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国家为了更好地为农业、农户和农村即“三农”经济发展提供优质、高效服务,已在全国范围内成立村镇银行。但就目前村镇银行经营发展现状来看,多数村镇银行将服务重心转向高利润的县城企业及中高端客户,与原本服务“三农”的设立目的相背离,同时,我国村镇银行也面临着网点过于县城化、资本攀升、缺少创新机制及吸储能力差等困境,亟待国家、金融主管部门及村镇银行自身通过政策扶持、信息化建设、创新机制及强化监督等措施予以解决。本文通过对我国村镇银行面临的困境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若干对策。
【关键词】村镇银行;困境;原因;对策
一、目前村镇银行面临的困境
1.网点地址与乡村距离较远
村镇银行最初设立的主要目的是弥补农村金融机构匮乏,为“三农”经济发展提供服务。而目前,各地区村镇银行设立于县城中心地带,即使各支行也位于村镇较远的县城区内,甚至个别偏远或道路不畅地区尚未设立村镇银行,村镇银行存在县城化的趋势。
2.投入注册资本逐年增加
国家为了鼓励各商业银行在偏远及欠发达地区设立村镇银行以进一步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将设立村镇银行的注册资本门槛规定为100万元至300万元之间。当地县政府方面,为了提高招商引资企业规模及财政收入,县政府自行提高了村镇企业注册资本门槛,以提高村镇银行放贷规模,间接增加增值税等税收收入。村镇银行股东方面,商业银行也希望村镇银行增加注册资本,从而增加村镇银行贷款收入,以实现商业银行整体利润最大化。
3.吸储能力有待提高
由于多数村镇银行股东为当地政府及大型民营企业,投资村镇银行的目的是为其自身筹集发展资金,而完全忽略吸引农村产粮大户、中小企业及农民储蓄存款,加之,村镇银行的资本实力及社会影响力较国有政策性或商业性银行存在较大差距,也造成村镇银行吸储难问题的存在,阻碍着我国村镇银行的正常发展。
4.缺少创新机制
在领导选派方面,多数村镇银行的行长均由股东商业银行或当地县政府官员担任,其秉承的经营管理理念与股东公司相似。同时村镇银行规章制度及办事流程是在股东商业银行基础上制定而成,导致村镇银行缺少必要的创新理念,不利于村镇企业创新金融服务及提升服务水平。
5.业务办理效率低下
首先,在人员配备方面,多数村镇银行工作人员专业技术水平偏低,无法满足“三农”经济发展对于金融服务机构对国家宏观政策及银行办理流程等知识的需求。其次,在支付结算业务方面,多数村镇银行出于营运资本投入的考虑,未能根据当地“三农”经济开展银行结算业务系统,而多是利用股东商业银行结算系统办理业务,造成村镇银行营运成本上升。
二、造成村镇银行困境的原因
1.政策性定位不准
村镇银行是多数由当地商业银行投资设立,其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运营模式促使其在开展金融服务业务时不得不以经济利益作为经营目标,特别是将营业网点设在县城中心区域,以吸引县域大型企业及高端客户,将业务重心由农村转为城市。
2.金融行业竞争加剧
目前,我国村镇银行在金融市场竞争中存在一定的劣势。首先,多数村镇银行主要依赖放贷增加经营利润,在不断扩大注册资本规模的同时,在市场中寻找潜在放贷客户。其次,村镇银行在我国成立时间尚短,网点分布与覆盖范围较小,加之,村镇银行在农村认知度较低,导致村镇银行吸收储蓄存款能力下降。因此,村镇银行不得不依赖吸收财政以及其他企业存款来保证拥有一定的存款规模。
3.经营管理模式缺少创新
由于多数村镇银行主要大股东为当地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其日常经营业务与管理模式多为照搬股东银行,缺少对金融服务创新的意识。多数村镇银行未能根据“三农”经济发展需求制定服务产品,不仅没有发挥村镇银行服务“三农”的作用,反而使村镇银行变为当地商业银行的效仿者与竞争对手。
4.财政扶持力度不够
目前,我国对村镇银行的财政扶持及税收优惠政策存在不确定性及各地区差异性,村镇银行在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政策方面未得到一定的支持,加之农业贷款自身具有高风险的特点,也给村镇银行带来一定的信贷风险,一旦某期间农民贷款无法及时偿还,将给村镇银行造成一定的资金压力。
5.专业人才流失现象严重
由于我国乡镇银行大多位于县城、农村,接触的客户以农民为主,加之工资待遇较商业银行有很大差距,导致一些符合乡镇银行工作需要的人才转向待遇、工作环境较好的商业银行,最終形成乡镇银行员工素质普遍不高的现状。这种乡镇银行无法为金融人才提供良好的待遇问题,也促使乡镇银行无奈引进一些经验与业务素质欠缺的工作人员,使其面临较大的操作风险。
三、解决我国村镇银行面临困境的对策
1.明确服务“三农”市场定位
首先,村镇银行应扎根县域经济,广泛吸收优质的县域客户,并在此基础上将分支机构在村镇中进行设立,并根据“三农”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制定具有针对性及特色的金融服务项目。其次,村镇银行应向广大农民宣传银行定位及服务职能,以提高村镇企业、居民、农民对村镇银行的认知程度。
2.创新村镇银行经营理念
首先,村镇银行应将不同客户按照经营特点进行分类,针对不同分类制定涉农贷款等金融服务项目,同时,不断强化自身服务意识,利用自身地域等优势为客户提供便捷服务。其次,在银监会存贷基准利率框架内,利用财政贴息等政策扶持优势向客户提供差异存贷款利率。
3.按照市场规律决定注册资本规模
村镇银行在确定注册资本规模时应充分考虑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客户质量及股利分配等实际情况,避免因注册资本规模大给村镇银行造成利润分配压力。例如,对于一些欠发达地区,可适当降低注册资本门槛,待村镇银行发展至一定规模后适当提高注册资本金额。
4.强化金融系统平台建设
首先,村镇银行应先对当地“三农”经济发展具体情况与需求进行调研,着重开发与当地及“三农”经济相符合的金融产品。其次,政府金融主管部门应加大对村镇银行资金及网络终端、硬件投入力度,为村镇银行构建支付结算网络平台,彻底实现农村地区跨行资金清算,为广大农民提供便利的金融服务。
5.加大财政扶持力度
首先,国家层面为了鼓励村镇银行积极投身“三农”经济发展,应在税收、贴息及存贷款准备金率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同时,为保障农民权益不受侵害,加快建立、完善农业政策性保险业务的开展,鼓励农民积极利用村镇银行贷款从事农业生产。其次,地方政府层面应根据当地财政收入水平适当给予村镇银行政策扶持,以提高村镇银行金融服务水平及积极性。
6.加强乡镇银行人才队伍建设
首先,乡镇银行应提高对从业人员的工资、福利等待遇,并在个人发展空间方面给予从业人员一定的帮助,使其可以安心从事金融服务工作,提高从业人员扎根农村、服务农村的工作热情。其次,定期组织对从业人员就“三农”政策解读、放贷条件及风险管控等业务知识进行培训,在提高从业人员业务技能水平的同时,也降低乡镇银行金融风险。
7.与农村用户形成良好的互动
乡镇银行从业人员在提高专业技能水平及支农政策理解能力的同时,应深入农村基层,主动了解农村生产生活需要,倾听农民对于“三农”政策的心声,并对贷款客户还款能力、资产情况进行调研,以降低乡镇银行贷款风险。例如,乡镇银行在对某位农户进行放贷前,可派人到该农户所在村进行实地走访,了解贷款农户的日常开支、收入及家庭构成等情况,以降低乡镇银行坏账损失。
参考文献:
[1]高敬:新农村建设中村镇银行面临的困境与发展路径分析,农业经济,2017年07期.
[2]王超:浅谈村镇银行面临的困境及其发展路径,现代经济信息,2017年03期.
[3]唐宇翔:村镇银行经营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经营管理者,2013年06期.
【关键词】村镇银行;困境;原因;对策
一、目前村镇银行面临的困境
1.网点地址与乡村距离较远
村镇银行最初设立的主要目的是弥补农村金融机构匮乏,为“三农”经济发展提供服务。而目前,各地区村镇银行设立于县城中心地带,即使各支行也位于村镇较远的县城区内,甚至个别偏远或道路不畅地区尚未设立村镇银行,村镇银行存在县城化的趋势。
2.投入注册资本逐年增加
国家为了鼓励各商业银行在偏远及欠发达地区设立村镇银行以进一步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将设立村镇银行的注册资本门槛规定为100万元至300万元之间。当地县政府方面,为了提高招商引资企业规模及财政收入,县政府自行提高了村镇企业注册资本门槛,以提高村镇银行放贷规模,间接增加增值税等税收收入。村镇银行股东方面,商业银行也希望村镇银行增加注册资本,从而增加村镇银行贷款收入,以实现商业银行整体利润最大化。
3.吸储能力有待提高
由于多数村镇银行股东为当地政府及大型民营企业,投资村镇银行的目的是为其自身筹集发展资金,而完全忽略吸引农村产粮大户、中小企业及农民储蓄存款,加之,村镇银行的资本实力及社会影响力较国有政策性或商业性银行存在较大差距,也造成村镇银行吸储难问题的存在,阻碍着我国村镇银行的正常发展。
4.缺少创新机制
在领导选派方面,多数村镇银行的行长均由股东商业银行或当地县政府官员担任,其秉承的经营管理理念与股东公司相似。同时村镇银行规章制度及办事流程是在股东商业银行基础上制定而成,导致村镇银行缺少必要的创新理念,不利于村镇企业创新金融服务及提升服务水平。
5.业务办理效率低下
首先,在人员配备方面,多数村镇银行工作人员专业技术水平偏低,无法满足“三农”经济发展对于金融服务机构对国家宏观政策及银行办理流程等知识的需求。其次,在支付结算业务方面,多数村镇银行出于营运资本投入的考虑,未能根据当地“三农”经济开展银行结算业务系统,而多是利用股东商业银行结算系统办理业务,造成村镇银行营运成本上升。
二、造成村镇银行困境的原因
1.政策性定位不准
村镇银行是多数由当地商业银行投资设立,其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运营模式促使其在开展金融服务业务时不得不以经济利益作为经营目标,特别是将营业网点设在县城中心区域,以吸引县域大型企业及高端客户,将业务重心由农村转为城市。
2.金融行业竞争加剧
目前,我国村镇银行在金融市场竞争中存在一定的劣势。首先,多数村镇银行主要依赖放贷增加经营利润,在不断扩大注册资本规模的同时,在市场中寻找潜在放贷客户。其次,村镇银行在我国成立时间尚短,网点分布与覆盖范围较小,加之,村镇银行在农村认知度较低,导致村镇银行吸收储蓄存款能力下降。因此,村镇银行不得不依赖吸收财政以及其他企业存款来保证拥有一定的存款规模。
3.经营管理模式缺少创新
由于多数村镇银行主要大股东为当地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其日常经营业务与管理模式多为照搬股东银行,缺少对金融服务创新的意识。多数村镇银行未能根据“三农”经济发展需求制定服务产品,不仅没有发挥村镇银行服务“三农”的作用,反而使村镇银行变为当地商业银行的效仿者与竞争对手。
4.财政扶持力度不够
目前,我国对村镇银行的财政扶持及税收优惠政策存在不确定性及各地区差异性,村镇银行在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政策方面未得到一定的支持,加之农业贷款自身具有高风险的特点,也给村镇银行带来一定的信贷风险,一旦某期间农民贷款无法及时偿还,将给村镇银行造成一定的资金压力。
5.专业人才流失现象严重
由于我国乡镇银行大多位于县城、农村,接触的客户以农民为主,加之工资待遇较商业银行有很大差距,导致一些符合乡镇银行工作需要的人才转向待遇、工作环境较好的商业银行,最終形成乡镇银行员工素质普遍不高的现状。这种乡镇银行无法为金融人才提供良好的待遇问题,也促使乡镇银行无奈引进一些经验与业务素质欠缺的工作人员,使其面临较大的操作风险。
三、解决我国村镇银行面临困境的对策
1.明确服务“三农”市场定位
首先,村镇银行应扎根县域经济,广泛吸收优质的县域客户,并在此基础上将分支机构在村镇中进行设立,并根据“三农”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制定具有针对性及特色的金融服务项目。其次,村镇银行应向广大农民宣传银行定位及服务职能,以提高村镇企业、居民、农民对村镇银行的认知程度。
2.创新村镇银行经营理念
首先,村镇银行应将不同客户按照经营特点进行分类,针对不同分类制定涉农贷款等金融服务项目,同时,不断强化自身服务意识,利用自身地域等优势为客户提供便捷服务。其次,在银监会存贷基准利率框架内,利用财政贴息等政策扶持优势向客户提供差异存贷款利率。
3.按照市场规律决定注册资本规模
村镇银行在确定注册资本规模时应充分考虑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客户质量及股利分配等实际情况,避免因注册资本规模大给村镇银行造成利润分配压力。例如,对于一些欠发达地区,可适当降低注册资本门槛,待村镇银行发展至一定规模后适当提高注册资本金额。
4.强化金融系统平台建设
首先,村镇银行应先对当地“三农”经济发展具体情况与需求进行调研,着重开发与当地及“三农”经济相符合的金融产品。其次,政府金融主管部门应加大对村镇银行资金及网络终端、硬件投入力度,为村镇银行构建支付结算网络平台,彻底实现农村地区跨行资金清算,为广大农民提供便利的金融服务。
5.加大财政扶持力度
首先,国家层面为了鼓励村镇银行积极投身“三农”经济发展,应在税收、贴息及存贷款准备金率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同时,为保障农民权益不受侵害,加快建立、完善农业政策性保险业务的开展,鼓励农民积极利用村镇银行贷款从事农业生产。其次,地方政府层面应根据当地财政收入水平适当给予村镇银行政策扶持,以提高村镇银行金融服务水平及积极性。
6.加强乡镇银行人才队伍建设
首先,乡镇银行应提高对从业人员的工资、福利等待遇,并在个人发展空间方面给予从业人员一定的帮助,使其可以安心从事金融服务工作,提高从业人员扎根农村、服务农村的工作热情。其次,定期组织对从业人员就“三农”政策解读、放贷条件及风险管控等业务知识进行培训,在提高从业人员业务技能水平的同时,也降低乡镇银行金融风险。
7.与农村用户形成良好的互动
乡镇银行从业人员在提高专业技能水平及支农政策理解能力的同时,应深入农村基层,主动了解农村生产生活需要,倾听农民对于“三农”政策的心声,并对贷款客户还款能力、资产情况进行调研,以降低乡镇银行贷款风险。例如,乡镇银行在对某位农户进行放贷前,可派人到该农户所在村进行实地走访,了解贷款农户的日常开支、收入及家庭构成等情况,以降低乡镇银行坏账损失。
参考文献:
[1]高敬:新农村建设中村镇银行面临的困境与发展路径分析,农业经济,2017年07期.
[2]王超:浅谈村镇银行面临的困境及其发展路径,现代经济信息,2017年03期.
[3]唐宇翔:村镇银行经营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经营管理者,2013年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