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治”与“求制”

来源 :法制与社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ngxianwei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源自古希腊的自然法思想对近现代宪政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自然法思想中对理性精神和个人价值的肯定以及对“完美”政体的不断探求,成为近现代宪政实践中国家权力分立制衡、违宪审查制度等的理论渊源。本文试图通过比较自然法与中国法律传统,从而探寻中国宪政秩序构建的困境与出路。
  关键词法律传统自然法宪法宪政
  中图分类号:D9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09)06-003-02
  
  一、西方自然法对宪法生成的影响
  
  (一)价值观——个体主义
  美国文化学家亨廷顿认为:文化包括“价值、规则、体制和在一个既定社会中历代人赋予了头等重要性的思维模式。”就价值观方面而言,大约自19世纪西学东渐以来,在比较中西方文化中价值观的差异性时,就陆陆续续有不少学者论及过这一个问题,其中一个基本的结论就是:如果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观是以整体为本位,那么自然法理论所一贯秉承的价值观则是以个体为本位的。
  回溯对宪法生成产生直接作用的古典自然法学派,每一位思想家对社会契约的理解和具体内容也许各不相同,但在个体主义这一基本价值观上所持的态度却是相当一致的。——这一价值观的核心内容在于:人们有决定自己生活的自由和权利。它强调个体权利的重要性和个体的独立自主,主张社会由个体组成、个体的自由和权利优先于任何一种有组织的社会生活。在个体与整体的关系中,个体是本位,或者说个体是社会的原点,国家和社会的首要使命就是保护个体的权利和自由。对于每一个具有独立人格与特定利益的正常人来说最符合他个人利益的就是赋予他们以最大限度的自由来选择自己的目标和选择达到自己的目标所用的方式和手段,并在不违背现行法律与他人利益的前提下,付诸行动。①
  个体主义的价值观体现了对人类自身尊严的关怀,也恰恰是由于这个原因,使得它对西方宪法的创生起到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因为在西方文化中,宪法几乎从一开始就是“社会契约”的翻版,而“社会契约”所反映的就是个体主义精神。事实上,作为宪法之前身的一部重要文件——1215年英国的《自由大宪章》实际上就是贵族与英王约翰之间所达成的一个契约。宪法在早期就相当于是贵族、国王和平民之间所达成的一项契约。由于各方都存在法律上的互惠关系,这就表明各方都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地位平等。自此以后,受法律保护的对象和范围不断地扩大,甚至逐渐扩展到每个个体的平民。既然宪法实质上是社会契约,是基于人民(而且必须是能够具体至每一个人)的同意所形成的一种协议,那么宪法对于每一个缔约者都应当平等适用,保护每一个缔约者的真实意愿。这就是为何每一个公民在宪法上都应当平等地享有最基本的自由、权利与尊严的最根本的原因。这无疑就是个体主义精神的充分体现。由此可知,宪法的创生,与个体主义价值观是密不可分的,甚至可以这样说,个体主义价值观是创生宪法最为直接的催化剂。
  
  (二)方法论——从共同体到个体
  纵观自然法发展流变的基本立程,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亚里士多德、西塞罗,还是中世纪的阿奎那,他们阐发对法的理解都是从共同体立场出发的,而并非以个体为出发点。无论是柏拉图的“理想国”,奥古斯丁的“天国”,抑或是卢梭的“社会共同体”,其理论建模的方式都是从设计规划一个先验的、符合最高正义标准的共同体出发,进而思考如何调整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这种制度设计也为宪法的生成创造了合理性基础——既然理念的构建立足于个人价值的实现,而个人价值的实现又有赖于共同体的支援和保障,那么就需要一个有机的制衡机制来保持个体与整体之间的平衡,而现代宪法的产生,通过对权力的控制和对权利的保障,实现了这一目的。
  
  (三)目的论——求治
  自然法理念对近代宪法的影响不仅仅体现在价值观和方法论的层面上,翻开各法治国家的宪法发展史,我们不难发现:自然法与自然权利已经转化为具体内容渗透在宪法的文本当中,成为保障人权的重要武器。这些脱胎于古典自然法基本理念的宪法条文,充分体现了社会契约论的根本追求——求治。
  在霍布斯的理论中,人们加入庞大的“利维坦”旨在追求安全;在洛克的理论中,人们订立社会契约旨在保障自由;在卢梭的理论中,人们告别“黄金时代”旨在实现平等。每种理论追求的首要价值并不相同,缔结社会契约的方式也存在着细微差别,但有一点是我们可以确信的:人们最终希望实现的是一种自由、平等而又安全的生活,在追求这种生活的过程中,政府是在为人民的利益服务,宪法是人们对抗特权的武器,它的合法性基础在于对个人权利的根本性保障。——而这也是西方法治社会孕育形成的理念基础。
  
  二、中国法律传统与后发国家的立宪困境
  
  (一)价值观——整体主义
  相对于西方文化中的个体主义价值观而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观则是整体主义。整体主义(holism)一词最早出现在南非的一位政治家J·C·史穆茨1926年出版的《整体主义与进化》一书中,主要强调群体特别是国家的利益。相对于国家的利益而言,个体公民的权利和自由则处于次要的地位。个体的利益必须服从于群体特别是国家的利益。个体存在的价值意义是根据其所属的群体的价值追求来决定的。之所以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观是整体主义,其原因在于:西方的价值观重视个体的权利和自由,而中国的价值观则注重个体在群体中的职责与义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切价值皆由作为社会群体的最高实体——国家所决定。做为个体的民众缺乏独立的自我价值。个体只有在满足社会群体的要求、实现社会群体的利益时,才能获得自己的价值。也就是说,个体的价值只有被纳入到社会群体的价值系统中,才能得到肯定和彰显。
  以国家整体为本位的传统价值观渊源于中国古代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宗法制度。在中国古代,社会关系是依宗法结构而成。所有社会关系的调整准则可以完全概括为:“君令臣共,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夫和妻柔,姑慈妇听”的宗法伦理关系。如果说西方的自然法理论从自然中归结出的价值是平等的话,那么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体现出的“天意”和“天道”就是差别。儒家理想的社会即“礼”治社会。而“‘礼’的内在精神或原则可以概括为‘等差’‘中和’”。②在这个社会里,每个人皆恪守“礼”的规定,贵贱有等,上下有差,各处其位,各奉其事,造成一种严整的等级秩序。
  传统整体主义价值观对中国的立宪运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人对宪政问题的思考是基于西方的武力侵逼而引发的。自鸦片战争西方用坚船利炮撞开了满清帝国的大门以后,中国再也无法按照自己原有的规程生活了。在强大的西方面前中国不能不变,虽然这种变是不情愿、被动的。否则,不变就意味着再次受辱,甚至死亡。由生存危机所引发的对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深切关怀,是先进的知识分子能够越出洋务运动的器物层面而实用性地接受西方宪政最为重要的思想资源。由此可知,宪法舶来中国其首要的功能是促使作为整体的国家走向富强,而不是保障个体公民的权利。因此,在近现代中国的宪政运动背后,传统的整体主义价值仍然在潜在性地起着支配作用。正是由于这种支配作用,使得近现代中国的宪政运动始终朝着强化集权的方向发展,从而走向失败。譬如,袁世凯及北洋军阀的总统,几乎同于君主;国民党的政府五院,则完全听命于总裁蒋介石,等等,不胜枚举。
  
  (二)方法论——从个体到整体
  费正清教授认为,“中国人不把法律看作是社会生活中来自外界的、绝对的东西,不承认是什么通过神的启示而给予人类较高的法律,摩西的金牌律是神在山顶上授予他的,但孔子只是从日常生活中探究事理,而不求助于任何神灵,他并不宣称他的礼法获得什么超自然的认可。”③的确如此,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文化精神中,缺少西方自然法理念中体现出的理性因素。相对于西方而言,中国文化是非理性的、直觉主义或神秘主义的,它关心人的情感、意志,未能展示出主体的独立认识能力或智性。由于它把情感当作人的本质,看作人的基本存在方式和内在特质,因而在调整社会秩序的规范中,呈现出情、理、法的架构形式。在这一架构中,情位于理、法之前,是否合乎人情成为判断是非曲直、衡量事物的最重要标准。这一点在《论语·阳货》中的“问三年之丧章”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④
其他文献
摘要英美法中从约因原则至允诺禁反言原则的演进,从当事人利益保护角度而言,是契约法维护合同所追求之期待利益至信赖利益的发展与完善,体现出社会需要与法制活动的双向促进,从更深层次而言,是契约理论从注重形式正义至追求实质正义与自由价值的真正实现的过渡与完善。  关键词约因原则允诺禁反言原则期待利益信赖利益  中图分类号:D9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09)01-389-01   
摘要在当下司法改革的一片呼声中,法官队伍的专业化与精英化成为理论界与实务界的共识。法官专业化应当在实现司法公正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法官专业化并不是实现司法公正的充分条件,而只是它的必要条件。英国治安法官制度中的业余法官在英国法治发展过程中的作用,给了我们一个清醒的认识。本文主要通过对英国治安法官制度的介绍,进而推理出实现司法公正的另一条路径,以期对我国人权事业的发展做出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
摘要2008年1月1日,我国施行了新的企业所得税法,改变了过去的内外资企业所得税法“两法并存”的现象。本文从二者的关系和影响进行了阐述,探讨了新的企业所得税法如何体现我国的产业政策,以及如何促进我国产业的升级。  关键词产业政策产业升级企业所得税  中图分类号:F20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09)01-124-02    税收是国家为实现社会经济目标,按预定的标准进行
摘要 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和发展期,社会矛盾频繁发生,社会文化领域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的背景下,面对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织、相互激荡的复杂局面,如何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保证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则是本文探讨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 新形势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09)11-302-02    
知识产权客体的无形性以及其本身所蕴藏的巨大经济价值,它能给权利人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也极易成为不法竞争者侵害的对象。随着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经贸领域中的知识产权含量逐步升高,由侵权引发的知识产权纠纷也不断增加。在知识产权诉讼中,对于权利人受到的损害,往往需要通过给付赔偿金的方式进行补偿,从而实现对因侵权行为而造成的利益失衡状态的矫正功能。赔偿数额确定适当与否,标志着当事人实体权利的实现程度,也关系
摘要本文从社会排斥的视角分析了农民工群体在城市中遭受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关系等多层面的社会排斥问题,并理清了造成农民工多重弱势地位的原因所在,认为制度层面的社会排斥起着关键作用,因此提出从户籍制度入手,进行制度改革和创新,消除对农民工的社会排斥,实现社会公正。  关键词社会排斥农民工弱势地位  中图分类号:C9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09)05-291-02    
摘要代理性孟乔森综合症于1977年被发现,至今被一些国家定性为儿童虐待行为。在中国儿童保护领域,这个概念还没有被关注。因此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了解其表现形式、法律后果以及在司法上带来的难题,对及时发现、处理案件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代理性孟乔森综合症 代理性佯病症 儿童最大利益原则 关注令 监督令  中图分类号:R7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09)05-373
摘 要:“故事疗法”建立在后现代心理学的理论观点之上,该理论认为人的认识和行为是先前与社会互动的结果,是对过去经验的重新解释或者用新的更具适应性的故事替代原先不大适应的故事,会促进个体生命的重新建构和成长。本文从故事选择、营造氛围、故事呈现、疗愈因子、学生活动五个方面阐述心理治疗“故事疗法”在心理辅导课中的操作运用,并从实践效果和学生反馈中总结“故事疗法”的“六大”疗愈作用。  关键词:故事疗法
摘 要:随着“互联网 职业教育”的多元发展,智能终端、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微课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微课有利于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是信息化教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结合笔者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色彩搭配师微课设计与应用方面的工作经验,从色彩搭配师教学中微课设计的思路入手,分析色彩搭配师教学中微课的设计与应用经验,进而结合相关工作实际情况,对色彩搭配师微课设计与应用工作中的亮点与不足进行了反思,以期给电子商务
摘要:面对浙江省单考单招专业理论考试时间调整和考试形式的变化,教师应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帮助学生运用恰当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针对高三计算机专业理论教学中教师重理论、轻实践,学生死记硬背,造成的知识碎片化问题,笔者运用“对比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帮助学生寻找知识之间的区别和联系,重建完整的知识体系,从而达到对知识的融会贯通,灵活运用。  关键词:“对比”教学 知识碎片  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