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公益能力与创新创业能力是大学生素质培养的重要内容,创业类公益课程能够实现两种能力的统一训练。实现公益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有助于培养富有社会责任感的创业型人才。推动该类课程的实施关键要做到五个统一,体现为社会责任意识培养与创新创业训练的统一、课程教育与实践教育的统一、教师指导与自我学习的统一、学校课程资源与社会资源的统一以及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的统一。
关键词:公益;创新创业;公益课程
一、引言
当前,“大众创业,创业创新”已经成为社会的主旋律,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应该致力于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公益课程作为提升大学生素养的重要途径,同创新创业教育相互融合,将产生更多的教育成效。
公益课程是推进高校改革的必由途径。当前,高校正在带来推行改革,完善教育结构,以便为学生提供更为优质的教育。当前,汕头大学积极实施公益课程,培养学生的学生公民意识、社会责任感和慈善意识[1]。公益课程主要包括理论课程与实践教育两个部分。公益课程为高校探索改革路径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通过实现公益理念教育与社会能力训练相互结合,高校能够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从而满足国家与社会对人才需求。
创业类公益课程是以公益课程为平台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途径。创业类公益课程坚持以公益课程为平台,以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为导向,在培养大学生公益意识与能力的同时,促进其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
二、公益与创新创业的教融合必然性
公益课程与创新创教育目标存在内在一致性。公益课程是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学生通过参与公益课程,掌握了公益服务的知识,并提升了自身的组织与协调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2]。这对于强化学生的公民意识,为社会发展富有公益素养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创新创业教育目标在于培养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创新与创业人才,为经济与社会的转型提供动力。可见,公益课程与创新创业教育均致力于挖掘学生潜能,服务社会发展。创业类公益课程可以有机实现两者的统一,在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同时,培养他们的创业职业操守[3]。
公益教育还为创新创业训练提供了新的视角。公益课程是提高学生社会能力的重要平台。公益课程不仅重视在理论课程层面向学生灌输公益的理念,而且也要求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进行服务。创新创业需要以现实的服务实践为基础。在创业类公益课程实践中,学生可以零距离感知社会,了解社会的真实现状。这可以学生的创新创业提供依据,促进创新创业理念转换落地。
三、创业类公益课程开展策略
(一)实现社会责任意识培养与创新创业训练的统一
创业类公益课程是公益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统一,这种课程性质决定了该课程在教育实践中在提高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同时,也应该加强创新创业训练。根据这一特点,实施创业类公益课程,应该充分依托公益课程平台,加强创新创业理论教育与实践训练。
在理论教育层面,教师应该植入创新创业理论知识。同义教、环保等类型的公益课程不同,创业类公益课程具有明确创新创业训练目标,这就必然决定在公益课程的教育中,不仅要教授学生以便的公益服务的理念与技术,而且也应该让他们了解创新创业相关的理论知识。通过让学生掌握市场营销、市场调查等相关的理论知识,即可以使学生形成完善的创新创业知识体系,而且也能够为他们在公益服务实践中开展活动奠定知识与能力基础。
在实践教育层面,教师要将创新创业服务作为公益实践的内容,这主要包括两个形式,一是将创业成果用于公益服务。学生通过开展创业类活动,如产品市场营销,将所赚取的利润进行捐赠。另一种形式为指导其他创业者进行创业实践,大学生经过理论课程训练,可以将市场营销与市场调查等相关的方法介绍给社会创业者,增强他们的创业能力。
(二)实现课程教育与实践教育的统一
在实施公益课程创业类公益课程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坚持课程教育与实践教育的统一,让学生在掌握理论只是的同时,也使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的得到提高。
教师要做好理论教育工作,通过理论知识课堂,让学生对公益服务的理念与技术进行把握。同时,教师还需要根据创业类公益课程的需求,有针对性融入相关的课程内容,如市场营销、企业管理、组织行为学等相关内容。
与此同时,教师要关注公益实践教育,依托创业服务实践教育的平台提升学生的公益服务能力与创业能力。公益创业教育的根本在于公益,而灵魂在于创新[4]。在公益实践教育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启示,鼓励学生以团队为单位,寻求服务活动的创新模式。例如,在公益营销课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协作制定公益营销的实践方案,并在课程中以小组间相互讨论的形式,对方案进行补充与修订,使方案趋于完善。
(三)实现教师指导与自我学习的统一
创业类公益课程要求在尊重学生个体发展权利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学生是创业类课程的主体,强化自我学生,能够激发他们课程学习的创造性与主动性。同时,由于创业类公益课程所涉及的知识专业性较强,这要求教师应该进行必要的介入,对学生进行指导。
因此,创业类公益课程应该实现教师指导与学生自我学习的统一。教师应该对创业类公益课程中所涉及的知识与内容进行传授,并在创业服务实践中,对学生进行指导。同时,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体发展,为学生自我学习创业理论与知识提供一定的空间,并在制定与实施创业服务方案的时候,应该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与引导学生寻求创造性解决问题的公益服务方案。另外,教师在创业教育过程中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5]。教师在实践中,要应该注意培养学生创新、进取、同情心等积极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发展与完善。
(四)实现学校课程资源与社会资源的统一
在实施创业类公益课程中,教师要实现学校课程资源与社会资源的有机统一,在充分发挥学校资源的同时,积极引入社会资源。同其他类型的公益课程不同,创业类公益课程需要一定社会资源的投入。富有影响力的社会组织与各层次高校相互合作,搭建了通往广阔的社会空间的平台,形成学界、公益界、企业界三方资源的汇集[6]。为此,教师在课程中,可尝试同相关的企业进行合作,争取他们在活动组织与课程指导中进行协助。比方说,在蜂蜜公益营销的课程中,教师可以加强与蜂农合作社的联系,让他们在蜂蜜产品介绍与蜂农联系方面提供支持。这能够提升课程的效率,提升课程的教育成效。
(五)实现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的统一
在实施创业类公益课程过程中,教师要坚持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相互统一,更好发挥公益课程的教育效果。短期目标为让学生掌握的公益与创业技巧,并引起他们对服务领域的关注。长期目标则增强学生的社会公益服务能力,培养他们的创业意识。在课程中,教师应该不仅要让学生参与公益活动,服务受助对象。同时,教师要还需要善于激发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创新创业热情,培养他们以企业家的视角,去开展公益课程。这可以积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创新创业能力,积极促进短期目标向长期目标转变。
参考文献:
[1]宋垚臻,蔡映辉.公益课程——高校通识教育课程改革新探索[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2,2:79-83.
[2]蔡映辉,周艳华.大学生公益活动与公益课程育人效果的实证比较[J].教育与考试,2012,5:70-73.
[3]秦晓秋,汪振友.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研究述评[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91-97.
[4]唐亚阳,邓英文,汪忠.高校公益创业教育:概念、现实意义与体系构建[J].大学教育科学,2011,5:49-53.
[5]林银,谢志远.大学生创业教育中的价值观引导[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2(2).:39-40.
[6]赵凌云.高校公益创业教育新探索[J].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1:12-16.
(作者单位:罗列/广东汕头大学科研处;刘佳/广东汕头大学学生处)
关键词:公益;创新创业;公益课程
一、引言
当前,“大众创业,创业创新”已经成为社会的主旋律,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应该致力于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公益课程作为提升大学生素养的重要途径,同创新创业教育相互融合,将产生更多的教育成效。
公益课程是推进高校改革的必由途径。当前,高校正在带来推行改革,完善教育结构,以便为学生提供更为优质的教育。当前,汕头大学积极实施公益课程,培养学生的学生公民意识、社会责任感和慈善意识[1]。公益课程主要包括理论课程与实践教育两个部分。公益课程为高校探索改革路径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通过实现公益理念教育与社会能力训练相互结合,高校能够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从而满足国家与社会对人才需求。
创业类公益课程是以公益课程为平台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途径。创业类公益课程坚持以公益课程为平台,以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为导向,在培养大学生公益意识与能力的同时,促进其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
二、公益与创新创业的教融合必然性
公益课程与创新创教育目标存在内在一致性。公益课程是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学生通过参与公益课程,掌握了公益服务的知识,并提升了自身的组织与协调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2]。这对于强化学生的公民意识,为社会发展富有公益素养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创新创业教育目标在于培养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创新与创业人才,为经济与社会的转型提供动力。可见,公益课程与创新创业教育均致力于挖掘学生潜能,服务社会发展。创业类公益课程可以有机实现两者的统一,在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同时,培养他们的创业职业操守[3]。
公益教育还为创新创业训练提供了新的视角。公益课程是提高学生社会能力的重要平台。公益课程不仅重视在理论课程层面向学生灌输公益的理念,而且也要求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进行服务。创新创业需要以现实的服务实践为基础。在创业类公益课程实践中,学生可以零距离感知社会,了解社会的真实现状。这可以学生的创新创业提供依据,促进创新创业理念转换落地。
三、创业类公益课程开展策略
(一)实现社会责任意识培养与创新创业训练的统一
创业类公益课程是公益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统一,这种课程性质决定了该课程在教育实践中在提高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同时,也应该加强创新创业训练。根据这一特点,实施创业类公益课程,应该充分依托公益课程平台,加强创新创业理论教育与实践训练。
在理论教育层面,教师应该植入创新创业理论知识。同义教、环保等类型的公益课程不同,创业类公益课程具有明确创新创业训练目标,这就必然决定在公益课程的教育中,不仅要教授学生以便的公益服务的理念与技术,而且也应该让他们了解创新创业相关的理论知识。通过让学生掌握市场营销、市场调查等相关的理论知识,即可以使学生形成完善的创新创业知识体系,而且也能够为他们在公益服务实践中开展活动奠定知识与能力基础。
在实践教育层面,教师要将创新创业服务作为公益实践的内容,这主要包括两个形式,一是将创业成果用于公益服务。学生通过开展创业类活动,如产品市场营销,将所赚取的利润进行捐赠。另一种形式为指导其他创业者进行创业实践,大学生经过理论课程训练,可以将市场营销与市场调查等相关的方法介绍给社会创业者,增强他们的创业能力。
(二)实现课程教育与实践教育的统一
在实施公益课程创业类公益课程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坚持课程教育与实践教育的统一,让学生在掌握理论只是的同时,也使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的得到提高。
教师要做好理论教育工作,通过理论知识课堂,让学生对公益服务的理念与技术进行把握。同时,教师还需要根据创业类公益课程的需求,有针对性融入相关的课程内容,如市场营销、企业管理、组织行为学等相关内容。
与此同时,教师要关注公益实践教育,依托创业服务实践教育的平台提升学生的公益服务能力与创业能力。公益创业教育的根本在于公益,而灵魂在于创新[4]。在公益实践教育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启示,鼓励学生以团队为单位,寻求服务活动的创新模式。例如,在公益营销课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协作制定公益营销的实践方案,并在课程中以小组间相互讨论的形式,对方案进行补充与修订,使方案趋于完善。
(三)实现教师指导与自我学习的统一
创业类公益课程要求在尊重学生个体发展权利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学生是创业类课程的主体,强化自我学生,能够激发他们课程学习的创造性与主动性。同时,由于创业类公益课程所涉及的知识专业性较强,这要求教师应该进行必要的介入,对学生进行指导。
因此,创业类公益课程应该实现教师指导与学生自我学习的统一。教师应该对创业类公益课程中所涉及的知识与内容进行传授,并在创业服务实践中,对学生进行指导。同时,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体发展,为学生自我学习创业理论与知识提供一定的空间,并在制定与实施创业服务方案的时候,应该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与引导学生寻求创造性解决问题的公益服务方案。另外,教师在创业教育过程中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5]。教师在实践中,要应该注意培养学生创新、进取、同情心等积极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发展与完善。
(四)实现学校课程资源与社会资源的统一
在实施创业类公益课程中,教师要实现学校课程资源与社会资源的有机统一,在充分发挥学校资源的同时,积极引入社会资源。同其他类型的公益课程不同,创业类公益课程需要一定社会资源的投入。富有影响力的社会组织与各层次高校相互合作,搭建了通往广阔的社会空间的平台,形成学界、公益界、企业界三方资源的汇集[6]。为此,教师在课程中,可尝试同相关的企业进行合作,争取他们在活动组织与课程指导中进行协助。比方说,在蜂蜜公益营销的课程中,教师可以加强与蜂农合作社的联系,让他们在蜂蜜产品介绍与蜂农联系方面提供支持。这能够提升课程的效率,提升课程的教育成效。
(五)实现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的统一
在实施创业类公益课程过程中,教师要坚持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相互统一,更好发挥公益课程的教育效果。短期目标为让学生掌握的公益与创业技巧,并引起他们对服务领域的关注。长期目标则增强学生的社会公益服务能力,培养他们的创业意识。在课程中,教师应该不仅要让学生参与公益活动,服务受助对象。同时,教师要还需要善于激发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创新创业热情,培养他们以企业家的视角,去开展公益课程。这可以积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创新创业能力,积极促进短期目标向长期目标转变。
参考文献:
[1]宋垚臻,蔡映辉.公益课程——高校通识教育课程改革新探索[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2,2:79-83.
[2]蔡映辉,周艳华.大学生公益活动与公益课程育人效果的实证比较[J].教育与考试,2012,5:70-73.
[3]秦晓秋,汪振友.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研究述评[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91-97.
[4]唐亚阳,邓英文,汪忠.高校公益创业教育:概念、现实意义与体系构建[J].大学教育科学,2011,5:49-53.
[5]林银,谢志远.大学生创业教育中的价值观引导[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2(2).:39-40.
[6]赵凌云.高校公益创业教育新探索[J].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1:12-16.
(作者单位:罗列/广东汕头大学科研处;刘佳/广东汕头大学学生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