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学承载了太多的使命,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提高语言能力,丰富精神世界……甚至有很多非语文的东西混杂其中,因此,语文课很容易就变成了大杂烩。一些老师分不清主次,把很多本不属于语文的东西搬到了语文课堂上;一些老师怕漏教了却考到了,课堂上给学生呈现的是多元的教学目标,丰富的教学内容,纷繁的教学环节和方法,眼花缭乱的多媒体课件。教师教得手忙脚乱,学生学得迷迷糊糊。
一、“减负瘦身”之必要
现行的课文内容从学习字、词、句、篇到培养听、说、读、写能力,从训练阅读理解到指导写作方法,从语言文字的揣摩到情感、品德的熏陶……如此繁杂的教学内容,教师在运用时一定要学会选择和甄别,堵不住繁琐分析的路,就迈不开语言训练的步。语文教学中要尽量排除一些形式化的、不必要的东西,把时间挤出来,让学生和文本之间能进行更为深入的充满智慧的对话,最大限度地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二、簡约高效之途径
在教学中,我们如何才能做到简约高效,真正为语文教学“减负瘦身”呢?
(一)削枝强干,提炼清瘦的教学目标
在确定教学目标时,一定要考虑两个因素:一是课标明确规定的年级目标,要对自己任教的年级目标心中有数,既不越位也不能不到位。二是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我们要以此为依据作好三维目标的整合,而不是将三者简单地叠加。心中要有明确的语文教学的大目标和赖以支撑的应该落实在每节课中的小目标,在每篇文章以及各个学段的教学中都不忘循序渐进地紧扣识字、写字、阅读、作文这四大块。不要硬加重任务,拔高要求,也不要脱离学生实际求全、求多。在有限的一堂课时间内,彻底解决一两个教学中切实需要解决的问题,教材值得探究的问题。
(二) 去伪存真,精选简约的教学内容
1.为师不识语文味,教尽经典也枉然。 “语文本姓语”,教者一定要分清每一篇课文中语文和非语文的因素,学会将“不姓语”的内容从文本中剥离开去,更多地关注怎么写的,而不仅是写了什么。将语文课上成纯正的语文课,而不是语文加思品课,语文加鉴赏课或是语文加科普课。
2.瞄准课文的重点、训练的难点、学生的疑点、语言发展的生长点。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解读教材,深入解读教材,“钻进去”“潜心会文”,“跳出来”站在学生的角度选择让学生终生受用的“核心目标”进行教学。教学内容要环环紧扣,使课堂教学清晰地表现为“一步一步向前走”。
3.确定教学内容时一定要克服教学内容的“泛化”现象。一些教师过于强调不确定性,盲目开放,致使教学内容泛化,甚至远离主题。教师在灵活处理语文教学内容时,必须与预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主题有某种内在的联系,或拓展、或深化。要有一定的指向性,指向教学的根本目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大多数学生学习的需要。
(三)削尽冗繁,追求简洁的教学手段
自从电化教学手段进入课堂以来,语文课就变得声、电、光齐上,图、文、像兼备。丰满的语文课并不排斥现代教育技术,但要“用在当用时”“止于当止时”。把握不好尺度,反而会封杀学生的想象,让他们的思维不再灵动。语文的学习是要靠“读”去“悟”的,读才能得“文”,才能知道遣词造句的奥妙,才能感受语言的美、表达形式的美。要使教学资源不浪费,课堂教学不作秀,有效的手段就是让学生直面文本、诵读文本、感悟文本。
综上所述,“减负瘦身”的最终目的是求倍,求得学生习得知识的倍增,求得教师专业成长的倍增,求得教育教学质量的倍增。我们的语文老师只有拨开层层迷雾,回归语文教学的本真,删繁就简,去粗存精,把语文课教得“简单”和“专一”,才能以少胜多,事半功倍。
作者单位 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教研室
编辑 姚思雅
一、“减负瘦身”之必要
现行的课文内容从学习字、词、句、篇到培养听、说、读、写能力,从训练阅读理解到指导写作方法,从语言文字的揣摩到情感、品德的熏陶……如此繁杂的教学内容,教师在运用时一定要学会选择和甄别,堵不住繁琐分析的路,就迈不开语言训练的步。语文教学中要尽量排除一些形式化的、不必要的东西,把时间挤出来,让学生和文本之间能进行更为深入的充满智慧的对话,最大限度地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二、簡约高效之途径
在教学中,我们如何才能做到简约高效,真正为语文教学“减负瘦身”呢?
(一)削枝强干,提炼清瘦的教学目标
在确定教学目标时,一定要考虑两个因素:一是课标明确规定的年级目标,要对自己任教的年级目标心中有数,既不越位也不能不到位。二是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我们要以此为依据作好三维目标的整合,而不是将三者简单地叠加。心中要有明确的语文教学的大目标和赖以支撑的应该落实在每节课中的小目标,在每篇文章以及各个学段的教学中都不忘循序渐进地紧扣识字、写字、阅读、作文这四大块。不要硬加重任务,拔高要求,也不要脱离学生实际求全、求多。在有限的一堂课时间内,彻底解决一两个教学中切实需要解决的问题,教材值得探究的问题。
(二) 去伪存真,精选简约的教学内容
1.为师不识语文味,教尽经典也枉然。 “语文本姓语”,教者一定要分清每一篇课文中语文和非语文的因素,学会将“不姓语”的内容从文本中剥离开去,更多地关注怎么写的,而不仅是写了什么。将语文课上成纯正的语文课,而不是语文加思品课,语文加鉴赏课或是语文加科普课。
2.瞄准课文的重点、训练的难点、学生的疑点、语言发展的生长点。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解读教材,深入解读教材,“钻进去”“潜心会文”,“跳出来”站在学生的角度选择让学生终生受用的“核心目标”进行教学。教学内容要环环紧扣,使课堂教学清晰地表现为“一步一步向前走”。
3.确定教学内容时一定要克服教学内容的“泛化”现象。一些教师过于强调不确定性,盲目开放,致使教学内容泛化,甚至远离主题。教师在灵活处理语文教学内容时,必须与预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主题有某种内在的联系,或拓展、或深化。要有一定的指向性,指向教学的根本目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大多数学生学习的需要。
(三)削尽冗繁,追求简洁的教学手段
自从电化教学手段进入课堂以来,语文课就变得声、电、光齐上,图、文、像兼备。丰满的语文课并不排斥现代教育技术,但要“用在当用时”“止于当止时”。把握不好尺度,反而会封杀学生的想象,让他们的思维不再灵动。语文的学习是要靠“读”去“悟”的,读才能得“文”,才能知道遣词造句的奥妙,才能感受语言的美、表达形式的美。要使教学资源不浪费,课堂教学不作秀,有效的手段就是让学生直面文本、诵读文本、感悟文本。
综上所述,“减负瘦身”的最终目的是求倍,求得学生习得知识的倍增,求得教师专业成长的倍增,求得教育教学质量的倍增。我们的语文老师只有拨开层层迷雾,回归语文教学的本真,删繁就简,去粗存精,把语文课教得“简单”和“专一”,才能以少胜多,事半功倍。
作者单位 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教研室
编辑 姚思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