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法怎么教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rened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法作为语言的基本规律和法则,在初中阶段,还要教吗?该怎样教?这些问题,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背景下,很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一、语法还要教吗
  语文学习,要接受语法的必要制约,才能发挥最起码的交流功能,如果离开了语法的规范,学生说出来和写出来的,都不能成为合格的语言产品。就平时的教学情况来看,为什么学生的错别字那么多?为什么到了高中阶段,学生连主、谓、宾、定、状、补还不了解?为什么高考优秀作文、中考优秀作文似乎也越来越少?……
  作为一种法则和规律,语法教学还得进行!但是应该怎样教?有一种现象值得我们思考:
  许多作家可能不懂语法术语,但却能够写出许许多多的好作品;初中生虽然掌握了一些语法知识,写起文章却语病不少,甚至连一篇简单的记叙文也写不下去。有人一针见血地指出:“作家之所以是语言高手,就因为他们对语言有与众不同的敏感与悟性,他们在感性语言的学习中,很好地掌握了语言运用的规则……”作家可能说不出语法的各种术语,也可能不会总结各种语法规律,但他们懂得语言规则,知道运用。
  反过来观察:初中语文教师大多数进行过一定程度的语法教学,但是,大家的语法教学只是单纯的语法教学,是静态的语法教学,只是一种知识的教学,这种教学的主要功能是帮助学生认识术语,掌握概念,了解规律。这种教学缺乏特定的语言训练环境,缺乏可操作性和针对性,这种单纯的理性层面的学习,只是一种“纸上谈兵”,在实际的语言运用中,学生还是不会用。
  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怎么说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阅读教学中,为了理解课文,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法和修辞知识,但不必进行系统、集中的语法修辞知识教学。”(7-9年级)“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用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
  1.新的课程标准给初中阶段的语法教学指明了方向,圈定了范围,甚至也规定了任务
  “了解基本知识”“帮助理解课文”,这样的语法教学目标设置难度不大,要求不高,容易达成。因此,在平时的语法教学中,教师不宜把语法教学的目标定得过高,因为语法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运用,“帮助理解”,而不是把每个学生培养成为语言学家。当然,我们也要防止另外一种极端:反正现在考试也不直接考语法知识,教材也没有专门安排,课时又紧,所以语法教学就全部免了,这种说法和做法都是片面的,必须警惕。
  2.新的课程标准对于初中语法教学给出了方法,提供了建议
  在阅读教学中“随文学习”这种方法或建议,已经告诉广大教师:语法教学,同样要注意过程化,不要强调掌握某种语法结果,要结合其他教学内容或教学形式,不能孤立地为了语法教学而教学。“不必进行系统的、集中的语法修辞知识教学”,就是为了防止静态的、纯语法学的教学,把初中生当作大学中文系的学生看待,凡事来个“系统化”,以显示自己的专业化和学者化,这是绝对不可取的。
  三、初中语法怎么教——在活动中进行
  1.从时空结合的角度看,可以时时教,处处教
  任何一件事情,都发生在特定的时空结合点上,初中语法教学同样如此,时时可教,处处可教。因为语文知识、语文现象、语文规律几乎无处不在,生活当中处处都是语文,处处都有语文,关键是我们如何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这既是作文教学的一个基本原理,也是语法教学的基本原理。比如,从空间上看,学校里,教学楼、各种公共场所、各类标语、提示语,都是语法教学的材料。如会议室里“保护清洁,爱护卫生”,是否通顺?是对偶句吗?在社会上,公园里,公交车上,墙壁上各种广告语、宣传标语等,都是语法教学的好材料,学生完全可以信手拈来,进行学习、判断、比对。如某句标语:“爱护野生动物,就是爱护我们自己”,通顺吗?有什么错误呢?而且,在生活中,社区、楼道、自己家里,往往都有许多鲜活的语法教学材料,关键是学生是否用心。
  再比如,从时间上看,课前可学语法,语文课上可以学,语文课后也可以学,在其他科目上也可以学。
  2.语法教学也有教育的契机问题
  这其实关乎初中语法教学的目的性和有用性问题。吕叔湘先生曾经说过:“所说切合实际,比如讲句子结构,是为了有时候遇到很长很复杂的句子,不点明它的结构会误解它的意思。如果没有必要分析结构的时候也要分析,甚至只因为某种句子结构的分析在语法学家中间还有不同意见,就故意拿出来分析分析,旁征博引,借以表示自己的博学,这就是一种错误的做法。”这段话再次告诫我们,初中语法教学,强调的是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具有很强的指向性,如果一味地强调博学、专业化、系统化,那就背离了初中语法教学的初衷和意义。比如,有位教师在执教鲁迅先生的《社戏》一课时,对一句子的分析:
  师:“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都夹杂在水汽中扑面的吹来。”谁来缩句?缩成四个字的句子?
  生沉默,答案五花八门。
  生:(语文科代表)清香吹来。
  师:正确。从句子成分看,谁能告诉我们“清香”前面的作什么成分呢?“吹来”前面的又做什么成分呢?
  生沉默。
  师(自问自答)“清香”前面的作定语,表示修饰限制;“吹来”前面的作状语。
  其实,从教学的有效性来看,教师提出的第二个问题是无效的,因为它根本不能调动学生的知识积累,学生无法解答这一问题,或者说这一问题非常突然,教师自己在人为地制造困难,阻碍了学生的理解。如果教师换一种问法:作者在“清香”前面用那么多词语说明了什么?“吹来”前面的词语又起什么作用?经过教师启发,学生可能会答到,江南水乡的夜景之美、香气醉人、植物茂盛等。在这个问题上,如果教师采用后一种问法,哪怕定语、状语的知识只提一提,而着重分析作者为什么这么用,效果会更好。学生不用死记定语、状语的概念,就已经了解了它的特征和作用。
  3.充分利用学生的语言材料教
  语文教学要注意充分利用学生的语言材料,要注意利用学生的即时生成资源,初中语法教学同样如此。在平时的作业、作文当中,学生的语言材料就是最好的语法教学材料。因为这些语言材料是自己的,他们觉得亲切,有生活真实感,有着强烈的亲近感,用他们自己的材料去谈词性、谈修辞、改病句,要有趣得多,也更可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笔者让学生在课堂上写作《我的同桌》,选择一篇学生习作进行语法的教学:
其他文献
[摘 要] 建筑框架结构设计是比较常用的结构模式。在做框架结构设计时经常会出现差错或漏项等,而研究结构设计技术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漏项和差错,进而实现建筑框架结构设计效果的最优化。本文针对建筑结构设计中一些看似简单,容易忽视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以供同行们参考。  [关键词] 建筑结构设计 设计原则 问题 探讨  前言:建筑结构设计是建筑质量的直接保证,设计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本文
笔者就高校基建档案的归档与整理的作用进行叙述,对高校基建档案的归档与整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加强高校基建档案的归档与整理的有效策略,以期能促进高校基建档案管理
根据元阳金矿矿床分区和矿石矿物组合,可将其矿石分为两种基本类型:金铅矿石(I类)和金铜矿石(II类)。方铅矿、黄铜矿是矿区成矿作用和矿床成因的标志性矿物。根据化学测试及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深入,规范事业单位的财务核算,创新财务管理方式,提高财政性资金的使用效益,已经做为一项重要的课题摆在我们眼前。本文就事业单位当前财务管理方面存在
针对门球竞赛中运动员常出现的心理变化,从四个方面提出有效解决心理变化的操作方法。
[摘 要] 美容医学作为一门自然学科,它不仅具有科学性、系统性的特点,同时还具有较强的人文性、艺术性和社会性。美容医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就不仅仅局限于临床医学、美容外科学、美容皮肤科学、美容医疗技术,他们还必须掌握美容医学咨询知识。  [关键词] 美容医学 美容医学咨询 美容医学生  美容医学作为一门自然学科,它不仅具有科学性、系统性的特点,同时还具有较强的人文性、艺术性和社会性。这一点,国内外学者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事业单位的发展越来越受政府部门的关注,作为我国重点建设单位,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并没有达成一个统一的完善的制度体系,导致其
摘 要: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信息的日益更新,传播媒介的多种多样,对于人们的听、说、读、写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促使初中语文教学必须与时俱进,不能只是片面地追求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而是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和人们的需求,开放语文教育空间,让学生能够自主地接触到语文材料,在生活实践中掌握语文学习的规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使得语文教学“生活化”,学生生活“语文化”。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实践;
本文主要介绍了利用模态分析的方法,对发动机叶片进行振动特性分析。重点介绍了利用锤击法测定某发动机1级涡轮叶片的模态参数。详细分析了在模态试验中的各项工作以及容易引
民主管理是企业的社会责任,职工参与民主管理是企业基层建设的重要内容,是职工的基本权利。高度重视并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的企业工会工作,真诚倾听企业职工呼声,真实反映企业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