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洲,埃塞俄比亚。
我脑海里立刻跳出干旱、贫困、死亡这些词汇。启程奔赴埃塞这片苦难大地,作为摄影记者,首先准备好的是“承受”。眼睛和心灵,要和这片土地上的民众一同承受悲哀、承受痛苦;手中的相机,则要把这些苦难凝固、升华。
出发前,我了解到由于“非洲之角”旱灾,索马里10万难民蜂拥至埃塞与索马里的边境,UNHCR(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已在距离埃塞首都亚的斯亚贝巴900多公里的多洛阿多小镇周边设立多个难民营。
多洛阿多当地霍乱、疟疾等流行病频发,短期内大量难民的涌入,更加恶化了当地的生存条件。8月17日晚8点多,经过900多公里的路程,我和司机伊塔、雇员米克终于抵达由于电力不足而一片漆黑的小镇多洛阿多。
索马里难民把来到埃塞俄比亚视为逃出生天,他们要经历边境线、难民登记中心、难民中转中心、医院等地才最终到达难民营。我把拍摄重点放在边境线、难民登记中心和医院。在这几个地点,我看到人们求生的艰难、患病的无奈、死亡的凄然,这也成为我进行拍摄的粗线条提纲。
在采访过程中,我遇到一些来自MSF(无国界医生组织)的阻挡,他们认为摄影记者是食腐的秃鹫,是灾难中捞取名利的冷血动物。经过多方斡旋,我在一名政府联络官的带领下才得以进入医院拍摄。
我反思自己的采访活动:面对巨大的灾难,我是无力的个体,但作为记者,我能做的就是把我看到的记录下来,通过媒体的传播以引起更多人的关注。摄影记者要展示灾难残酷的一面,必然会把镜头对准某个主体。在医院,面对瘦骨嶙峋、严重营养不良的孩子,我难以举起相机直接拍摄,尤其在MSF医护人员的“监督”下,我更觉得相机是那么冷酷。
摄影师在灾难现场,只能充当无足轻重的旁观者,这让人心情沉重。但我必须拍摄。在拍摄这组照片的过程中,我尽量回避具有撕裂痛感的残酷场景,聚焦于已经撤离旱灾核心地点的索马里难民日常生活。我不想以猎奇者的身份,仅仅靠抓取若干刺激视神经的画面加以渲染。作为旁观者,我至少能感同身受他们的悲凉心境,观照到这片悲伤的难民营,在影像中留存他们的尊严、他们的哀恸和迷茫。
See it 还是 feel it ?记录还是表达? 新闻摄影走到今天,纯粹的客观记录以传递信息的功能虽然还非常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要展示出摄影师的主观表达。
对于我而言,这次“关注贫困”的主题拍摄,感触最深的是难民的遭遇:他们为求生存而长途跋涉穿越国境,当他们抵达异国后,依然不知道自己最后的归宿在哪里。尤其是那些三四十岁的壮年男人,因为穷困、因为病弱,那忧郁而无助的眼神,深深地触动了我。
拍摄中要更关注内心的感受,我时刻提醒自己注意不要对光线与色彩上瘾。在难民营一周时间里,我们基本上都是在早上6点出发,拍到10点左右吃早中饭,中午处理照片后简单休息,下午3点再出发拍摄。这段时间里,非洲独特的光线和色彩强烈且丰富,尤其是傍晚,夕阳满天、色彩绚烂,我们非常容易掉入光与色的陷阱,而忽视信息量和表现力。尽管光线与色彩很好,但如果没有信息含量和自己内心感受做支撑,拍出来的照片可能就只是一些“糖水片”,打动不了人心。因此,在光线之外,我更多捕捉的是难民的内心世界。感同身受,并用镜头把我的感受表达出来,这是我此次采访经历最有价值的收获。
有朋友对我说,拍摄贫困何必要到非洲那么遥远的地方,在国内就有贫困人口。不错,全球绝大部分国家都存在着贫困问题,贫困是一个全人类都需要关注的话题。作为中国国家通讯社的摄影记者,用自己的眼睛观察非洲这片古老土地,关注这个世界题材,用自己的影像风格来传达对这个问题的思索,也许,这就是此行的意义。
我脑海里立刻跳出干旱、贫困、死亡这些词汇。启程奔赴埃塞这片苦难大地,作为摄影记者,首先准备好的是“承受”。眼睛和心灵,要和这片土地上的民众一同承受悲哀、承受痛苦;手中的相机,则要把这些苦难凝固、升华。
出发前,我了解到由于“非洲之角”旱灾,索马里10万难民蜂拥至埃塞与索马里的边境,UNHCR(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已在距离埃塞首都亚的斯亚贝巴900多公里的多洛阿多小镇周边设立多个难民营。
多洛阿多当地霍乱、疟疾等流行病频发,短期内大量难民的涌入,更加恶化了当地的生存条件。8月17日晚8点多,经过900多公里的路程,我和司机伊塔、雇员米克终于抵达由于电力不足而一片漆黑的小镇多洛阿多。
索马里难民把来到埃塞俄比亚视为逃出生天,他们要经历边境线、难民登记中心、难民中转中心、医院等地才最终到达难民营。我把拍摄重点放在边境线、难民登记中心和医院。在这几个地点,我看到人们求生的艰难、患病的无奈、死亡的凄然,这也成为我进行拍摄的粗线条提纲。
在采访过程中,我遇到一些来自MSF(无国界医生组织)的阻挡,他们认为摄影记者是食腐的秃鹫,是灾难中捞取名利的冷血动物。经过多方斡旋,我在一名政府联络官的带领下才得以进入医院拍摄。
我反思自己的采访活动:面对巨大的灾难,我是无力的个体,但作为记者,我能做的就是把我看到的记录下来,通过媒体的传播以引起更多人的关注。摄影记者要展示灾难残酷的一面,必然会把镜头对准某个主体。在医院,面对瘦骨嶙峋、严重营养不良的孩子,我难以举起相机直接拍摄,尤其在MSF医护人员的“监督”下,我更觉得相机是那么冷酷。
摄影师在灾难现场,只能充当无足轻重的旁观者,这让人心情沉重。但我必须拍摄。在拍摄这组照片的过程中,我尽量回避具有撕裂痛感的残酷场景,聚焦于已经撤离旱灾核心地点的索马里难民日常生活。我不想以猎奇者的身份,仅仅靠抓取若干刺激视神经的画面加以渲染。作为旁观者,我至少能感同身受他们的悲凉心境,观照到这片悲伤的难民营,在影像中留存他们的尊严、他们的哀恸和迷茫。
See it 还是 feel it ?记录还是表达? 新闻摄影走到今天,纯粹的客观记录以传递信息的功能虽然还非常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要展示出摄影师的主观表达。
对于我而言,这次“关注贫困”的主题拍摄,感触最深的是难民的遭遇:他们为求生存而长途跋涉穿越国境,当他们抵达异国后,依然不知道自己最后的归宿在哪里。尤其是那些三四十岁的壮年男人,因为穷困、因为病弱,那忧郁而无助的眼神,深深地触动了我。
拍摄中要更关注内心的感受,我时刻提醒自己注意不要对光线与色彩上瘾。在难民营一周时间里,我们基本上都是在早上6点出发,拍到10点左右吃早中饭,中午处理照片后简单休息,下午3点再出发拍摄。这段时间里,非洲独特的光线和色彩强烈且丰富,尤其是傍晚,夕阳满天、色彩绚烂,我们非常容易掉入光与色的陷阱,而忽视信息量和表现力。尽管光线与色彩很好,但如果没有信息含量和自己内心感受做支撑,拍出来的照片可能就只是一些“糖水片”,打动不了人心。因此,在光线之外,我更多捕捉的是难民的内心世界。感同身受,并用镜头把我的感受表达出来,这是我此次采访经历最有价值的收获。
有朋友对我说,拍摄贫困何必要到非洲那么遥远的地方,在国内就有贫困人口。不错,全球绝大部分国家都存在着贫困问题,贫困是一个全人类都需要关注的话题。作为中国国家通讯社的摄影记者,用自己的眼睛观察非洲这片古老土地,关注这个世界题材,用自己的影像风格来传达对这个问题的思索,也许,这就是此行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