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医角度浅析太极拳的文化与未来发展

来源 :健康导报·医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lien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2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5)7
  摘要: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因为其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健身功效而享誉世界。结合中医理论,对阴阳学说和道家养生思想在太极拳中的体现进行系统阐述。同时,立足现代社会特点,结合太极拳与瑜伽的比较研究,从本质入手,讨论太极拳传播与转型问题,为太极拳的发展提供一定理论参考。
  关键词:太极拳,中医学,文化,发展
  随着社会竞争和生活压力的增大,不良生活习惯的长期累积,亚健康和很多疾病日益凸显,各种锻炼方式走入人们的视野。太极拳作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中最具代表的运动项目之一,蕴含深厚的文化的底蕴,集武术、哲学思想和医学于一身,是中华民族一项古老的健身方法。阴阳理论贯穿其起源及整个发展过程,与中医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将太极拳通过中医视野进一步推广,同时应用太极拳丰富医疗手段,推动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立足于现代社会人民大众生活方式和社会交往特点,结合太极拳传统和谐价值和净化心灵功效等方面优势,发扬中华传统太极拳文化,同时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1 太极拳——中国传统文化
  1.1太极拳与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是中国古代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思想,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贯穿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化的方方面面,是太极拳的拳理和技术发展的奠基。阴阳是对事物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二者相互对立、相互依存、不断发展变化,是宇宙万物的本源。《道德经》说:“万物负阴而抱阳”。阴阳贯穿太极拳的动作,“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动之则分,静之则合。”“道生一,一生二”,一是太極,二是阴阳,“阴阳交感、生生不已”。太极拳功法理论认为,当我立身中正不动时便浑然一太极,稍动就分阴阳、产生了虚实[1]。阴阳是宇宙运行的根本规律,始终贯穿中医和太极拳,奠定了祖国医学理论体系。
  阴阳的对立统一体现在太极拳的动与静、刚与柔、开与合。太极拳的动作讲究“形断意连,轻灵柔和,气断势连,连绵不断”。在太极拳动作中,两个动作中间的短暂停顿即为“静”,下一个动作即为“动”,静中有动、动中有静;肢体运动的同时,注意集中,心态宁静,动中有静。就刚与柔而言,刚柔并济、以柔克刚是太极拳的标志性特点。刚为阳、柔为阴,过柔而不坚,过坚而不韧,以柔而圆滑的力道化解重坚刚猛之力,刚柔相济。开合衍生于阴阳,开与合在太极拳的呼吸和起落中体现,呼气为开,吸气为合,“起为开、落为合”,开合自然交替。同时,太极拳作为技击所蕴含的攻和守既是阴和阳,其中攻为阳,守为阴。实战时阴阳共存一体,攻和守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攻和防随时随地进行转换,阴阳随即变化,进攻的同时又有防守,阳中有阴,防守的同时包含进攻意图,阴中有阳。太极拳的动作和精神完美的阐释了形神一体,阴阳交感,消长平衡的关系。
  1.2太极拳与养生
  养生是人类长寿的前提,太极拳具有显著的维持和改善身体健康状况的作用,其伴随中国历史与文化的成长,融合儒家、道家、医学和武术,其养生理念深受道家养生理念的影响。太极拳通经活络的作用可以有效贯通人体经络,沟通内外,促进经络传导,充盈全身气血,到达养生与机体修复的功效。道家的“尚柔”思想在太极拳中得到了很好的诠释,太极拳讲究以柔克刚,刚柔并济,使力量在圈内走化,“任他卜力来打我,牵动四两拨千斤”。太极拳具有修身养生的作用,对于追求幸福人生,积极面对生活,具有非凡的意义。《道德经》云:“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于其限,曰静,静是谓复命,常也…….道乃久,殁身不殆。”“清静无为”是修身养性的指导思想,在练习太极拳的过程中,动静结合、静中寓动,心态平缓宁静,身心健康得到最大程度的提升。
  太极拳与中医整体观思想相一致,通过调身、调息、调心的综合锻炼,增强整个机体功能,不仅仅局限于改善身体某部分或者某脏腑的机能,而是在于各脏腑之间、脏腑与形体官窍之间、形体与精神之间的高度统一,符合中医的“五脏一体”、“形神一体”理论。
  2 太极拳对体质健康的影响
  《内经》对体质的形成、体质的特点、体质的分类进行了颇多的论述,以五行学说为主线结合阴阳理论,做为体质的分类依据[2]。《金匮要略》用“平人”、“强人”、“盛人”、“瘦人”等表示体质强弱,并且把不同人群体质分类和疾病联系起来。中医学强调“不治已病,治未病”。中医体质学的发展,为病前状态的预防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指导,通过体质的调整、优化,可预防亚健康的发生,防止其向疾病转化。曹永庆和庄红梅在《太极拳对高职男生体质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一文中,通过对参加太极拳锻炼的高职大学生锻炼前后身体素质的比较研究,发现太极拳运动在改善和提高高职学生身体素质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3]。
  吴雅彬和张明明在《太极拳练习对亚健康大学生的影响》一文中,通过对患有亚健康的大学生进行二十四式太极拳的练习,结果表明太极拳对于治疗大学生头痛、头晕、肌肉酸痛、脱发、神经过敏、容易烦恼和激动、记忆力下降、精神状态差、胃口不好、不易入眠、多梦易醒等症状有良好效果[4]。
  2.1增强心肺功能
  太极拳强调动作与呼吸的协调配合,呼吸均匀细长,对人体的呼吸系统具有良好的健身效果。太极拳运动是运用“腹式呼吸”,增加膈肌及腹部肌肉的活动度,使腹肌获得规律性的锻炼,提高腹肌弹性。经常练习太极拳可以增加胸廊的体积,提高呼吸肌和横膈肌的力量,提高肺的通气和组织换气的能力,使肺活量增大。
  太极拳是一项全身性运动,要求“一动无有不动”,全身肌肉有节奏的收缩和舒张。在习练过程中,要求心静体松,连贯圆活,缓慢柔和,使肌肉松软缓慢运动,这样能充分调动四肢末梢的血液循环,加速回流静脉血液,使心脏充分收缩和舒张,进而提高心脏功能,促进机体在定量负荷运动中保持一定范围的心率,在经过负荷后,能有效地调整,提高机能水平。   2.2提高机体柔韧素质
  在太极拳“主宰于腰”的思想前提下,动作时腰部带动四肢运动,同时太极拳要求“沉肩坠肘”,利于躯干的含胸拔背,能舒展肩部肌肉和韧带,使肩关节灵活性提高,活动度加大,同时坠肘动作保持腋下的回旋余地,提高了肘关节的韧性。因此,长时间练习太极拳,不仅可以提高肩肘关节的灵活性和舒展度,同时也能增加腰背部肌肉的伸展性,长期太极拳练习可提高人的柔韧素质。太极拳讲究“节节贯通,周身一气”,即拳论中讲劲力传递过程是“起于根,主于腰,形于手指,发于脊背”。 在这些运动原则指导下,通过大关节带小关节来提高机体的柔韧素质。
  2.3增强心理健康水平
  太极拳的本质要求我们的思维要在体悟太极拳理、拳法的同时,将自己的心胸气度与天地相融,与万事相合。这可以提升本人的修养与品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保持一种知足、进取的心理状态,从而加强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有效沟通,对健全大学生的心理状态,调节人际关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太极拳以“形神合一”为其重要特点。“形”为外在的姿势、动作;“神”则指内在的思维、心理活动。在习练过程中,能使习练者身心方面的紧张状态得到全面的放松,有利于调节精神状态,克服各种焦虑情绪,防止因精神紧张而诱发的各种心理疾病,从而起到调整心态的功效。
  3 当代太极拳的发展
  3.1 太极拳与瑜伽的比较
  太极拳在经过全国练习的流行风潮后,练习者主要集中在中老年人群,年轻人很少,与此同时,瑜伽饱受青少年的喜爱,而蕴含中国古典哲学的太极拳却受到年轻人的冷落。值得我们深思的是,为何同样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为何太极拳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和欢迎,而瑜伽却在中国风生水起。
  太极拳与瑜伽同样是在几千年文化长河中孕育而成,在几乎相同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下形成相似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天和自然界的运动与人们的生活是休戚相
  关的,人要顺从自然、服从天意。人的身体运行和生理规律与天地自然万物息息相连,此谓“天人合一”[5]。古印度认为梵是宇宙的创造者,世界万事万物都是由梵创造的,在文明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梵我如一”。中印两国的思想文化基本上是一致的[6]。太极和瑜伽都是通过运动和意念相结合来调理脏腑,陶冶心神,达到表里如一,延年益寿的目的。太极拳是一种技击术,而瑜伽则是以健身养生为目的;瑜伽练习时采用瑜伽垫,给人以优雅洁净感,使得一些传统的运动项目突然之间有了点自卑感[7]。而太极拳则缺少华丽的包装,其内敛无法在浮躁的人群中引起足够的重视,而且太极拳需要反复的练习琢磨才能领会其深意,反观瑜伽由各界知名人士推广宣传,采用科学的管理模式,其二者在推广方式上使其走上了不同道路。
  3.2 太极拳的发展策略
  随着社会的发展,太极拳的发展模式应该跟随时代节奏做出相应的改变,避免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首先,应该突出宣传养身功效,改变其在大众心目中适合老年人的健身方式。健身的理念贯穿其中,例如白鹤亮翅,应该突出经络的健身原理,右手内旋掌心向外,左手虎口圆撑,左足点地同时左膝内扣,有利于手少阴心经脉气血充盈[8]。太极拳作为一种技击术,也具有攻防格斗功能。其次,应简化过于繁琐的动作,来适应体质较弱的人群,使多数人都可以量力而行。杨露禅曾经根据当时清朝王室贵胄、达官显贵体质相对较弱的特点,将陈式太极拳套路中的缠丝劲及窜、蹦、跳、跃、发劲等难度较大的动作了些删改,使其姿势较为简化,动作更为柔和,健身的功能日渐凸显。再配合优美舒缓的音乐,减少初学者的排斥情绪,充分调动学习热情。再者,应该增强太极拳的竞技性,改变推广定位。将年轻人作为太极拳的主要发展目标,推出更多类似于西方体育的竞技比赛,提升练习者的自我价值和超越。
  4 结论
  太极拳作为传统健身项目,具有很好的健身和养生功效,是中华民族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太极拳伴随中国传统哲学而生,道家思想贯穿其产生与发展,以阴阳学说作为理论基础,融哲理和技击于一体,从动与静、刚与柔、虚与实、开与合等充分体现阴阳的对立统一。由于太极拳以柔克刚、形神共养的特性,它不仅活动肢体,更可以通经活络,宁静心神,是重视生命的养生术,对调整和优化体质有明显的作用。通过比较太极拳和瑜伽的相同和不同点,应该借鉴瑜伽的发展模式,从宣传养生功效和简化动作以及增加竞技性等发面进行推广和改革,为中华民族文化走向世界而增光添彩。
  参考文献
  [1] 纪晓宽.从道家阴阳学说谈太极拳的虚实[J].搏击·武术科学,2014,11(11):34-35.
  [2] 钱会南.中医体质分类最早的全景式构图一解读《黄帝内经》阴阳二十五人[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8,23(10):853-855.
  [3] 曹永庆,庄红梅.太极拳对高职男生体质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J].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1(3):86-88
  [4] 吴雅彬, 张明明. 太极拳练习对亚健康大学生的影响[J]. 科技信息:学术研究, 2008, (14).
  [5] 张国明.太极拳、瑜伽和健身气功之比较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2 ( 5 ) :103 - 105
  [6] 温红详. 从与瑜伽的比较谈太极拳的发展策略[J].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4,33(6):103-129.
  [7] 王蕾瑜.伽文化和太极文化的比较研究[J].宿州学院学报,2012 ( 5 ) : 84 – 87.
  [8] 陳丽霞,史兵,张西平.瑜伽的中国化进程研究巨[J].体育科学,2009(7) :84-97.
  1 [作者简介] 王莹,女,在读硕士生,主要从事传统保健体育养生理论与方法研究。
  2 [通讯作者] 胡莺(1961- ),女(汉族),上海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传统保健体育与养生。Email:[email protected]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R19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32-5281(2015)7  【摘要】高血压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这种疾病发病率较高,且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其发病率出现上升趋势,它是指病因不明的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升高为主要表现为临床综合征,患者发病后如果不采取积极有效地方法治疗将会引起心、脑、肾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常规治疗方法更多的以降压药物治疗为主,这种方法虽然能够改善患者症状,但是长期疗效
期刊
【中图分类号】R5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5)7  【摘要】目的 研究总结克罗恩病诊断中应用PET/CT的临床意义,为临床诊治该病以及预后判断提供可参考依据。方法 本文采取回顾性分析法进行研究。抽取我院消化内科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临床鉴别诊断困难的肠道疾病患者7例,为研究对象。经院方和患者同意后,调取所有研究对象完整临床资料。统计手术结果和PET/C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5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5)7  【摘要】目的:分析二维超声联合四维超声对产前诊断胎儿畸形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1月至2014年11月采用二维超声进行产前检查孕妇14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法将其分为三组,A组孕妇给予二维超声诊断:B组孕妇给予四维超声诊断;C组孕妇使用联合二维超声和四维超声诊断。对比三组孕妇的诊断结果以及
期刊
【中图分类号】R2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5)7  [摘要】 分析老年病房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潜在感染因素,提出相应的防护对策,强调应加强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知识学习、规范病人收治流程、规范诊疗行为、严格消毒措施、规范医疗性废物的处置及加强陪护管理等。  【关键词】 老年病房;呼吸系统疾病;医院感染;防护对策  由于青海地处高原,因此呼吸系统疾病比较常见,而我们老年病科住
期刊
【中图分类号】R19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32-5281(2015)7  摘要:目的:对我国居民在预防保健服务方面的主要需求和影响因素进行讨论,为我国预防保健工作提供依。方法:随机抽取我市1200例居民进行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其对预防保健服务的需求。结果:(1)本组1200名居民中,对健康教育、更年期保健、老年精神卫生、慢性病管理和康复治疗的需求人数分别为1010名、966名、930
期刊
【中图分类号】R7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5)7  [摘 要] 回顾性分析脑干出血CT表现、临床特点及预后的关系。总数32例,CT诊断为中脑出血14例,桥脑出血17例,全脑干出血1例。结果显示CT可以明确脑干出血部位、大小、累及范围,并可对临床和预后判断提供帮助.  [关键词] 脑干;出血;CT  脑干出血的早期发现和诊断对临床治疗和预后非常重要,已往对脑干出血的
期刊
【中图分类号】R65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32-5281(2015)7  【摘要】目的:研究探讨腹部CT、B超与核磁胰胆管成像在肝外胆管结石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肝外胆管结石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腹部CT、B超、核磁胰胆管成像等三种方法对患者进行检测,并对其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腹部CT、B超及核磁胰胆管成像诊断肝外胆管结石的阳性率分别为58.3%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5)7  摘要:目的:分析垂体转移瘤患者进行磁共振扫描的成像特征。方法:利用回顾性的方法,分析经临床随访或病理推断证实患有垂体转移瘤的7例患者进行磁共振扫描的影像资料,并寻找其特征表现。结果:经MR影像扫描显示,7例患者的转移瘤均位于垂体柄或垂体后叶,并以浸润性姿态生长,其中T1WI通常为低信号,而T2WI多为略高信号,且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5)7  【摘要】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及健康教育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护理作用。方法:收集本社区2014年1月~2015年3月护理的4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2例,对照组进行只在患者就诊时给予健康指导和家庭护理,干预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包括心理干预、组织健康教育、建立建立档案、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32-5281(2015)7  【摘 要】 消毒供應室负责医院内部所有科室医疗器材的回收、清洗、消毒、包装、灭菌工作。工作性质决定供应室人员经常接触不同种类病原体污染的物品,及使用各种方法进行清洗消毒灭菌,其中涉及的大多数因素对身体有害,怎样减少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的职业危害,加强防范措施就显得成尤为重要。  【关键词】 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职业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