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捐”,中国教育的第二财源

来源 :华人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nfeng_198603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关数据显示,从上世纪70年代末至今,海外华侨华人捐赠中国公益事业的资金500多亿元人民币。据了解,这些捐款的60%、约300亿元用在扶持教育事业上。除了政府拨款,侨捐已是中国教育的第二财源。
  华侨,这是对旅居国外的华人的统称。当今世界上几乎每个国家和地区都有华人。他们为当地的经济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很多贡献,已经或正在融入当地社会,并以能吃苦耐劳、富于进取精神得到了世界的普遍承认。
  由于远离故国故土,“叶落归根”这种中国人传统的“爱国爱家”的心理,在海外华人华侨中表现更加强烈。在海外创业致富后,他们把这种心理寄托在了对家乡公益事业的支持上。
  
  一位华人副总裁的“中国心”
  
  为了能回到祖国工作,他不惜从美国最大的银行跳槽;为了实现报效祖国的愿望,他选择妻子的首要条件是舍得捐钱;为了以充沛的精力回国服务,他在51岁时就提早从美国大通银行副总裁的高位上退下来并创立了“华人一家”爱国组织。他,就是美国大通银行第一位华人副总裁、全美最大的华人慈善机构——华人策划协会前董事长刘冠华。
  刘冠华17岁时随母亲前往纽约读书并考上了纽约大学,主修商科,取得学士学位后,进入当时全美最大的银行——美国银行任职,他在美国银行工作了3年后进入大通银行任职,凭着自己在金融方面出色的能力征服了众多金融巨头,1979年,他当上了大通银行的副总裁,成为该行有史以来职位最高的华人。
  但虽然身在美国,但刘冠华的心一直与自己时刻关心着的祖国一起跳动,他亲眼看着祖国的变化,亲身感受着祖国的进步,心中常常充溢着感动,他为祖国骄傲,为祖国自豪,他觉得,是该为祖国出力的时候了。1992年,刘冠华毅然从美国大通银行副总裁的位子上提早退休,他说:“光阴荏苒啊,我要把更多的时间献给祖国,因为我担心到正式退休时会力不从心,无法完成心中早已构筑好的计划。”
  刘冠华曾在金融界叱咤风云,也曾做了数不清的精彩策划,但他认为,“华人一家”才是最好的策划,而这份策划是献给祖国的,他要亲自去实施。“华人一家”组织于2001年成立,以支持中国教育和加强海外华人对祖国、对故乡的了解和联系为宗旨,活动包括回中国讲学、捐助大中小学教育、鼓励华裔青年回祖国寻根、号召有知识有经验的人回祖国服务等,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支持全国电视大学的发展。刘冠华说:“中国正走在飞速发展的高速公路上,最好的汽油是人才。”确立以全国电视大学为主要支持点后,刘冠华与省电视大学、江门五邑大学、台山电视大学等建立起密切的联系,无论是为各校的基础建设捐资,为支持学生到联合国参加比赛作赞助,还是亲自前往举行讲座,刘冠华都乐此不疲。
  


  2004年,为帮助台山市电视大学筹集资金修建新的教学大楼,刘冠华到美国与新中国教育基金会联合在旧金山华埠举行新闻发布会,呼吁华人积极支持中国大陆发展教育事业,并率先捐出10万美元,美国三藩市的《侨报》、《国际日报》和纽约的《世界日报》、《星岛日报》等分别刊登了这一消息。在刘冠华等的奔走募捐下,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的“华人一家”综合楼很快矗立于台山电大校园内。刘冠华认为,只有进一步使学校与企业互动联办,培养社会型人才,才能更好地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2005年,台山市电视大学又在他的支持和捐助下,首次开办了工商行政管理专业。
  推动年青一代华人到中国寻根,也是“华人一家”的主要活动之一。刘冠华说:“由于很多外国传媒对中国作了想当然的、不切实际的报道,使国外的华裔青年对中国的认识有了偏差。”他希望以最大的努力为华裔青年搭一道回乡的“桥”,让他们亲自回到中国四处看看,以亲身经历去思考、做决定。在成功举办了两次这样的寻根活动后,刘冠华顺应年轻人爱上网的喜好,制作了“华人一家”的网站,让全世界的华裔青年从中了解中国发生的巨大变化,让他们知道有一个平台在随时接引他们回国旅游参观。此外,他还积极支持外国的青年到中国进行学业交流,进行短期的中国文化学习;积极支持有学识、有专业经验的人士回中国服务,并特别希望那些已经退休赋闲的专业人士,回到中国继续发光发热。
  刘冠华说:“我还会一个城市一个城市地去做,主要是到贫困地区,如云南、贵州等地;同时,我还将积极发动世界华人一起来捐助。”
  
  最漂亮的学校是华侨华人捐建的
  
  侨捐在加强中国农村的基础教育方面的贡献尤其突出。他们的捐赠改善了家乡简陋的教学条件,如雪中送炭般为老少边山区少年儿童送去了希望,带来了知识,改变或正在改变他们的命运。
  “在农村,最漂亮的建筑是学校;最漂亮的学校是华侨华人捐建的。”这句话在中国许多侨乡广为流传。
  


  潮州沙溪镇宝山村原来只有一个百人左右的破旧中学。1993年起,海外潮州乡亲先后捐献5000万元,重新建造起一座建筑面积达37000平方米,集科技馆、图书馆、体育馆、标准运动场、植物园等设施于一体的现代化中学。如今,这所学校可容纳2500多名学生就读,彻底解决了周围乡镇学童就学难问题,并有数百农家子弟从这里考上了大学。
  潮州土地面积仅有3000多平方公里,平均不到5平方公里就有一所侨捐的学校。潮州市侨办副主任杨锡铭说:“在潮州,即使是最偏远、交通最不便利的山区,也有海外乡亲捐赠的校舍课堂。潮州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华侨华人的热心支持。”话语中充满了感激与敬意。
  潮州是海外华侨华人热心家乡教育的一个缩影。据不完全统计,从上世纪70年代末至今,海外华侨华人捐赠中国公益事业的资金500多亿元人民币。据了解,这些捐款的60%、约300亿元用在扶持教育事业上。除了政府拨款,侨捐已是中国教育的第二财源。
  在中国最大的侨乡广东,华侨华人捐建的中小学校达18000多所,比“希望工程”在全国捐建的学校数量还多三分之一;在中国的第二大侨乡福建,华侨华人捐赠教育的资金在60亿元以上;即使华侨华人资源很少的内陆省份四川,开展“侨心工程”10年来接受捐款8000万元,建立了260多家“侨心小学”。此外,许多华侨华人通过捐款“希望工程”等助学计划,在中国各地兴学助教,帮助贫困失学儿童。
  在山西岚县,有一个”张民觉教育奖学基金”,是由”中国试管婴儿之父”、当地旅美华侨张民觉先生1989年设立的,用于奖励当地在教育事业上取得突出成绩的教师和学生,至今已有50多人获奖。
  据不完全统计,从1949年以来,海外侨胞、港澳同胞对中国公益事业的捐赠达500多亿元人民币。
  海外华人华侨积极捐资捐赠,毫不吝啬,但他们在国外的创业却很艰难。
  海外华人华侨经济活动的起源是小规模的商贩活动和服务行业,依靠的是”三把刀”,即理发刀、裁剪刀和菜刀。即使是新近一二十年到欧美的非投资性或非高知识背景型的华人移民,他们大部分所赖以谋生的经济活动也是这些。在东南亚国家,他们是以经营日货杂货店为主;在欧、美、日等国家,则是以餐饮业为主。
  到了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东南亚一些华人家族企业才建成了颇具规模的商贸集团,农产业集团、工业制造业集团、房地产业集团,以及金融、保险、证券及财务服务集团。20世纪80年代以后,一些具有高知识背景的华人或实力雄厚的东南亚国家或地区华商的第二代,开始在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地开办高科技产业。
  华人华侨爱国爱乡的传统,在很早就已经形成。20世纪初在推翻封建帝制、创立民国政府的斗争中,华侨就是主要力量,华侨在组织发动、舆论宣传、人力财力上的支持是辛亥革命的重要保证。孙中山称“华侨是革命之母”。在中国抗日战争时期,有许多华侨回国参战、捐钱捐物,表现出极大的爱国激情。
其他文献
在英文媒体强力覆盖全球,操控着世界话语权的大格局中,华文传媒大体仍属弱势媒体,依然居于非主流的地位。但是,这并未能遏止华文传媒尤其是海外华文传媒前行的蹒跚脚步,许多新的海外华文媒体仍在不断诞生,有志于传承中华文化、发展海外华文传媒业的人士依然继续投身海外华文传媒界。他们默默耕耘,守护着海外华人华侨的“精神家园”。泰国《亚洲日报》执行总编辑林兴先生就是其中的一位。  从当年踌躇满志的青年小伙到如今的
期刊
浙派画家郑竹三    写美术华章,得神形兼备意文人诗韵,传汉唐雄风。  精笔墨文翰,悟澄怀出新神心画粹美,妙性情率真。  郑竹三,1943年10月出生于浙江金华。1955年随母定居杭州,1961年始学中国画至今。  擅长书法、中国画,兼长美术理论,师从余任天、周昌谷、陆俨少、朱金楼等。岁月如流,修身从道,博闻强识,春华秋实,敬业乐群,时和岁丰。现为浙江省博物馆西湖画院副院长,浙江省国际美术交流协会
期刊
1956年7月14日8时,从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总装线上开出12辆解放牌CA10型4吨载货汽车,这是新中国生产的第一批国产汽车。解放CA10成为几十年来中国汽车工业的代名词。  1958年3月10日,南京汽车制配厂仿制前苏联嘎斯51型2.5吨载货车制造出我国第一辆国产轻型载货汽车,被国家命名为跃进牌。这是新中国生产的最早的轻卡。同年,该厂改名为南京汽车制造厂。  1958年,一汽按一机部的通知开始生
期刊
也许很多人都无法想象,1998年8月浙江吉利汽车公司生产的第一辆吉利下线时,吉利老总李书福的感受。  那是很复杂的,兴奋、激动,也许,还掺杂着那么一丝丝——辛酸。  一直以来,他都是“偷偷摸摸”地做汽车。但他的“吉利”,仍在中国汽车工业史上留下了夺目的一笔——这是第一辆由民营企业生产的轿车,而且是一辆完全自主产权的轿车。  没有政策、没有扶持、资金不足、技术力量薄弱的民企也能生产轿车,而且是完全自
期刊
“长安既有合资企业,又要树立自己的自主品牌,我们始终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是请进来,二是走出去。我们感觉走出去天地宽,走出去能够取得成功。”    ——尹家绪    在经历2002年至2003年连续两年汽车“井喷”行情之后,2004年,整个中国汽车行业突然风云突变,一时间降价风潮四起,车市低迷,回想起那一段日子,身为长安集团当家人的尹家绪仍会感受到那种焦虑情绪。就是在这一种大背景下,由他领导的长安汽车
期刊
邢李(火原)不靠林青霞出名  汤 绿    他绝不张扬,也不过分谦虚,坐拥25亿美元资产却行事低调,然而却因为娶了一位明星太太,而被人广为所知。他就是跻身“《福布斯》杂志全球500富豪”的香港思捷环球控股有限公司董事主席邢李,上原。  他和太太林青霞一起出現时,总是低调而不显眼,似乎低调是他一贯的作风。从零散稀少的信息来看,他的处世态度,有着洞悉人性的圆融。比如林青霞接受媒体访问时曾提及,有一次女
期刊
四月的天津,河水的冰刚刚解冻,30多岁的李金元在凌晨2、3点钟跳进河里游泳。河水刺骨,可对一个正遭受着毁灭性打击的年轻人来说反而感到清醒。20多年的积蓄、2000多万元的家当因为一个项目的失败而全部泡汤,他不得不用这样的方式来逼迫自己面对现实。  9年后的现在,上海进入一年中最好的季节。挟4亿美元南下上海的天狮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李金元意气风发,在波特曼酒店最顶层的总统套房里,接受专访的李金元
期刊
上海有新闻    近期的证券市场内,人们正沉浸在大盘上扬创新高的喜悦中,在股市连创新高的过程中,人们所感受到的,是越来越有信心的政策远景与投资环境,是越来越有效率和灵活的政府职能。  对上海这个多元化文化并存发展的城市,偶而的震荡在事隔数月后也可能换来更稳定的上升,这是市场的规律,也是国际经济发展的规律,更是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在机制法规上不断完善过程中必须经过的路径。  正如有评论所说,从另一角
期刊
“化妆品事业是一个永远不会衰落的行业,只要有女人存在,化妆品的市场就会一直存在。现在如此,将来更是如此。”走过千山万水的Alice Kuo对自己的选择充满着自信,她的自信也影响到她的母亲。  如果要用一种颜色来形容Alice Kuo,也许粉红是最恰当的颜色:柔和、温软、浪漫,甚至还带着些许的天真。或许这样的颜色和她的年龄不成正比,但只要和她深谈过,这样的一种气息就会清晰而柔软地弥漫开来,悄无声息。
期刊
2003年11月1日,葡萄牙国际龙商联合总会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成立。当天,来自西班牙、法国、德国、意大利、奥地利等国侨领代表及葡萄牙华人100多人参加了成立大会。陈王斌先生当选为葡萄牙国际龙商联合总会会长。  葡萄牙国际龙商联合总会是在陈王斌先生的积极策划和推动之下组建的,没有陈王斌,可能也就没有葡萄牙国际龙商联合总会。这个组织的成立,在为中国和欧洲华商建立起一个商务信息交流中心,成为济济一堂华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