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了实现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德国应用科学大学在几十年的发展中形成了明确区别于综合性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办学特色,成为德国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基地,深得学生和就业单位的认可。分析表明,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的成功办学经验在于:重点录取具有职业教育背景或实习经验的学生;聘任具有实践工作经验的教授和兼职教师;专业设置聚焦于应用性专业和学科;教学以实践为导向;科研以应用为导向;让企业充分参与学校的教学、科研和管理。
关键词:应用科学大学;应用型人才;人才培养模式;德国高等教育
应用科学大学是德国一类具有鲜明办学特色的高等教育机构,其前身为高等专业学院(Fachhochschule),成立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自1998年开始,为了便于国际交流,避免国外将其误视为一种高职教育机构,德国高等专业学院开始统一使用“应用科学大学”(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s)的英文称谓。应用科学大学是德国除了综合性大学(Universit?觟t)之外的第二大类高等教育机构,在2010/2011年冬季学期,德国共有240所应用科学大学(含29所行政类高等专业学院①),在校学生人数为716630(其中29780人在行政类高等专业学院学习),占德国全部在校大学生的比例为32.1%②。应用科学大学既提供学士层次的教育,也提供硕士层次的教育,并且可以和综合性大学一起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自成立以来,应用科学大学凭借其应用性科研和实践性教学等鲜明的办学特色赢得了学生、家长和用人单位的高度认可,成为德国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一个重要基地:德国近一半的信息学和企业经济学毕业生以及大约2/3的工程师都是由应用科学大学培养出来的。[1]
那么,德国应用科学大学是如何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呢?有哪些值得我们参考和借鉴的成功经验呢?本文重点从招生要求、师资要求、专业设置、教学、科研和校企合作等环节来分析应用科学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招生主要面向具有职业教育背景
或实习经验的学生
应用科学大学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在人才培养的第一个环节即招生环节上便十分注重招收具有实践经验的学生。应用科学大学招收的学生需要具有“高等专业学院入学资格”(Fachhochschulreife)。这是一种专门针对应用科学大学的入学资格,学生通常是在职业高中、专科高中③或职业专科学校等职业教育学校获得这一资格。除了接受学校的理论教育之外,学生往往还需要完成1年(在有些联邦州是半年)的职业实习(Berufspraktikum)才能获得这一资格。除了这一专门的入学资格之外,持有“普通高校入学资格”(Allgemeine Hochschulreife)④或“绑定专业的高校入学资格”(Fachgebundene Hochschulreife⑤的学生也可申请进入应用科学大学学习。不过,不少专业都要求这类申请者在入学之前先在相关职业领域完成一次学前实习(Vorpraktikum)或者专业实习(Fachpraktikum)。因为有这样的录取前提,所以应用科学大学所招收的学生已经普遍具有所学领域的实践经验,有不少应用科学大学的申请者甚至在上大学之前已经完成了双元制职业培训,获得了相应的就业资格[2]。这些学生在相关专业领域所积累的实践经验及其在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无论是对其个人的学习还是对于提高应用科学大学教学的实践性都具有推动和促进作用。
二、教师聘任以具有实践工作经验为前提
应用型教师是培养应用型学生的一项重要保障。从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的师资结构来看,应用科学大学里除了全职教授之外还有许多来自经济界、企业和其他社会机构的校外特聘讲师(Lehrbeauftragte)。例如,柏林经济与法律高等专业学院(HWR Berlin)有156名全职教授和495名兼职的校外特聘讲师[3]。校外特聘讲师能将实践中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问题融入学校的教学,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此外,这类教师不是学校的固定教员,而是处在不断的变动之中,他们的流动保证了学校教师总是能够将最新的实践知识带入课堂。
从教授的聘任要求来看,应用科学大学的教授不但必须具有博士学位,而且要有5年以上的实际工作经验,其中有3年以上的工作经验还必须是在学校之外的企业或其他机构获得的[4]。富有实践经验的校外特聘讲师和教授不仅为学生带来了实践性的知识,还能够帮助学生寻找实习和毕业设计岗位,为学生应用能力的发展创造便利条件。
三、专业设置聚焦于应用性专业和学科
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的专业设置主要集中在应用性比较强,也比较容易就业的学科或专业领域,例如:工程科学、经济学/经济法、行政管理和法律维护、计算机科学、塑造/设计、信息通讯、健康/护理,社会福利与社会教育等[5]。突出应用性可以说是应用科学大学专业设置的一个重要特点,也是其区别于综合性大学的一个根本标志。德国综合性大学的学科专业设置多而全,重在培养学术后备人才,特点在于按照学科内部的发展逻辑设置专业,教学和科研也都十分重视推动学科的发展。应用科学大学重在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即能够应用科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才。与此相应,应用科学大学的专业设置也以实际中有待于解决的问题和行业发展对人才能力结构的需求为导向。因此,应用科学大学很少设立纯粹的、基础性的自然科学(如物理学、化学)或社会科学(如社会学)专业,甚至完全不设立此类专业。如果设立的话,更多的也是应用性的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专业。例如科隆应用科学大学(Cologne 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设有“应用社会科学学院”,开设社会工作管理、幼儿和家庭教育学、社会法律咨询等学士或硕士专业[6],最近又新成立了“应用自然科学学院”,开设了技术化学和药剂学化学两个学士专业,并且计划开设物理技术和生物医学技术两个专业。[7] 七、政府与评估机构平等对待不同类型的高校,尊重高校的办学特色
德国应用科学大学之所以能够保持自己的办学特色,一方面得益于德国政府“不同但是等值”的分类办学原则,另一方面也与德国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与保障机制有关。德国政府从设立应用科学大学之初,便确立了要将应用科学大学办成不同于传统的综合性大学的高等教育机构的宗旨。在博洛尼亚进程开始之后,德国文教部长联席会议(KMK)出台了相关的文件,规定应用科学大学颁发的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与综合性大学颁发的同类学位完全等值,要求高校在招生时以及政府机关在招聘时平等对待应用科学大学的毕业生。德国的高等教育评估和认证机构在评估和认证时不用综合性大学的标准来衡量应用科学大学,而是尊重高等教育机构自己所确立的办学目标,重点考察其教学安排和组织是否能够实现自己确立的办学目标。此外,作为外部评估的一个重要形式,德国最富影响力的高校排名机构——德国高校发展中心(CHE)在排名中不仅明确将综合性大学和应用科学大学区分开来,而且拒绝进行高校与高校之间的整体对比和排名,而是对各个专业学科进行多维度(课程、辅导、办学条件、声望等)的评估,将被评估的专业学科归入上、中、下三个等级[14]。德国高校发展中心的排名方法充分照顾到了德国高校均质性的特征,避免因排序将细微的差异人为放大。政府管理和评估的这种导向保证了德国高校可以坚持自己的办学定位,有效地避免了出现千校一面的情况。
八、结语
德国应用科学大学从成立之初便旨在发展成一种有别于传统的综合性大学的新型高等教育机构,形成自己独特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模式。正是在这一办学思想的指导下,应用科学大学才没有因为盲目模仿综合性大学而沦落为二流的综合性大学,而是成功地发展成为一种与综合性大学“不同但是等值”的高等教育机构。它不仅明确地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而且从招生、师资队伍建设、专业设置、教学、科研和校企合作等环节入手切实保证了这一人才培养目标最终能够得以实现。应用科学大学的学生在入学前便已积累了所学领域初步的实践经验,入学后在兼具理论造诣和实践经验的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对科学知识和方法的系统性学习,经过实习、实践学期、在企业中完成毕业设计等一系列实践教学环节,逐步成长为符合就业市场需要、能够独立应用科学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或从事应用性科研与发展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德国应用科学大学在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方面的上述经验值得我国高校,特别是行业特色型大学以及高职院校参考。
注释:
①行政类高等专业学院(Verwaltungshochschulen)负责培养联邦政府和州政府未来的高级公务员。
②Statistisches Bundesamt. Bildung und Kultur. Schnellmeldungsergebnisse der Hochschulstatistik zu Studierenden und Studienanf?nger/-innen [R]. Wiesbaden: Statistisches Bundesamt, 2010:3.
③专科高中(Fachoberschule)学制一般为两年(其中一年为专业实践教育),主要接收实科中学的毕业生,已经参加过双元制职业培训的实科中学毕业生可以免去一年的专业实践教育。
④凭“普通高校入学资格”可以申请在德国任何一所高校的任何一个专业学习。
⑤凭“绑定专业的高校入学资格”可以申请在所有高校中的特定专业(如物理学)中学习,适合偏科的特长生选择。
⑥受教育部直属高教司的委托,本文作者2010年在德国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实地考察和调研,参观了一些富有代表性的应用科学大学,访谈了14所应用科学大学的校长、副校长或新闻发言人。本文未标明其他出处的信息来自于访谈。
参考文献:
[1][2][4]BMBF (Hrsg.). Die Fachhochschulen in Deutschland[R]. Bonn: BMBF, 2004:16,11,10.
[3]HWR. Daten und Fakten [EB/OL]. http://www.hwr-berlin.de/hwr-berlin/portrait/daten-fakten/,2012-10-17.
[5]KMK (Hrsg.). Das Bildungswesen in der 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 2010/2011[R]. Bonn:KMK,2010:145.
[6]Fachhochschule K?觟ln. Studieng?覿nge der Fakult?覿t für Angewandte Sozialwissenschaften[EB/OL]. http://www.f01.fh-koeln.de/studium/studiengaenge/, 2012-09-04.
[7]Astrid Rehorek. Campus Leverkusen der Fachhochschule K?觟ln[EB/OL]. http://www1.fh-koeln.de/imperia/md/content/www_ f11/studium/camplev_studiengangsvorstellungen_20100129.pdf, 2012-09-04.
[8]孙进. 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的办学特色——类型特色和院校特色分析[J]. 比较教育研究,2011(10):67.
[9]BMBF(Hrsg.). Forschung an Fachhochschulen. Brücken zwischen Wissenschaft und Wirtschaft[R]. Bonn, Berlin: BMBF, 2006:6.
[10]BMBF (Hrsg.). Angewandte Forschung an Fachhochschulen im Verbund mit der Wirtschaft (FH3)[R]. Bonn: BMBF, 2008:1.
[11]Wissenschaftsrat. Empfehlungen zur Rolle der Fachhochschulen im Hochschulsystem[R]. K?觟ln:WR, 2010:124.
[12]BMBF (Hrsg.). Forschungslandkarte Fachhochschulen. Potenzialstudie. Bonn, Berlin: BMBF, 2004:V.
[13]FH Münster. Kompetenzfelder[EB/OL]. https://www.fh-muenster.de/forschung/kompetenzfelder/kompetenzfelder.php?p=2,2012-10-26.
[14]CHE-Ranking. Methodik[EB/OL]. http://www.che-ranking.de/cms/?getObject=64
关键词:应用科学大学;应用型人才;人才培养模式;德国高等教育
应用科学大学是德国一类具有鲜明办学特色的高等教育机构,其前身为高等专业学院(Fachhochschule),成立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自1998年开始,为了便于国际交流,避免国外将其误视为一种高职教育机构,德国高等专业学院开始统一使用“应用科学大学”(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s)的英文称谓。应用科学大学是德国除了综合性大学(Universit?觟t)之外的第二大类高等教育机构,在2010/2011年冬季学期,德国共有240所应用科学大学(含29所行政类高等专业学院①),在校学生人数为716630(其中29780人在行政类高等专业学院学习),占德国全部在校大学生的比例为32.1%②。应用科学大学既提供学士层次的教育,也提供硕士层次的教育,并且可以和综合性大学一起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自成立以来,应用科学大学凭借其应用性科研和实践性教学等鲜明的办学特色赢得了学生、家长和用人单位的高度认可,成为德国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一个重要基地:德国近一半的信息学和企业经济学毕业生以及大约2/3的工程师都是由应用科学大学培养出来的。[1]
那么,德国应用科学大学是如何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呢?有哪些值得我们参考和借鉴的成功经验呢?本文重点从招生要求、师资要求、专业设置、教学、科研和校企合作等环节来分析应用科学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招生主要面向具有职业教育背景
或实习经验的学生
应用科学大学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在人才培养的第一个环节即招生环节上便十分注重招收具有实践经验的学生。应用科学大学招收的学生需要具有“高等专业学院入学资格”(Fachhochschulreife)。这是一种专门针对应用科学大学的入学资格,学生通常是在职业高中、专科高中③或职业专科学校等职业教育学校获得这一资格。除了接受学校的理论教育之外,学生往往还需要完成1年(在有些联邦州是半年)的职业实习(Berufspraktikum)才能获得这一资格。除了这一专门的入学资格之外,持有“普通高校入学资格”(Allgemeine Hochschulreife)④或“绑定专业的高校入学资格”(Fachgebundene Hochschulreife⑤的学生也可申请进入应用科学大学学习。不过,不少专业都要求这类申请者在入学之前先在相关职业领域完成一次学前实习(Vorpraktikum)或者专业实习(Fachpraktikum)。因为有这样的录取前提,所以应用科学大学所招收的学生已经普遍具有所学领域的实践经验,有不少应用科学大学的申请者甚至在上大学之前已经完成了双元制职业培训,获得了相应的就业资格[2]。这些学生在相关专业领域所积累的实践经验及其在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无论是对其个人的学习还是对于提高应用科学大学教学的实践性都具有推动和促进作用。
二、教师聘任以具有实践工作经验为前提
应用型教师是培养应用型学生的一项重要保障。从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的师资结构来看,应用科学大学里除了全职教授之外还有许多来自经济界、企业和其他社会机构的校外特聘讲师(Lehrbeauftragte)。例如,柏林经济与法律高等专业学院(HWR Berlin)有156名全职教授和495名兼职的校外特聘讲师[3]。校外特聘讲师能将实践中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问题融入学校的教学,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此外,这类教师不是学校的固定教员,而是处在不断的变动之中,他们的流动保证了学校教师总是能够将最新的实践知识带入课堂。
从教授的聘任要求来看,应用科学大学的教授不但必须具有博士学位,而且要有5年以上的实际工作经验,其中有3年以上的工作经验还必须是在学校之外的企业或其他机构获得的[4]。富有实践经验的校外特聘讲师和教授不仅为学生带来了实践性的知识,还能够帮助学生寻找实习和毕业设计岗位,为学生应用能力的发展创造便利条件。
三、专业设置聚焦于应用性专业和学科
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的专业设置主要集中在应用性比较强,也比较容易就业的学科或专业领域,例如:工程科学、经济学/经济法、行政管理和法律维护、计算机科学、塑造/设计、信息通讯、健康/护理,社会福利与社会教育等[5]。突出应用性可以说是应用科学大学专业设置的一个重要特点,也是其区别于综合性大学的一个根本标志。德国综合性大学的学科专业设置多而全,重在培养学术后备人才,特点在于按照学科内部的发展逻辑设置专业,教学和科研也都十分重视推动学科的发展。应用科学大学重在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即能够应用科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才。与此相应,应用科学大学的专业设置也以实际中有待于解决的问题和行业发展对人才能力结构的需求为导向。因此,应用科学大学很少设立纯粹的、基础性的自然科学(如物理学、化学)或社会科学(如社会学)专业,甚至完全不设立此类专业。如果设立的话,更多的也是应用性的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专业。例如科隆应用科学大学(Cologne 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设有“应用社会科学学院”,开设社会工作管理、幼儿和家庭教育学、社会法律咨询等学士或硕士专业[6],最近又新成立了“应用自然科学学院”,开设了技术化学和药剂学化学两个学士专业,并且计划开设物理技术和生物医学技术两个专业。[7] 七、政府与评估机构平等对待不同类型的高校,尊重高校的办学特色
德国应用科学大学之所以能够保持自己的办学特色,一方面得益于德国政府“不同但是等值”的分类办学原则,另一方面也与德国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与保障机制有关。德国政府从设立应用科学大学之初,便确立了要将应用科学大学办成不同于传统的综合性大学的高等教育机构的宗旨。在博洛尼亚进程开始之后,德国文教部长联席会议(KMK)出台了相关的文件,规定应用科学大学颁发的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与综合性大学颁发的同类学位完全等值,要求高校在招生时以及政府机关在招聘时平等对待应用科学大学的毕业生。德国的高等教育评估和认证机构在评估和认证时不用综合性大学的标准来衡量应用科学大学,而是尊重高等教育机构自己所确立的办学目标,重点考察其教学安排和组织是否能够实现自己确立的办学目标。此外,作为外部评估的一个重要形式,德国最富影响力的高校排名机构——德国高校发展中心(CHE)在排名中不仅明确将综合性大学和应用科学大学区分开来,而且拒绝进行高校与高校之间的整体对比和排名,而是对各个专业学科进行多维度(课程、辅导、办学条件、声望等)的评估,将被评估的专业学科归入上、中、下三个等级[14]。德国高校发展中心的排名方法充分照顾到了德国高校均质性的特征,避免因排序将细微的差异人为放大。政府管理和评估的这种导向保证了德国高校可以坚持自己的办学定位,有效地避免了出现千校一面的情况。
八、结语
德国应用科学大学从成立之初便旨在发展成一种有别于传统的综合性大学的新型高等教育机构,形成自己独特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模式。正是在这一办学思想的指导下,应用科学大学才没有因为盲目模仿综合性大学而沦落为二流的综合性大学,而是成功地发展成为一种与综合性大学“不同但是等值”的高等教育机构。它不仅明确地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而且从招生、师资队伍建设、专业设置、教学、科研和校企合作等环节入手切实保证了这一人才培养目标最终能够得以实现。应用科学大学的学生在入学前便已积累了所学领域初步的实践经验,入学后在兼具理论造诣和实践经验的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对科学知识和方法的系统性学习,经过实习、实践学期、在企业中完成毕业设计等一系列实践教学环节,逐步成长为符合就业市场需要、能够独立应用科学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或从事应用性科研与发展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德国应用科学大学在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方面的上述经验值得我国高校,特别是行业特色型大学以及高职院校参考。
注释:
①行政类高等专业学院(Verwaltungshochschulen)负责培养联邦政府和州政府未来的高级公务员。
②Statistisches Bundesamt. Bildung und Kultur. Schnellmeldungsergebnisse der Hochschulstatistik zu Studierenden und Studienanf?nger/-innen [R]. Wiesbaden: Statistisches Bundesamt, 2010:3.
③专科高中(Fachoberschule)学制一般为两年(其中一年为专业实践教育),主要接收实科中学的毕业生,已经参加过双元制职业培训的实科中学毕业生可以免去一年的专业实践教育。
④凭“普通高校入学资格”可以申请在德国任何一所高校的任何一个专业学习。
⑤凭“绑定专业的高校入学资格”可以申请在所有高校中的特定专业(如物理学)中学习,适合偏科的特长生选择。
⑥受教育部直属高教司的委托,本文作者2010年在德国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实地考察和调研,参观了一些富有代表性的应用科学大学,访谈了14所应用科学大学的校长、副校长或新闻发言人。本文未标明其他出处的信息来自于访谈。
参考文献:
[1][2][4]BMBF (Hrsg.). Die Fachhochschulen in Deutschland[R]. Bonn: BMBF, 2004:16,11,10.
[3]HWR. Daten und Fakten [EB/OL]. http://www.hwr-berlin.de/hwr-berlin/portrait/daten-fakten/,2012-10-17.
[5]KMK (Hrsg.). Das Bildungswesen in der 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 2010/2011[R]. Bonn:KMK,2010:145.
[6]Fachhochschule K?觟ln. Studieng?覿nge der Fakult?覿t für Angewandte Sozialwissenschaften[EB/OL]. http://www.f01.fh-koeln.de/studium/studiengaenge/, 2012-09-04.
[7]Astrid Rehorek. Campus Leverkusen der Fachhochschule K?觟ln[EB/OL]. http://www1.fh-koeln.de/imperia/md/content/www_ f11/studium/camplev_studiengangsvorstellungen_20100129.pdf, 2012-09-04.
[8]孙进. 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的办学特色——类型特色和院校特色分析[J]. 比较教育研究,2011(10):67.
[9]BMBF(Hrsg.). Forschung an Fachhochschulen. Brücken zwischen Wissenschaft und Wirtschaft[R]. Bonn, Berlin: BMBF, 2006:6.
[10]BMBF (Hrsg.). Angewandte Forschung an Fachhochschulen im Verbund mit der Wirtschaft (FH3)[R]. Bonn: BMBF, 2008:1.
[11]Wissenschaftsrat. Empfehlungen zur Rolle der Fachhochschulen im Hochschulsystem[R]. K?觟ln:WR, 2010:124.
[12]BMBF (Hrsg.). Forschungslandkarte Fachhochschulen. Potenzialstudie. Bonn, Berlin: BMBF, 2004:V.
[13]FH Münster. Kompetenzfelder[EB/OL]. https://www.fh-muenster.de/forschung/kompetenzfelder/kompetenzfelder.php?p=2,2012-10-26.
[14]CHE-Ranking. Methodik[EB/OL]. http://www.che-ranking.de/cms/?getObject=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