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概念教学是一门课程的基础,对于概念性与逻辑性较强的物理学科,概念教学是这门学科教学的核心,它直接决定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而中学物理的实践教学表明,概念既不易学也不易教,为此本文对中学物理概念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并向广大教师提出概念教学的一些具体措施。
关键词:初中物理;概念教学;实践操作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7-0008
一、中学物理概念教学的现状
1.过度重视记忆而忽视理解。现阶段,很多中学物理教师都将教学的目标定在学生能够准确背诵物理概念与公式上,只要学生能够写出公式、背诵概念,就是学好了物理。这种观念是十分错误的,这些教师忽视了物理学科所具有的逻辑性以及变通性,让学生死记硬背公式概念并不能让学生真正学会运用物理,同时也会极大程度挫伤学生物理学习的热情与积极性,认为物理学科是一门极其枯燥无聊的学科,这样的观念十分不利于教师教学活动的开展以及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2.不注重理论与实际的联系。物理是一门与生活联系十分紧密的学科,从生活中一个常见的现象出发,引导学生对其所包含的物理知识进行探究学习,再应用掌握的物理知识去解释其他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因此,在概念的掌握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把物理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但是,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忽视这一点,其违背了物理课程教学的原则与初衷,过度重视课堂教学效率,实则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中学物理概念教学的可行性措施
1.设置生活化情境导入。纵观四册初中物理教材我们不难发现,每一章节的主题都与生活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同时,结合物理学科所具有的生活化特点,共同决定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章节主题给学生创设出一种生活化的情境,帮助学生对于本节课要学习到的物理概念有一个初步的思考与理解,接着教师再开始正式进入课堂教学,一定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创设生活化的课堂情境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热情。
首先,在一个章节教学开始之前,教师可以应用多种手段帮助学生思考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例如,学习物态变化之前,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有哪些常见的物态变化?”或者是教师可以给学生提出一些探究性的问题:“从冰箱拿出的一瓶饮料放在室外为什么一段时间后饮料瓶上会出现水珠?”“冬天室内窗户上为什么会出现水珠?”等一系列探究性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应用已有的生活经验以及物理学知识进行討论,接着教师就可以进入课堂教学,提出各种物态变化的概念。再如,在学习“匀速直线运动”的有关知识前,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回忆在生活中自己参与过的各种运动过程,如在车上、在步行过程中、在跑步过程中等,在学生思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学生提出一些有关物理的问题,例如“匀速运动过程与加速减速运动过程存在哪些相同与不同点?”等。
构建生活化主题的过程中也可以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来理解生活中常见的一些情景。例如,在学习“运动”的时候,教师可以用一些道具如小车让学生自己动手来操作,模拟一些现实生活中的运动,学生在手动控制小车速度的过程中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不同的运动过程中存在的差异,其中最大的差异就是小车运动的快慢。紧接着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速度”的概念,就是物体运动的快慢以及不同的运动类型的概念并搭配以小车运动模型的模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首先让学生自主思考并动手实践操作,接着再提出相应的物理量的概念,学生就能够将现实的实践操作与抽象的理论联系起来,对于速度的概念也能有更加深入的理解,为之后的物理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对于教师而言,课堂教学效率也得到了提升,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学习的自主性也得到了锻炼与培养。
2.进行生活化探究。物理学科的教学离不开实验的探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在生活中用一些简单的仪器进行物理探究学习,在提升知识应用能力的同时也能提升实践操作能力。同时,学生在亲自操作并观察到实验现象之后,能够对物理概念有一个更加深入且全面的理解与记忆。相比于死记硬背的传统教学方式,结合实验能够更高效的实现学生对物理概念的深入理解探究,更加符合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例如,在学习“电学物理”部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制教学道具,在物理学习过程中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仪器,学生在动手制作的过程中,能够对仪器内部的精细构造、仪器的运行原理以及仪器的使用方法与规范有进一步的了解与感知,这样的过程是仅通过课本以及教师的讲解无法实现的,学生也能够在这样的实践操作过程中体会到科学的美妙之处,只有自己动手做过,才能够发现原来科学需要这样去发现、去了解。同时,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学生在脑海中也会呈现出自己学习过的种种物理知识,并形成一种强大的知识体系。例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自己动手制作水果电池,在自己连接电路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更加清楚电路的每一个构造,以及电路连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将两个金属电极插入到苹果的两侧,再在电路中连接电流表,接通电路之后发现电流表有示数,说明苹果产生了电流,在电路中充当电源的作用。而在具体的实践操作过程中,学生会遇到重重的问题,如开关闭合为什么没有产生示数,发现问题之后学生就需要通过自己思考来解决问题,是某一部分导线没有连接好还是哪一个电路元件发生了短路?并应用简单的实验仪器进行验证实验从而得出结论。这样一种完整的探究学习过程,比书本上单调枯燥的语言叙述所带给学生在能力提升以及科学素养建立方面的好处是不可估量的,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多给予学生这样的实践操作机会,引领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去探究学习一个课题,建立起学生物理学习的兴趣以及好奇心,全面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除此之外,学生经历过一整套这样的自我探究学习的过程,能够对于书本中提出的各项概念有更加深刻的理解,比如电源、开关、导线等在电路中的作用以及会出现的问题,在操作的过程中学生就能够理解体会。
总之,中学物理概念教学是中学物理教学的基础,只有采用更加高效的概念教学方法,才能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陕西省咸阳市乾县教育教学研究室713300)
关键词:初中物理;概念教学;实践操作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7-0008
一、中学物理概念教学的现状
1.过度重视记忆而忽视理解。现阶段,很多中学物理教师都将教学的目标定在学生能够准确背诵物理概念与公式上,只要学生能够写出公式、背诵概念,就是学好了物理。这种观念是十分错误的,这些教师忽视了物理学科所具有的逻辑性以及变通性,让学生死记硬背公式概念并不能让学生真正学会运用物理,同时也会极大程度挫伤学生物理学习的热情与积极性,认为物理学科是一门极其枯燥无聊的学科,这样的观念十分不利于教师教学活动的开展以及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2.不注重理论与实际的联系。物理是一门与生活联系十分紧密的学科,从生活中一个常见的现象出发,引导学生对其所包含的物理知识进行探究学习,再应用掌握的物理知识去解释其他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因此,在概念的掌握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把物理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但是,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忽视这一点,其违背了物理课程教学的原则与初衷,过度重视课堂教学效率,实则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中学物理概念教学的可行性措施
1.设置生活化情境导入。纵观四册初中物理教材我们不难发现,每一章节的主题都与生活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同时,结合物理学科所具有的生活化特点,共同决定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章节主题给学生创设出一种生活化的情境,帮助学生对于本节课要学习到的物理概念有一个初步的思考与理解,接着教师再开始正式进入课堂教学,一定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创设生活化的课堂情境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热情。
首先,在一个章节教学开始之前,教师可以应用多种手段帮助学生思考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例如,学习物态变化之前,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有哪些常见的物态变化?”或者是教师可以给学生提出一些探究性的问题:“从冰箱拿出的一瓶饮料放在室外为什么一段时间后饮料瓶上会出现水珠?”“冬天室内窗户上为什么会出现水珠?”等一系列探究性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应用已有的生活经验以及物理学知识进行討论,接着教师就可以进入课堂教学,提出各种物态变化的概念。再如,在学习“匀速直线运动”的有关知识前,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回忆在生活中自己参与过的各种运动过程,如在车上、在步行过程中、在跑步过程中等,在学生思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学生提出一些有关物理的问题,例如“匀速运动过程与加速减速运动过程存在哪些相同与不同点?”等。
构建生活化主题的过程中也可以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来理解生活中常见的一些情景。例如,在学习“运动”的时候,教师可以用一些道具如小车让学生自己动手来操作,模拟一些现实生活中的运动,学生在手动控制小车速度的过程中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不同的运动过程中存在的差异,其中最大的差异就是小车运动的快慢。紧接着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速度”的概念,就是物体运动的快慢以及不同的运动类型的概念并搭配以小车运动模型的模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首先让学生自主思考并动手实践操作,接着再提出相应的物理量的概念,学生就能够将现实的实践操作与抽象的理论联系起来,对于速度的概念也能有更加深入的理解,为之后的物理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对于教师而言,课堂教学效率也得到了提升,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学习的自主性也得到了锻炼与培养。
2.进行生活化探究。物理学科的教学离不开实验的探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在生活中用一些简单的仪器进行物理探究学习,在提升知识应用能力的同时也能提升实践操作能力。同时,学生在亲自操作并观察到实验现象之后,能够对物理概念有一个更加深入且全面的理解与记忆。相比于死记硬背的传统教学方式,结合实验能够更高效的实现学生对物理概念的深入理解探究,更加符合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例如,在学习“电学物理”部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制教学道具,在物理学习过程中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仪器,学生在动手制作的过程中,能够对仪器内部的精细构造、仪器的运行原理以及仪器的使用方法与规范有进一步的了解与感知,这样的过程是仅通过课本以及教师的讲解无法实现的,学生也能够在这样的实践操作过程中体会到科学的美妙之处,只有自己动手做过,才能够发现原来科学需要这样去发现、去了解。同时,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学生在脑海中也会呈现出自己学习过的种种物理知识,并形成一种强大的知识体系。例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自己动手制作水果电池,在自己连接电路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更加清楚电路的每一个构造,以及电路连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将两个金属电极插入到苹果的两侧,再在电路中连接电流表,接通电路之后发现电流表有示数,说明苹果产生了电流,在电路中充当电源的作用。而在具体的实践操作过程中,学生会遇到重重的问题,如开关闭合为什么没有产生示数,发现问题之后学生就需要通过自己思考来解决问题,是某一部分导线没有连接好还是哪一个电路元件发生了短路?并应用简单的实验仪器进行验证实验从而得出结论。这样一种完整的探究学习过程,比书本上单调枯燥的语言叙述所带给学生在能力提升以及科学素养建立方面的好处是不可估量的,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多给予学生这样的实践操作机会,引领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去探究学习一个课题,建立起学生物理学习的兴趣以及好奇心,全面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除此之外,学生经历过一整套这样的自我探究学习的过程,能够对于书本中提出的各项概念有更加深刻的理解,比如电源、开关、导线等在电路中的作用以及会出现的问题,在操作的过程中学生就能够理解体会。
总之,中学物理概念教学是中学物理教学的基础,只有采用更加高效的概念教学方法,才能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陕西省咸阳市乾县教育教学研究室71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