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症候群蔓延

来源 :党员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alno1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覆盖中国90%的智能手机,月活跃用户约六亿。这是诞生五年来,微信的最大资本。
  然而,在2016年微信公开课广州站的第一场,“微信之父”张小龙却希望每一个微信用户都能够尽快地离开微信。如果你每天在微信里花太多时间,“我们很担心”。
  这不是个人感受,数据亦可为证:55.2%的用户每天打开微信超过10次,25%的用户每天打开超过30次。对于越来越多的人而言,微信成为一天的开始、一天的陪伴和一天的结束,生活基本被“微信化”了。
  于是,因微信所感染的那些“病症”也愈发显形,加速在社会机体中蔓延,侵入每一个正生活在微信里的人。
  从依赖到焦虑
  一小时不看微信,感觉像错过了几个世纪
  公务员李俊的大部分时间,都沉浸在微信世界里。
  每天他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躺在床上看微信。开车上班,堵车时刷“朋友圈”,等红绿灯时也盯着手机看,分秒必争。
  白天,李俊几乎把所有碎片化的时间都用在了微信上;晚上下班,还有一堆微信公众号等着他过目。他主动在群里发起话题,引导讨論,以维护群的活跃度;他翻看认识的不认识的人发来的微信消息,迎来送往……连去卫生间不带手机他都觉得少了点什么,感觉自己患上了微信依赖症。
  “每天的工作从起床后处理群消息开始。”这是微信团队《微信生活白皮书》中描述的一个典型微信用户的行为习惯。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罗家德认为,人们的社交圈是一个包括内核圈、外层圈的分层结构。内核圈是由强关系组成的紧密圈,外层圈是体现弱关系的一般圈。对微信群来说,因为不见面、不认识的人也能形成群,这就可能使外层圈的交流冲淡了内核圈的交流。“人与人之间的联系看似多了,关系却变淡了”。
  微信加了几十个群,通讯录名单几百人,每天要花数小时看完每一条更新的“朋友圈”状态,甚至有人说“一个小时不看微信,感觉像错过了几个世纪”。但70后企业主管黄女士的看法也代表了一部分人的观点:“每天花很多时间刷微信,感觉学了不少知识,可回想起来,根本没记住几条真正有用的。”花费了大量时间精力,得到的却都是碎片化信息,不少人因此产生了焦虑。
  从现实角度来说,花越多的时间看“朋友圈”,说明在现实生活中做事情的时间就越少,与家人、朋友真正面对面交流的时间也会大幅度压缩。
  “我注意到,有一些基本不刷‘朋友圈’的人,他们往往在生活中有某些着迷的兴趣爱好,为此投入了较多精力。”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精神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吴枫表示,社交软件这么火爆,恰恰说明整个社会人群的心理需求满足不够,人们太过于忙着赚钱、忙着生活,但内心渴望交流、渴望受关注等情感需求没有获得充分满足。
  工作休息没了界限
  “其实我们都没看完,但是都转了,就是告诉领导我看了”
  “有人说,一个人在微信群里有多活跃,在现实生活中就有多无聊。”80后白领王欣认为,在微信群里不应活跃过头,否则会给别人带来烦恼。比如,单位群、部门群的建立本是出于工作需要,对这类工作群,不能“全天候”没完没了,一些人喜欢下班时间仍在群里跟同事谈论工作,向下属询问工作进展甚至分派任务,无疑会增加别人的压力。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曾对2086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53.3%的受访者认为微信提高了工作效率,也有47.3%的受访者认为微信模糊了工作和生活的界限。
  “过去使用电脑QQ群,只是白天工作时间在线;现在用手机微信群,就是24小时在线,晚上或者周末休息时,单位领导也有可能在微信群里布置工作,客户也可能在群里提出要求。现在,我晚上也不敢关机,工作生活分不开,周末也感觉不到放松,压力实在太大了。”王欣说。
  但机关处级干部蒋力却觉得,工作本来就和生活息息相关,微信只是顺理成章地把二者联系在了一起。“反倒是在工作群里,大家有时会闲聊,可能拖慢了工作的进度”。蒋力认为这才是微信工作群的弊端。
  胡宗方供职于一家设计公司人力资源部,公司要求每位员工在一个月内,发动家人朋友关注公司微信公众号,并将成功关注人员的微信账号上报至公司核对,每人最少“发展”30人,上不封顶,各部门的完成情况还要计入季度考核指标。
  “不仅要关注公众号,有时还要为领导的讲话赚阅读量。”胡宗方的同事小露说,公司领导转发一条“朋友圈”,配上文字“这是某集团领导的讲话,请大家认真学习”,之后,几乎所有员工都会立即转发,“其实我们都没看完,但是都转了,就是告诉领导我看了”。
  “这是我的生活圈,凭什么领导可以强制考核、强迫转发,有依据吗?”胡宗方不解。
  排着队去“点赞”
  “点赞的同级间居多,上级如果给下属点赞,就相当于口头表扬了”
  下级能成为上级的微信好友,似乎也成为了一种新的官场肯定。
  去年12月,《广西日报》官方微信发表题为《这条微信竟然惊动了柳州市委书记,他在“朋友圈”点赞并转发》的文章。文如其题,一条微信被市委书记转发并点赞,被官方媒体定性为一种官方的认可与赞扬。
  上海市某机关公务员李丽也注意到,官员们的微信朋友圈里,“点赞的同级间居多,上级如果给下属点赞,就相当于口头表扬了”。
  如果是领导转发的,下属都默默点赞。甚至,有些单位领导分了派系,会根据给谁点了赞来判断他们有没有“站对队伍”。
  就这样,有领导在的“朋友圈”,被活脱脱演变成了“宫心计”。
  新的人情负担
  为了拉票,十几年没见的老同学、八竿子打不着的远方亲戚,都成了“推送对象”
  “稍等一下再开始行吗?我们校长的孩子参加艺术比赛,我先帮他孩子投个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高中老师赵蕊来了这样一个开场白。她说,这几天都是自己先投好票,再把链接发给亲戚朋友,发点小红包,发动更多人投票。
  可是,你能不投吗?在中国的人情社会,“你给我面子投了票,下次我帮你投回去”,成了“朋友圈”的人情新负担。
  为了拉票,十几年没见的老同学、八竿子打不着的远房亲戚,都成了“推送对象”,各种由纸尿裤、奶粉、麦片等冠名的母婴类产品、“萌宝”评选像病毒般传播,而实际上大多是品牌的营销活动。
  上海泛洋律师事务所律师刘春泉认为,这类活动其实是一种新衍生出的“病毒式营销”,利用的是“朋友圈”抹不开面子的人情交际。不少帖子里都附带着商品、品牌或公众号的广告链接,只需要分享出去,就可以利用身边的人进行二次传播,用户相当于在收益很小的情况下帮厂家进行了宣传。
  (金卫东荐自2016年1月18日《解放日报》)
其他文献
[摘要]根据对湖北省图书馆读者的调查和全国第十次国民阅读调查的数据,揭示读者需求的多样化趋势,分析了公共图书馆服务反馈机制运行过程中相关措施,提出应构建高效的信息反馈处理系统,创新服务形式,构建“第三空间”,采取合理对策措施,激发图书馆活力,重视人才建设等措施。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服务需求多元化;反馈机制  [中图分类号]G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14)
2015年11月13日晚,巴黎发生了被称为“法国911”的重大恐怖袭击事件。  这是一次教科书式的城市恐怖主义游击战,恐怖分子不仅引爆炸弹,还使用自动步枪射杀无辜民众。其中最为严重的是巴塔克兰音乐厅发生的冷血袭击事件,两名枪手将现场观众劫持为人质,却并没有要求谈判,他们只是想通过劫持进一步扩大影响,最终几乎将所有人质射杀。这种不提出任何具体政治诉求和条件,专门以杀戮来显示存在感和宣扬恐怖暴力价值观
摘 要:[目的/意义]个体云存储服务中的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其推广的主要阻碍,分析用户云存储服务使用过程中对具体风险因素的感知,是提高云存储服务质量、提升用户满意度的基础。[方法/过程]从服务保障、功能、连接、财务、心理、隐私6个维度来探讨用户使用云存储服务中的具体感知风险,重点引入转换成本这一调节变量,对用户感知风险、用户感知转换成本与用户持续使用意愿进行回归分析。[结果/结论]用户感知隐私风险、连
有通过收费站经历的人都明白,你和收费员之间是最疏远的人际关系,经常相逢却不相识:把钱递过去,接过找回的零钱,然后绝尘而去。因为天天上下班的原因,我无数次经过旧金山海湾大桥17个收费亭的每一个,却从未和里面的任何人有过值得记忆的交谈。  一个很平常的周日上午,接近一個收费亭的时候,我听到很大的音乐声,好像是聚会或迈克尔·杰克逊的音乐会。四下打量,其他车的车窗都没有打开。向收费亭里面看,只有一个人在跳
摘要:文章通过借鉴学科馆员制度,论述了“学科编目员”制度设立的必要性,井对“学科编目员”的职责及素质作了阐述。  关键词:学科馆员;学科编目员;编目工作;知识组织;高校图书馆  中图分类号:G25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12)07-0147-03  近年来,我国一些高校图书馆相继引进、推行了学科馆员制度。具体做法是:图书馆根据工作能力与知识背景选择素质较高的馆员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中国经济结构调整也是渐进的。  目前,中国经济正在发生“微妙”变化。虽然有些变化还并不明显,但这一小步又一小步的“微变”,正为新一轮发展积蓄能量。  投资心态“微变”:  楼市不再虹吸  中国经济“微变”,首先反映出来的是人们投资心态的变化,即挥别“投资增长论”,其集中体现在人们对楼市投资心态的变化上。  在四万亿元投资之后,各方认识到,投资不再是拉动中国经济的“万能钥匙”。从
日本作家米泽穗信说:“人在被依靠时才能成为人。”如果你懂这段话,那么,你长大了,你的人生体验一般也差不到哪里去,因为从此以后,你可以从平淡无奇甚至惨淡的生活中,品尝到来自心灵深处的愉悦感和幸福感了。  那是一件极其美妙的事情。  在杭州的一个论坛上,看到网友写下的一段散淡的文字。但就是这段文字,让我反反复复读了好几遍。  “妈妈到杭州来了,她是南昌铁路局的,因为单位组织旅游,才到杭州来的。她说,第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江苏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能力评价研究——专利视角”(项目编号:2013SJB870001)。  作者简介:汪满容(1986-),男,助理馆员,硕士,研究方向:文本挖掘。业务研究  〔摘要〕针对传统的新生入馆教育方式存在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过关训练模式的新生入馆教育方法,设计了一种新型的自主式新生入馆教育培训平台,并结合江苏大学图书馆的新生入馆教
摘要:[目的/意义]探究差异性任务情境对用户移动诊疗信息搜索行为的影响,并基于对比分析为移动诊疗信息的产品和服务创新提供改进方法和策略。[方法/过程]选取事实型、解释型和探索型3种代表性任务情境.采用“情境实验 问卷访谈”的方法获取研究样本的行为特征数据并辅助以录屏软件全程记录实验过程.通过人工编码、数据清洗和数据预处理等步骤对收集到的问卷文本和视频数据进行处理.获得36个有效样本和108份有效数
申请英国中学,这些信息不可或缺。  随着全球国际化程度的逐年增加,出国留学已经不再是一件新鲜事。英国作为中国留学生就读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每年赴英留学的中国学生人数更是一直处于递增态势。根据英国高等教育统计局(HESA)对2019年英国高校学生的细目统计显示,来自中国的学生人数首次超过12万,占非欧盟学生总数的三分之一以上。而英国“大学和学院招生服务中心”的数据显示,申请2019年秋季赴英国就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