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起典籍,总让人想起那些尘封在书架上的“大部头”。《尚书》《天工开物》《史记》《论语》等经典典籍,真正能读完并且读懂的人少之又少,甚至有很多孩子一看到繁体字、文言文就头疼。当有人问起为什么要读传统经典,最新综艺《典籍里的中国》给了我们一个流泪看完的答案。
《典籍里的中国》以那些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经典大部头为切入点,将大部头的名著拆解成一个个有趣的故事,静静讲述。话剧舞台的呈现,古今人物的穿越对话,书中故事的精彩演绎让观众仿佛看了一场历史的“直播”。在这些巧妙的设计下,晦涩艰深的典籍似乎都“活”了起来。
节目的开篇选取了被称作“政书之祖,史书之源”的《尚书》。
《尚书》的发现,与一个叫王圆箓的道士相关。一天,一阵风沙过后,墙壁一震,裂开一条缝,里边出现一个隐藏的洞穴,王道士急忙把洞穴打开,结果发现了一洞的藏书。1910年,当部分藏书被运到京城后,学者们发现了《尚书》文献最早的传世文本,都激动不已。
《尚书》之所以能流传至今,有一位老人功不可没,他就是伏生。生于战国的伏生从小就习读《尚书》,随口吟诵“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寥寥数字,随着他坚定的眼神,我们似乎看到了大禹分定九州的壮阔图景,“披九山,通九泽,决九河,定九州。”三过家门而不入,大禹治水誓要让天下安宁。
这些故事早已在少年伏生的心中留下深深的烙印,华夏自古本为一体,这些信念让他深知这部典籍的传承意义。
壮年的伏生在秦朝任读书博士,但经历焚书坑儒和楚人火烧阿房宫,国藏的《尚书》化为灰烬,仅存的一部为伏生家藏。
为了防止《尚书》再被损毁,伏生决定与家人离开咸阳返回老家,在返乡途中,他的儿子为保全《尚书》,被乱兵杀死,即便天气严寒,妻子衣衫单薄,也不愿烧掉书简取暖,最终冻死荒野。
历经生死磨难,伏生终于回到家乡,但也怕再度遭遇戰乱,只得先将《尚书》藏在老宅的墙壁中。此后二十余年,他奔波在外,心中却一直挂念着墙壁中的书籍。
等天下太平,伏生再回到老家,打开墙壁取出书时,却发现已损毁大半,手握残卷的伏生大哭不止,“我一生护《尚书》,《尚书》却因我残缺大半,我愧对先人!”一句话说出之后,现场无不动容。
后来汉文帝大兴文教,为让先贤典籍得以留存,专门派人向伏生学习《尚书》。
当伏生看到国家如此重视,十分感慨,“我一生,读《尚书》、护《尚书》、传《尚书》,而今将《尚书》还于天下,我已无憾矣!”
此时,伏生问撒贝宁:“不知《尚书》在后世流传如何?”
节目的穿越亮点再一次显现,小撒先是让老人不要担心,对他讲述一代代讲书人、护书人如何前赴后继研读和传承《尚书》,还带着伏生走进了今天的图书馆。
当看到今天的孩子们仍能熟练背诵书中篇目的时候,老人眼含热泪说道:“《尚书》有了你们的传承,我放心了!”
当伏生告别离去,离别回望的那一刻,戳中了我的泪点,仿佛他身后站着一批批愿意用生命去传承文化的读书人。
这一刻,定格为永恒。
一期期节目徐徐展开,当一个个历史中的文化名人和场景活灵活现地展现在眼前,加上专家的解读,音乐、话剧的全方位沉浸式体验,让我们终于明白,原来死记硬背的根本就不是经典,真正的经典从来都是很有生命力的。
那些泛黄的纸页,铿锵的声韵,碰撞组合出无穷无尽的文化精粹。这不仅仅是文字的力量,更是先贤思想的光芒。经典虽处庙堂之高,但本质上仍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才能发挥出最大力量。正如伏生看到今日时所说:“惟殷先人,有册有典。典籍人人可读,好。”
经典本身并不会主动讲述它的故事,但随着知识的积累,科技的进步,我们可以通过更丰富的方式去感知经典。那些不声不响的典籍,如今之所以能“活”得更美,是因为它们本就是从华夏大地的土壤中孕育出来的,自然会哺育着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
(熹微摘自读者新语文微信号)
《典籍里的中国》以那些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经典大部头为切入点,将大部头的名著拆解成一个个有趣的故事,静静讲述。话剧舞台的呈现,古今人物的穿越对话,书中故事的精彩演绎让观众仿佛看了一场历史的“直播”。在这些巧妙的设计下,晦涩艰深的典籍似乎都“活”了起来。
节目的开篇选取了被称作“政书之祖,史书之源”的《尚书》。
《尚书》的发现,与一个叫王圆箓的道士相关。一天,一阵风沙过后,墙壁一震,裂开一条缝,里边出现一个隐藏的洞穴,王道士急忙把洞穴打开,结果发现了一洞的藏书。1910年,当部分藏书被运到京城后,学者们发现了《尚书》文献最早的传世文本,都激动不已。
《尚书》之所以能流传至今,有一位老人功不可没,他就是伏生。生于战国的伏生从小就习读《尚书》,随口吟诵“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寥寥数字,随着他坚定的眼神,我们似乎看到了大禹分定九州的壮阔图景,“披九山,通九泽,决九河,定九州。”三过家门而不入,大禹治水誓要让天下安宁。
这些故事早已在少年伏生的心中留下深深的烙印,华夏自古本为一体,这些信念让他深知这部典籍的传承意义。
壮年的伏生在秦朝任读书博士,但经历焚书坑儒和楚人火烧阿房宫,国藏的《尚书》化为灰烬,仅存的一部为伏生家藏。
为了防止《尚书》再被损毁,伏生决定与家人离开咸阳返回老家,在返乡途中,他的儿子为保全《尚书》,被乱兵杀死,即便天气严寒,妻子衣衫单薄,也不愿烧掉书简取暖,最终冻死荒野。
历经生死磨难,伏生终于回到家乡,但也怕再度遭遇戰乱,只得先将《尚书》藏在老宅的墙壁中。此后二十余年,他奔波在外,心中却一直挂念着墙壁中的书籍。
等天下太平,伏生再回到老家,打开墙壁取出书时,却发现已损毁大半,手握残卷的伏生大哭不止,“我一生护《尚书》,《尚书》却因我残缺大半,我愧对先人!”一句话说出之后,现场无不动容。
后来汉文帝大兴文教,为让先贤典籍得以留存,专门派人向伏生学习《尚书》。
当伏生看到国家如此重视,十分感慨,“我一生,读《尚书》、护《尚书》、传《尚书》,而今将《尚书》还于天下,我已无憾矣!”
此时,伏生问撒贝宁:“不知《尚书》在后世流传如何?”
节目的穿越亮点再一次显现,小撒先是让老人不要担心,对他讲述一代代讲书人、护书人如何前赴后继研读和传承《尚书》,还带着伏生走进了今天的图书馆。
当看到今天的孩子们仍能熟练背诵书中篇目的时候,老人眼含热泪说道:“《尚书》有了你们的传承,我放心了!”
当伏生告别离去,离别回望的那一刻,戳中了我的泪点,仿佛他身后站着一批批愿意用生命去传承文化的读书人。
这一刻,定格为永恒。
一期期节目徐徐展开,当一个个历史中的文化名人和场景活灵活现地展现在眼前,加上专家的解读,音乐、话剧的全方位沉浸式体验,让我们终于明白,原来死记硬背的根本就不是经典,真正的经典从来都是很有生命力的。
那些泛黄的纸页,铿锵的声韵,碰撞组合出无穷无尽的文化精粹。这不仅仅是文字的力量,更是先贤思想的光芒。经典虽处庙堂之高,但本质上仍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才能发挥出最大力量。正如伏生看到今日时所说:“惟殷先人,有册有典。典籍人人可读,好。”
经典本身并不会主动讲述它的故事,但随着知识的积累,科技的进步,我们可以通过更丰富的方式去感知经典。那些不声不响的典籍,如今之所以能“活”得更美,是因为它们本就是从华夏大地的土壤中孕育出来的,自然会哺育着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
(熹微摘自读者新语文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