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物名片】
卢勤,高级编辑,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首席教育专家,著名的“知心姐姐”;曾获中国新闻工作者最高奖“韬奋新闻奖”“中国内藤国际育儿奖”,并获“全国优秀儿童工作者”“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所著《写给年轻妈妈》《做人与做事》获“五个一工程奖”,《写给世纪父母》获“中国图书奖”。
赛场上搶跑,只是违规;而学习上抢跑,造成的后果不是竞争中跑得快一点或者跑得慢一点的问题,严重的是跑偏方向甚至跑反方向的问题
在马拉松比赛中,参赛选手一般不会过早加速。因为精力有限,如果加速过早,不等跑到终点,精力就耗尽了。人生亦如此。
但是,有很多望子成龙的中国父母因为焦虑,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有意让孩子早早加速甚至抢跑,结果导致孩子出现各种问题。
不允许孩子慢慢成长,是当前家长们最容易陷入的教育误区。对此,家长不可不察。
提前学习,孩子不会输在起跑线上,却很可能输在终点
笔者:在中国,“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尽人皆知,很多家长对此也很认同。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他们让幼儿园孩子学小学课程,让小学生学初中课程,或者带着年幼的孩子奔波于各种培训班。作为教育专家,您对此怎么看?
卢勤:提前学习,孩子不会输在起跑线上,却很可能输在终点。家长万万不可如此短视。赛场上抢跑,只是违规;而学习上抢跑,造成的后果不是竞争中跑得快一点或者跑得慢一点的问题,严重的是跑偏方向甚至跑反方向的问题。
孩子的成长是有规律的:3岁是直觉思维期,5岁才有形象思维,上幼儿园大班后才出现逻辑思维的萌芽,而8~12岁是记忆力最好的时期。让充满想象力、创造力的孩子记忆汉字,背英文单词,尽管他不理解,但也能做到。可后果是,他的想象空间被固化的知识填满了。
有研究表明,在学前班认字较多的孩子,上小学一年级时语文成绩会领先于同龄孩子,但到了小学二年级,其语文水平就与同龄孩子持平了。
再以画画为例:孩子到8岁才能以大人的视角观察和临摹。在这之前,孩子画画只是直觉思维的自我表达。让太小的孩子学习素描,告诉孩子太阳是圆的,云是白的,且不说这是对想象力的扼制,至少是浪费时间。“美术教育中,最有害的就是社会上的一些考前教育,八笔画苹果,五笔调色彩,目的就是应付考试。”清华美院教授方晓风批评这种考前教育导致学生临摹能力强,表达能力弱,将来根本无法成为大师。
现在,很多孩子从3岁就开始学轮滑、学芭蕾。其实,3岁孩子的骨骼还没发育好,过早学轮滑、学芭蕾会伤害身体。
就是说,抢跑绝不意味着领跑。从长远看,抢跑初期的红利会很快消失,并对未来成才造成阻碍。
幼儿园学小学的课,小学学中学的课,到了大学,反要回头补幼儿园的课,比如培养好的行为习惯等。抢跑,更多时候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笔者:家长将孩子送入培训班学习各种才艺,目的是增加孩子以后进名校的砝码。至于孩子喜不喜欢这些才艺,是不是真心想学,其实并不关心。
卢勤:是啊,这种情况非常普遍。很多孩子看似多才多艺,其实并不享受自己的特长、爱好。
一个考过钢琴十级的孩子发誓说,以后再也不碰钢琴了。因为对他来说,音乐并不迷人、旋律并不美妙,还夺走了他玩乐的时间。有些孩子本来是喜欢音乐的,但因为家长太心急,迫切想看到孩子出成绩,反而扼杀了孩子的音乐兴趣。
有位中学校长给我讲过他学校有这么一个学生:“报名时,这个孩子碰到我,问咱学校学不学奥数,我说不学。她拍着手说,太好了,我听到奥数就想吐!上了一个学期后,老师发现她很有数学天赋,引导她慢慢接触奥数,结果她对奥数着了迷,上初三时参加了奥数比赛,还拿了奖。”
同样是学奥数,有人对奥数着迷,有人对奥数反感,关键就在于家长、老师如何引导。浙江省曾有一批学生参加国际奥数比赛载誉归来,教育主管部门请孩子们谈谈感想,其中有个孩子就直言不讳地说:“我下辈子再也不碰奥数了。”
笔者:就是说,目前教育界已经看到超前教育和强化教育的不良后果了。
卢勤:是的。前几年,教育部发布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简称《指南》),具体列举了各个年龄段幼儿的学习和发展目标。比如5~6岁学龄前儿童,只需“能通过实物操作或其他方法进行10以内的加减运算”,并没有要求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必须认字,只是说“在阅读图书和生活情境中对文字符号感兴趣,知道文字表示一定的意义”。专家认为,《指南》的主要目的,就是遏制超前教育现象。
事实上,超前教育在很多国家都是被禁止的。在德国,宪法明确禁止学前教育。而欧洲的许多国家也都有相似立法,禁止家长在教学之外给孩子补课,因为让孩子一开始就进入快跑通道,非常不人道。
据介绍,德国教育提倡一种逐渐加速的做法:幼儿园不学专业知识,只教基本的道德伦理,学会与人相处,重要任务是玩得开心;小学学一些非常简单的知识(对中国小学而言),到了中学才开始进入跑步通道,但依然是慢跑。由于德国没有全国统一的高考,所以学生的压力并不大。只有到了大学,学生18岁真正成年了,才正式进入快跑通道。这时候,孩子之间才有竞争,也才显示出人与人之间的差异。
而日本在接受外国留学生时,对学生的学习年限有严格的规定,少一年都要补齐,否则大学不接收,目的就是希望学生不违背生理规律,循序渐进地接受教育,而不是被超前教育。
我国最大的教育问题就是抢跑,幼儿园学小学的课,小学学中学的课,到了大学,反要回头补幼儿园的课,如培养好的行为习惯等。抢跑,更多时候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培养具有健全人格且能独立面对社会的人,是教育的底线。做到这一点之后,再根据孩子的能力,帮助他实现自我价值
笔者:但不可否认的是,在中国目前的教育体制中,有些孩子确实因为抢跑拿到了高分,有了更多进名校的机会。这也是部分家长不甘落后、让孩子抢跑的原因吧。 卢勤:进名校,就意味着成才吗?这些在应试教育中拿到高分的孩子,进入大学后反而会因为突然间卸掉压力,变得毫无方向感,而成为飘浮在空中的“太空人”。
一般来说,这些天之骄子有两个问题:一是习惯了跟着考试走,离开了试卷,就不知道如何学习了;二是有思维依赖性,习惯按照命令去做而不习惯独立思考,习惯有人指导着做而不习惯主动去做,习惯在万事俱备的情况下做而不习惯积极创造条件去做。将来走上社会,这样的孩子既没创造力又没吃苦精神,光是考试得高分有什么用?
另外,大家都认为中国大学毕业生的发展后劲不足。请问,他们从幼儿园就开始快跑,再跑12年的中小学,好不容易跑进大学,终于可以喘口气了,同时也感到精疲力竭,这时你还让他们跑,他们哪里跑得动呢?发展后劲不足,是自然的事。
与其这样,不如幼兒园不抢跑,小学中学慢慢跑,到了大学发力跑。此时,如果还有精力,考研、考博冲刺跑。这样,我们的教育才有后劲,发展才有冲劲。
有些家长有个错误认识,以为孩子进了大学就等于进了保险箱,以后的路就是金光大道了。下面,我给家长们介绍几个孩子,听听他们的经历,你们看他们是不是人才?
第一个孩子,18岁考入北京大学物理系,本科毕业后进入美国爱荷华大学物理与天文系攻读研究生,28岁通过答辩获博士学位。
第二个孩子,贫寒农家子弟,以优异成绩考入省重点高中,成绩优异,被评为省级三好学生,并获全国物理奥赛二等奖,后考入省属重点大学攻读生物技术专业。
第三个孩子,7岁父母离异,随母亲生活,成绩优异,组织能力强,顺利升入省级重点高中。从初中起,她就担任班长,直到高中毕业。她是高中学校辩论赛的最佳辩手、省级优秀学生干部,后考入澳门科技大学。
第四个孩子,4岁入选申奥形象大使;4岁学习钢琴,师从中央音乐学院著名钢琴教授;8岁学习书法,师从清华大学教授;10岁加入国家冰球队,入读人大附中并留学美国。
这四个孩子的履历都很光鲜,但后来他们都成才了吗?我们来看看——
第一个孩子是卢刚:1991年11月1日,在美国爱荷华大学读博的他开枪射杀了3名教授、一名副校长和一名中国留学生后,饮弹自尽。
第二个孩子是马加爵,在大学宿舍连杀4人。
第三个孩子是某省重点中学毕业的一名女生,是老师和同学公认的好学生。高中毕业时,她的妈妈作为优秀毕业生家长在全校发言。谁也没想到,她上大学后因抑郁症跳楼自杀。
第四个孩子是著名歌唱家李双江之子李天一,因强奸罪被判刑。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不是履历光鲜的人都会如此,我只是借生活中的几个案例来说明,取得高分、进入名校,是不能保证孩子将来一定会拥有幸福人生的。
望子成龙的家长们应该好好想一想:你希望孩子怎样度过一生,或者说你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笔者:是让孩子幸福快乐地过一生吧?
卢勤:我认为是,我相信这也是父母的共同心愿。但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的功利心会时不时地出来作祟:自己未竟的心愿,希望孩子实现;自己的工作不如意,希望孩子将来超过自己;邻居的孩子考上了重点高中,自己的孩子决不能落后;同事的孩子上了清华,自己的孩子怎么也得上北大。孩子为了满足父母的心愿,失去了童年,失去了快乐,失去了健康,甚至有的孩子不堪重压,采取极端做法,毁灭自己!
在此,我想告诉所有的家长朋友们,教育的基本目的不是考高分进名校,而是培养健全的人格。培养具有健全人格且能独立面对社会的人,是我们的教育底线。做到这一点之后,可以再根据孩子的能力,帮助他实现自我价值,为社会做更大的贡献。
【编辑:杨子】
卢勤,高级编辑,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首席教育专家,著名的“知心姐姐”;曾获中国新闻工作者最高奖“韬奋新闻奖”“中国内藤国际育儿奖”,并获“全国优秀儿童工作者”“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所著《写给年轻妈妈》《做人与做事》获“五个一工程奖”,《写给世纪父母》获“中国图书奖”。
赛场上搶跑,只是违规;而学习上抢跑,造成的后果不是竞争中跑得快一点或者跑得慢一点的问题,严重的是跑偏方向甚至跑反方向的问题
在马拉松比赛中,参赛选手一般不会过早加速。因为精力有限,如果加速过早,不等跑到终点,精力就耗尽了。人生亦如此。
但是,有很多望子成龙的中国父母因为焦虑,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有意让孩子早早加速甚至抢跑,结果导致孩子出现各种问题。
不允许孩子慢慢成长,是当前家长们最容易陷入的教育误区。对此,家长不可不察。
提前学习,孩子不会输在起跑线上,却很可能输在终点
笔者:在中国,“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尽人皆知,很多家长对此也很认同。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他们让幼儿园孩子学小学课程,让小学生学初中课程,或者带着年幼的孩子奔波于各种培训班。作为教育专家,您对此怎么看?
卢勤:提前学习,孩子不会输在起跑线上,却很可能输在终点。家长万万不可如此短视。赛场上抢跑,只是违规;而学习上抢跑,造成的后果不是竞争中跑得快一点或者跑得慢一点的问题,严重的是跑偏方向甚至跑反方向的问题。
孩子的成长是有规律的:3岁是直觉思维期,5岁才有形象思维,上幼儿园大班后才出现逻辑思维的萌芽,而8~12岁是记忆力最好的时期。让充满想象力、创造力的孩子记忆汉字,背英文单词,尽管他不理解,但也能做到。可后果是,他的想象空间被固化的知识填满了。
有研究表明,在学前班认字较多的孩子,上小学一年级时语文成绩会领先于同龄孩子,但到了小学二年级,其语文水平就与同龄孩子持平了。
再以画画为例:孩子到8岁才能以大人的视角观察和临摹。在这之前,孩子画画只是直觉思维的自我表达。让太小的孩子学习素描,告诉孩子太阳是圆的,云是白的,且不说这是对想象力的扼制,至少是浪费时间。“美术教育中,最有害的就是社会上的一些考前教育,八笔画苹果,五笔调色彩,目的就是应付考试。”清华美院教授方晓风批评这种考前教育导致学生临摹能力强,表达能力弱,将来根本无法成为大师。
现在,很多孩子从3岁就开始学轮滑、学芭蕾。其实,3岁孩子的骨骼还没发育好,过早学轮滑、学芭蕾会伤害身体。
就是说,抢跑绝不意味着领跑。从长远看,抢跑初期的红利会很快消失,并对未来成才造成阻碍。
幼儿园学小学的课,小学学中学的课,到了大学,反要回头补幼儿园的课,比如培养好的行为习惯等。抢跑,更多时候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笔者:家长将孩子送入培训班学习各种才艺,目的是增加孩子以后进名校的砝码。至于孩子喜不喜欢这些才艺,是不是真心想学,其实并不关心。
卢勤:是啊,这种情况非常普遍。很多孩子看似多才多艺,其实并不享受自己的特长、爱好。
一个考过钢琴十级的孩子发誓说,以后再也不碰钢琴了。因为对他来说,音乐并不迷人、旋律并不美妙,还夺走了他玩乐的时间。有些孩子本来是喜欢音乐的,但因为家长太心急,迫切想看到孩子出成绩,反而扼杀了孩子的音乐兴趣。
有位中学校长给我讲过他学校有这么一个学生:“报名时,这个孩子碰到我,问咱学校学不学奥数,我说不学。她拍着手说,太好了,我听到奥数就想吐!上了一个学期后,老师发现她很有数学天赋,引导她慢慢接触奥数,结果她对奥数着了迷,上初三时参加了奥数比赛,还拿了奖。”
同样是学奥数,有人对奥数着迷,有人对奥数反感,关键就在于家长、老师如何引导。浙江省曾有一批学生参加国际奥数比赛载誉归来,教育主管部门请孩子们谈谈感想,其中有个孩子就直言不讳地说:“我下辈子再也不碰奥数了。”
笔者:就是说,目前教育界已经看到超前教育和强化教育的不良后果了。
卢勤:是的。前几年,教育部发布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简称《指南》),具体列举了各个年龄段幼儿的学习和发展目标。比如5~6岁学龄前儿童,只需“能通过实物操作或其他方法进行10以内的加减运算”,并没有要求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必须认字,只是说“在阅读图书和生活情境中对文字符号感兴趣,知道文字表示一定的意义”。专家认为,《指南》的主要目的,就是遏制超前教育现象。
事实上,超前教育在很多国家都是被禁止的。在德国,宪法明确禁止学前教育。而欧洲的许多国家也都有相似立法,禁止家长在教学之外给孩子补课,因为让孩子一开始就进入快跑通道,非常不人道。
据介绍,德国教育提倡一种逐渐加速的做法:幼儿园不学专业知识,只教基本的道德伦理,学会与人相处,重要任务是玩得开心;小学学一些非常简单的知识(对中国小学而言),到了中学才开始进入跑步通道,但依然是慢跑。由于德国没有全国统一的高考,所以学生的压力并不大。只有到了大学,学生18岁真正成年了,才正式进入快跑通道。这时候,孩子之间才有竞争,也才显示出人与人之间的差异。
而日本在接受外国留学生时,对学生的学习年限有严格的规定,少一年都要补齐,否则大学不接收,目的就是希望学生不违背生理规律,循序渐进地接受教育,而不是被超前教育。
我国最大的教育问题就是抢跑,幼儿园学小学的课,小学学中学的课,到了大学,反要回头补幼儿园的课,如培养好的行为习惯等。抢跑,更多时候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培养具有健全人格且能独立面对社会的人,是教育的底线。做到这一点之后,再根据孩子的能力,帮助他实现自我价值
笔者:但不可否认的是,在中国目前的教育体制中,有些孩子确实因为抢跑拿到了高分,有了更多进名校的机会。这也是部分家长不甘落后、让孩子抢跑的原因吧。 卢勤:进名校,就意味着成才吗?这些在应试教育中拿到高分的孩子,进入大学后反而会因为突然间卸掉压力,变得毫无方向感,而成为飘浮在空中的“太空人”。
一般来说,这些天之骄子有两个问题:一是习惯了跟着考试走,离开了试卷,就不知道如何学习了;二是有思维依赖性,习惯按照命令去做而不习惯独立思考,习惯有人指导着做而不习惯主动去做,习惯在万事俱备的情况下做而不习惯积极创造条件去做。将来走上社会,这样的孩子既没创造力又没吃苦精神,光是考试得高分有什么用?
另外,大家都认为中国大学毕业生的发展后劲不足。请问,他们从幼儿园就开始快跑,再跑12年的中小学,好不容易跑进大学,终于可以喘口气了,同时也感到精疲力竭,这时你还让他们跑,他们哪里跑得动呢?发展后劲不足,是自然的事。
与其这样,不如幼兒园不抢跑,小学中学慢慢跑,到了大学发力跑。此时,如果还有精力,考研、考博冲刺跑。这样,我们的教育才有后劲,发展才有冲劲。
有些家长有个错误认识,以为孩子进了大学就等于进了保险箱,以后的路就是金光大道了。下面,我给家长们介绍几个孩子,听听他们的经历,你们看他们是不是人才?
第一个孩子,18岁考入北京大学物理系,本科毕业后进入美国爱荷华大学物理与天文系攻读研究生,28岁通过答辩获博士学位。
第二个孩子,贫寒农家子弟,以优异成绩考入省重点高中,成绩优异,被评为省级三好学生,并获全国物理奥赛二等奖,后考入省属重点大学攻读生物技术专业。
第三个孩子,7岁父母离异,随母亲生活,成绩优异,组织能力强,顺利升入省级重点高中。从初中起,她就担任班长,直到高中毕业。她是高中学校辩论赛的最佳辩手、省级优秀学生干部,后考入澳门科技大学。
第四个孩子,4岁入选申奥形象大使;4岁学习钢琴,师从中央音乐学院著名钢琴教授;8岁学习书法,师从清华大学教授;10岁加入国家冰球队,入读人大附中并留学美国。
这四个孩子的履历都很光鲜,但后来他们都成才了吗?我们来看看——
第一个孩子是卢刚:1991年11月1日,在美国爱荷华大学读博的他开枪射杀了3名教授、一名副校长和一名中国留学生后,饮弹自尽。
第二个孩子是马加爵,在大学宿舍连杀4人。
第三个孩子是某省重点中学毕业的一名女生,是老师和同学公认的好学生。高中毕业时,她的妈妈作为优秀毕业生家长在全校发言。谁也没想到,她上大学后因抑郁症跳楼自杀。
第四个孩子是著名歌唱家李双江之子李天一,因强奸罪被判刑。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不是履历光鲜的人都会如此,我只是借生活中的几个案例来说明,取得高分、进入名校,是不能保证孩子将来一定会拥有幸福人生的。
望子成龙的家长们应该好好想一想:你希望孩子怎样度过一生,或者说你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笔者:是让孩子幸福快乐地过一生吧?
卢勤:我认为是,我相信这也是父母的共同心愿。但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的功利心会时不时地出来作祟:自己未竟的心愿,希望孩子实现;自己的工作不如意,希望孩子将来超过自己;邻居的孩子考上了重点高中,自己的孩子决不能落后;同事的孩子上了清华,自己的孩子怎么也得上北大。孩子为了满足父母的心愿,失去了童年,失去了快乐,失去了健康,甚至有的孩子不堪重压,采取极端做法,毁灭自己!
在此,我想告诉所有的家长朋友们,教育的基本目的不是考高分进名校,而是培养健全的人格。培养具有健全人格且能独立面对社会的人,是我们的教育底线。做到这一点之后,可以再根据孩子的能力,帮助他实现自我价值,为社会做更大的贡献。
【编辑: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