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探讨和研究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以近年来我院收治的82例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以上患者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措施进行治疗,观察组则加用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统计对比。结果:从两组患者的疗效情况来看,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1%(39/41),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8.0%(32/41),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安全性来看,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显著,相较于单纯采用常规治疗措施而言有着显著的优势,而且安全性较好,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氨溴索;雾化吸入;支气管哮喘
【中图分类号】R5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0629-02
支气管哮喘又被简称为哮喘,属于呼吸内科临床上的常见疾病,主要是由于嗜酸性粒细胞及肥大细胞所引起的气管炎性病变,此类疾病属于全球性的慢性疾病[1],此类疾病患者往往存在反复发作的情况,对于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都造成了极大的影响,笔者为了探究此类疾病的有效治疗措施,对我院近年来收治的此类患者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以2011.1~2013.1之间我院收治的82例支气管哮喘患者资料为例进行研究,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以上患者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包括男性患者23例和女性患者18例,年龄在23~71岁之间,平均年龄46.7±14.8岁;观察组包括男性24例和女性17例,年龄在22~74岁之间,平均年龄46.7±13.4岁。两组患者均符合《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2]中提出的诊断标准,确保分组时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分布上无显著差异(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措施,给予抗感染、止咳、化痰、平喘等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加用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将2ml氨溴索注射液加入0.9%N.S 2ml中进行雾化吸入,对于治疗过程中出现咳嗽加重或喘息的患者则将雾化器连接在恒温器上进行加热再进行吸入。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统计并对比。
1.3 疗效判断 按照《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2]中提出的疗效判定标准将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及无效。显效:在治疗后7d内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肺部听诊罗音消失;有效:在治疗后7d内患者咳嗽、喘息等临床症状显著改善,肺部听诊罗音明显减轻;无效:除以上两种情况外或患者出现病情加重。以显效率及有效率进行总有效率的统计。
1.4 统计学处理 将两组患者相关数据录入SPSS 16.0进行统计学处理,数据显示用x±s形式表示,组间对比用x2检验,以方差值P<0.05作为对比显著标准。
2 结果
从两组患者的疗效情况来看,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1%(39/41),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8.0%(32/41),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统计见表1。从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改善情况来看,观察组同样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体数据统计见表2。从安全性来看,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3 讨论
目前临床研究已经证实主要是由于嗜酸性粒细胞及肥大细胞等参与了慢性气道炎性病变,而支气管哮喘患者之所以会出现咳嗽、气喘等症状也主要是由于气道换气功能障碍所致,患者往往存在有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情况,小部分患者会自行缓解,但是多数患者会出现症状加重甚至危及生命,这与患者的体质不同有所相关[3]。氨溴索是目前临床上应用最为广泛的祛痰剂之一[4],能够有效的刺激呼吸道来形成调节浆液,促进呼吸道纤毛的消除作用,减少纤毛及痰液的附着力,加速痰液的排除,减轻患者呼吸道的阻塞状况,改善咳嗽、气喘等临床症状。采用雾化吸入的方式能够更好的使药物进入呼吸道,直接作用于支气管粘膜,更好的发挥药效[5]。从本文数据来看,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1%,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仅为78.0%,差异显著(P<0.05),这说明了氨溴索雾化吸入对于患者的症状改善有着明显的作用。从安全性方面来看,虽然国家药监局指出有氨溴索过敏现象发生,但是本组患者无一例严重不良反应情况出现,对于雾化吸入时患者可能会出现的喘息加重或咳嗽现象采用了加温吸入的方式进行处理,效果显著。综上所述,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显著,相较于单纯采用常规治疗措施而言有着显著的优势,而且安全性较好,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诗虎.急危重症支气管哮喘抢救治疗的临川研究[J].临床肺科杂志,2009,12(7):718.
[2]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支气管哮喘的定义、诊断、治疗及教育和管理方案)[J].中华结合与呼吸杂志,2008,31(3):177~185.
[3] 杨华,余加林,刘官信,等.氨溴索對环丙沙星透过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的影响[J].中国抗生素杂志,2011,32(4):221~224.
[4] 杨平满,程正文,许攀峰,等.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铜绿假单胞菌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研究[J].中华医学感染学杂志,2012,22(1):166~167.
【关键词】氨溴索;雾化吸入;支气管哮喘
【中图分类号】R5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0629-02
支气管哮喘又被简称为哮喘,属于呼吸内科临床上的常见疾病,主要是由于嗜酸性粒细胞及肥大细胞所引起的气管炎性病变,此类疾病属于全球性的慢性疾病[1],此类疾病患者往往存在反复发作的情况,对于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都造成了极大的影响,笔者为了探究此类疾病的有效治疗措施,对我院近年来收治的此类患者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以2011.1~2013.1之间我院收治的82例支气管哮喘患者资料为例进行研究,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以上患者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包括男性患者23例和女性患者18例,年龄在23~71岁之间,平均年龄46.7±14.8岁;观察组包括男性24例和女性17例,年龄在22~74岁之间,平均年龄46.7±13.4岁。两组患者均符合《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2]中提出的诊断标准,确保分组时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分布上无显著差异(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措施,给予抗感染、止咳、化痰、平喘等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加用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将2ml氨溴索注射液加入0.9%N.S 2ml中进行雾化吸入,对于治疗过程中出现咳嗽加重或喘息的患者则将雾化器连接在恒温器上进行加热再进行吸入。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统计并对比。
1.3 疗效判断 按照《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2]中提出的疗效判定标准将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及无效。显效:在治疗后7d内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肺部听诊罗音消失;有效:在治疗后7d内患者咳嗽、喘息等临床症状显著改善,肺部听诊罗音明显减轻;无效:除以上两种情况外或患者出现病情加重。以显效率及有效率进行总有效率的统计。
1.4 统计学处理 将两组患者相关数据录入SPSS 16.0进行统计学处理,数据显示用x±s形式表示,组间对比用x2检验,以方差值P<0.05作为对比显著标准。
2 结果
从两组患者的疗效情况来看,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1%(39/41),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8.0%(32/41),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统计见表1。从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改善情况来看,观察组同样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体数据统计见表2。从安全性来看,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3 讨论
目前临床研究已经证实主要是由于嗜酸性粒细胞及肥大细胞等参与了慢性气道炎性病变,而支气管哮喘患者之所以会出现咳嗽、气喘等症状也主要是由于气道换气功能障碍所致,患者往往存在有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情况,小部分患者会自行缓解,但是多数患者会出现症状加重甚至危及生命,这与患者的体质不同有所相关[3]。氨溴索是目前临床上应用最为广泛的祛痰剂之一[4],能够有效的刺激呼吸道来形成调节浆液,促进呼吸道纤毛的消除作用,减少纤毛及痰液的附着力,加速痰液的排除,减轻患者呼吸道的阻塞状况,改善咳嗽、气喘等临床症状。采用雾化吸入的方式能够更好的使药物进入呼吸道,直接作用于支气管粘膜,更好的发挥药效[5]。从本文数据来看,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1%,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仅为78.0%,差异显著(P<0.05),这说明了氨溴索雾化吸入对于患者的症状改善有着明显的作用。从安全性方面来看,虽然国家药监局指出有氨溴索过敏现象发生,但是本组患者无一例严重不良反应情况出现,对于雾化吸入时患者可能会出现的喘息加重或咳嗽现象采用了加温吸入的方式进行处理,效果显著。综上所述,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显著,相较于单纯采用常规治疗措施而言有着显著的优势,而且安全性较好,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诗虎.急危重症支气管哮喘抢救治疗的临川研究[J].临床肺科杂志,2009,12(7):718.
[2]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支气管哮喘的定义、诊断、治疗及教育和管理方案)[J].中华结合与呼吸杂志,2008,31(3):177~185.
[3] 杨华,余加林,刘官信,等.氨溴索對环丙沙星透过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的影响[J].中国抗生素杂志,2011,32(4):221~224.
[4] 杨平满,程正文,许攀峰,等.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铜绿假单胞菌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研究[J].中华医学感染学杂志,2012,22(1):166~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