浇树浇根,育人育心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wei5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和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和实施, 转化学困生工作已摆在了前列。学困生现象已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学困生的帮扶转化工作同时也关系到和谐班风校风和学校的“防流控辍”工作的突破与成效乃至和谐社会的建设。本人根据多年的思想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实践,谈谈转化学困生工作的体会和认识。
  一、“爱”是促使学困生转化的前提
  爱的力量是无穷的,没有说教可以打开一颗封闭的心。爱是教育的基础,是转变学生学习困难的前提。只有形成了爱的氛围,创造了和谐教育的环境,我们才能走进他们的心里,取得他们的信任赖。因此,班主任老师必需要对学困生充满爱。那么该如何去关爱学困生呢?应从理解、尊重、关爱学困生,建设好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入手。做学困生的转变工作,靠机械的批评、说教,往往效果甚微,教师只有把爱心放在学生身上,使学生在思想上有共鸣,行动上有回报。
  二、“耐心”是促使学困生转化的关键
  对于学困生来说,他们不仅需要爱,还需要细致的耐心和毅力。学困生有学习和进步的愿望,但缺乏自制力和毅力。在进步的过程中,他们经常遭受反复的不利影响。因此,班主任应帮助他们分析原因,鼓励他们在学习困难的过程中继续进步。帮助学困生改正缺点,不断进步,教师需要长期的努力,需要反复细致地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教师需要耐心和毅力。
  三、赏识是使学困生进步的添加剂
  人性最深的本性是被别人欣赏。要教育孩子,我们应该从欣赏开始。转化学困生更应该从赏识开始。我认为赏识教育的内涵主要表现在尊重、信任、理解、欣赏、激励和宽容等。这里想着重谈一谈赏识、激励的话题。
  善用物者无弃物,善用人者无弃人。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即使是木屑,也可燃起熊熊的炉焰,学困生也不例外,他们也有某些优点和有闪光点。如有的虽然学习成绩或纪律差,但音体美方面也有专长。若把他们看死了,就更易使他们自暴自弃了。若以赏识的心态去发掘他们身上的优点,哪怕是点滴进步,也要表扬与激励他们,让其重拾自信。如果他们自信“我也能行”并且成为一种定势,他们就会主动克服学习前进途中的困难和障碍。这样学困生的转化教育就能起到化腐朽为神奇的效果。
  赏识性的激励评价概念里不仅有表扬与鼓励,也可以有批评与敦促。关键在于你的批评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要伤害学生的自尊与自信心,让他们能以感激的心态乐于接受这个“礼物”。要让他们有这样的感觉:“我仍然是老师心中的好孩子。犯了错不要紧,我相信自己是能改正的”。
  根据我的做法,评价激励可以从以下方面切入:①课堂教学中适时表扬激发其自信心和积极性。②课后的私下交谈中委婉地指出其不足以及改正的措施④于作业的评语中渗透对学困生的激励评价。⑤在期中或期末的家庭报告书中使用激励与期望性评语,让操行评语成为学生成为了解自己闪光点与努力方向的窗口。
  赏识是树立学困生自信心的土壤。要给学生积极的评价,多鼓励、少批评,激励学困生不断进步。
  四、自信是促使学困生转化的条件
  可以说没有自信,便没有促使后进生转化的条件。学困生是发展中的人,是有个性的人。瓦拉赫上中學时,功课几乎不及格。当时,人们普遍认为他将来永远一事无成。只有一位化学老师发现瓦拉赫在化学实验中非常细心,并且具有研究化学的能力。在这位老师的指导下,瓦拉赫的研究才能得以显现,终于成为了一名著名的化学家。教育专家说: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我很欣赏这句话,因为这句话告诉我们如何面对我们的学生,哪怕是学习基础特别差的学困生时也一定要充满信心,做到不放弃,不抛弃。在学生的转化过程中要始终坚信只要措施得力,方法得当,定能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作为班主任不但要对自己及学生要有自信,同时也应该要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因为学困生往往最容易自卑,认为自己什么都不如别人。
  学困生身上也有闪光点,关键是教师如何去挖掘、去把握,以此为契机,鼓舞其士气气树立其信心,帮助他们克服自卑,走向成功。
  五、班集体是促进学困生成长的动力
  在班集体中,学困生的表现将直接影响班风和学风。但能量不小,可能有一定的破坏性。靠班主任一个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运用集体的力量对学困生进行教育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对那些学习暂时有困难、行为一时有过失的学生,他们往往将自己孤立于集体之外。因此,班主任应采取有效的措施把他们带回集体, 让他们在集体中担当有尊严、受尊敬、被信任的角色,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从而激发他们的信心、勇气和力量,发挥他们光和热。让他们了解自己的形象和行为,不断地自我反思和自我修正,从别人的赞美和批评中脱颖而出。班主任还应动员同学、老师和家长帮助学困生,共同努力改造学困生。班级集体力量很强,我利用班级集体凝聚力来倡导全班同学关心“学困生”,我根据班上“学困生”的各种症状。在每个阶段确定一组密钥转换对象。并制定出了相应的转化方案,同时从班级内挑选表现良好同学进行帮扶、结对子。由此形成了互帮互学,比学赶超的良好学习氛围,从而产生了较大的动力。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各类集体活动,注重活动中学困生的引导,利用集体的力量教育他们。增强学困生集体荣誉感。这样不仅感染激励了学生,它还制约学困生,使他们能够养成健康和向上的道德习惯和发展良好的学习品质。进一步帮助他们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集体的教育功能是相互交织、渗透和不可分割的。集体力量可以使学困生逐步提高,从而促进学困生的健康成长。
  浇树浇根,育人育心。学困生是我们教育的重要对象,更是需要我们关爱和赏识的"弱势群体",我们要善于投入情感,投入信心,采取合理有效的策略去做转化工作,使他们早日成为社会建设的合格人才。
其他文献
班主任的工作内容是极其广泛的,除德智体美劳五育工作还应有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目前的许多学校对这一工作是谈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在我的多年的临床心理咨询中,有许多很值得记忆或回忆的个案故事,因为这些个案具有时代性和代表性,当然也很有启发性。我觉得对身在一线的教师们有极大的帮助,那就是必须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实践中许多个案,的确给我们教育者和家长都是有警醒的作用的,,同时也给我
期刊
高中新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了好几年,通过多次的培训以及自己的教学实践,发现只有切实做好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才能够在教学任务繁重、高考压力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取得预期的教学目标,培养出高效的人才。结合本人这几年的教学经验,我谈一谈自己对课堂教学实效性的一些认识。  一、加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能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学生如果对数学学习不感兴趣,我们的课堂教学就一定是空谈,取得不了任何效果。虽然数学不
期刊
“不是每棵树长成后都能成材,但生长的方向对了,即使盘旋弯曲,也许将来他能成为一盆好的盆景。”这是笔者当年在书中看过的一句话,读后触动非常大:对于教育,老师何曾不像园林艺术家们一样辛勤栽培、精心修剪呢?所以,自踏入三尺讲台,笔者暗暗下决心:“我要当一名园林艺术家”,精心修剪每一盆盆栽。  从事班主任工作已有三十年,笔者每接过一个新班,都会主动向原来的班主任“刨根问底”,好让自己对新接的班级学生有初步
期刊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每一个学生都各自是一个完全特殊的,独一无二的世界。  面向全体、全面发展、生动活泼是当前教改的主要任务,研究和转化后 进生,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课题,要把更多的爱献给学习中的后进生。  后进生成绩差几乎不是因为智力问题,在学习上、交往上表现出一种孤僻的性格,这是造成他们学习迟迟不进的重要原因。他们用自己的自尊,压抑着内心的情感,从不主动与同
期刊
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也是学生学习、活动的集体。班级管理的好与坏,不仅关系到学校教育管理的质量与水平,而且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成长。我认为,在现行的素质教育中,应该充分发挥班集体的作用,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创设民主的班规,建立良好的积极向上的氛围,从而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提高。  班主任队伍管理体制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影响着班主任队伍主体精神的勃发,制约着学校德育的整体构建。以下从几个方面来探
期刊
“兴趣乃学习之本。”怎样使小学生爱学数学,这是数学教学的重要课题,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首要条件。兴趣可孕育愿望、滋生动力。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索真理的愿望。”因此,要提高教学质量就要努力挖掘教学中的每一个能引发兴趣的因素去激活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就是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利用数学知识的魅力,激发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如果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对学
期刊
近年的很多数据都可见,自残行为在中小学生中有不容忽视。正确的生命意识与生命信念的缺乏是当前中小学生中存在的一个普遍而严峻的现实。研究学生自残原因并探讨预防措施,对于减少学生自残,帮助学生建立健康完善的心理机制,让其身心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一、青春期学生自残行为的原因  (一)复杂的家庭状况  不健全的家庭教育和家庭环境是引起学生自残的因素之一。  第一,有些家庭监护人整天忙于生计、事业,很少
期刊
今天,社会主义社会是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我们的教育不仅仅只是使祖国强大,它已经细化到个人素质的提升,如学生潜能的发掘,个性的发展,学生的自由、快乐地学习、成长等,或许可以用这么一句话概括:教育就是要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着眼于学生健康成长和终生幸福。因此,以往师长的“威严”式教育已是有悖于人伦,如果还以这种老眼光旧思想来进行我们的教学,只会扼杀了学生天性,冷漠了教育。  从教的21年时间,我自身经历
期刊
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教育是社会重视的话题。学校是主阵地,然而,现今社会的学生教育,家庭教育的地位逐渐突出,家校共育如何有效进行,是现代教育的一大话题。  一、农村家庭教育存在误区  常有家长想:既然我把孩子交给学校,教育的责任就理所当然在学校。不少家长没有意识到家庭是孩子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没有意识到自己首先就是教育者,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没有把自己的素质和教育孩子联系起来,在家庭教育中,常常是关注孩
期刊
幼儿园情感教育的发展是持续整个童年和青少年时的,如今幼儿园期间的技能学习与基础知识的教育,在孩子未来的学习生活和职业生涯中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但是,此时幼儿的理解思维方式也在这个年龄阶段开始生根,并逐渐形成最后成为一种情感认知体系,伴随终生。这样的一种情感体系,是孩子们从幼年、童年、青年到成年每一个时期的重要过度,而当今对于这样的情感体系形成的教育,由于没有及时的教育成效反馈,而不受广大教师与家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