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生学物理,很多人觉得抽象、苦涩,很难学会。为使学生顺利学好物理知識,让自主学习走进物理教学课堂尤为重要。本人从教学实践中系统总结出营造和谐气氛、激发学习兴趣、学生主动参与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与途径,与同仁商榷。
关键词:自主学习;物理;教学课堂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21世纪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施素质教育已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主旋律。初中物理教学是物理教学全过程的启蒙阶段,要抓好初中阶段物理课的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能力,显得至关重要。
一、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努力创设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从教师的眼神中得到关爱,使学生在教师期待中成材。对学生采取一视同仁的态度,让大家“机会均等”,尽量让后进生“露一手”,获得成就感,收到“鼓励一个,带动一片”的效果。另外,经常进行师生换位教学,要充分尊重学生,允许他们提出不同的看法进行讨论,教学活动必须围绕学生来设计和实施,发展人的潜在能力。要给学生留有思考问题的时间和空间,教师不必把知识讲解的滴水不漏,要给学生留有思考的余地。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即个体积极认识,探求某种事物,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心理学角度看,兴趣是一种内在的力量,它能促使学生萌发强烈的求知欲,从内心产生向着认定目标奋进的动力兴趣还容易引起注意,而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的相互转化,会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探求知识。教师要在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初二物理第一堂引言课尤为重要,对于刚刚升入初二的学生,教师要上好这节启蒙课,对他们今后学好物理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讲好引言课,笔者除用一些生动的语言形象地描绘绚丽多彩的物理世界外,还通过一些精彩有趣,结果却出人意料的小实验,如“已经停止沸腾的水,当向瓶底浇凉水时,水重新沸腾。”,“用放大镜观察窗外的物体却是倒立缩小的”,“捆在一起的塑料绳,越捋却越膨松。”,“向大试管内注入适量的水,把小试管的口朝上放入,然后倒置过来,却发现小试管在大试管中上升”。使学生睁大了一双双好奇、疑问的眼睛,激发了求知探索意愿,萌发了学习的兴趣。
三、让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作为一名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的潜力。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亲自参与课堂实践的全过程,使学生经历“山重水复疑无路”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心理体验。在发现的快乐中养成独立思索,自主学习的品质。例如讲“二力平衡”时,笔者先请四位同学到前边进行实验:(1)检验木板是否平衡、(2)测身高、(3)测体重、(4)举重。让台下的同学观察这四位同学的动作,激发学生思考:这个实验运用了什么知识或原理?最后引导学生分析,举重时当杠铃静止时受到了哪些力,从而引出二力平衡概念。学生在活动中复习了旧知识,并形象地理解了二力平衡现象。当老师提出“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什么?”时,学生思维被激活,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并提出了用实验检验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接着让学生动手做实验。这节课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参与”中体验到了学习发现的乐趣。
四、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明天的文盲将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不知道如何学习的人。”教学中如果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只能满足一时之需,难以适应变化的社会,难以满足不断发展的需要。为此,笔者在教学中注意交给学生一把开启智慧大门的金钥匙,“授人以渔,导之以法,”为终身教育奠定基础。例如在指导学生学习欧姆定律后,学生容易忽视物理公式的物理意义,把物理公式数学化,根据公式R=U/I与I=U/R相似,便认为电阻R跟电压U成正比,跟电流I成反比。教师可以这样设问:“导体的电阻R 会随着两端的电压U 和导体中的电流I变化吗?”也可以这样问:“密度公式ρ=m/v中,ρ与m、v的关系怎样理解?”这样可以使学生通过类比,借助已知的知识去理解和记忆未知的知识,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做到“教是为了不教”。
总之,让自主学习走进课堂是物理教学中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培养学生能力的方法多种多样,问题在于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因材施教,想办法使学生多想、多问、多练,从而自觉地开展思维活动,把“能力”这钥匙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打开知识宝库的大门。
关键词:自主学习;物理;教学课堂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21世纪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施素质教育已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主旋律。初中物理教学是物理教学全过程的启蒙阶段,要抓好初中阶段物理课的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能力,显得至关重要。
一、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努力创设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从教师的眼神中得到关爱,使学生在教师期待中成材。对学生采取一视同仁的态度,让大家“机会均等”,尽量让后进生“露一手”,获得成就感,收到“鼓励一个,带动一片”的效果。另外,经常进行师生换位教学,要充分尊重学生,允许他们提出不同的看法进行讨论,教学活动必须围绕学生来设计和实施,发展人的潜在能力。要给学生留有思考问题的时间和空间,教师不必把知识讲解的滴水不漏,要给学生留有思考的余地。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即个体积极认识,探求某种事物,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心理学角度看,兴趣是一种内在的力量,它能促使学生萌发强烈的求知欲,从内心产生向着认定目标奋进的动力兴趣还容易引起注意,而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的相互转化,会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探求知识。教师要在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初二物理第一堂引言课尤为重要,对于刚刚升入初二的学生,教师要上好这节启蒙课,对他们今后学好物理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讲好引言课,笔者除用一些生动的语言形象地描绘绚丽多彩的物理世界外,还通过一些精彩有趣,结果却出人意料的小实验,如“已经停止沸腾的水,当向瓶底浇凉水时,水重新沸腾。”,“用放大镜观察窗外的物体却是倒立缩小的”,“捆在一起的塑料绳,越捋却越膨松。”,“向大试管内注入适量的水,把小试管的口朝上放入,然后倒置过来,却发现小试管在大试管中上升”。使学生睁大了一双双好奇、疑问的眼睛,激发了求知探索意愿,萌发了学习的兴趣。
三、让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作为一名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的潜力。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亲自参与课堂实践的全过程,使学生经历“山重水复疑无路”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心理体验。在发现的快乐中养成独立思索,自主学习的品质。例如讲“二力平衡”时,笔者先请四位同学到前边进行实验:(1)检验木板是否平衡、(2)测身高、(3)测体重、(4)举重。让台下的同学观察这四位同学的动作,激发学生思考:这个实验运用了什么知识或原理?最后引导学生分析,举重时当杠铃静止时受到了哪些力,从而引出二力平衡概念。学生在活动中复习了旧知识,并形象地理解了二力平衡现象。当老师提出“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什么?”时,学生思维被激活,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并提出了用实验检验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接着让学生动手做实验。这节课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参与”中体验到了学习发现的乐趣。
四、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明天的文盲将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不知道如何学习的人。”教学中如果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只能满足一时之需,难以适应变化的社会,难以满足不断发展的需要。为此,笔者在教学中注意交给学生一把开启智慧大门的金钥匙,“授人以渔,导之以法,”为终身教育奠定基础。例如在指导学生学习欧姆定律后,学生容易忽视物理公式的物理意义,把物理公式数学化,根据公式R=U/I与I=U/R相似,便认为电阻R跟电压U成正比,跟电流I成反比。教师可以这样设问:“导体的电阻R 会随着两端的电压U 和导体中的电流I变化吗?”也可以这样问:“密度公式ρ=m/v中,ρ与m、v的关系怎样理解?”这样可以使学生通过类比,借助已知的知识去理解和记忆未知的知识,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做到“教是为了不教”。
总之,让自主学习走进课堂是物理教学中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培养学生能力的方法多种多样,问题在于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因材施教,想办法使学生多想、多问、多练,从而自觉地开展思维活动,把“能力”这钥匙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打开知识宝库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