,能够帮助学生养成系统学习的思维习惯,引导学生对知识结构进行整合和优化,构建出健全的知识体系,便于学生对英语知识整体上的把握。且現在的高职学生性格活泼、思维敏捷,正处在动漫飞速发展的时代,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他们已习惯用图式来表达自己。那么,我们教师应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引导他们借用图表解读,既符合他们的思维习惯和认知规律,还能帮助他们完成思维的蜕变,从单纯的形象思维过渡到理性的逻辑思维,激活大脑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阅读教学效率。这样,一张小小的思维导图,将必定能开启高职英语阅读教学的一扇窗。
参考文献:
[1]卢璐,王峰.英语教学中五种思维导图构图[J].教学与管理,2013(01).
[2]张海森.2001—2010年中外思维导图教育应用研究综述[J].中国电化教育,2011(08).
[3]周凤敏.思维导图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英语教师,2012(05).
[4]张天舒.思维导图在英语复习课中的应用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
[5]张金艳.思维导图在高职高专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及现状分析[J].考试周刊,2014(75).
关键词:思维导图;阅读教学;应用分析
思维导图(Mind Mapping)也称之为心智图、脑图、概念图等,是由英国教育家、心理学家Tony Buzen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所创。Buzen认为,人类大脑接收信息之后,以中心球体立体结构呈放射性形状存入记忆库中,可以通过思维导图呈现。思维导图之所以被称为革命性的思维工具,重点在于它利用图片、色彩和代码等符号形式来增强大脑的记忆效果,是大脑放射性思维的外在表现;思维导图的关注点集中在图形上,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机能,使记忆的内容更加深刻、快速、有效。思维导图是个人的知识内化加工,体现学习和反馈过程,梳理思维脉络。利用思维导图的记忆、阅读、理解的规律,协助大脑展开各种想象的逻辑平衡,开启学生思维的无限潜能,为高职英语阅读教学开辟另一蹊径。
下面以《新技能英语》(高级教程)第一册Unit 3的Reading“Where did your money go?”作为实际的案例,分析和阐释如何在课堂中结合思维导图的使用来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分析归纳水平,主要有Pre-reading、While-reading及Post-reading 等3个环节。本文主题为大学生的生活费支出与预算,是一节读写课,目的是培养学生在阅读中迅速提取关键词、整理文章的脉络结构的能力,然后复述阅读材料、最后模仿阅读材料的结构并结合重点句型表达自己的有关生活费预算的观点,培养学生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思维导图开展阅读教学。
一、Pre-reading 环节
首先,阅读材料中的词汇量是令很多高职学生头疼的事,尤其是新单词造成的心理障碍,部分的教师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常常会从教授新词的音、形、义入手,让学生提前攻破单词,殊不知这样反而为学生设置一个很大的难题,因为要记住这些孤立的词汇本身就不容易,而这种情绪直接延伸到阅读中,并导致学生不能享受阅读的乐趣,更谈不上积极、主动地阅读,使阅读教学随之黯然失色。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我认为课前Brain-storming不失为一种好的解决方法。例如本课,我通过设置问题:“How did you spend your money? Mark doesn’t have enough money and wants to cut costs, what do you suggest?”打开学生对生活费支出的思维通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提高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做热身准备,如图1所示。
读前设计头脑风暴的活动目的,一方面在于激活学生的大脑神经,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另一方面,将词汇附着在问题上,启发学生在头脑中构建一个完整的词汇图,搭建词汇网络的“脚手架”,做到新旧知识的结合,丰富他们的英语词汇储备量,促使学生思维空间不断延伸,从而降低阅读难度,变被动为主动阅读。在导入新课时,我们还可以联系学生的兴趣、爱好,或把他们经常从事的活动等感兴趣的话题作为切入点,因为这些都是学生的亲身经历或体验的生成性资源,容易引起情感上的共鸣,并为进入下一教学环节做好预热准备。
二、While-reading环节
在传统阅读教学中,教师往往会过多地关注语言知识点,致使在分析、讲解的过程中完全替代了学生进行思考,忽视对他们进行内容和形式上的训练,从而限制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此外篇幅较长的文章,也会给学生阅读带来一定的难度,难以让他们把握全文,达到深层的理解。而借用思维导图进行阅读攻略,则可帮助学生把材料中相关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一幅信息网络图,既能简化文章,又能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使学生能以更加直观、形象的认知和记忆模式融入语境,推断出文章的深层含义。
本文在阅读教学过程中第一遍运用略读策略,让学生迅速浏览并找出中心词“Budget”,再以此作为核心线索,归纳出每段的关键词,完成思维导图的第一级结构,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如图2所示。
然后再进行第二遍精读,促使学生对文章的各段落细节进行归纳、整理,使文章的整体结构和相关细节信息有机结合在一起,帮助学生获取更多的阅读信息,增强记忆,让学生理解英語句子的树状特点,引导进一步细化并完成思维导图的第二级结构,使知识链更加细化。如图3所示。
阅读可以看作是一种信息加工的过程,信息的“解码”和“组块”尤为重要。思维导图就像是葡萄树下结出成串的葡萄,利用可视信息将文本内容进行分解再整合,串联成易于理解和记忆的“组块”,协助学生解构阅读过程中错综复杂的内容及其内在关联,完成自上而下地对文章的字、词、句的分解,帮助学生系统地、有条理地思考阅读材料,从而挖掘他们的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的学习潜能。
三、Post-reading 环节
1、复述环节
复述是训练学生语言能力和发展思维能力的有效手段之一,促进了学生语言和思维的统一发展。课文复述是学生对语言教材吸收、存储、内化、整理和表达的过程,因此,为了查验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可以让学生根据思维导图中的关键词汇和知识点,进行反向思维来复述文章,通过学生信息输出及语言概述,增强学生的表达欲望和成就感,达到“以读促说”的目的。
在教学过程中,利用“使用关键词和关联词,使句子变长和变肥”的训练方法,用词串句,用句串段,由段连篇,逐步扩展,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为英语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如: 针对文章中心“Make budgeting”先说主题:The passage is mainly about how to make budgeting.
然后,针对各级分支进行口头复述。
第一级分支1:Here are 4 pieces of advice on how to make budgeting, such as make a spending plan, don’t keep up with the Joneses, get a part-time job….
第二级分支2:说明每一条建议的主要内容。Firstly, make a spending plan. At first, you can choose what you need not what you want. Stick to your plan when you do shopping…
Secondly, get a part-time job….
……
At last, …..
在学生复述课文时,已由教师运用为主的教学策略转换为学生运用为主的学习策略,当新信息与思维导图相碰撞时,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合新知识与旧知识;接下来通过回忆和联想,在已有的思维导图框架上建构内在联系,从而建立新的知识结构。学生的写作逻辑能力、词汇运用能力以及语言运用能力得到提升,因而有效提高输出能力,输入与输出顺利转化。根据思维导图进行的课文复述覆盖了文章的关键词语、主要知识点、内容,比较全面地体现了学生对课文的掌握程度。
2、仿写环节
从语言学角度来说,阅读是语言的感知和理解过程,是语言的输入;写作是对语言的运用和表达过程,即语言的输出,应将读与写紧密结合起来。然而部分学生写作的谋篇布局能力比较弱,不会根据话题搭建写作框架,导致文章缺乏主题句,层次混乱。在英语写作教学中,我们可运用思维导图的导写机能启发、指引、帮助学生把新语言知识点纳入或同化到原有的语言知识结构中,利用思维导图绘制出主题的支架、呈现知识结构,帮助学生建立一个符合英语思维习惯的、一目了然的文章图式,引导学生从全局或宏观的角度正确选取材料,把握写作框架,达到独立起草写作,促进学生读写能力的发展。
完成本课的阅读教学后,我设计了这样的读写作业:本学期Jack有5000元生活费,但在第一个月结束时已经花了2500元,请你给Jack提出合理的建议。以How do you spend your money?为题,给出相关建议,以思维导图的形式,扩展学生的想象空间。如图4所示。
英语的阅读和写作是两种相对独立但又互逆的语言能力,两者各具独立性,但又存在一定的联系性。阅读的本质是运用已有的图式进行知识表征的过程,是作文素材的源泉,而写作是阅读的延伸与拓展。高职学生正处于一个由形象思维逐渐过渡到抽象思维的发展阶段,引导他们在阅读之后仿造阅读文章结构,把文本中的图形、文字等符号信息,经过大脑的缜密思维与再加工,以文字表达的形式呈现出来,达到“以读促写”的目的。这样,既可以检查学生构建语言的能力,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性使用语言的能力。
本次课以“Make Budgeting”为主线,以核心句型“How did you spend your money?”作为主轴,采用运用思维导图为导向的阅读教学策略,从导入——阅读——复述——仿写,由浅入深,环环相扣,把握学情,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内化过程,使新课学习所建立的阅读认知能力得到提升,达到事半功倍的阅读教学效果。
利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将放射性思维和开拓性笔记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由点、线组成的图形剔除了繁杂的大片的文字解说,使文章脉络清晰,一目了然。它在很大程度上遵循了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客观规律,符合大学生的认知特点,能够帮助学生养成系统学习的思维习惯,引导学生对知识结构进行整合和优化,构建出健全的知识体系,便于学生对英语知识整体上的把握。且現在的高职学生性格活泼、思维敏捷,正处在动漫飞速发展的时代,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他们已习惯用图式来表达自己。那么,我们教师应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引导他们借用图表解读,既符合他们的思维习惯和认知规律,还能帮助他们完成思维的蜕变,从单纯的形象思维过渡到理性的逻辑思维,激活大脑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阅读教学效率。这样,一张小小的思维导图,将必定能开启高职英语阅读教学的一扇窗。
参考文献:
[1]卢璐,王峰.英语教学中五种思维导图构图[J].教学与管理,2013(01).
[2]张海森.2001—2010年中外思维导图教育应用研究综述[J].中国电化教育,2011(08).
[3]周凤敏.思维导图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英语教师,2012(05).
[4]张天舒.思维导图在英语复习课中的应用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
[5]张金艳.思维导图在高职高专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及现状分析[J].考试周刊,201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