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手术室职业暴露的特点、发生职业暴露的原因,制订手术室职业暴露预防控制措施并对干预措施进行效果评价。
方法以2009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全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监测系统职业暴露报告数据为基础,汇总6年间发生在手术室的职业暴露情况,分析手术室职业暴露的特点、发生职业暴露的原因,并对手术室职业暴露预防和控制干预措施进行效果评价。
结果发生在手术室的职业暴露和全院总的职业暴露情况比较,男女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90,P<0.01),手术室的男性构成比高于全院;暴露类型比较,手术室和全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2,P>0.05),职业暴露类型均以锐器伤为主;职业构成比较,手术室比全院的医生构成比增高(χ2=46.81,P<0.01),在手术室职业暴露医生高于护士,而在全院的职业暴露护士构成比高于医生。实施干预措施后的2012—2014年比实施前的2009—2011年手术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发生率降低(χ2=11.02,P<0.01)。实施干预措施后的2012—2014年比实施前的2009—2011年手术室职业暴露构成比也降低(χ2=11.68,P<0.01)。
结论手术室是职业暴露的主要场所之一,手术室职业暴露以锐器伤和血液、体液暴露为主,手术室医生的职业暴露比例高于护士。针对手术室职业暴露特点制定干预措施并实时监督能有效降低手术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