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过去赋予现在力量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ckman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美国华裔女作家伍慧明的处女作《骨》描述了美国华裔生活的新经历。本文将通过解读骨的意象,来理解作者作为一个华裔通过故事传达的在双重文化环境中的文化认同和文化选择,即兼容并蓄和谐共存的跨文化观。
  关键词:《骨》 新华裔形象 文化选择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美国华裔女作家伍慧明是美国文坛上近几年出现的后起之秀,她的处女作《骨》因深刻描述了美国华裔生活的新经历,而受到广泛关注和好评。在小说中,伍慧明将“骨”这一简单意象作为贯穿全文的一条主线,以简洁的文字深入探讨了华裔美国人的多元文化属性问题,以多重对话的方式使个人、家庭历史得以再现,同时对中西方文化的融合与冲撞予以反思,从而表现出美国华裔移民在双重文化环境中寻找文化认同、确定文化属性的艰辛及不懈努力。
  一 骨之意象解读
  在小说中,“骨”意象作为贯穿全文的一条主线,在不同的语境和意义里反复出现。首先,作者以“骨”抒怀,再现历史。在小说中,利昂应当送回家乡安葬的祖父遗骸代表着与中国的联系和莱拉的文化传统,也代表利昂无法履行的诺言。作者赋予祖父遗骨以深刻寓意,重构并再现了华裔移民长期以来的辛酸历程。《骨》一书明为叙述旧金山唐人街一个中国家庭的悲剧,而暗含着再现历史的潜藏文本。作者以小说的叙述者莱拉目睹其父利昂追寻祖父梁(Liong) 的遗骨为线索,回顾了华裔移民历史,正如书中作者所言:“回忆过去赋予现在力量”。这股力量使得对华裔移民在美国社会所受到的不平等待遇、被排斥到社会边缘的那段被官方抹杀或掩盖的真实历史予以重写和再现,从而探寻了华裔文化的属性。
  其次,从中西方文化冲突的层面看,“骨”是指安娜跳楼后摆在家里的骨灰以及对安娜死因的追溯,这两者如同一条暗线贯穿全书,串连起拼接画般交替出现的过去、现实生活的片断。作者以安娜之死所酿成的家庭悲剧为切入点,将整个故事铺陈开来。中国的传统文化讲求“孝”和“礼”,子女对父母必须孝顺和服从,才符合“礼”。但在美国长大的安娜却向往美国社会所讲求和倡导的“自由、民主”精神,并与奥斯瓦尔多自由相恋,而这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是背道而驰的。面对两种文化的冲突,如何选择,如何生存,也是新老两代华裔移民对待中西方文化的分歧之所在。华裔父母们始终固守中国的传统文化观念,甚至有意无意地排斥西方社会的思想和习俗;而从小在美国长大的儿女们,则更多地接受美国的自由民主思想和行为准则,试图挣脱家庭的束缚。最后,安娜在中西方两种文化的冲撞之下,选择了逃亡和躲避现实世界。从某种程度上讲,安娜从楼上跳下跌断的骨头,既表明了她与家人之间脆弱的关系,也更多地表明了华裔美国人脆弱的经历。安娜的死给整个家庭带来了的痛苦和自责也永远留在他们的记忆之中,成为永远抹不去的阴影。而安娜的遗骨也成为中西文化碰撞的牺牲品的象征。
  “骨”的最终含义是作者借“骨”的意象来解构男性中心话语、树立华裔新形象。在追溯历史的同时,作为一名美国华裔作家,伍慧明结合自身体验从女性主义视角出发,反映了华裔女性独特的心路历程。书中写道:母亲独自啃孩子们剩下的鸽骨,并对孩子们说鸽子骨头要比她们想象得更美味。鸽骨喻意着华裔移民尤其是华裔妇女在美国生活之艰辛,也表现出华裔女性所特有的朴实与坚韧。对于利昂,在美国主流社会里,他无论在经济上还是在社会地位上都无足轻重,并时时处处被排斥在社会之外。然而,这并没有影响莱拉对继父的尊重与爱,因为她对整个事情有着历史的观察与分析,并以成熟的心态予以正视。她深刻地体会到“构成家庭的不是血缘,是时间”。她就是以这样成熟的心态面对血缘全无却亲情浓厚的继父。
  莱拉是作者力图塑造的新一代华裔女性代表,即有着异乎寻常甚至超越男性的忍耐力及意志力去迎接生活的挑战,并敢于与命运抗争的新女性。
  二 文化选择与人物命运
  伍慧明在其小说《骨》中,用骨的意象引出面对中西方文化冲突而采取不同选择的三类人物:固守传统的第一代华人移民、逃离传统的第二代华人、新一代华裔的新形象。通过对这些人物命运的展示,伍慧明对双重文化环境中的文化认同和文化选择的出路给予了深刻的反思,从而构建了新一代的理想华裔女性。
  1 固守传统的第一代华裔
  毫无疑问,无法放弃对故土的情感又无法融入美国社会与文化的祖父梁、父亲利昂和妈,代表着固守传统的第一代华裔形象。作者对梁爷爷着墨不多,但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一个在美国辛劳一生却一无所得的贫苦移民形象。他死后归葬故土的心愿也由于利昂生活的困顿而未能实现。利昂的根从原来的文化土壤里被拔起来,却没有被允许深扎在新的国土,他生活在“我们不需要你”的美国,自然对祖居国和中国的传统文化充满了怀念和留恋,所以他读《中国时报》、《中国日报新闻》,有自己的回中国基金,总想着要把梁爷爷的遗骨送回中国。而妈是中国传统意义上的良母,她孤独而又坚强。她生安娜时、梁爷爷去世时,利昂都航海在外,是妈独自一人承担了这一切。她为了家庭拼命工作,常常“来不及把饭咽下去就坐在凯歌牌缝纫机前了。”
  对于众多第一代华人移民来说,美国只是他们寻找幸福的淘金地,回中国是他们生活中永远的主题。即便生前不能衣锦还乡,死后也要把骨灰运回中国。他们虽然身在美国,但心中完整地保存着中国的记忆,甚至保持了中国的生活习惯。
  2 逃离传统的第二代华裔
  在美国出生成长的第二代华裔,一方面不可避免地要接触深受中国文化影响的父母;另一方面,他们出生在美国并接受了完整的美国文化教育,尽管异于主流社会,但他们却仍把自己视为美国人。伍慧明在《骨》中描述了华人移民家庭中具有代表性的矛盾冲突,即:爱情是由父母做主还是自由恋爱;蜗居在唐人街还是走出唐人街;生活中琐屑的文化冲突。面对文化差异所带来的家庭矛盾与社会压力,三个女儿采取了不同的文化选择,由此构成了三种不同的人生。
  安娜和生意伙伴奥斯瓦尔多相爱,但因合作关系破裂,导致两家反目,两人的恋情因此遭到父母的强烈反对。最后,由于无法承受精神上的孤单无助和爱恨交织的矛盾,年轻的安娜选择了逃避——绝望地跳楼自杀。安娜是这场悲剧的最大牺牲者,一方面要追寻自己个体的幸福,另一方面由于家庭利益与家庭间的纠纷,又不得不屈从于父亲,维持家庭的关系,尽女儿的义务。在中西两种文化对抗的折磨下,安娜选择了逃离传统,放弃亲情追寻爱情。但她最终没能逃脱心灵的谴责,命运的捉弄。
  尼娜虽然也受父母的影响,但更趋向于美国主流社会,由于洗衣店的破产,尼娜不堪忍受家中阴郁的气氛,远离家乡去谋生。她竭力想抛弃父母给她而又被她所鄙弃的中国传统,希望通过融入美国的主流社会来消解自己的华裔身份,来逃避现实中的矛盾。然而这只是寻求一种外在的、暂时的逃离,她的内心仍时时处在困境之中,仍在受着煎熬。
  3 兼容并蓄的华裔新形象
  面对家庭与社会文化的双重矛盾,利昂和妈采取的是避世的固守中国文化传统的方式,用辛勤的劳作作为一种无奈和必然的宣泄;安娜选择了彻底的逃离——自杀;尼娜则选择了对父母所持传统的逃离。而作为新一代华裔形象的莱拉却在中西文化差异和文化碰撞中找到了一种均衡的认同方式,她涉取中国文化因素的有益部分,以一个自由的个体身份进入美国社会,并深深地植根于美国社会。
  莱拉是作者塑造的一个善于进行跨文化对话、富有同情心、精明能干的华裔形象,这是华裔美国文学中的一个新典型。作为一个中西方文化之间的译者,莱拉可以同时使用中文和英文两种语言,而她的职业就是为当地的公立学校做咨询、翻译工作,向学校表达移民的孩子与他们父母的意愿与想法,“打开交流的渠道”。与此同时,她又是父母的传声筒,她将讲中文、用中国思维方式思考的父母的意思传达给美国社会。为了让大家“生活更容易”而解释、修正双方的意思。作为在美国出生并成长的一代,莱拉接受了美国主流文化教育,但她既能理解、同情和关怀饱受白人强势文化歧视的父母乃至祖父,又能理解接受美国文化的小妹尼娜,更对夹在中美文化冲突中不可自拔而自杀的安娜给予了无限的同情。
  莱拉的洞见始于对个体生命与整体生命的顿悟。她最终认识到她不愿步任何一个妹妹的后尘,因为她对父母、男友、生活都负有责任。她的选择是接受二元文化的同时存在。她用译者、修正者的身份祛除两者互不相容的成分,寻找一种更高层次的合理性。正如作者在小说最后以平静的心态写道:
  “我听着我们几个人一起吃饭的声音——妈、利昂、梅森、还有我,那在嘴里轻轻咀嚼米饭的声音,一切都让人感到那么舒服。有一会儿,我想我还是留在妈的身边,做妈的女儿,让她成为我生活的全部”。
  最终,她还是选择了离开。然而,离去并不意味着背叛。因为莱拉清楚自己是一个生活在美国的中国人的女儿,是“契纸儿”的后代,但更是一个美国人。此刻她明确把握了自己社会属性,义无反顾地离开了中国味十足的唐人街,坚实自信地踏入了美国社会。因为她知道她心里的东西会指引着她向前——她成功跨越了两扇门的界限,成为西方世界的回望者。
  三 记忆过去赋予现在力量
  小说《骨》基本的结构和主题是记忆,正如莱拉说:“记忆过去给现在以力量。”叙述中的一些混乱结构旨在扩大记忆中心及其与现在的联系。伍慧明以“骨”为轴串连起看似破碎的篇章,讲述了一个美国普通华裔家庭的悲剧故事,通过对个人及家庭的历史追忆,力图打破美国主流意识形态与种族主义的主宰,肯定自我追求、身份认同。小说以莱拉在去纽约的途中宣布最近与梅森结婚为故事的开头,这是故事结尾时她离开母亲的家和唐人街的原因。故事的叙述是围绕填充过去、导致莱拉目前的决定展开的。
  在小说的结尾,莱拉感到她可以离开唐人街,但她保留了她原来在唐人街培养起来的感情。莱拉在向前的同时也记住过去,在整个小说展开的过程中,她逐渐认识到她在唐人街接受的教养造就了现在的她,但这并不削弱她向前进的能力。通过结尾我们还可以感觉到,这个家庭走出了安娜自杀造成的创伤境地:利昂和妈又开始思想交流;尼娜尽管坚持住在纽约独自生活,至少保持了与家庭的某种交流;甚至已经去世的安娜将继续活在家庭成员的记忆之中。最重要的是,莱拉已经懂得在她面前的选择不是当华人还是当美国人,而是她可以带着变化不定的混合传统生活。当莱拉与梅森离开唐人街时,她清楚地知道她记住了唐人街的一切,“心灵的东西”会永远指引着她向前,那种血浓于水的亲情,那种抹不去的中国情,不言而喻早已在其心中流淌。对于莱拉来说,旧门牌、鲑鱼巷、妈和利昂,一切的一切,过去的过去都成为她人生历程中永不磨灭,愈久愈醇的回忆。她的离去正意味着新的开始。
  四 结语
  《骨》描述的虽然是上个世纪发生的故事,但小说所反映的矛盾冲突、文化选择问题并未过去,对于移民美国的第一代华人和在美国生长的华裔来说,身份的归属、文化的认同一直是个矛盾交织的深远话题。当中美两国文化相遇时,我们应该更多关注移民文化的参与和改造,而不应该强调文化的对立与差异,这样才能创造出属于华裔美国人自己的文化,才能在美国社会中赢得自己的声音,正如莱拉的选择,即整个华裔世界在面对两个世界时应坚定的信念——正视自身价值,这也是伍慧明这部小说所具有的文化意义与时代意义。
  
   参考文献:
   [1] 程爱民:《美国华裔文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 杰夫·特威切尔,张子清译:《骨·序》,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
   [3] 卢俊:《再现美国华裔个人、家族和族裔的历史——试论伍慧明〈骨〉的文本结构特色》,《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4] 刘芹利:《两扇门之间——评华人作家伍慧明〈骨〉中两代美籍华人之心路历程》,《宜宾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
   [5] 陆薇:《超越二元对立的话语:读美籍华裔女作家伍慧明的小说〈骨〉》,《外国文学研究》,2002年第2期。
   [6] 伍慧明,陆薇译:《骨》,译林出版社,2004年版。
  
   作者简介:杨敬伟,女,1970—,河北唐山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工作单位:华北煤炭医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青年诗人朱山坡的诗作,在题材和主题上,较多地是表现生活在底层中的弱势群体生存的无奈与不幸,以及诗人对内心情感的尽情宣泄;在构思上,带情节性的叙事新鲜奇特;在语言表达上,平易、通俗、形象、随意铺排却又畅快淋漓,读后给人耳目一新、颇具震撼之感。  关键词:新奇 雄迈 通俗 随意铺排 震撼力  中图分类号:I207.2 文献标识码:A    朱山坡作为广西北流市“漆”诗社的主要成员,在诗歌上获得的成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对鲁迅小说进行阅读和分析,阐释了鲁迅小说在结构上的精心选择结构形态、巧妙配置人物、合理安排情节场面等技法。  关键词:鲁迅 小说 结构 技法  中图分类号:I207.4 文献标识码:A    作为小说存在的物质形式,结构具有重要的审美意义。中国传统小说讲究情节结构的严谨、奇巧,我们平常所说的“天衣无缝”、“无隙可寻”,就是中国小说结构的民族特点和美学要求。鲁迅对小说结构的传统思想和基本
期刊
摘要为了现实生存,对自身存在“空间结构”的体验、呈现、批判或反思,理应成为中国文学现代性书写的主体内涵,而这种空间向度体验正是中国作家面对现代的基本特征。在此意义上,《上海手札》对上海这个中国最现代都市的描写,正可以看作中国作家对自我生存“空间结构”的基本体验;可以看作中国作家自己的“审美现代性”。  关键词:师陀 《上海手札》 空间体验 现代书写  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对鲁迅小说的分析、归纳,对鲁迅小说中成功发挥环境描写的审美功能而运用的艺术手法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鲁迅 小说 环境 描写 技法  中图分类号:I207.4 文献标识码:A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说:“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这句话,精确地指出了人和环境之间的辩证关系,它们是一种“双向同构”的关系。  我们说,小说中的人物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生活,也必须为环境所制约
期刊
摘要中国话剧中的人物对话精妙绝伦,蕴含着“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格赖斯的会话含义为研究中国话剧人物语言对话提供了一种解释性的理论,运用该理论来推导以《雷雨》为代表的中国话剧人物对话含义,有助于了解话剧中人物的内心表达和情感表露以及话剧的语言艺术。  关键词:会话含义 合作原则 准则  中图分类号:J824 文献标识码:A    一 会话含义理论的产生  美国语言学家格赖斯(Grice)1967
期刊
摘要早年西方文化的教育,使梁实秋以人性论为文学创作宗旨,他的散文正是人性论的集中反映。本文先归纳他早期的文学创作经历,剖析他的人性论主张,然后从三个方面阐述其散文特色:一是闲适幽默的风格;二是敢于描摹人性的“恶”;三是有强烈的爱国精神。  关键词:人性论 闲适 爱国 梁实秋散文   中图分类号:I207.6 文献标识码:A     一 复杂的文学大师——梁实秋  梁实秋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是一个非常
期刊
摘要美国黑人的命运以及黑人文化与白人文化的冲突,似乎是托尼·莫里森作品的一个永恒主题,在其多部作品中,都描述了这两种文化之间的冲撞。莫里森强调黑人应该坚守自己的传统文化和民族身份,并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希望两种文化和谐共存的美好愿望。而她的诺贝尔文学奖演讲词也同样表达了这种观点。  关键词:托尼·莫里森 黑人文化 白人文化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美国当代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
期刊
摘要沈从文的散文为读者打开了一幅关于湘西神奇瑰丽的长卷。在这一长卷中,作者一方面延续了其小说创作中构建的那个理想化的湘西世界,另一方面向读者展示了一个现实中真实的湘西世界,其中既渗透着作者对湘西复杂人生形态的关照,又表现了其对湘西命运的深刻思考。  关键词:沈从文 散文 湘西  中图分类号:I207.6 文献标识码:A    在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文学创作中,沈从文可以算是比较特立独行的一个,他
期刊
摘要《紫色》的主人公茜丽,从男权统治里解脱出来,实现了自我,并争取到了与男人平等的地位。茜丽在宗教信仰上的转变帮助她摆脱了男权的压迫。她赢得与男性平等地位的方式对冲突不断的当今社会有很强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信仰转变 自我实现 博爱与宽容 《紫色》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紫色》是美国黑人女作家艾丽丝·沃克最成功、最著名的一部小说,作者也因此书而获得了1983年的普利
期刊
摘要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的教育传统的国家,在其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教育观念。而美国作为一个新兴的自由的国家,也因其思想的自由,个性的张扬,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育理念。于是,由中美所分别代表的东西方不同教育观念的冲突也就一直存在着,并在华裔美籍第二代移民身上有所体现。本文将以谭恩美小说中所体现的中美教育观念的冲突作为研究的支点,从三个方面来探讨中美教育观念的差异,以及产生这种冲突的原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