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半路改行,从造船到天文
1993年10月,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将他们发现的国际编号为3171号的小行星,命名为“王绶琯星”,以此来表彰王绶琯院士在中国现代天文学上所做的贡献和成就。
然而,年少时的王绶琯,最初的专业却与天文学相差甚远。
1923年,王绶琯出生在福建厦门。1936年,经在海军任职的叔父推荐,13岁的王绶琯顺利考入了福州的马尾海军学校。初入学校的王绶琯本想将来做个海员,驰骋海疆,保家卫国,但后来由于眼睛近视,无奈改学了造船。
1944年,21岁的王绶琯从海军学校毕业,并于第二年考取公费留学,到英国格林尼治皇家海军学院进修。这所学院与著名的格林尼治天文台仅有一墙之隔,而这是他对天文学产生向往的开始。
1949年,在朋友的鼓励下,王绶琯给时任伦敦大学天文台台长的格里高利先生寄了一封求职信,并请教了一些天文学问题。他的能力得到了对方的肯定,他因此得到了进入天文台工作的机会。
“我当时没做什么考虑,就是一种本能的选择。”就这样,王绶琯“转行”离开了英国皇家海军学院,1950年正式就职于伦敦大学天文台,开始了天文学新的科学生涯。
2 从零开始,参与中国天体物理学建设
1953年,王绶琯在收到时任紫金山天文台台长张钰哲的邀请后,没有丝毫犹豫,抱着一腔爱国热情回到中国。刚刚成立的新中国百废待兴,王绶琯作为中年骨干,和张钰哲、李珩、陈尊妫等老一辈研究员一起工作,投入到了从零开始创建中国现代天体物理学建设的事业中。
1955年,王绶琯受命到上海承担国家急需的“提高时间信号精确度”紧急任务。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他和同事们改进了测时、授时、播时的技术,经过不懈努力和艰苦奋斗,成功将时号发播精度提高到能够满足大地测绘等应用部门的需要。
在完成国家交代的授时工作后第二年,一个新的任务又摆到了他面前。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雷达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发现,星星除了能发光以外,还能发出无线电和其他电磁波。随后,一门新兴的学科——射电天文学诞生了。
1958年,海南岛发生日环食,苏联天文学家带着射电望远镜前来观测,和中国天文学家共同组成了一支“日食射电观测队”。那时正值中苏友好合作期间,时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吴有训立即抓住机会,决定组织一批人学习射电天文技术,建立起中国自己的射电天文研究队伍,王绶琯便是其中一员。
此后,王绶琯被调往新建的北京天文台,告别“天体测量学”,开始了中国射电天文学的筹建工作。如今,架设在密云水库旁边的天线射电干涉仪等重要射电天文观测试设备,就是王绶琯二十多年呕心沥血建造的遨游宇宙之“船”。
3 自主创新,建造天文望远镜
人类认知天文世界本质最重要的手段是天体光谱的观测,但直到20世纪末,在已经登录的所有天体目标中,获得光谱测量的天体不及万分之一。其中的一个主要障碍就是天文望远镜的设计难以做到兼备“大口径”和“大视场”。
“天文,我们叫做观测的科学,你要看不见的东西就根本没法研究,你要看见它就得有望远镜,这个望远镜越大越好。”随着科技的发展,天文光谱的实测能力成为学科发展中的关键因素,也是摆在射电天文学家面前的一个世界性难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20世纪80年代后期,王绶琯和苏定强共同提出了“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望远镜(LAMOST)”的攻关项目,力求在这一领域实现突破。
王绶琯把攻关的过程比作一場“双打”比赛,选手则由天体物理学家和天文仪器专家组成,从苏定强“主动反射板”这画龙点睛的一着妙笔,到最终LAMOST方案的如期形成,这场别开生面的“双打”比赛历时数年,参与者接近20人。
作为主题论证的负责人,王绶琯和他的“双打”伙伴苏定强付出了大量心血。“我这一生最大的满足就是遇到了志同道合的人共同做事,虽然人生总会遇到烦恼,但做起事来,就都忘掉了。”回首往事,王绶琯无限感慨。
2009年,LAMOST正式通过国家验收鉴定,确定了其性能居世界天文望远镜中高光谱获得率之首。
4 “大手拉小手”,创办青少年科技俱乐部
王绶琯不仅是一位天文学家,也是一位著名的科普教育专家。从古稀至耋耄,王绶琯倾心投入到我国青少年科学素质培养的实践探索之路上。
正如他自己所说:“人一生要走很长的路,一路上就常常要有人拉一把。我自己年轻时候的路就走得很艰难,是遇到了几双‘大手’才有幸‘走进科学’。”如今当自己成为了“大手”,他也想拉起奋斗的“小手”。
1999年,王绶琯倡议并联合60余位中科院院士、科技专家发起成立了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并先后捐款27万元给俱乐部作为活动经费。俱乐部致力于组织高中学生,利用课余和假期走进科学社会,求师交友,体验处于学科前沿的团队的科研实践活动。
王绶琯成立青少年科技俱乐部的初衷,是希望学生们可以多了解一些科学知识——如果孩子们将来不做科学研究,那一生至少有一次接触科学探索的机缘;如果他们中有人将来要做科学研究,可以提前遇到一些可以指引他的老师。
20年间,曾先后有700多位导师和5万多名中学生参加了俱乐部活动,而俱乐部也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科研人员,其中不乏国际科学前沿领军人物。他们在“科学启明星”王绶琯的带领下,自发利用业余时间回到俱乐部任志愿教师,成为新一代青少年的有力“大手”。
回首王绶琯的人生历程,少年时学习造船,志在保家卫国;青年时投身天文,以期科学报国;中年时攻坚克难,为了科技强国;老年时倾情校园,意在培育新人。一生所至无不表现出王绶琯对天文学无限的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