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传统文化的社会关注度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传统乐器。古筝作为我国最独特、最重要的民族乐器之一,因其音色典雅、优美而广受大众喜爱。学习古筝能够全面培养综合素质能力,专注能力以及表现自我的能力,还有理解能力,记忆能力以及手指之间的协调能力等。在这样的背景下,高师古筝发展了起来,虽然教学质量在不断提高,但仍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弊端,需要进行改革。
【关键词】古筝;教学;优缺点;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9)18-0034-02
一、高师古筝教学的不足与缺陷
在我国,很长一段时间里高师古筝教学都是采用音乐学院的授课模式。培养优秀的音乐人才是音乐学院的教学目标,所以在授课方面更偏向于专业性教育。他们往往会通过集中地系统地把某一科或者某一项专门的知识授予学生。这样,学生不仅能够掌握专业的基础知识,还能够在此基础上学会一门技能通常会是某种乐器的弹奏。但是高师古筝教学方向就是与之不同的,高师古筝教学更倾向于能够为其他中小学校输送合适的音乐师资人才或队伍。所以对于高师古筝教学具体要求也是不同的,力求通过系列教学和一定的实践体验,让学生感受到音乐教育的魅力所在。从而让学生产生对音乐教育事业的热爱以及提前为以后的教育工作奠定良好的实践基础。由此可以判断,不同的培养目标断不能以一种教学方式教育,高师古筝教学存在着一定的不足。
(一)因循守旧,无法与時俱进
高师古筝教学的教学模式还是传统的“老师授课,学生习得”,仍然是老师为学习的主导者,老师教授了什么,学生才学什么。这样的教学模式只会不断压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习成为要被迫完成的任务。不仅不能促进学生增长知识,反而在一定情况下会引发学生的厌恶感。而当今社会,网络几乎实现全覆盖,网络资源应有尽有。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导才是最高效的教学方法。
(二)目标偏移,促使事倍功半
高师古筝教学与学院的古筝教学基本上没有什么较大差异,甚至在有些时候高师古筝的教学模式会有意识向学院靠拢,还带有攀比的色彩。在学院的教学经验中有很多优点长处,这些我们拿来学习借鉴都是没有问题的。但有问题的是,如果我们毫不犹豫直接把学院的教学模式拿过来直接套用,而忽视了学院古筝教学的目标是培养能够上舞台表演的专业性人才,那么就会让高师古筝教学在目标培养上事倍功半,甚至会误导学生。
(三)理论不足,轻视素质培养
在我国,高师古筝教学有着严重的重视技能学习而忽视理论学习的情况。这会造成学生在某一项方面表现良好甚至优秀,但在整体综合素质方面却又可能相对较差的问题。很多高师古筝教育都是围绕古筝的基础知识以及看似高超的古筝弹奏技能,一味地去追求所谓的难度等级和绝妙技巧。这样都会忽视学生的基本功积累、舞台经验积累以及乐队相关经验的积累。一旦把古筝知识及其技巧的学习作为学生学习和培养学生的目的,就会让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放弃其他课程,从而做到名义上的“专心”学习,所以才会出现学古筝的学生除了古筝其他乐器一概不会,除了识谱,在乐曲编写方面也一律不通的情况。但是往往轻视素质培养的学生,在古筝学习方面没有文化素质高的学生学习轻松、快速。欠缺的素质会在学习的过程中以一种看不见的方式影响着对音乐鉴赏的学习以及对音乐的创造[1]。
(四)个体主义,团结协作不够
“一对一”在高师古筝教学过程中经常被采用的一种教学方式,又被称作“个别单独课教学”。这种教学方式需要教师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是学生的实际教学效果却不一定能够给出同等的回报,实是属于浪费教师资源。而且在“一对一”的环境下,学生往往会比较压抑,而且长时间的一人独奏就会让学生不知道如何与别人合作,容易出现自己一个人独奏水平较好,但合奏时就会不知道如何调整自己,影响演奏效果。
(五)缺乏实践,经验能力不足
学生在学习古筝的过程中很少有机会接触到实践教学板块,缺少组织古筝教学的实战训练,缺乏实践课堂的教学体验。很多学生基础知识以及专业课都是很优秀的,但是语言表达不太擅长,这就会导致授课的语言组织能力差。高师古筝教学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实践教学的训练以及相关课堂的模拟训练[2]。
二、高师古筝教学中改革施行措施
社会经济的发展使更多的家庭生活宽裕,愿意花费更多的精力培养孩子的兴趣,近十几年来喜爱古筝的人数在不断增加,而高师古筝培训教学活动发展仍比较缓慢,存在很多弊端。为了提高古筝教学的质量,解决教学活动中存在的弊端和问题,高师古筝教学应该从不同方面针对现存问题进行解决,使教学活动可以得到有效、全面的发展。
(一)调整教学内容,明确教学目标
1.调整教学内容,建立知识体系
音乐课程标准曾提出,要求各个课程进行整合,课程目标要趋向多元化,注重在教学过程中的综合与平衡。每一门课程不仅只是学习知识、提升技能,在学习的过程中同样也要注重学习的方法,学会享受学习的过程,在学习中学会建立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端正自身情感。传统意义上的高师音乐课教学内容结构不明晰,课程内容杂乱,教学活动缺乏有序的条理性。课程内容划分过于琐碎,古筝教学科目多而杂,许多科目及教学内容虽具有一定的关联性,但是并没有形成完整的知识链接。在教学活动中往往会由于内容的关联性造成大量的知识重复,不仅为知识记忆增添了难度,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大大地拖慢了教学进度,降低了教学质量。大量的重复课程也增加了内耗,使之在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同样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及人力,降低了资源的利用率。
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要加强对各个学科模块的联系,使各个模块之间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保持课程教学的全面性与有序性。音乐作为人情感的一种表达方式,是人类情感的寄托。古筝作为乐器的一种,同样也寄托了人们的情感。在传统的高师古筝教学活动中,学生可以完整的弹奏一首曲子,音准、节奏、速度都不容挑剔,但是大部分的学生只是机械化弹奏,缺乏对曲子本身的理解与感受。因此,针对这种情况,在高师古筝教学活动中也应该加强对学生自身人文素质的培养,促进学生对音乐的理解,理解曲子中所蕴含的感情,加强人与音乐的联系,培养的是有自身特色及内涵的“演奏者”,而不是培养机械化的音乐“弹奏者”[3]。 2.明确教学目标,转变传统教学观念
高师古筝教学培养的是能够具有教学能力的适应性人才,是为了更好地服务教育。因此,在课程教学活动中应明确这一目的,培养具有教学能力、社会化的、多才多艺的师范类教师。社会的发展对教师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求音乐老师具备扎实的专业功底,更要求教师能够具备全面的学科知识。这样不仅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音乐功底,更是在进行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可以帮助他们在学习中了解民族历史,传承传统文化,在学习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主意识。
(二)调整教学形式,适应社会发展
高师古筝教学模式一直采用的是传统的专业音乐学院的教学方式,主要是单一式教学,这种教学模式针对性比较强,不仅限制了学生专业课的学习与发展,而且在某一方面上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以及合作精神。因此,高师古筝学习时应该适当调整教学模式,加强教师、学生之间的交流,促进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确保每个学生在学习中都能够得到平等、公平的学习机会。
(三)提高學生实际工作能力,提供更多实习、教学机会
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模式是教师传授,学生学习,教师与学生的位置是固定的。教师机械性的传授知识,缺乏互动性,片面注重学生的书面成绩,学生被动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缺乏主观能动性,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只能停留在表面的认识,缺乏自身感受,教学模式久而久之形成固定框架,缺乏创新力。在这种条件下高师学生往往都缺乏实际工作经验,进入社会不能很好的适应教学工作,教育工作开展不到位,实际工作能力明显偏低。因而,在高师古筝教学时教师应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学生自己切身体会去了解教学工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教学机会。如角色互换等,通过学生与教师互换身份,站在不同的角度去学习,让老师更好的了解课程开展的不足,也让学生真实感受到如何模拟开展教学工作,通过自己切身感受去感悟理解,毕竟实际的教学经验比书面的成绩更能为学生以后走上岗位提供更多的帮助。
高师古筝教学培养的是一批具有多方面技能的社会型人才,教学的质量直接影响着下一代的音乐教育。因此,高师古筝教学必须不断推陈出新,紧跟社会步伐,及时进行改革,解决掉当前教学工作中存在的
弊端。
【参考文献】
[1]旷莹莹.论高师古筝教学的缺失及其路径选择[J].北方音乐,2017,37(20).
[2]刘溪.高师古筝教学的缺失及其路径选择[J].戏剧之家,2017(16).
[3]佟桂影.高师古筝教学时代特色的融入与体现[J].艺术评鉴,2017(13).
【关键词】古筝;教学;优缺点;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9)18-0034-02
一、高师古筝教学的不足与缺陷
在我国,很长一段时间里高师古筝教学都是采用音乐学院的授课模式。培养优秀的音乐人才是音乐学院的教学目标,所以在授课方面更偏向于专业性教育。他们往往会通过集中地系统地把某一科或者某一项专门的知识授予学生。这样,学生不仅能够掌握专业的基础知识,还能够在此基础上学会一门技能通常会是某种乐器的弹奏。但是高师古筝教学方向就是与之不同的,高师古筝教学更倾向于能够为其他中小学校输送合适的音乐师资人才或队伍。所以对于高师古筝教学具体要求也是不同的,力求通过系列教学和一定的实践体验,让学生感受到音乐教育的魅力所在。从而让学生产生对音乐教育事业的热爱以及提前为以后的教育工作奠定良好的实践基础。由此可以判断,不同的培养目标断不能以一种教学方式教育,高师古筝教学存在着一定的不足。
(一)因循守旧,无法与時俱进
高师古筝教学的教学模式还是传统的“老师授课,学生习得”,仍然是老师为学习的主导者,老师教授了什么,学生才学什么。这样的教学模式只会不断压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习成为要被迫完成的任务。不仅不能促进学生增长知识,反而在一定情况下会引发学生的厌恶感。而当今社会,网络几乎实现全覆盖,网络资源应有尽有。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导才是最高效的教学方法。
(二)目标偏移,促使事倍功半
高师古筝教学与学院的古筝教学基本上没有什么较大差异,甚至在有些时候高师古筝的教学模式会有意识向学院靠拢,还带有攀比的色彩。在学院的教学经验中有很多优点长处,这些我们拿来学习借鉴都是没有问题的。但有问题的是,如果我们毫不犹豫直接把学院的教学模式拿过来直接套用,而忽视了学院古筝教学的目标是培养能够上舞台表演的专业性人才,那么就会让高师古筝教学在目标培养上事倍功半,甚至会误导学生。
(三)理论不足,轻视素质培养
在我国,高师古筝教学有着严重的重视技能学习而忽视理论学习的情况。这会造成学生在某一项方面表现良好甚至优秀,但在整体综合素质方面却又可能相对较差的问题。很多高师古筝教育都是围绕古筝的基础知识以及看似高超的古筝弹奏技能,一味地去追求所谓的难度等级和绝妙技巧。这样都会忽视学生的基本功积累、舞台经验积累以及乐队相关经验的积累。一旦把古筝知识及其技巧的学习作为学生学习和培养学生的目的,就会让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放弃其他课程,从而做到名义上的“专心”学习,所以才会出现学古筝的学生除了古筝其他乐器一概不会,除了识谱,在乐曲编写方面也一律不通的情况。但是往往轻视素质培养的学生,在古筝学习方面没有文化素质高的学生学习轻松、快速。欠缺的素质会在学习的过程中以一种看不见的方式影响着对音乐鉴赏的学习以及对音乐的创造[1]。
(四)个体主义,团结协作不够
“一对一”在高师古筝教学过程中经常被采用的一种教学方式,又被称作“个别单独课教学”。这种教学方式需要教师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是学生的实际教学效果却不一定能够给出同等的回报,实是属于浪费教师资源。而且在“一对一”的环境下,学生往往会比较压抑,而且长时间的一人独奏就会让学生不知道如何与别人合作,容易出现自己一个人独奏水平较好,但合奏时就会不知道如何调整自己,影响演奏效果。
(五)缺乏实践,经验能力不足
学生在学习古筝的过程中很少有机会接触到实践教学板块,缺少组织古筝教学的实战训练,缺乏实践课堂的教学体验。很多学生基础知识以及专业课都是很优秀的,但是语言表达不太擅长,这就会导致授课的语言组织能力差。高师古筝教学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实践教学的训练以及相关课堂的模拟训练[2]。
二、高师古筝教学中改革施行措施
社会经济的发展使更多的家庭生活宽裕,愿意花费更多的精力培养孩子的兴趣,近十几年来喜爱古筝的人数在不断增加,而高师古筝培训教学活动发展仍比较缓慢,存在很多弊端。为了提高古筝教学的质量,解决教学活动中存在的弊端和问题,高师古筝教学应该从不同方面针对现存问题进行解决,使教学活动可以得到有效、全面的发展。
(一)调整教学内容,明确教学目标
1.调整教学内容,建立知识体系
音乐课程标准曾提出,要求各个课程进行整合,课程目标要趋向多元化,注重在教学过程中的综合与平衡。每一门课程不仅只是学习知识、提升技能,在学习的过程中同样也要注重学习的方法,学会享受学习的过程,在学习中学会建立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端正自身情感。传统意义上的高师音乐课教学内容结构不明晰,课程内容杂乱,教学活动缺乏有序的条理性。课程内容划分过于琐碎,古筝教学科目多而杂,许多科目及教学内容虽具有一定的关联性,但是并没有形成完整的知识链接。在教学活动中往往会由于内容的关联性造成大量的知识重复,不仅为知识记忆增添了难度,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大大地拖慢了教学进度,降低了教学质量。大量的重复课程也增加了内耗,使之在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同样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及人力,降低了资源的利用率。
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要加强对各个学科模块的联系,使各个模块之间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保持课程教学的全面性与有序性。音乐作为人情感的一种表达方式,是人类情感的寄托。古筝作为乐器的一种,同样也寄托了人们的情感。在传统的高师古筝教学活动中,学生可以完整的弹奏一首曲子,音准、节奏、速度都不容挑剔,但是大部分的学生只是机械化弹奏,缺乏对曲子本身的理解与感受。因此,针对这种情况,在高师古筝教学活动中也应该加强对学生自身人文素质的培养,促进学生对音乐的理解,理解曲子中所蕴含的感情,加强人与音乐的联系,培养的是有自身特色及内涵的“演奏者”,而不是培养机械化的音乐“弹奏者”[3]。 2.明确教学目标,转变传统教学观念
高师古筝教学培养的是能够具有教学能力的适应性人才,是为了更好地服务教育。因此,在课程教学活动中应明确这一目的,培养具有教学能力、社会化的、多才多艺的师范类教师。社会的发展对教师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求音乐老师具备扎实的专业功底,更要求教师能够具备全面的学科知识。这样不仅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音乐功底,更是在进行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可以帮助他们在学习中了解民族历史,传承传统文化,在学习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主意识。
(二)调整教学形式,适应社会发展
高师古筝教学模式一直采用的是传统的专业音乐学院的教学方式,主要是单一式教学,这种教学模式针对性比较强,不仅限制了学生专业课的学习与发展,而且在某一方面上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以及合作精神。因此,高师古筝学习时应该适当调整教学模式,加强教师、学生之间的交流,促进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确保每个学生在学习中都能够得到平等、公平的学习机会。
(三)提高學生实际工作能力,提供更多实习、教学机会
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模式是教师传授,学生学习,教师与学生的位置是固定的。教师机械性的传授知识,缺乏互动性,片面注重学生的书面成绩,学生被动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缺乏主观能动性,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只能停留在表面的认识,缺乏自身感受,教学模式久而久之形成固定框架,缺乏创新力。在这种条件下高师学生往往都缺乏实际工作经验,进入社会不能很好的适应教学工作,教育工作开展不到位,实际工作能力明显偏低。因而,在高师古筝教学时教师应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学生自己切身体会去了解教学工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教学机会。如角色互换等,通过学生与教师互换身份,站在不同的角度去学习,让老师更好的了解课程开展的不足,也让学生真实感受到如何模拟开展教学工作,通过自己切身感受去感悟理解,毕竟实际的教学经验比书面的成绩更能为学生以后走上岗位提供更多的帮助。
高师古筝教学培养的是一批具有多方面技能的社会型人才,教学的质量直接影响着下一代的音乐教育。因此,高师古筝教学必须不断推陈出新,紧跟社会步伐,及时进行改革,解决掉当前教学工作中存在的
弊端。
【参考文献】
[1]旷莹莹.论高师古筝教学的缺失及其路径选择[J].北方音乐,2017,37(20).
[2]刘溪.高师古筝教学的缺失及其路径选择[J].戏剧之家,2017(16).
[3]佟桂影.高师古筝教学时代特色的融入与体现[J].艺术评鉴,201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