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细节是指教学中的一些细小的片段。若能有意识地优化每个教学细节,那么,我们的课堂就不会枯燥无味,就能焕发新的活力。否则,良好的教学时机、就会在不经意之间悄悄溜走,教学效果就差。下面我想结合自己所上的一堂“三角形的特性”课谈谈本人的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把握全体学生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在理解数学的同时,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我在教学《三角形的高》的时候首先出示一座山的图画让学生用手来笔画一下山的高。这一操作目的是让学生首先在脑海中建立三角形高的表象,并为接下来的作高奠定基础。我觉得自己这一细节的处理是比较好的,但是接下来作高的环节就没有处理好。课前我了解到学生对作平行四边形的高是相当熟练的,所以在认识了三角形高的定义之后马上让学生去做,并且在反馈时没有让学生重复作高的过程,以致有一部分学生连三角板如何放都不清楚。这一环节显然说明我对全体学生的基础把握是不够的。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学生接触新知识的渠道比较多,所呈现的基础也不同,我们不能以一盖全。在作高的环节中,我就没有处理好个别和全体的关系,造成基础落实不到位。反过来,如果在反馈时我能让学生在实物投影上说一说是如何画垂线或者利用多媒体演示一边作高的过程,使学生在头脑中把三角形的高由文字语言转化成形象语言,也许就能成为这节课的一个亮点。
二、把握体验深度
这节课还有一个重要的教学任务就是抽象出三角形的概念。三角形是学生认识的第一个平面。在这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和三角形打过两次交道,但都是从形象上来认识的。今天要让学生用十分精练的、科学的数学语言来概括出怎样的图形是三角形,这对四年级学生来说是有一定的难度的。我仔细分析了“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是三角形”这句话,觉得在这句话中有两个词语是比较重要的,这就是“线段”和“围成”。如何让学生真正理解这两个词语呢?我是这样处理的:我说,我有一片三角形菜地,经常有鸡来光顾,请你帮我一个忙。学生马上想到了围上篱笆。我设计这个环节的本意是让学生在围的过程中体验“围”是封闭的。但是细节没有处理好,学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围法,有的用直线围,有的用曲线围,有的围成三角形,有的围成正方形,甚至有的围成一个圆。当时我一看学生的答案离我的想法越来越远,心里很焦急,于是硬把学生拉回这节课的预设上,一定要让他们围成一个三角形。这样的处理一方面不符合学生的心理规律,另一方面也没有引导学生真正地理解“围成”。其实,如果能从学生的作品出发,先出示一些不封闭的图形然后提问他们有没有真正把老师的菜地围起来,让学生真正理解围成是封闭的。然后再出示老师所围成的,引导到三角形上,既解决了难点,又紧扣这节课。但就是因为一些细节没有处理好,结果学生不仅没有把“围成”理解透,也给下面的教学内容带来了一定影响。在巩固练习时我出示了一个判断题:“由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是三角形”,有学生认为是对的。其实,如果前面一环节学生对“围成”理解透彻的话,一句话就能说明问题。“围成”是里外不通的,封闭的,而组成结果就不一定了,可以是封闭的,也可以是不封闭的。
三、把握每个意外
新课标指出,教师是教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作为数学教师,我们除了教学课本中的基础知识以外,更多的还应帮助学生解决心中的疑难问题,引导学生敢于质疑,使他们的思维不断得到锻炼,数学素养不断得到提升。但同时新课标也向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有更丰富的数学素养。在一节课上,一个学生突然向我提问:老师,三角形为什么具有稳定性?课标中只要求学生理解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学生突然出现这样的疑问,当时下课铃声已响,我该怎么处理呢?讨论时间不够,我就又把他拉回了理解层面。现在看来,这样的处理是不妥的,一方面没有回答学生的问题,另一方面抹杀了学生质疑的兴趣。我为什么不可以把问题留到课外让学生先去探索,再到下一节来讨论呢?
汪中求的《细节决定成败》中有这样一段描述:看不到细节,或者不把细节当回事的人,对工作缺乏认真的态度,对事情只能是敷衍了事。这种人无法把工作当作一种乐趣,而只是一种不得不受的苦役,因而在工作中缺乏工作热情……
“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如果说,教师严谨的数学精神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那么在课堂投入智慧,关注重难点部分的细节处理是提高教学效率的保证,而这些都需要我们在处理细节上下功夫。只有经过深刻的思考,在课堂上,才能显得从容自然,在自然中将甘甜的雨露滋润孩子的大脑和心灵。
一、把握全体学生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在理解数学的同时,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我在教学《三角形的高》的时候首先出示一座山的图画让学生用手来笔画一下山的高。这一操作目的是让学生首先在脑海中建立三角形高的表象,并为接下来的作高奠定基础。我觉得自己这一细节的处理是比较好的,但是接下来作高的环节就没有处理好。课前我了解到学生对作平行四边形的高是相当熟练的,所以在认识了三角形高的定义之后马上让学生去做,并且在反馈时没有让学生重复作高的过程,以致有一部分学生连三角板如何放都不清楚。这一环节显然说明我对全体学生的基础把握是不够的。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学生接触新知识的渠道比较多,所呈现的基础也不同,我们不能以一盖全。在作高的环节中,我就没有处理好个别和全体的关系,造成基础落实不到位。反过来,如果在反馈时我能让学生在实物投影上说一说是如何画垂线或者利用多媒体演示一边作高的过程,使学生在头脑中把三角形的高由文字语言转化成形象语言,也许就能成为这节课的一个亮点。
二、把握体验深度
这节课还有一个重要的教学任务就是抽象出三角形的概念。三角形是学生认识的第一个平面。在这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和三角形打过两次交道,但都是从形象上来认识的。今天要让学生用十分精练的、科学的数学语言来概括出怎样的图形是三角形,这对四年级学生来说是有一定的难度的。我仔细分析了“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是三角形”这句话,觉得在这句话中有两个词语是比较重要的,这就是“线段”和“围成”。如何让学生真正理解这两个词语呢?我是这样处理的:我说,我有一片三角形菜地,经常有鸡来光顾,请你帮我一个忙。学生马上想到了围上篱笆。我设计这个环节的本意是让学生在围的过程中体验“围”是封闭的。但是细节没有处理好,学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围法,有的用直线围,有的用曲线围,有的围成三角形,有的围成正方形,甚至有的围成一个圆。当时我一看学生的答案离我的想法越来越远,心里很焦急,于是硬把学生拉回这节课的预设上,一定要让他们围成一个三角形。这样的处理一方面不符合学生的心理规律,另一方面也没有引导学生真正地理解“围成”。其实,如果能从学生的作品出发,先出示一些不封闭的图形然后提问他们有没有真正把老师的菜地围起来,让学生真正理解围成是封闭的。然后再出示老师所围成的,引导到三角形上,既解决了难点,又紧扣这节课。但就是因为一些细节没有处理好,结果学生不仅没有把“围成”理解透,也给下面的教学内容带来了一定影响。在巩固练习时我出示了一个判断题:“由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是三角形”,有学生认为是对的。其实,如果前面一环节学生对“围成”理解透彻的话,一句话就能说明问题。“围成”是里外不通的,封闭的,而组成结果就不一定了,可以是封闭的,也可以是不封闭的。
三、把握每个意外
新课标指出,教师是教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作为数学教师,我们除了教学课本中的基础知识以外,更多的还应帮助学生解决心中的疑难问题,引导学生敢于质疑,使他们的思维不断得到锻炼,数学素养不断得到提升。但同时新课标也向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有更丰富的数学素养。在一节课上,一个学生突然向我提问:老师,三角形为什么具有稳定性?课标中只要求学生理解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学生突然出现这样的疑问,当时下课铃声已响,我该怎么处理呢?讨论时间不够,我就又把他拉回了理解层面。现在看来,这样的处理是不妥的,一方面没有回答学生的问题,另一方面抹杀了学生质疑的兴趣。我为什么不可以把问题留到课外让学生先去探索,再到下一节来讨论呢?
汪中求的《细节决定成败》中有这样一段描述:看不到细节,或者不把细节当回事的人,对工作缺乏认真的态度,对事情只能是敷衍了事。这种人无法把工作当作一种乐趣,而只是一种不得不受的苦役,因而在工作中缺乏工作热情……
“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如果说,教师严谨的数学精神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那么在课堂投入智慧,关注重难点部分的细节处理是提高教学效率的保证,而这些都需要我们在处理细节上下功夫。只有经过深刻的思考,在课堂上,才能显得从容自然,在自然中将甘甜的雨露滋润孩子的大脑和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