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進珠海:灣區交通樞紐,打造珠海新未來

来源 :澳门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hsha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開放,再現創舉
  從中國國家發展戰略層面看,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首先,是要服務於中國實現由經濟大國向經濟強國轉變的戰略目標。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前沿和經濟增長的引擎,大灣區要作為引領中國改革開放向縱深發展,使中國由富起來到強起來的示範區。其次,大灣區的建設是要服務於中國城市群發展的戰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意味著中國的城市化發展到了一個新的階段。單純依靠城鎮化,依靠建設大中型城市,以及建設內在經濟協同發展關係不大的城市群的模式,已無法進一步合理配置和共用資源,也很難滿足建設經濟強國的需要。因而通過城市群,而且是世界級創新經濟城市群的建設,強調分工合作、內在聯繫和協調發展,形成產業轉移、經濟輻射、資源共用、人才集聚,推動經濟增長進而帶動泛珠三角地區,乃至整個中國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再有,大灣區的建設是要服務於支持和實施“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戰略的需要。大灣區作為“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支點,是中國走向國際,深度參與區域和全球合作與競爭的窗口。最後,大灣區的建設也是發揮港澳獨特的優勢,保持港澳長期穩定發展的需要。隨著內地經濟高速發展,港澳的經濟優勢相對下降,而大灣區的建設,把港澳的發展納入大灣區建設的框架,讓港澳經濟搭乘內地經濟起飛的快車道,使港澳獨特的優勢能夠得到進一步的發揮,港澳的持續穩定發展也會對臺灣產生一定的示範效應。
  事實上,粵港澳大灣區是繼美國紐約灣區、三藩市灣區及日本東京灣區之後,世界上第四個大灣區,是中國建設世界級城市群和參與全球競爭的重要載體。粵港澳大灣區與其他三大國際灣區相比,最大的不同是“一國兩制三關稅區”。大灣區內的粵港澳三地在經濟、法律、社會和文化等多方面呈現差異性,而這種差異、多元化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帶來了機遇,同時也帶來了挑戰。
  尤其在經濟發展層面,粵港澳大灣區呈現出巨大潛力。一是因為大灣區政策優勢和較高市場化程度的優勢。港澳擁有“一國兩制”的政策優勢,而灣區內還擁有深圳、珠海兩個經濟特區、三個自貿片區,各種政策可先行先試,政策優勢大。而灣區城市地處改革開放的先行實驗田,具有較為完備的市場體系與市場意識,經濟發展以外向型為主,與國際市場聯繫緊密。二是大灣區具有獨特的區位優勢。它容海抱灣、面海連接著國際,背後則有國內廣闊的經濟腹地。大灣區內具有發達的交通運輸網絡,“海陸空鐵”的立體化交通。區內有世界上客貨吞吐能力最大的空港群、海港群,遍佈區內的密集高速公路網路,貫穿區內的京廣、京九等鐵路大動脈,各城市間的城軌相繼開通運行,尤其是港珠澳大橋的通車,深中通道的建設將極大地促進珠江兩岸經濟融合。三是它經濟總量大,產業具有一定的競爭優勢。粵港澳大灣區常住人口目前約7000萬人,佔全國總人口的5%左右;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總產值約1.4萬億美元,相當於世界第十三大經濟體。灣區內的深圳港(世界第三)、香港港(世界第五)和廣州港(世界第七)等世界級港口,2016年全年吞吐量達6232萬標箱,為世界第一。未來10-15年,粵港澳將有望成為全球經濟體量最大的灣區。
  再者,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實現區域內要素流動,互聯互通,這將促進灣區的產業結構轉型升級。香港、廣州、深圳三大核心城市將輻射整個灣區城市群,帶動灣區的整體發展。灣區各城市將實現雁陣發展,中心城市將在高端產業發力,而其他城市將享受中心城市發展的溢出效應。屆時灣區將以整體的形式參與高端國際競爭,其經濟發展將帶動整個泛珠三角區域發展,進而促進國家經濟增長。
  區位優勢,珠海發力
  而在粵港澳大灣區發展中,城市無疑是核心要素之一,珠海作為身處其中的特區城市,也將扮演重要角色。目前,珠海是除了港澳和廣深之外大灣區核心城市的副中心城市,是珠江西岸的核心城市。珠海在區位、資源和生態環境上具有獨特競爭優勢。其區位優勢明顯表現在:珠海毗鄰澳門,是交通樞紐城市,也是“一帶一路”支點城市;港珠澳大橋通車後,珠海將成為內地唯一與香港、澳門同時陸路相連的城市。其資源優勢表現在,具有經濟特區、橫琴國家級自由貿易片區和高欄港經濟技術開發區政策資源優勢;現今珠海形成了以海洋工程裝備、遊艇、通用航空製造等為主的先進裝備製造業,軟體、生物制藥等高新技術產業,以及旅遊、金融、商貿服務等高端服務業等產業優勢。生態環境優勢主要表現在,珠海是灣區生態環境最好的地方之一,是“省低碳城市試點”和橫琴“國家低碳城鎮試點”,具備貫穿新發展理念,統籌生產、生活和生態三大佈局,具有非常大的建設現代化綠色、智慧城市的優勢。
  未來珠海在參與灣區建設的過程中,可以貢獻出自身的“特色”與特長,其可以突出體現在:一是可以發揮灣區交通的核心樞紐的作用。珠海可以發揮好在廣深珠港澳“都市圈”中的連接作用,作為灣區交通的核心樞紐;二是可以發揮創新創業高地的作用。珠海利用好獨特的區位優勢、跨境通道優勢和國家級自貿區疊加的政策優勢,使港澳的專業服務和國際化、便利化營商環境優勢與珠海的人才、產業和科技相配合,在新能源、智能製造等高端製造業以及在金融、港口物流、國際旅遊、會展、管理諮詢、文化創意等現代服務業等領域發力,可以率先形成以創新為主要引領和支撐的經濟體系和發展模式;三是可以發揮綠色城市示範作用。利用珠海生態環境的優勢,著力建設現代化綠色低碳智慧城市,發揮獨特的示範作用。
  對珠海而言,橫琴自貿區是廣東自貿區的重點建設一環,未來勢必與大灣區發展做一個有機聯合,橫琴自貿區在大灣區發展中也將發揮重要功能。在定位上,橫琴自貿區是粵港澳深度合作的試驗區、示範區,是對澳合作樣本。橫琴自貿區以制度創新為核心任務,粵港澳大灣區涉及到兩種不同制度下的合作發展問題,而橫琴可利用自貿區的優勢,成為兩種制度下的合作和制度創新的首選之地;橫琴自貿區在轉變政府職能,創新商事登記制度、創新行政管理體制、建立健全市場運行機制,營造國際化、市場化、法治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等方面,都可以成為我國新一輪改革開放的先試先行試驗田。   同時,橫琴自貿區與港澳聯動,在建設世界旅遊休閒中心,搭建與葡語系國家的商貿平臺和建立與葡語系國家的貿易合作機制,在發展金融服務、健康產業、教育文化、會議展覽、體育休閒產業等方面都能起到積極作用。
  利弊得失,通盤考量
  粵港澳大灣區作為是一個整體,珠海作為大灣區重要的組成部分對於珠海人才吸引是有利的。縱觀各國,吸引人才的因素主要包括經濟、社會、人文和環境幾大方面,目前珠海的後發優勢和優良的生活環境,在橫琴自貿區的優惠政策和創新創業政策能夠具體落到實處的基礎上,對人才的吸引肯定會產生積極作用,而這些重要人才對於橫琴自貿區、珠海乃至大灣區的建設與發展都將起到正面推動的作用。
  當然隨著港珠澳大橋的建成與開通,很多擔憂也浮上檯面,尤其是對於珠海樓價、物價、交通承載能力等的擔憂在社會中多有所出現。要知道港珠澳大橋是世界性的創舉,其不僅包括很多技術創新,也涉及到通車後的管理機制創新。由於其是一項創新工作,對大橋通車後的作用有各種不同看法,甚至擔憂都是很正常的。
  隨著港珠澳大橋的開通,珠海成為內陸唯一與港澳陸路相連的城市。城市間交通連通度是區域間經濟合作、資源要素流動的關鍵要素,因此港珠澳大橋的開通,大大增強了珠海的區位優勢,加強了珠港澳的連通,降低了商貿合作成本,有助於香港優勢對珠海,乃至珠江西岸經濟的輻射和帶動,有利於珠海作為珠江西岸核心城市樞紐功能的發揮。
  毋庸置疑,港珠澳大橋的開通也必然帶來了要素、資源的連通。人力、資本的投入和空間的拓展在帶來經濟增長的同時,也會在一定程度上拉升珠海的房價、物價、就業與創業成本,但是它們會伴隨著產能提升、經濟增長和收入提高一起發展的。而且這種拉升,也會進一步促進創新提速,並會加速推動珠海的發展向中心區以外區域的拓展,所以我們認為其機遇仍然大於隱憂,從整體面上可以加速推進珠海城市發展,人口素質提升與收入增加。
  粵港澳大灣區是中國經濟的大膽嘗試,代表著中國未來城市發展、經濟發展的重要模式之一,對於大灣區的建設,我認為在未來的一個階段內需要加強幾方面的工作思考:
  首先是要大膽進行體制、機制創新,先行先試。大灣區的建設涉及到一國兩制三地,其在經濟、政治、法律、市場、文化等方面都存在著差異,各種要素難以實現完全的自由流動。中央政府和三地政府的大膽創新,建立有效利益共用機制,加速城市間的融合是大灣區建設的關鍵。
  其次,在大灣區建設中,各城市應實現雁陣發展,避免出現虹吸現象,即人才、資金流向中心城市,造成其他城市衰落,這也是值得關注的問題。
  再有,大灣區的建設中,各城市產業的發展既需要發揮市場的作用,又需政府宏觀協調,因為只有競爭,資源才能得到有效的配置,而無序的競爭將會帶來資源的錯配,因此如何把握這個度也是大灣區發展的關鍵。
其他文献
據《澳門職業技術教育發展模式研究》報告指出,本澳職教正面臨制度未完善、職技學校吸引力不足、學校生源及空間不足、與企業的合作不全面,以及專業教師質素有待提升等問題。2017年年初,教青局鼓勵各持份者努力辦好職技教育,爭取“職技教育法”盡快進入立法程序。2018年施政報告提及推進“修訂職業技術教育法規”,指出相關工作已經開展,並會持續進行,不過具體完成時間欠奉。  為此本期時事辯論聚焦澳門職業教育議題
期刊
當國民黨主席吳敦義委婉地暗示本身不會出來參選,並嘗試實行“徵召式初選”之後,目前韓國瑜的最大敵人已經不是民進黨,而是國民黨內某些“不識好歹”,“私心自用”將自己的“私人利益”置於“黨國利益”之上,擺明會“將一手好牌打爛”的“大佬”身上。  前 言   由於高雄市市長韓國瑜的到訪香港、澳門、深圳、廈門,獲得四地政府官員和國務院台灣事務公室的高規格接待,這兩個星期港、澳、深、廈四地可以說是星光熠熠,記
期刊
行家假期、葡萄園餐廳對澳門人來說,是耳熟能詳的旅遊、餐飲品牌,而它們的董事長正是黃輝先生。多年來,他非常熱心公益慈善事業,8·23風災期間,旗下數家餐廳亦準備數千個飯盒免費派送給有需要的市民。本期人物訪談有幸邀請黃輝作為訪談嘉賓,與我們分享他對澳門餐飲、旅遊業的見解以及參與慈善活動的心路歷程。  把握“美食之都”新機遇  澳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創意文化網絡“美食之都”,對於未來澳門應該怎樣把握
期刊
職技教育為中學離校生及在職人士提供靈活多元的出路,培育澳門發展所需的人才,發揮舉足輕重的作用。政府是否應該全面檢討現時職技教育的政策及推行情況?政府在職業技術教育上的投入與普通中學教育相比是否足夠?  龔志明表示,不管是職技課程還是一般中學課程都有一套制度進行評估,評估很難用簡單的成績表評估,評估是很多方面,教青局內部設有督學部門,會綜合學校質量、課程質量等為學校作綜合評鑑。另外,學生畢業後的就業
期刊
1月14日,治安警接獲氹仔某賭場酒店報案,指有客人需要協助,派員到場接觸到30餘歲內地男子黃某。黃某指在賭場酒店一洗手間遺失銀包,內有十五萬港元,折返洗手間時銀包經已失去。   經查問,治安警發現黃某口供前後矛盾,再三查問,其終於供稱1月13日來澳,之後到賭場賭博,將15萬港元輸掉,因怕妻子責怪而報假案。治安警落案起訴虛構犯罪,移送檢察院偵辦。
期刊
習近平總書記在會見港澳各界慶祝國家改革開放40周年訪問團時指出,“在國家改革開放進程中,香港澳門所處的地位是獨特的,港澳同胞所作出的貢獻是重大的、所發揮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並以投資興業的龍頭作用、市場經濟的示範作用、體制改革的助推作用、雙向開放的橋樑作用,先行先試的試點作用和城市管理的借鑒作用,對澳門在改革開放中所發揮的重大作用作了精闢概括”。習近平總書記在這次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高度肯定港
期刊
概念升級,城市分工  粵港澳大灣區所涉及的城市群,其實從上個世紀開始就有了一個系統的規劃概念,90年代初,我國提出“珠三角”的概念,由珠江沿岸廣州、深圳、佛山、珠海、東莞、中山、惠州、江門、肇慶9個城市組成,到90年代中期連接港澳的“大珠三角”,2003年提出“泛珠三角”,2015年則升級為“環珠三角”囊括粵西、粵東、珠三角的16座城市,直至2017年提出“粵港澳大灣區”的構想,《國務院政府工作報
期刊
首個數碼藝術項目“teamLab未來遊樂園”於2017年12月1日亮相澳門美高梅展藝空間。連續兩年被評選為全球10大必看藝術展的頂尖數碼藝術團隊teamLab首次來到澳門美高梅設展。本次展覽包括四大互動展區:“塗鴉自然—山脈與山谷”、“彩繪聖誕/彩繪城鎮”、“彩繪城鎮立體紙模型”及“光球管弦樂團”。  在“塗鴉自然—山脈與山谷”展區,創造不同動物,裝置將圖像虛擬化,所創造的動物會在這個世界中覓食、
期刊
澳門近年一直致力於優化產業結構和促進產業適度多元化,而兩者都離不開人才的培養。職業技術教育作為教育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澳門未來發展不可或缺。職業技術教育的現狀以及未來政策應如何制定以促進社會發展?為此本期時事辯論聚焦澳門職業技術教育,邀請到了龔志明廳長、黃逸恆處長、梁成安教授、鄭洪光校長、李藹倫經理、李兆祖主席,圍繞著本澳職業技術教育現狀與未來職業技術教育政策的走向展開了熱烈的討論。  應否全面檢
期刊
香港在2014年成立了“推廣職業教育專責小組”推廣職業教育,未來澳門是否有必要成立類似機構提高公眾對職技教育的認知,進一步推廣職業技術教育?以及有否必要盡快訂立“職業技術教育法規”?  黃逸恆表示,澳門沒有實行職業資格證書制度,但有機構提供職技的認證考試,如生產力暨科技轉移中心為“國家職業資格考試-澳門統籌單位”,負責組織本澳人士考取國家職業資格證書,這其中一個原因是澳門很小,沒必要另立一套職業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