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既是我国优化教育结构的重点之一,也是世界各国教育政策的要点。可见,我国职业教育正在迎来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是近年来,随着普高热的升温,职业教育的市场日渐萧条,人们对于职业教育的认识存在着严重的偏差性,以至于中职校的生源素质逐年下降,学生的入学成绩相差很大。学生的学习基础参差不齐,整体差异加大,学生难教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
面对这样的学生群体,教学中,若不兼顾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情况,不大面积提高学生的整体水平,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就成为一句空话,职业教育的路子就会越走越窄。为了全面提高中职校的教学质量,分层教学法就是我们教学改革的一个切入点。
所谓的分层教学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科学地把学生划分为水平层次不同的学习群体并区别对待,以使这些群体在教师恰当的教学策略和师生互动中得到最好的发展和提高。
一、学习能力分层
有研究表明,在学习过程中,兴趣、动机、意志、学习习惯等非智力因素对学习效果起着重大影响作用,尤其是职业学校的学生,受非智力因素的影响更大。如果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只重视学生认知领域的目标达成,而忽视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必然无法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先通过问卷调查或访谈等多种形式,了解班里每位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方法以及学生的意志力和性格等方面存在的差异,然后以学生的学习基础及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和性格等为依据,把学生分为A、B、C三层,其中A层为优等生。为了体现教育平等性,不损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不造成差异歧视,以上分层依据及分层结果任课老师心中有数,不向学生公布,即使学生出现对号入座的情况,教师也要鼓励学生通过努力学习,使自己实现“跃层”。
二、教学目标分层
教学目标分层就是确定与各层学生相适应的教学目标,它包含教学大纲所规定的认知目标和智能目标。考虑到目前中职学生的实际情况,可将教学大纲中最基本的教学要求确定为基础目标,适用于C层学生;将教学大纲中所有教学要求确定为层次目标,适用于A、B层学生。前者是共同性目标,具有普适性,属于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后者是选择性目标,具有挑战性,属应用范畴,有较多的能力、智力含量。
A层学生应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B层学生能理解课本例题,做一些简单的新题;C层学生能模仿简单例题,做好课堂配置的练习题。
对A层学生着重提高其思维品质;对B层学生着眼于知识的运用;对C层学生立足对知识的理解、记忆。
A层目标着重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和自学能力;B层目标主要为了扎实学生的基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C层目标主要是为了减轻学生畏惧心理,使学生逐渐增强学习的信心,能够做到认真听讲。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向学生明确每节课的基本目标选择性目标,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能达到的标准。
三、例题及练习分层
与分层的教学目标相对应,例题、练习题的设置也要分层。C层例题是对新知识点的直接应用,C层练习则是对例题的模仿,通过模仿使学生掌握老师给示范过的知识;B层例题也是对新知识点的直接应用,但是题的难度比C层的大,B层练习一般可以对例题题型稍做变化,通过变化培养学生实现举一反三的能力,使其从本质上把握新知识点; A层例题则可以是对新知识点的综合应用,A层练习题可以选择课本以外的题型,适当提高难度,注重学生知识面的拓宽,注重学生能力的提高和综合发展。
四、作业分层
在学习新知识后,学生要通过做作业来巩固和提高。为此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布置不同的课后作业也是分层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C层作业一般以低起点、小坡度的问题为主,题目主要训练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B层作业起点应略高于C层,坡度略大于C层,以把握概念、掌握一般解题方法为主的题目为宜。 A层作业则要有一定的灵活性、综合性,题目设置要侧重对新知识的深化理解,灵活运用,也可以布置一些探究性、开放性、讨论型的问题,还可以让学生自己编拟问题,使他们的才能得到发展,使他们感到学无止境。
五、评价分层
以往单一的评价方式以考试为主,而考试以试卷考查方式进行,不论学生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差异,考试时都要答同一张试卷,这样的做法,往往会出现以下的结果:即使原本基础差的同学做了努力去学习,但是最后考取的成绩仍然是不及格,仍然需要补考。这样的结果很容易让学生失去继续努力的积极性,失去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分层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各层学生都能在自己原有水平上有所提高,是为了促进所有学生的发展。因此对学生的评价应体现差异性、鼓励性原则。具体可从以下三方面进行操作
第一,教学过程中的分层评价:对C层学生,以表扬为主,使他们看到自己的闪光点,树立信心;对B层学生,以鼓励为主,引导他们树立“跃层”信心,使他们看到自主学习的效果;对A层学生,强调竞争,鼓励他们一步步超越自己的目标,挑战自我,完善自我。在评价学生时,尽量发现学生的进步,捕捉“闪光点”,挖掘其内部潜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实施鼓励、激励机制。
第二,考试内容体现层次性:在试卷命题上体现分层教学思想,即一张试卷中既设置所有层学生都必做的题目,又设置分层题目,让学生根据自己所在的层次,或者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解答。
第三,学期评价体现综合性:在学生学期成绩的评定上,一改以往只以卷面成绩定好差的作法,可以采用学生学期成绩按期中成绩20%、期末成绩30%,平时成绩的50%的比例进行核算。其中平时成绩具体操作如下表:
实践证明,这样的评价方式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比较公平的评价体系,尤其是对于基础比较差的学生,这样的评价方式能使他们体会到“只要努力了就一定能取得进步”,极大地提高了他们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分层教学法,学生受益的并不仅仅是成绩的提高,还包括学习态度的端正,学习目的明确,学习兴趣的增强,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探索,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这种方法的教学,使成绩不理想的学生看到了希望,成绩一般的学生鼓足了追赶的信心,而成绩优秀的学生则积极进取,踊跃参加升大班,整个教学充满了积极向上的好现象,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得到了社会的认可。
面对这样的学生群体,教学中,若不兼顾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情况,不大面积提高学生的整体水平,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就成为一句空话,职业教育的路子就会越走越窄。为了全面提高中职校的教学质量,分层教学法就是我们教学改革的一个切入点。
所谓的分层教学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科学地把学生划分为水平层次不同的学习群体并区别对待,以使这些群体在教师恰当的教学策略和师生互动中得到最好的发展和提高。
一、学习能力分层
有研究表明,在学习过程中,兴趣、动机、意志、学习习惯等非智力因素对学习效果起着重大影响作用,尤其是职业学校的学生,受非智力因素的影响更大。如果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只重视学生认知领域的目标达成,而忽视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必然无法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先通过问卷调查或访谈等多种形式,了解班里每位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方法以及学生的意志力和性格等方面存在的差异,然后以学生的学习基础及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和性格等为依据,把学生分为A、B、C三层,其中A层为优等生。为了体现教育平等性,不损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不造成差异歧视,以上分层依据及分层结果任课老师心中有数,不向学生公布,即使学生出现对号入座的情况,教师也要鼓励学生通过努力学习,使自己实现“跃层”。
二、教学目标分层
教学目标分层就是确定与各层学生相适应的教学目标,它包含教学大纲所规定的认知目标和智能目标。考虑到目前中职学生的实际情况,可将教学大纲中最基本的教学要求确定为基础目标,适用于C层学生;将教学大纲中所有教学要求确定为层次目标,适用于A、B层学生。前者是共同性目标,具有普适性,属于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后者是选择性目标,具有挑战性,属应用范畴,有较多的能力、智力含量。
A层学生应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B层学生能理解课本例题,做一些简单的新题;C层学生能模仿简单例题,做好课堂配置的练习题。
对A层学生着重提高其思维品质;对B层学生着眼于知识的运用;对C层学生立足对知识的理解、记忆。
A层目标着重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和自学能力;B层目标主要为了扎实学生的基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C层目标主要是为了减轻学生畏惧心理,使学生逐渐增强学习的信心,能够做到认真听讲。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向学生明确每节课的基本目标选择性目标,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能达到的标准。
三、例题及练习分层
与分层的教学目标相对应,例题、练习题的设置也要分层。C层例题是对新知识点的直接应用,C层练习则是对例题的模仿,通过模仿使学生掌握老师给示范过的知识;B层例题也是对新知识点的直接应用,但是题的难度比C层的大,B层练习一般可以对例题题型稍做变化,通过变化培养学生实现举一反三的能力,使其从本质上把握新知识点; A层例题则可以是对新知识点的综合应用,A层练习题可以选择课本以外的题型,适当提高难度,注重学生知识面的拓宽,注重学生能力的提高和综合发展。
四、作业分层
在学习新知识后,学生要通过做作业来巩固和提高。为此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布置不同的课后作业也是分层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C层作业一般以低起点、小坡度的问题为主,题目主要训练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B层作业起点应略高于C层,坡度略大于C层,以把握概念、掌握一般解题方法为主的题目为宜。 A层作业则要有一定的灵活性、综合性,题目设置要侧重对新知识的深化理解,灵活运用,也可以布置一些探究性、开放性、讨论型的问题,还可以让学生自己编拟问题,使他们的才能得到发展,使他们感到学无止境。
五、评价分层
以往单一的评价方式以考试为主,而考试以试卷考查方式进行,不论学生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差异,考试时都要答同一张试卷,这样的做法,往往会出现以下的结果:即使原本基础差的同学做了努力去学习,但是最后考取的成绩仍然是不及格,仍然需要补考。这样的结果很容易让学生失去继续努力的积极性,失去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分层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各层学生都能在自己原有水平上有所提高,是为了促进所有学生的发展。因此对学生的评价应体现差异性、鼓励性原则。具体可从以下三方面进行操作
第一,教学过程中的分层评价:对C层学生,以表扬为主,使他们看到自己的闪光点,树立信心;对B层学生,以鼓励为主,引导他们树立“跃层”信心,使他们看到自主学习的效果;对A层学生,强调竞争,鼓励他们一步步超越自己的目标,挑战自我,完善自我。在评价学生时,尽量发现学生的进步,捕捉“闪光点”,挖掘其内部潜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实施鼓励、激励机制。
第二,考试内容体现层次性:在试卷命题上体现分层教学思想,即一张试卷中既设置所有层学生都必做的题目,又设置分层题目,让学生根据自己所在的层次,或者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解答。
第三,学期评价体现综合性:在学生学期成绩的评定上,一改以往只以卷面成绩定好差的作法,可以采用学生学期成绩按期中成绩20%、期末成绩30%,平时成绩的50%的比例进行核算。其中平时成绩具体操作如下表:
实践证明,这样的评价方式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比较公平的评价体系,尤其是对于基础比较差的学生,这样的评价方式能使他们体会到“只要努力了就一定能取得进步”,极大地提高了他们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分层教学法,学生受益的并不仅仅是成绩的提高,还包括学习态度的端正,学习目的明确,学习兴趣的增强,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探索,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这种方法的教学,使成绩不理想的学生看到了希望,成绩一般的学生鼓足了追赶的信心,而成绩优秀的学生则积极进取,踊跃参加升大班,整个教学充满了积极向上的好现象,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得到了社会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