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石牌位于三峡地区西陵峡中,因抗战期间的石牌保卫战而出名。在石牌和三峡大坝之间的三斗坪地区,地势险峻,高山峡谷密布,峡谷内山高水急,溪流切割厉害,因此造就了无数优美变化的溪谷地形。三峡之上,顺溪而降,这感觉…… 经过几次全方位的探路,我们才基本弄清楚壕沟的大致方位其上游位于宜昌三斗坪镇白果坪村,上段叫黑鲫沟,中段叫壕沟,下段叫桐麻沟,溪水的出口在宜昌石牌杨家溪水电站上游大约500米处。 初遇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石牌位于三峡地区西陵峡中,因抗战期间的石牌保卫战而出名。在石牌和三峡大坝之间的三斗坪地区,地势险峻,高山峡谷密布,峡谷内山高水急,溪流切割厉害,因此造就了无数优美变化的溪谷地形。三峡之上,顺溪而降,这感觉……
经过几次全方位的探路,我们才基本弄清楚壕沟的大致方位其上游位于宜昌三斗坪镇白果坪村,上段叫黑鲫沟,中段叫壕沟,下段叫桐麻沟,溪水的出口在宜昌石牌杨家溪水电站上游大约500米处。
初遇三连潭,六小时崖降
第一次进壕沟之前,为了应付沟内的大瀑布,我们特意在去之前组织了几次接天山的岩降练习,强化下降技术。对前往壕沟的人员也进行了比较严格的挑选。
最后一行12人走白果坪下到黑鲫沟的谷底,向壕沟进发。上段的黑鲫沟和普通的峡谷没有区别,峡谷两边坡度也不大。约行走两个小时后,到达壕沟的上段。开始不算难,但地势已经开始陡峭起来,多了些要用绳子保护下降的陡坡,及需要船运背包、装备、及水性不好队员的深潭。6月的峡谷水还比较冷。
大约在中午一点,我们在下降一个七八米的直壁后遇到了第个难度较大的悬崖。这个悬崖是个三连潭:三个连着的悬崖,每个悬崖下面还是一个深潭。因为下降坡度几近垂直,从上面看这个地方不能一下全看到三个悬崖和潭,其下降难度很具隐蔽性。这三个潭耗费了我们将近六个小时。到全部人员下到底的时候天已经快黑了,在下面找到面积稍微大一些的地方安营扎寨。说实话,这个地方其实并不适于扎营,一是峡谷上方可能会落石,二是地面极不平整,而且洪水来的话没有更高的地方可以撤退。但在当时的条件下,别无选择。
第二天一早,我先下去探路。很悲惨,探路的结果是前方有个更难的狭长下降的沟,沟的尽头又是一个有小瀑布的悬崖,而且非常窄,一个人在里面的时候会相当恐怖。壕沟里的水常年不见阳光,温度极低。走了很久,我们来到一个很恐怖的悬崖,下泄的瀑布水很大,而且下降路线中间有一段是空的,呈现负角度,根本没有着脚点。“爵士冰”在上面打好保护,然后由我先下,凭借经验成功地从侧面下去,从而避开了最大的瀑布区下到水里面。由于上面是个负角度的悬崖,基本上下到里面就会感觉全世界只有自己存在.加上瀑布巨大的响声,我完全听不见人声,也看不到上面的人。潭水泛着怪异的绿色,深不见底,水也彻骨寒冷。我第一次感到莫名的恐惧,感觉水里面会有怪物将我吞噬。我拼命地朝对岸游。直到触及对岸,这才感觉到些许安全。穿过这个瀑布和潭,水流稍小来到一个开阔些的山坡时,但前面是个很窄的瀑布和悬崖,过不去了。这时是下午四点多,预计的穿出时间已经到了,而我们还不知道现在究竟穿越到什么位置。GPS也由于峡谷深窄的地形收不到足够的卫星信号而不能准确定位。探路无果,只能就地扎营。
孤注一掷,完成不可能任务
一早便到瀑布处打保护,由我先下,没有退路,只能下了。拽着绳子很有些悲壮,艰难地下到瀑布底部,再游向前,竟然发现这个很窄的沟还是可以出去的,兴奋之情无法形容。由于这个沟既窄又深,游泳很不方便,需要用船托运包和不会水的人员,于是两个人负责接包,两个人负责用充气艇把包和人运出去。就这样,人和包终于全部安全下降,完成了昨天认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没等大家从这个过于刺激的下降中缓过神来,后面竟然又是一连串瀑布等着。每个人这时候都冷得发抖,实在不想再下水。于是在探路后“曲线救国”——集体转移,先攀上一段石壁悬崖,再从这个悬崖直接下到地面。终于,下午五点我们到达了桐麻沟入口处熟悉的那个大瀑布。因为苦苦寻找这个瀑布,让我们先后发现了偏桥溪和壕沟,也算意外的收获。这个瀑布有两层,一人在顶上做保护,一人在中间一层的大岩石上做保护,一人下到潭底做下方保护,顺便把下降的队员拉到船上。等全部人员下完已经是晚上八点半。我们连夜走出桐麻沟。夜间溯溪是痛苦的,这段白天只要三小时的行程我们跌跌撞撞一直走到凌晨四点才成功穿出。
其他文献
摄影/红 杏 高明骏:著名歌手,缅甸出生,台湾长大,北京定居。九十年代的高明骏曾经开车行遍中国西南部,最喜云南,创作的很多歌曲带有浓浓的自然气息。 编辑旁白 四句个人介绍,有三句与地点有关,作为歌手,常年不断的演出是否会将旅行变成了一种常态,而忽视了旅行本身7高明骏给出的是自己的答案。 我对大自然有一种本能的亲近感,这可能和我的出生地缅甸有关吧,到大陆来以后,这种感觉更加强烈,在大自然
倘若不是有一场硕大的灾难,没有人会主动地想到死的问题。就像同样的,没有人提到生的问题。生命是什么?是空气,对大多数人而言,它就应该同空气一样维持得理所当然。 而现在,生命这个词语,忽然变得跳动起来,像炙热铁屑,烦躁不安地逡巡。在每天充满泥土与钢筋的报道里,目睹了太多人的渴望而不得,或者无法不失去,生命仿佛才有形迹了。就像空气忽然变得稀薄,无数条安心游泳的鱼开始不安,它们不断跃出水面试图获得更多氧
喀纳斯是我国图瓦人惟一的聚居地,图瓦人属于中国北方最古老的游牧民族之一。新疆社科院民族所原所长李泽曾说过一句非常精辟的话:“我们应该永远感谢图瓦人,为了保存这么好的一块被称为人类最后一个伊甸园的人间净土,他们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若不是图瓦人在这里与这里山水和谐相处达千年之久,这里的原生态风貌早已灰飞烟灭了。”运句话是千真万确的。因为图瓦人信奉万物有灵的自然界,他们崇拜山、水、村、草、土地以及生活在这
去“之万农庄”的路,是名副其实的山路十八弯。首次造访的我们穿越了不知多少个村庄,盘旋过不知几座石山,才迟迟看见农场的大门。 此时正是隆冬,再过几天就是春节了。躲在群山之中的“之万”很安静,曾经蜿蜒的水波已经结成了一面镜子,映衬着郊区独有的蓝天,幽幽暗暗地闪着光。 农场比我想像的要大得多,站在院落里面,我目光所触及的地方几乎都是农场的“地盘”。山上散种着苹果,山楂,毛栗子,农庄负责人李先生介绍说
自由 户外 金钱 享受 奢侈,在“户外”应该更多偏离奢侈的本意。在路上本就不能把奢侈的“光”显露,也无法随行观瞻那些显而易见的浮华,奢侈有别于大众的个性也会融于过程,惟一明显的是奢侈必须制造的距离感,恰也因为距离,又让奢侈隐藏。要以奢侈的方式享受自己的爱好。让身心沉淀其中,让享受无法复制,这是种自由的境界,甚至会觉得这是金钱能制造出的最美妙的时刻。星巴,环球旅行者游历世界五大洲四大洋数十个国
常有人问我,背包客为什么要徒步?是为了追求某种情调,是哗众取宠,还是其中真有不徒步的人们所不能领略的独特乐趣? 我觉得之所以发生这个疑问,是因为长途跋涉已经在现代化的生活中渐渐丧失了功能性,于是退化到旅行方式中,成了方兴未艾的热门。在交通尚未如此便捷时,走路从来都不成其为一种争论,而当以车代步成了生活习惯,徒步就变成了奇怪浪漫的举动 尤其加上了户外的色彩后,延伸出诸如“暴走”、“毅行”等等门类
不是所有人都有资格回头,就像吴稼祥说过的,没肉减什么肥;没现代呢,何谈后现代。面对西藏我们尚有无限的未知与敬意,但是当我们走到一个坐标点的时候总是忍不住进行比对回忆,这与智商无关。我颤颤巍巍地拾起些零碎,希望可以拼凑出过去的影子,因为是影子,所以难免模糊;因为是拼凑,所以难免残缺。于是,就这样吧。 1980年 关键词:西藏组画 作者/陈丹青 一种可能 我认识的陈丹青是一个作家,
在马尔代夫的七天,我们出海看海豚,乘帆船喝香槟看海上日落,甚至在夜里出海试过马尔代夫传统夜钓,双人海滩VILLA晚餐,双人丛林晚餐,双人单车骑行在被17000棵椰子树覆盖着的岛屿小径上。按照《奢侈带来富足》一书的作者德国的实业家沃夫冈·拉茨勒的说法:“奢侈是一种整体或部分地被各自的社会认为是奢华的生活方式,大多由产品或服务决定。”酒店无疑是奢侈旅游中最重要的一个产品。大型国际连锁豪华酒店、独立豪华
有多少人因喜爱军事转而热衷户外,又有多少人因玩户外而喜欢军品。户外玩家里有不少人正是在收藏军品的过程中,逐渐投身到了轰轰烈烈的户外运动中来。 军品的设计和质量,最经得起在野外折腾,户外产品的设计也多源于军品。有一些装备,你很难界定它究竟是军事用品还是户外装备,因为它本身既是军事用品又是户外装备。
坐在办公桌对面的椅子上,张梁眼睛里布满了血丝,嘴角脸上正长出粉红色的嫩肉。在椅子上坐了不到五分钟,他站起来两次:“先去吃饭,边吃边聊行吧,我饿得不行,回来半个多月一直这样。” 20天的时间里,在零下30-40摄氏度的北极圈恶劣环境中,拖着一百多斤重的雪橇,每天徒步15-16个小时,艰苦跋涉六百余公里到达北极点。一路穿越无数的岛屿和冰裂缝,迂回北冰洋破碎的冰面,冒着遭遇北极熊的危险,这的确不是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