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探讨眼科护理工作中常见护理差错发生理由及防范措施,降低护理差错的发生率以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策略 选取我院眼科患者44例为研究对象,设为研究组;同期选取眼科患者44例作为参照对象,设为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分析常见护理差错发生原因,并给予针对性防范措施,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通过相关治疗与护理后,研究组44例患者治疗时间为( 7.5±2.3) d,患者及家属护理满意度水平为( 92.3±1.2);对照组患者治疗时间为( 13.2± 1.1) d,患者及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为( 80.1±3.7)。两组数据之间对比得知,研究组患者各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护理效果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统计分析眼科护理工作中常见护理差错发生原因,并制定针对性、有效的预防措施加强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对保证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防范护理差错的发生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眼科;护理差错;理由;防范措施
护理差错是指诊疗护理工作中,因为医务人员的过失给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一定的伤害。任何护理差错都会影响治疗工作的进行或给患者带来不应有的痛苦和不良后果。因此人们对护理人员的服务质量和专业操作技能的要求越来越严格,为了提高护理质控水平和护理服务质量,降低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本文重点探究讨论了护理差错事件及防范措施,并同常规护理进行对比分析,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眼科2013年2月—2014年3月治疗的88例患者,按照住院单双号将其划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4例。研究组有24例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年龄14—39岁,平均年龄(24.5±6.2)岁,其中干眼16例,白内障12例,视网膜脱落10例,青光眼8 例;对照组有25例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年龄15—38岁,平均年龄(25.0±4.5)岁,其中干眼15例,白内障12例,视网膜脱落10例,青光眼7例。两组患者逐项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
给予常规护理,包括帮助医生进行常规检查、日常陪护、监测生命体征及建立静脉通道等。
1.2.2研究组
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调查分析护理差错事件原因,并根据事件实施针对性预防措施,具体如下:
1、护理差错理由分析
执行制度不认真,工作责任心不强。未认真执行“三查、七对”制度,工作中主观臆断、凭印象办事[1]。如:对同名同姓患者未经核实姓名及年龄,对所患疾病不太了解、张冠李戴,导致差错出现;个别护士对患者缺乏高度责任感、工作疏忽大意,巡视病区不及时,对患者病情变化心中无数,延误病情;未严格落实交接班制度;由家属做一些护理工作,如:为术后患者滴眼药水、物理降温、更换床单等。
专业技术不熟练。因未能正确熟练掌握专业操作技术,未掌握操作中的注意事项而造成失误及差错的发生,如:有些护士特别是新来护士在为患者做泪道冲洗、球结膜下注射时因操作生疏,损伤了周围组织,造成差错的发生[2]。
患者对医院期望过高,护理人员自我维护意识淡薄。由于患者或家属不道德、不理智、无理取闹造成的护理差錯约占到总数15%,主要是患者及家属对医院期望过高,对病情恶化不理解、不接受,而将情感迁怒于护理人员;还有个别患者无视医院规定、无理取闹、要求索赔,谩骂甚至殴打护理人员。另外,护士自我维护意识淡薄,泄露患者隐私,计费不合理等也是引发护理差错原因。
入院接诊不清和出院交接不全面。有些患者是从下级医院和手术室或手术室直接转入,有的患者入院时已经存在注射部位感染、皮肤破损等症状,然而患者和家属并未察觉,入院时护理人员也没有全面检查患者身体,便留下了纠纷隐患。出院时同家属交接不清,出院后患者出现问题责任无法明确。
2、防范措施
正确认识差错,构建护理安全文化体制。任何一个人,无论是最谨慎的护理人员有时都会出现错误,即便是禁止全部出现护理差错的人员从事医疗活动,也无法避免今后不再出现医疗差错[3]。降低护理差错发生率的根本措施在于认真分析差错原因及引起的不良后果,并且制定一个开放的、通畅的差错事故报告机制,便于发现和改正当前护理体系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基于此,在护理管理系统中引入安全护理文化理念,系统分析每一起护理差错,查找各个环节存在的问题,并制定针对性改正方法;对出现差错的护理人员不进行任何惩罚,相反对于主动报告差错的人员进行各种奖励。构建护理安全文化体制不仅能够降低护理措施发生率,而且为护理管理创造了一个质量持续改进的机会。
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加强责任心培养。严格执行各项工作制度和操作程序是保证护理工作正常运转、提高护理质量、防止差错事故、减少护理纠纷的重要措施。护理部成立质控小组,每月进行专项护理质量检查,并将结果在护士长例会上公布,使护理工作落到实处。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事实证明,有相当数量的护理差错是由于责任心不强造成的。每个护理人员必须认识到自己负有维护患者安全的责任,任何敷衍的行为都会导致护理差错、给患者造成痛苦。
重视人才培养,提高业务素质。加强在职护理人员的培训,护理知识的更新,拓宽知识和专业技术能力,除熟悉本专业业务知识外,应掌握新知识、新技术及国内外的进展情况。有研究表明,各种护理差错的发生主要为中专学历的护士,占80%以上,同时护士和护师发生差错的比例高于主管护师[4]。这也说明业务知识和水平的提高及熟练操作技术是消灭差错隐患的重要因素。故对低学历和职称的护士应进行规范化继续教育培训或外出进修,以提高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对进修护士、新护士、实习护士应安排年资高、业务素质好的老师带教并制定带教计划,入科后向她们介绍科内制度、物品、患者及工作情况,老同志要帮思想、带作风、教技术,新同志要勤学、好问、勤动手,操作时放手不放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另外对老年护士应让她们多参加护理学会举办的各种学习班,达到更新知识,提高业务技能的目的。 加强沟通,依法行使患者权益及维护自身安全。护理人员应讲究语言的艺术性和技巧性,应向患者说明诊疗计划,手术须知,潜在的危险因素,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和意外等,心平气和地解释,体贴关心患者,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护士的信任度。对于无理取闹行为,尽量避免正面冲突,及时报告科室负责人及医院保卫部门及相关分管领导,得到及时处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规范患者人院护理工作,避免出现医疗纠纷。建立健全患者入院护理制度,护理人员必须不断提高自身职业素质,规范自身言谈举止,预防同患者及家属产生冲突。患者进院时,对患者进行全面身体检查,并要求患者及家属认真核查患者基本情况后,患者或家属同护理人员共同签字后才能办理患者住院联系卡。只有具有这张卡后才能进行相关治疗、病情询问、护理操作、发放出院联系卡等。在患者出院前,对患者各项指标同联系卡、床卡进行审查后才能签订出院联系卡,在这一过程中,护理人员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各种疾病注意事项,这一做法不仅说拉近了医护人员同家属之间的距离,而且有效避免了各种医疗纠纷的产生。
加强护理责任心,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医院相关领导和科室领导必须高度重视护理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加强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明白自身职责,贯彻落实有关规章制度,认真执行医师的遗嘱,不得随意修改药物剂量,如果发现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必须立即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抢救,对于疑难问题必须立即通知医生。
减轻护士压力和负担,轻松愉悦工作。由于眼科护理工作繁多,科室在排班时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遇到特殊情况可以进行调班,关怀护理人员,引导其缓解不良情绪,保证护理人员拥有充足的休息,这样不仅能够避免护理操作失误,更有助于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1.3观察指标
如实记载患者治疗时间,并制定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统计分析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满意度,这便是本文研究的两项观察指标。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选择SPSS17.0统计软件完成对相关数据的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通过t检验,并通过卡方检验相关计数资料。当P<0.05时,表示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通过护理后,研究组44例患者治疗时间为( 7.5±2.3) d,患者及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水平为( 92.3±1.2);对照组患者治疗时间为( 13.2±1.1) d,患者及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为( 80.1±3.7)。因此,研究组患者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对比分析 (x±s)
3讨论
差错事故的发生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也易由此引发医患矛盾,造成医患冲突,影响医院的经济和声誉,因此要防范于未然,建立健全和保障落实各項规章制度是关键,加强对护士的职业道德教育及专业技能培训,培养高度的责任心,对易出现差错事故的理由经常提醒,警钟长鸣,尤其在发生差错事故后要积极正确面对错误,查明分析理由,改善工作流程,做到有效防范。追求眼科护理质量“零缺陷”是眼科临床护理安全管理目标。因此,不论在什么时候,对护士来说都要恪尽职守,严格按照技术操作规程去做。一旦出现差错,绝不隐瞒及时报告,尽快采取措施,避开或减轻差错对病人所造成的不良后果。
参考文献:
[1]高福荣,王静.眼科病区护理安全隐患与防范措施[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3,23(5):71-73.
[2]宋维艳,蒋文仁,陈世娟,等.眼科护理存在的风险及防范对策的探讨[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2,10(5):613.
[3]史晶.眼科门诊护理缺陷因素与防范对策[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26(6):169-170.
[4]陈军.眼科护理工作中常见的护理缺陷及防范的要点[J].中国医药指南,2014,32(18):309-310.
关键词: 眼科;护理差错;理由;防范措施
护理差错是指诊疗护理工作中,因为医务人员的过失给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一定的伤害。任何护理差错都会影响治疗工作的进行或给患者带来不应有的痛苦和不良后果。因此人们对护理人员的服务质量和专业操作技能的要求越来越严格,为了提高护理质控水平和护理服务质量,降低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本文重点探究讨论了护理差错事件及防范措施,并同常规护理进行对比分析,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眼科2013年2月—2014年3月治疗的88例患者,按照住院单双号将其划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4例。研究组有24例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年龄14—39岁,平均年龄(24.5±6.2)岁,其中干眼16例,白内障12例,视网膜脱落10例,青光眼8 例;对照组有25例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年龄15—38岁,平均年龄(25.0±4.5)岁,其中干眼15例,白内障12例,视网膜脱落10例,青光眼7例。两组患者逐项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
给予常规护理,包括帮助医生进行常规检查、日常陪护、监测生命体征及建立静脉通道等。
1.2.2研究组
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调查分析护理差错事件原因,并根据事件实施针对性预防措施,具体如下:
1、护理差错理由分析
执行制度不认真,工作责任心不强。未认真执行“三查、七对”制度,工作中主观臆断、凭印象办事[1]。如:对同名同姓患者未经核实姓名及年龄,对所患疾病不太了解、张冠李戴,导致差错出现;个别护士对患者缺乏高度责任感、工作疏忽大意,巡视病区不及时,对患者病情变化心中无数,延误病情;未严格落实交接班制度;由家属做一些护理工作,如:为术后患者滴眼药水、物理降温、更换床单等。
专业技术不熟练。因未能正确熟练掌握专业操作技术,未掌握操作中的注意事项而造成失误及差错的发生,如:有些护士特别是新来护士在为患者做泪道冲洗、球结膜下注射时因操作生疏,损伤了周围组织,造成差错的发生[2]。
患者对医院期望过高,护理人员自我维护意识淡薄。由于患者或家属不道德、不理智、无理取闹造成的护理差錯约占到总数15%,主要是患者及家属对医院期望过高,对病情恶化不理解、不接受,而将情感迁怒于护理人员;还有个别患者无视医院规定、无理取闹、要求索赔,谩骂甚至殴打护理人员。另外,护士自我维护意识淡薄,泄露患者隐私,计费不合理等也是引发护理差错原因。
入院接诊不清和出院交接不全面。有些患者是从下级医院和手术室或手术室直接转入,有的患者入院时已经存在注射部位感染、皮肤破损等症状,然而患者和家属并未察觉,入院时护理人员也没有全面检查患者身体,便留下了纠纷隐患。出院时同家属交接不清,出院后患者出现问题责任无法明确。
2、防范措施
正确认识差错,构建护理安全文化体制。任何一个人,无论是最谨慎的护理人员有时都会出现错误,即便是禁止全部出现护理差错的人员从事医疗活动,也无法避免今后不再出现医疗差错[3]。降低护理差错发生率的根本措施在于认真分析差错原因及引起的不良后果,并且制定一个开放的、通畅的差错事故报告机制,便于发现和改正当前护理体系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基于此,在护理管理系统中引入安全护理文化理念,系统分析每一起护理差错,查找各个环节存在的问题,并制定针对性改正方法;对出现差错的护理人员不进行任何惩罚,相反对于主动报告差错的人员进行各种奖励。构建护理安全文化体制不仅能够降低护理措施发生率,而且为护理管理创造了一个质量持续改进的机会。
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加强责任心培养。严格执行各项工作制度和操作程序是保证护理工作正常运转、提高护理质量、防止差错事故、减少护理纠纷的重要措施。护理部成立质控小组,每月进行专项护理质量检查,并将结果在护士长例会上公布,使护理工作落到实处。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事实证明,有相当数量的护理差错是由于责任心不强造成的。每个护理人员必须认识到自己负有维护患者安全的责任,任何敷衍的行为都会导致护理差错、给患者造成痛苦。
重视人才培养,提高业务素质。加强在职护理人员的培训,护理知识的更新,拓宽知识和专业技术能力,除熟悉本专业业务知识外,应掌握新知识、新技术及国内外的进展情况。有研究表明,各种护理差错的发生主要为中专学历的护士,占80%以上,同时护士和护师发生差错的比例高于主管护师[4]。这也说明业务知识和水平的提高及熟练操作技术是消灭差错隐患的重要因素。故对低学历和职称的护士应进行规范化继续教育培训或外出进修,以提高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对进修护士、新护士、实习护士应安排年资高、业务素质好的老师带教并制定带教计划,入科后向她们介绍科内制度、物品、患者及工作情况,老同志要帮思想、带作风、教技术,新同志要勤学、好问、勤动手,操作时放手不放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另外对老年护士应让她们多参加护理学会举办的各种学习班,达到更新知识,提高业务技能的目的。 加强沟通,依法行使患者权益及维护自身安全。护理人员应讲究语言的艺术性和技巧性,应向患者说明诊疗计划,手术须知,潜在的危险因素,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和意外等,心平气和地解释,体贴关心患者,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护士的信任度。对于无理取闹行为,尽量避免正面冲突,及时报告科室负责人及医院保卫部门及相关分管领导,得到及时处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规范患者人院护理工作,避免出现医疗纠纷。建立健全患者入院护理制度,护理人员必须不断提高自身职业素质,规范自身言谈举止,预防同患者及家属产生冲突。患者进院时,对患者进行全面身体检查,并要求患者及家属认真核查患者基本情况后,患者或家属同护理人员共同签字后才能办理患者住院联系卡。只有具有这张卡后才能进行相关治疗、病情询问、护理操作、发放出院联系卡等。在患者出院前,对患者各项指标同联系卡、床卡进行审查后才能签订出院联系卡,在这一过程中,护理人员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各种疾病注意事项,这一做法不仅说拉近了医护人员同家属之间的距离,而且有效避免了各种医疗纠纷的产生。
加强护理责任心,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医院相关领导和科室领导必须高度重视护理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加强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明白自身职责,贯彻落实有关规章制度,认真执行医师的遗嘱,不得随意修改药物剂量,如果发现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必须立即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抢救,对于疑难问题必须立即通知医生。
减轻护士压力和负担,轻松愉悦工作。由于眼科护理工作繁多,科室在排班时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遇到特殊情况可以进行调班,关怀护理人员,引导其缓解不良情绪,保证护理人员拥有充足的休息,这样不仅能够避免护理操作失误,更有助于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1.3观察指标
如实记载患者治疗时间,并制定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统计分析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满意度,这便是本文研究的两项观察指标。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选择SPSS17.0统计软件完成对相关数据的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通过t检验,并通过卡方检验相关计数资料。当P<0.05时,表示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通过护理后,研究组44例患者治疗时间为( 7.5±2.3) d,患者及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水平为( 92.3±1.2);对照组患者治疗时间为( 13.2±1.1) d,患者及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为( 80.1±3.7)。因此,研究组患者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对比分析 (x±s)
3讨论
差错事故的发生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也易由此引发医患矛盾,造成医患冲突,影响医院的经济和声誉,因此要防范于未然,建立健全和保障落实各項规章制度是关键,加强对护士的职业道德教育及专业技能培训,培养高度的责任心,对易出现差错事故的理由经常提醒,警钟长鸣,尤其在发生差错事故后要积极正确面对错误,查明分析理由,改善工作流程,做到有效防范。追求眼科护理质量“零缺陷”是眼科临床护理安全管理目标。因此,不论在什么时候,对护士来说都要恪尽职守,严格按照技术操作规程去做。一旦出现差错,绝不隐瞒及时报告,尽快采取措施,避开或减轻差错对病人所造成的不良后果。
参考文献:
[1]高福荣,王静.眼科病区护理安全隐患与防范措施[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3,23(5):71-73.
[2]宋维艳,蒋文仁,陈世娟,等.眼科护理存在的风险及防范对策的探讨[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2,10(5):613.
[3]史晶.眼科门诊护理缺陷因素与防范对策[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26(6):169-170.
[4]陈军.眼科护理工作中常见的护理缺陷及防范的要点[J].中国医药指南,2014,32(18):309-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