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膜拜描摹

来源 :户外探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5few5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卡绘画艺术是西藏文化的奇葩,千余年来影响深远。唐卡(Thang-ga)也叫唐嘎、唐喀,源于藏语的音译,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唐”的含意与空间有关,表示广袤无边,就像在一块布上,既可画几百甚至上千尊佛,也可只画一尊佛。“卡”有点像魔术,指的是空白被填补。藏族唐卡类似于汉族地区的卷轴画,多画于布或纸上,然后用绸缎缝制装裱,上端有横轴拴细绳便于悬挂,下轴两端饰有精美的轴头,画面上覆有薄丝绢及双条彩带。涉及佛教的唐卡画成并装裱后,一般还要请喇嘛念经加持,并在背面盖上喇嘛的金汁或朱砂手印。也有极少量的缂丝、刺绣和珍珠唐卡。唐卡的绘制极为复杂,用料极其考究,颜料大都为天然矿、植物原料,色泽艳丽,经久不退,具有浓郁的雪域风格。
  
  唐卡的历史和分类
  如果连壁画也算上,西藏的绘画历史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但唐卡的出现,则要推延到7世纪,松赞干布建立吐蕃王朝开始。松赞干布统一西藏之后,通过与尼泊尔尺尊公主和汉地文成公主联姻,巩固起自己的帝国。两位公主将佛教带入西藏,随之兴建起大、小昭寺等宫殿建筑。据五世达赖所著《大昭寺目录》一书记载:“法王(松赞干布)用自己的鼻血绘画了一幅白拉姆女神像,后来蔡巴万户长时期果竹西活佛在塑白拉姆女神塑像时,作为核心藏在神像腹内。”这是目前所见唐卡最早的记载。由此可以肯定,唐卡是在松赞干布时期兴起的一种新的绘画艺术,距今约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唐卡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浓郁的宗教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历来被藏族人民视为珍宝。唐卡的品种和质地多种多样,但多数是在布面和纸面上绘制的。另外也有刺绣、织锦、缂丝和贴花等漂亮的织物唐卡。藏族唐卡在内容上,大多为西藏宗教、历史、文化艺术和科学技术等,凝聚着藏族人民的信仰和智慧,记载着西藏的文明、历史和发展,也寄托着藏族人民对佛祖无可比拟的情感和对雪域家乡的无限热爱。
  根据制作唐卡所用的材料,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用丝绢制成的唐卡叫做“国唐”,另一种用颜料绘制的唐卡叫“止唐”。
  根据丝绢材料的不同,“国唐”又分为绣像国唐、丝面国唐、丝贴国唐、手织国唐与版印国唐等五种。而通常人们所认知的唐卡大都是“止唐”,也就是绘画唐卡。由于唐卡的画法多种多样,止唐也有好多种,主要是依据画背景时所用颜料的不同色彩来区分的:彩唐是用各色颜料画成背景的彩色唐卡;金唐是用金色颜料做背景,朱砂勾线,局部染色的唐卡;红唐与黑唐分别使用朱砂和黑色颜料做背景,金色勾线,局部染色。而版印止唐的制作方法与制作版印国唐是基本相同的,惟一的区别是,国唐印在丝绢做成的画布上,而止唐则印在棉布做成的画布上。
  绘画流派
  不同风格的唐卡代表了西藏不同的画派。勉塘派是藏区最早的一个画派,创始人是14世纪的勉拉顿珠,他的特点是愤怒像怒中含笑,上色淡雅,身体各部位的尺度适中等。噶知是藏族绘画雕塑的一个流派,据说该流派沿袭噶玛牟觉多杰撰著的《图像度量经》之画风,以绘制宁静善良的人物画像出名。钦泽派的创始人是西藏贡嘎尔朵地方的钦泽欠茂,该派脱胎于曼唐巴画派,所以较多地保留了曼唐巴的画风。噶尔热是南木卡扎西活佛把藏画的度量和汉族国画的上色、景物布局结合起来的一种画派,他的特点是画面大、容量多,人物笑容藏而不露。杰居毕画派则是由噶玛曲央多杰在藏画基础上吸收了克什米尔画风而创立的。学者智嘉和曼唐·察卡等人的画风称为旦鲁派,该派著有《神像度量如意宝珠》等美术典籍。希岗巴活佛的画风以及保持这种画风的画派称为希岗巴,由于此派受尼泊尔绘画风格的影响较大,所以也称尼泊尔画派。另外,还有代热派、曼鲁派、曼萨尔派等多种说法。
  唐卡的绘制
  唐卡画师在开始绘制唐卡前,一定要卜择吉日,焚香祷告,然后边诵经边准备绘画所用的画布和颜料,然后开始绷制画布。绘画唐卡所用的画布布料选用的是平滑、密致的白棉布,上面不能有任何污点、小孔或裂缝。若唐卡幅面很大,还要对幅面较小的画布进行严密拼接。将裁好的画布洗净、凉干,然后用绷棍、绷绳绷到绷架上。画布需要粘接时,用浓度适量的胶水把绷好的画布接头粘合在一面。绷好画布后就要开始打磨布面,在烈性的青稞酒内加少量的胶在画布的正面刷一遍,然后在白颜色内加适量的水和适量胶调好后刷在画布的正、反两面,画布在太阳下晒干后放在平整光滑的平板上,用清水打湿画布。水太多会粘在平板上,水少就成了干磨,这些都要在实践中慢慢摸索。然后用杯子或小碗倒扣在画布上磨一遍并及时晒干,再磨另一面,这样反复三到四次为止,最后选择较光滑的一面作为绘画的一面。
  准备工作做完,就要开始绘画底稿了。底稿首先从佛像开始,根据《藏传佛教造像度量经》严格地画出佛像的造型,并画上衣服、璎珞及法器等,然后从佛像周围展开设计山水、行云、花草、禽兽和房屋等。打底稿使用炭笔,现在大都用铅笔了,要经过反复修改。然后对设计好的底稿白描图进行黑颜色重复勾线,主要是让黑颜色直接和画布接触,以免日后因为炭笔色隔在画布和颜色间导致颜色脱落掉色。然后开始染色,常用的染色方法有平染、点染和湿染等方法,根据不同的内容和画师的风格而选择。之后开始勾金线、边线,针对不同的绘画内容需要用不同的方法。最后用猫眼石或玛瑙石笔在勾金上打磨使其发光。唐卡上有佛像冠冕等珍宝装饰的地方以及靠背上镶嵌的花边、屋顶和美宅的勾金、脑后帐幕、火纹、宝物等所有勾金及座床、金具、靠背花边等涂有金片处都应该打磨,才会有想要的效果。
  唐卡把佛像的身体、衣服,装饰风景与供品等全部完成后要刻画脸部,这一过程叫“开眼”。首先用佛像本身的肉色在脸部染色,体现脸部的立体感,然后在眼内画一遍白粉,佛及报身等的眼由少量的淡三青描出睫毛和眼中,再用淡花青勾圈,最后浓花青点出眼中点。高僧像、怒神及人物的眼睫毛和眼中用淡桔红或淡茶色画完后用淡黑勾圈,浓墨点出眼中点。像其他一些小客佛、善像等的开眼颜色又有不同,这些都是佛经中规定出的,画师在开眼时都会非常谨慎。
  完成的唐卡作品通常都会装裱,然后唐卡画师将装裱完成的唐卡拿到活佛处进行开光加持,用朱砂在唐卡背面写上经咒,有的还会按上活佛的金汁或朱砂“手模”。
  绘制唐卡是一件非带严肃的事,画师动笔前要专心修行数日,以达到养性凝神的目的,画师一般都很少留名,因为他们视绘制唐卡为一种奉献或修行的行为。唐卡的题材内容涉及藏族的历史、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堪称藏民族的百科全书。
其他文献
挪威,一个让人既熟悉又陌生的国家,位于斯堪的纳维亚山脉的西侧,风光旖旎,带有强烈的地域特色,欣赏由百万年冰川地形变动而形成的峡湾景色、去滑雪胜地霍尔门考山滑雪,在北部城市看午夜的太阳以及美丽的北极光,这些北欧风情,每年都吸引着世界各地大批的游客。这个已连续六年被联合国评为最适宜居住的国家,绝对是你旅游观光的好去处。  曼哥夫户外品牌于2010年9月来到这个美丽的国度,在这个注重生态环保的国家,曼哥
2007年10月21日,Valeri Babaov 和Sergey Kofanov完成了一次纯粹的阿尔卑斯的风格的攀登,首登贾奴西侧柱状山体路线,全长3000米的路线难度达VI/W14 /80。冰壁/M5,结合了高海拔、冰岩混合及轻装快速等多重元素的漂亮攀登。我们试图通过访问不仅能更多了解那面高大的岩壁,还有伟大的俄罗斯登山者Babanov的内心世界以及他攀登的动力源泉。    《户外探险》:首先
阅读上海弄堂    从张爱玲苏青到程乃姗王安忆,上海籍的作家总爱把笔端对准上海的弄堂,她们觉得这里是大上海一个抹不掉的底色。弄堂是上海的特产,是专属于上海人的。如果你是位想洞察上海最深层底蕴的行者,那么请你走进它。  《上海,叩响石库门》的摄影作品出自摄影师马良之手。谈到“邮差”系列的创作过程他说:“春节吃饭时候,托在邮局工作的亲戚在上海邮政博物馆借了老式的邮差服装 由于很贵重,于是按照它的样子
风雪天气你的冲锋衣够保暖吗?    在户外服装领域,防水、防风、透气这三项功能已经成为一件功能性外套的基本要求。市面上常见的产品大多也只具有这几项功能而已,但是在极限的寒冷条件下,一件卓越的功能性服装还应具备保暖的功能,传统的功能性服装为满足透气度的需要,不得不抛弃了保暖这一重要功能,而以不断创新而闻名的德国薄膜制造商——新保适(sympatex)又推出了一项最新技术一REFLEXION,率先提出
我几乎是变态地迷恋着夏天的桑拿天,我喜欢奔跑、骑行在这样的天气里,只有汗水淋漓才让我觉得夏天才像个夏天。    《跑步者的世界》RuNNER’S World    夏日,灿烂的阳光,速度是七十迈,心是自由自在。你想一次比一次跑得更快吗?《挑战上半场》讲述38岁的全职家庭主妇Deborah、45岁的医生Hoboken、38岁的学校教师Kate,这三位程度不同,目标也不一样的跑步爱好者,是如何在Run
郁达夫曾经在尚贤坊邂逅王映霞,惊为天人,近代史上一段浪漫爱情故事在这里展开。里弄有很多故事,但世人传诵的也只是他们愿意记得的那部分。如今,新上海的拥有者们正在为一个个古老的石库门书写着新的故事,他们活跃于坊间的小小场地。踏着自行车、蹬着轮滑鞋、手持马球杆以及运用一切‘上海”化了的运动工具。我们身后的弄堂,等待着新的邂逅。    巴黎街头,一群年轻人从brooklyn店走出,他们入时的打扮中有个共同
六月的舞蹈 胡悦薏    民族:藏族  节日旅行日期:农历六月十六至二十五  节日旅行看点:六月会的藏族舞蹈    民族节日  藏族的雪顿节、赛马节已经声名远播,而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隆务镇和附近村庄每年夏天所举行的热贡六月会(热贡是藏语中对黄南州一带的总称),当地藏族称为“竹巴勒仁”的活动,对世人来说,似乎还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  六月会在每年农历六月十六到二十五举行,这时正是高原地区一年
我们最初的计划是从桑龙西山谷接近央莫龙山峰并从东侧攀登。但进入桑  龙西山谷后,恶劣的天气挡住了我们的脚步,此时我们有两个选择——第一个选择是取  消行程返回成都择日再战j第二个选择是从冲坝山谷进入攀登,但是那样我们只能到达央莫龙南面。  央莫龙南壁难度非常大,并且可能没有一条可行的路线登顶。最终我们选择第二方案——在冲坝山谷徒步两天后,我们  到达亚莫根错湖边设立了大本营。从这里开始攀登将由两部
远在几千年前 四川盆地就存在着几条通向北万和沿海通向今缅甸印度地区的国际大通道其中最大的一条叫蜀身毒道蜀身毒道是汉代时的称谓,蜀是四川身毒是印度的古称大量历史记载和考古发现公元前四世纪之前蜀身毒道便已开通是中国对外交流的经贸通道中最早的一条。印度的一些重要的考古发现也证明巴蜀先民与南万世界有所交通和交流蜀身毒道由贯通四川和云南的灵关道、五尺道黔中古道、博南道、永昌道和缅印道连接而成在中国境内长约三
纪录  英国70岁老翁横渡英吉利海峡  据外媒近日报道,英国退休的外科医生罗杰艾索普在70岁高龄时横渡英吉利海峡,同时他也打破了吉尼斯世界纪录,成为横渡英吉利海峡的人中最老的一位。  艾索普今年七十岁零四个月,是三个孩子的爷爷。之前的纪录保持者是七十岁零四天的美国退休机长乔治布伦斯塔德。因为天气原因艾索普已经推迟了好几天,直到近日才顺利下水。早晨8点,艾索普从英国肯特郡的莎士比亚海滩出发,经过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