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冠疫情打乱了世界的平静,长时间的居家禁足,人们对住宅的需求上升到一个全新高度。人们对“住宅”的观念发生了实质性转变。从建筑、室内、景观、设计、地产都需要变革。疫情过后,首要的任务就是提升产品品质,创造更健康、更人性化的人居环境。
关键词:住区规划;住宅设计;疫情防控;健康住宅
引言
自第一例新冠肺炎感染者确诊以来,数月里疫情在世界各国迅速暴发大流行。相较于2003年SARS病毒,新冠病毒快速传播除与病毒感染性较强有关外,也与近年来各国城市化住宅建筑高度发展造成的人口高度聚集、区域住宅建筑发展不平衡造成的人流跨区迁徙有着密切关联;而且在疫情大流行时,不同城市的住宅建筑营造体系和综合治理能力也呈现出了巨大的差异性。新冠肺炎俨然成了市民居住健康的首要试剂。
1.与国际同步的健康住宅研究与实践历程
1988年,世界卫生组织首次提出健康住宅理念,指出住宅应为居住者提供安全和健康的环境,与住宅相关的技术、社会、规划和政策等均会影响居住者的身心健康和社会稳定。随后,日本、美国、英国等相继开始研究居住健康,制定各自的标准、指南。自1999年起,我国国家住宅与居住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下文简称住宅中心)联合建筑学、医学、体育学、心理学等专业,进行跨行业、跨学科的居住健康研究,通过查找居住环境中的健康危险因素(如日照不足引起骨质疏松、室内潮湿和霉变引起哮喘、装修污染引起儿童白血病、高密度居住引起抑郁症、小区植物选择不当引起花粉过敏症等),采用相应的规划和建筑设计方法,适宜的设备系统、建筑部品以及针对性的技术和措施等来消减居住环境中的健康危险因素,为居民形成良好的健康行为习惯创造条件。
2.家庭健康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
世界卫生组织研究发现,在影响健康的因素中,生物学因素占15%、环境影响占17%、行为和生活方式占60%、医疗服务仅占8%。而且,家庭是实际上影响个人健康行为最近的生活环境,提倡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最好途径应该是从家庭入手来逐渐改变个人的健康行为。而目前的健康社会建设在“政府主导、部门配合、个人参与”的一个从上而下的政府驱动的建设工程,优点是大力快速,对于环境改造、健康素养的提高很有效果,但是忽略了家庭这个关键环节。和目前的抗疫后期的生活与家庭行为方式有着一定的差距,因此,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家庭的地位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也会越来越大,因此,我国的健康社会建设路径应当急早认识到这个变化,了解人民健康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在以往的基础上,进一步弥补家庭建设的环节,来普及健康生活,持续优化健康服务,加快完善健康保障。
3.康养新网络基础设施
5G和千兆网络:现代社会,网络已经成为重要的基础设施,新网络基础设施包括5G网络,未来,基于5G网络的新应用,都需要5G网络提供支撑,同时,我们不仅要有5G移动网络,也需要千兆固定网络的建设。基于千兆网络的智慧康养集成应用,将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我们在推进康养城市建设的时候,作为康养城市的基础设施,5G网络、千兆网络网络的建设,将是新型应用的承载,试想一下,一个没有网络的康养社区,有再好的硬件设施,在现代社会,也很难吸引人、留住人,更谈不上开发基于新网络的应用,特别是即将流行的智慧康养服务的应用。
4.推进居家健康智慧服务,将分级诊疗、家庭医生制度落到实处
健康住宅的一大特点是健康服务,精准的个性化服务需要连续、精确的信息;在即将到来的5G时代,利用新一代的信息采集、AI、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使住户可在自然状态下于住宅中感知生命信息、环境信息,并利用高新技术采集其健康数据;通过深入挖掘与计算,相关数据可按时传送签约的家庭医生,以便其对住户进行健康管理,并对疫情进行预警和防控;数据上传至住宅设备控制系统,可及时调整室内设备系统的运行状况,减少住户的健康暴露风险;同时数据可传送住户,以便其及时掌握自身健康状态;数据传送营养、运动等服务供应商,方便其为居民提供针对性的非医疗健康服务。通过健康住宅搭建居家健康智慧服务平台,从环境、行为、医疗三方面切实提升居住健康性,增加住户的体验感和获得感。
5.康养景观植物规划与配置形成的系统
(1)视觉景观系统。设计人员在规划康养植物景观时,可设计植物形态,通过形态冲击游客的视觉,实现美的享受。设计人员在视觉规划方面,可以设计出风景秀丽、空气清新、优美恬静的景观环境,能够实现人们心情舒畅、缓解不良情绪的目的,有益于养生益寿。(2)嗅觉景观系统。设计人员通过合理化设计各种植物,游客在身处植物中时可通过嗅觉体会植物的花香,达到身心舒畅,从而提高旅游氛围及环境质量,比如,较多的植物中含有负氧离子与植物精气,分泌后会进入到参观人们的体内,可有效治疗人体内的疾病,达到康养性。(3)听觉景观系统。城市中的各种噪音严重影響着人类的情绪,可以利用林木吸收噪音的作用实现处理噪音的要求。据统计,40米宽的林带能够降低噪声10-15分贝。因此,设计人员可以利用林木设计处理城市中的各种噪音,降低城市噪音污染,提升人们生活质量。(4)触觉景观系统。设计人员在设计康养景观植物时,应融入人们能够与植物近距离接触,目的是调节人体,促进健康。人们与康养景观植物近距离接触时,具备以下好处:一是在调节中枢神经的同时预防与缓解了高血压病症;二是调节人体内的荷尔蒙,缓解糖尿病病症;三是对杀伤人体内的病菌,提高人体免疫力。另外,人体内的NK免疫细胞活性大大提升,能够预防癌症。
6.要加强科学健康知识普及,降低污名化
加强相关科学知识的宣传教育,帮助人们客观认识新冠疫情及危害,减少因恐惧而盲目排斥新冠肺炎康复患者、医务工作者及相关人员,并降低对精神心理疾病的污名化,在遇到精神心理问题时积极寻求专业治疗。
结束语
后抗疫时期,由于人们的行为学受到疫情的影响,以家庭为中心的家庭健康生活已经变成了最主要的健康管理地点,是前抗疫时期比较欠缺的薄弱环节。为了进一步将健康中国战略落实到实处,因此应该结合人们的社会行为学改变来加强健康管理,即加强以家庭为基础的健康管理,在传染病与慢病并重的原则下,构建家庭健康管理的新路径、新方法,进一步补充健康社会的建设路径,使“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这一理念在工作中真正落到实处,早日实现健康社会。
关键词:住区规划;住宅设计;疫情防控;健康住宅
引言
自第一例新冠肺炎感染者确诊以来,数月里疫情在世界各国迅速暴发大流行。相较于2003年SARS病毒,新冠病毒快速传播除与病毒感染性较强有关外,也与近年来各国城市化住宅建筑高度发展造成的人口高度聚集、区域住宅建筑发展不平衡造成的人流跨区迁徙有着密切关联;而且在疫情大流行时,不同城市的住宅建筑营造体系和综合治理能力也呈现出了巨大的差异性。新冠肺炎俨然成了市民居住健康的首要试剂。
1.与国际同步的健康住宅研究与实践历程
1988年,世界卫生组织首次提出健康住宅理念,指出住宅应为居住者提供安全和健康的环境,与住宅相关的技术、社会、规划和政策等均会影响居住者的身心健康和社会稳定。随后,日本、美国、英国等相继开始研究居住健康,制定各自的标准、指南。自1999年起,我国国家住宅与居住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下文简称住宅中心)联合建筑学、医学、体育学、心理学等专业,进行跨行业、跨学科的居住健康研究,通过查找居住环境中的健康危险因素(如日照不足引起骨质疏松、室内潮湿和霉变引起哮喘、装修污染引起儿童白血病、高密度居住引起抑郁症、小区植物选择不当引起花粉过敏症等),采用相应的规划和建筑设计方法,适宜的设备系统、建筑部品以及针对性的技术和措施等来消减居住环境中的健康危险因素,为居民形成良好的健康行为习惯创造条件。
2.家庭健康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
世界卫生组织研究发现,在影响健康的因素中,生物学因素占15%、环境影响占17%、行为和生活方式占60%、医疗服务仅占8%。而且,家庭是实际上影响个人健康行为最近的生活环境,提倡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最好途径应该是从家庭入手来逐渐改变个人的健康行为。而目前的健康社会建设在“政府主导、部门配合、个人参与”的一个从上而下的政府驱动的建设工程,优点是大力快速,对于环境改造、健康素养的提高很有效果,但是忽略了家庭这个关键环节。和目前的抗疫后期的生活与家庭行为方式有着一定的差距,因此,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家庭的地位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也会越来越大,因此,我国的健康社会建设路径应当急早认识到这个变化,了解人民健康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在以往的基础上,进一步弥补家庭建设的环节,来普及健康生活,持续优化健康服务,加快完善健康保障。
3.康养新网络基础设施
5G和千兆网络:现代社会,网络已经成为重要的基础设施,新网络基础设施包括5G网络,未来,基于5G网络的新应用,都需要5G网络提供支撑,同时,我们不仅要有5G移动网络,也需要千兆固定网络的建设。基于千兆网络的智慧康养集成应用,将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我们在推进康养城市建设的时候,作为康养城市的基础设施,5G网络、千兆网络网络的建设,将是新型应用的承载,试想一下,一个没有网络的康养社区,有再好的硬件设施,在现代社会,也很难吸引人、留住人,更谈不上开发基于新网络的应用,特别是即将流行的智慧康养服务的应用。
4.推进居家健康智慧服务,将分级诊疗、家庭医生制度落到实处
健康住宅的一大特点是健康服务,精准的个性化服务需要连续、精确的信息;在即将到来的5G时代,利用新一代的信息采集、AI、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使住户可在自然状态下于住宅中感知生命信息、环境信息,并利用高新技术采集其健康数据;通过深入挖掘与计算,相关数据可按时传送签约的家庭医生,以便其对住户进行健康管理,并对疫情进行预警和防控;数据上传至住宅设备控制系统,可及时调整室内设备系统的运行状况,减少住户的健康暴露风险;同时数据可传送住户,以便其及时掌握自身健康状态;数据传送营养、运动等服务供应商,方便其为居民提供针对性的非医疗健康服务。通过健康住宅搭建居家健康智慧服务平台,从环境、行为、医疗三方面切实提升居住健康性,增加住户的体验感和获得感。
5.康养景观植物规划与配置形成的系统
(1)视觉景观系统。设计人员在规划康养植物景观时,可设计植物形态,通过形态冲击游客的视觉,实现美的享受。设计人员在视觉规划方面,可以设计出风景秀丽、空气清新、优美恬静的景观环境,能够实现人们心情舒畅、缓解不良情绪的目的,有益于养生益寿。(2)嗅觉景观系统。设计人员通过合理化设计各种植物,游客在身处植物中时可通过嗅觉体会植物的花香,达到身心舒畅,从而提高旅游氛围及环境质量,比如,较多的植物中含有负氧离子与植物精气,分泌后会进入到参观人们的体内,可有效治疗人体内的疾病,达到康养性。(3)听觉景观系统。城市中的各种噪音严重影響着人类的情绪,可以利用林木吸收噪音的作用实现处理噪音的要求。据统计,40米宽的林带能够降低噪声10-15分贝。因此,设计人员可以利用林木设计处理城市中的各种噪音,降低城市噪音污染,提升人们生活质量。(4)触觉景观系统。设计人员在设计康养景观植物时,应融入人们能够与植物近距离接触,目的是调节人体,促进健康。人们与康养景观植物近距离接触时,具备以下好处:一是在调节中枢神经的同时预防与缓解了高血压病症;二是调节人体内的荷尔蒙,缓解糖尿病病症;三是对杀伤人体内的病菌,提高人体免疫力。另外,人体内的NK免疫细胞活性大大提升,能够预防癌症。
6.要加强科学健康知识普及,降低污名化
加强相关科学知识的宣传教育,帮助人们客观认识新冠疫情及危害,减少因恐惧而盲目排斥新冠肺炎康复患者、医务工作者及相关人员,并降低对精神心理疾病的污名化,在遇到精神心理问题时积极寻求专业治疗。
结束语
后抗疫时期,由于人们的行为学受到疫情的影响,以家庭为中心的家庭健康生活已经变成了最主要的健康管理地点,是前抗疫时期比较欠缺的薄弱环节。为了进一步将健康中国战略落实到实处,因此应该结合人们的社会行为学改变来加强健康管理,即加强以家庭为基础的健康管理,在传染病与慢病并重的原则下,构建家庭健康管理的新路径、新方法,进一步补充健康社会的建设路径,使“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这一理念在工作中真正落到实处,早日实现健康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