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之网,疏而不漏

来源 :科学之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m0056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位外表看起来老实巴交的男人,白天他是老好人、好丈夫和好父亲,到了晚上,他躲在阴暗的角落,观察着身穿红衣的女子,选择下一个“猎物”。他隐藏在中国甘肃省白银市,从1988年至2002年,十数年间先后奸杀11名女子,被称为“白银杀手”。
  因为他的存在,城市里的中小学校取消了晚自习,姑娘们晚上不敢独自出门,也多年不敢再穿紅衣。

陈年旧案,一举而破


  “白银杀手”第一次犯罪是在1988年,当时街上几乎没有摄像头,凶手可以轻松地逃窜,而警察们跑断了腿,带着警犬、骑着摩托,挨家挨户、没日没夜地走访、调查、排摸,结果徒劳无功。警察在犯罪现场获取了凶手的指纹,先提取拘留人员的指纹进行比对,发现比对不上,提取范围逐渐扩大到白银户籍的全体男性,然后用肉眼一枚枚进行比对,但最终仍然无果。
  1998年,凶手兽性大发,一年内作案四起,人们更加恐惧。许多刑侦专家来到了白银市,运用多种方法想抓获凶手。犯罪心理学专家总结了嫌疑人可能具备的7点特征,包括性变态、性格孤僻、独处一室、行动敏捷、心理素质好等,警察根据这些特征排查了白银市及临近几个市县的几十万成年男性,仍然没有找到凶手。
  从1998年到2015年,白银市警方一直没有放弃寻找凶犯的努力,并且也多次通过从犯罪现场提取的凶手的基因来寻找罪犯。但问题是,就像提取了数十万人的指纹都没有找到嫌疑人一样,检测数十万人的基因不仅要耗费大量金钱和时间,也很可能找不到凶手。
  凶手似乎永远也找不到了,但就在此时,转机来了。
  如何用最小的成本将一个人的基因从海量的基因库中筛选出来,成了白银案的破案关键,而“基因家谱刑侦学”的出现,成为这个案件“死而复生”的关键。
  2016年,高承勇的一位远房堂叔被拘留了,警察通过采血获得了远房堂叔的基因信息,并将它录入犯罪人基因数据库中。之后,警察循例将该案件的相关信息与白银案进行了比对,当他们将远房堂叔的基因与“白银杀手”的基因进行比对时,发现他的基因与“白银杀手”的基因有较高的相似性,两者很可能属于三代以内的血亲关系。就这样,警方顺藤摸瓜,找到了与“白银杀手”基因完全相符的高承勇,白银案终于告破。

撒开基因大网


  “基因家谱刑侦学”是在基因技术检测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一门跨学科技术。这项技术的最大的贡献,就在于它做到了“模糊匹配”。过去警方从犯罪现场搜集到DNA之后,想要找到嫌疑犯,必须精准匹配到个人。如果数据库没有这个人的DNA,罪犯就可以逍遥法外。但基因家谱技术能让警方可以通过找到嫌疑犯的远亲,再顺藤摸瓜找到他,这极大地缩小了搜索范围。
  在实际操作中,遗传学家通常会比较两类基因的异同。第一类是性染色体中的Y染色体,Y染色体在人类中仅由父亲传给儿子。STR基因组是Y染色体中的一个重要遗传标记,同一个家族的男性,他们的STR基因组完全一样,只要检测到两个男人的SRT基因组相同,就能确定他们的亲属关系。跟踪男性的Y-STR基因组,就能绘出一个家族中的男性的家谱图。
  与仅存在男性体内的Y染色体类似,有一类基因也只在女性间传递,那就是线粒体基因。线粒体存在于细胞质中,它也携带有一些基因。线粒体基因只能从母亲传给孩子,并且只有传给女儿的线粒体基因才能继续传承下去。因此根据线粒体基因的变化,我们能绘制出家族中女方一脉的家谱图。

  依据线粒体基因测序,英国利物浦大学分子生物学家杰瑞·陆荷蓝诺的团队宣称他们找出了100多年前的英国连环杀手“开膛手杰克”的真实身份。1888年8月至11月,在英国伦敦东区的白教堂区一带,“开膛手杰克”残忍地杀害了至少5名妓女。犯案期间,凶手多次写信至相关单位挑衅,却始终未落入法网。
  虽然犯案期间距今已达百年之久,研究该案的书籍与相关研究也日渐增多。但因缺乏证据,凶手是谁却是各说其词、毫无交集,因而使案情更加扑朔迷离。
  陆荷蓝诺教授是如何在100多年后破解凶手的真实身份的呢?他从当年的一名受害者凯瑟琳·艾德沃斯的披肩上找到了一些凶手的精液,从中提取出了线粒体基因。接着检测了当年警方筛选出来的所有嫌疑人的女性亲属的线粒体基因,发现其中一名嫌疑人阿伦·科斯明斯基的妹妹的一名女性后代的线粒体基因与凶手的线粒体基因完全一致。由此,“开膛手杰克”的真面目终于被揭开了。

基因之网扩张


  随着基因测序技术和基因家谱刑侦学的发展,世界各地多起陈年悬案的真凶都被逮了出来:2009年,美国一位名叫克里斯托弗·富兰克林的男子因持有杀伤性武器被捕,他的基因成为了警察指证他的父亲——一位17年前杀害了10人的连环杀手的终极证据;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一名在十年间谋杀十余人、强奸数十名女子的“金州杀手”,躲藏了40多年后,2018年因警方检测到其远房亲戚的基因图谱而落网;2019年,一位加拿大男子的基因图谱让警察抓住了32年前杀害了一对夫妻的凶手——该男子的父亲。
  有了基因家谱刑侦学的支持,我们还需要数据源的支撑,因此中国多个省市的警局都建立起了与指纹库相似的基因库。河南省郑州市是中国最早建设基因库的城市,2014年已经拥有覆盖全市的基因数据库。2018年,中国公安部发布了一个基因库建设的三年规划,要求各地用3年时间建成当地的基因库。除了中国,美国、瑞士、意大利、德国、波兰、日本和韩国都正在建立全国的基因库。
  除了官方的基因库外,由于基因测序功能越来越强大,也越来越便宜的原因,民间有许多基因测序公司兴起了。人们通过提供自己的一根头发或一点唾液,就可以从这些公司获得自己的基因图谱和基因信息,包括家族起源和疾病遗传等信息。美国的GEDMatch网站正是这样一个提供基因测序服务的网站,它把客户的基因图谱挂在网站上,任何人都可以在网站上查询陌生人的基因图谱,相当于一个民间基因库。警方正是从GEDMatch网站上查到的“金州杀手”的远房亲戚的基因图谱。
  基因库的建立和基因家谱刑侦学的发展让每个人的基因都不再孤立,通过基因所有者的三代之内表亲的基因图谱,也能“顺藤摸瓜”最终找到本人。现在基因之网已经组建起来了,未来,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普及,随着科学家对基因越来越多的了解,罪犯将更加无所遁形。“凡走过,必留下痕迹”,痕迹必将被识别出来,陈年悬案终将破获。
其他文献
摘要:常言道,好的开始便是成功的一半。幼儿园作为孩子们步入社会的“试用期”。幼儿园的教学生活是当前幼儿园教育观里最为突出的话题。好的幼儿园应该被看作是一个“玩”的场所,而不是“学”的场所。对幼儿采取的初级教学对幼儿发挥着重要的启发作用,而且这一过程应该是自由、自主、愉悦的。因此,幼儿园应该将儿童们较为感兴趣的游戏活动加入到学前教育中来。此外,我国学前教育学博士虞永平学者认为并且提出来应该将幼儿园日
期刊
疟疾是由携带疟原虫的蚊子叮咬而引起的一种疾病,是当今人类的最大杀手之一。为将疟疾病人从痛苦中拯救出来,科学家与之死磕了数十载。我国科学家屠呦呦研制出的青蒿素就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疟疾治疗药物。  不过,虽然科学家采用药物疗法已取得了一定成绩,使得疟疾的死亡率大幅降低,但是,这些方法却不能完全消灭疟疾。在一些地区,疟疾依然十分猖獗。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贫困地区,每年都有将近2亿人染
期刊
古埃及的金字塔给人雄伟壮观的印象,它们是一个个艺术博物馆,又是藏着谜团的宝库。然而,除了那些看得见的金字塔,古埃及更多的秘密可能还被埋于沙土之下,黄沙之下又有哪些未解之谜等待着人们去发现呢?测不准的金字塔  1839年,考古学家约翰·埃尔·雅利安在埃及孟斐斯遗址附近的沙漠中,发现了一个疑似金字塔的结构,它坐落于一片高低不平的地面上,已经破败不堪,有两级像台阶一样的结构,最高的地方大约离地面17米。
期刊
当一辆卡车驶过,站在附近的人都会感到地面有轻微的震动。这实际上是一种轻微的地震。有地震就有地震波,比較灵敏的动物,在远处就能探测到卡车产生的地震波。  我们有理由相信,那些动辄重达数吨、相当于一辆卡车载重的大型兽脚类恐龙,它们每走一步都会让地面颤动。但问题来了,像霸王龙(平均体重9吨,相当于一辆中型卡车的载重)这样的食肉动物,若它们捕食时也发出这么大的震动声,岂不等于事先向猎物发出警报,好让它们有
期刊
行星绕着恒星转,恒星绕着星系中心转,星系中心盘踞着一个神秘的庞然大物——超大质量黑洞。这是我们关于宇宙等级结构的一个常识。  但非得这样吗?不!行星也可以越过恒星这一级,直接形成于星系中心附近,并绕着星系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转。天文学家以前也曾提出行星可以围绕较小的黑洞运行,不过这些黑洞是由恒星坍缩演化而来的,之前行星本来就绕着这些恒星转,所以这种观点不算稀奇。而对于行星能否绕着动辄是太阳质量数百万
期刊
正像一个人成年后通常回忆不起六岁之前的事情,生命早期的历史对于我们来说也几乎是一片空白。大多数关于地球生命的故事是从5亿多年前起头的。那时,发生了一场叫“寒武纪大爆发”的事件,几乎所有现存动植物的祖先一下子都如变戏法般地涌现出来。之后,就是一个为人熟悉的故事:鱼类、两栖类、昆虫、陆生植物繁衍进化,恐龙兴衰,最终人类出现……但它仅占生命历史的八分之一,其余时间对于我们仍然是个“黑匣子”。  解开“黑
期刊
核弹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强大的武器,为了保卫国家、守护和平,新中国刚成立不久,中央领导人就开始筹划核武器的研制工作,毛主席说,“原子弹就是这么大的东西,没有那东西,人家就说你不算数,那么好吧,我们就搞一点吧,搞一点原子弹、氢弹,我看有10年功夫完全可能。”两弹的成功研制确实保障了国家安全,提高了国家地位,其成功背后不仅凝聚着那些赫赫有名的科学家的智慧结晶,更是融有无数普通人几十年青春和心血。核基地的筹
期刊
普通的口香糖嚼幾下就淡而无味了,日本科学家最近发明了一种口香糖,无论你嚼多久,味道都不会消失。  这是一种电口香糖,它利用了物理学上的压电效应原理。所谓压电效应就是有一些材料当受到挤压中时,会产生电荷或电流的现象。这款口香糖由压电元件和电极组成,包裹在一层薄薄的塑料薄膜中,只有几厘米宽。当被咀嚼时,它会产生一股微小的电流,电流刺激舌头上的味蕾,于是就能让你体验到各种不同的味道。只要咀嚼不止,电流就
期刊
吸烟对健康的危害是人尽皆知的。但很多人也许会抱着侥幸的心理想:“我不多抽,一天只抽一支总不会有啥问题吧?”现在,一项新的研究表明,哪怕一天只吸一支烟,也会大大提高患心脏病的风险。  这是英国研究人员分析了之前的141项研究结果后得出的结论。在这些研究中,他们评估了每天吸1支烟、5支烟或20支烟的相对风险。他们发现,如果烟民是男性,那么每天吸1支烟至少会增加48%的患冠心病的风险,女性则至少会增加5
期刊
“黑骑士”魅影  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是1957年发射成功的。但是在1957年之前,就有人发现一颗神秘的卫星绕着地球旋转,他们把这颗神秘的卫星称为“黑骑士”。1963年,美国宇航员戈登·库珀则称,他在太空中执行任务时,看到了一颗神秘的黑色卫星,他认为那可能是传说中的“黑骑士”卫星。  此后,黑骑士不时出现于人类的视线之中,其中最为清晰、并且来源可靠的一张照片是1998年美国宇航局在地球轨道上拍摄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