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089(2018)07-00-01
学习进程是对学生概念或技能一种发展途径的定位。这种定位是对预设途径进行实证研究所得出的。遗传小组在对1---6年级的学生有了一个预设路径的定位之后,接下来最重要的就是实证研究。在实证研究过程中,不同学生个体在不同学习情景下会呈现对掌握相同核心知识的不同学习路径,我们经过验证的这条学习路径可能是大多数学生达到最终概念所依靠的一条学习途径。然而却不能认定这条路径就是达到“大概念”唯一的,或最佳的学习路径。它受到学生个体、学习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依照不同的背景,适当地调整学习进程。
笔者所研究的是“遗传”框架概念下低段学生需要建构的第二个子概念“动物的子代和亲代有很多相似之处,也存在不同”。在实证研究中,所选用的对象是农村小学一二两个年级的学生。选用的方式是先前测,后课例研究,再后测的形式来实证研究。下面分别来说一下这种实证研究是怎样推进“遗传”概念学习进程。
一、做足前测,摸清学生的思维起点
前测是前测采用两个步骤,第一步,有针对性的访谈。第二步,有针对性的笔答测试。访谈中分别选取了一年级随机10名学生,二年级随机10名学生来检测。发现一年级的10名学生有6名学生能够说出动物的爸爸妈妈和孩子有相似之处,但是不能找出很多,而对于“也存在不同”这个概念,非常明显的一些性状比如毛的颜色,眼睛的颜色能够很快的说出,而对于具体特征来讲有困难。如:二年级随机抽取的10名学生来说,有9名學生能够通过观察发现和描述出动物的相似之处和不同,而且对于一些不太明显的性状也能找出亲子代的不同。
而对于笔答前测卷的分析,发现一年级的学生对于该概念的掌握达到70%,二年级达到88%。
在前测的研究中发现,二年级的学生对于这一子概念的理解和掌握是没有太大的问题,也就是如果在学习路径上把这一子概念定在二年级来建构是合理的。而对于一年级的学生而言,描述能力上有点欠缺。
二、有针对性的课例设计,精心建构子概念
课例中采用对一年级4个班,二年级5个班来研究。对于一二年级的学生而言,科学课对他们是陌生的,在学生没有上过科学课的情况下来建构这一概念是有一定难度的。但研究中发现,最应该做足的是学生的兴趣问题。在发现一二年级的孩子对小动物最感兴趣的是小狗,小猫,小鸟,小鱼之后,那么研究对象就迎刃而解了。
师:你认为这只大狗和这只小狗是什么关系?
生:可能是狗妈妈和狗宝宝吧。
师:你为什么会这样认为呢?
生:因为这只小狗和大狗的毛色,鼻子形状,眼睛颜色,耳朵长短和形状,看起来都一样,非常像。
大多数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对比找出动物的亲子代的相似之处。而对于“亲子代的不同”有的学生还是有些困难的。
三、识时跟进,用后测来调整学习路径
对于“动物的子代和亲代有很多相似之处,也存在不同”这一子概念的后测很及时,安排在学生上完这节课以后进行的,后测显示的掌握程度一年级是90%,二年级是95%。与前测数据进行对比能够看出通过课例对概念的建构,学生对于概念的理解是有转变的。后测还发现:二年级的学生能够描述出这些性状的相似和不同。而且还能够区分后天获得的性状与遗传性状。不过学生抱有一种幼稚的遗传观念,相信特性只能从双亲之一遗传,某些特性只能从父亲或母亲一方遗传等等。综合考虑二年级的学生还是适合该学习路径的。一年级的学生对于描述上的能力有欠缺,毕竟是上小学刚刚几个月而已,所以我建议这一子概念适合在二年级的学生概念发展上建构。
对于低段子概念的理解的认识上,我也有一个认识上的转变。最初看到低段子概念的时候我非常能够理解上面提到的“人动物植物有很多相似之处”一句话,因为我们研究的核心概念遗传是指繁殖和自身相似的同类,这是生物体的共同特征。就是要研究“相似”。但是后半句话“也存在不同”我不知道为什么要在低年级就建构。后来查阅了开题报告的文献资料:新的个体从其母亲(通过卵子)和父亲(通过精子)那里接受遗传信息。通过有性繁殖所产生的后代永远也不可能与其父亲或者母亲完全一样。我认为在低段建构这一概念很有必要。而且它对于高段概念提到的“有性繁殖的生物体中,一般是一半的基因来自于父亲,一半的基因来自于母亲”的概念建构是有指向的。
那么,这种一次次新的认识的提出的变化在哪儿?我认为是在实证研究过程中发生的冲突,该冲突是预设和现实。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呢?我认为是学生的学习进程规律在指引。即使走弯了还会把我们拽回来。因为学生是主体。要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根据学生的思维发展来制定适合他们的学习进程路径。
学习进程是对学生概念或技能一种发展途径的定位。这种定位是对预设途径进行实证研究所得出的。遗传小组在对1---6年级的学生有了一个预设路径的定位之后,接下来最重要的就是实证研究。在实证研究过程中,不同学生个体在不同学习情景下会呈现对掌握相同核心知识的不同学习路径,我们经过验证的这条学习路径可能是大多数学生达到最终概念所依靠的一条学习途径。然而却不能认定这条路径就是达到“大概念”唯一的,或最佳的学习路径。它受到学生个体、学习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依照不同的背景,适当地调整学习进程。
笔者所研究的是“遗传”框架概念下低段学生需要建构的第二个子概念“动物的子代和亲代有很多相似之处,也存在不同”。在实证研究中,所选用的对象是农村小学一二两个年级的学生。选用的方式是先前测,后课例研究,再后测的形式来实证研究。下面分别来说一下这种实证研究是怎样推进“遗传”概念学习进程。
一、做足前测,摸清学生的思维起点
前测是前测采用两个步骤,第一步,有针对性的访谈。第二步,有针对性的笔答测试。访谈中分别选取了一年级随机10名学生,二年级随机10名学生来检测。发现一年级的10名学生有6名学生能够说出动物的爸爸妈妈和孩子有相似之处,但是不能找出很多,而对于“也存在不同”这个概念,非常明显的一些性状比如毛的颜色,眼睛的颜色能够很快的说出,而对于具体特征来讲有困难。如:二年级随机抽取的10名学生来说,有9名學生能够通过观察发现和描述出动物的相似之处和不同,而且对于一些不太明显的性状也能找出亲子代的不同。
而对于笔答前测卷的分析,发现一年级的学生对于该概念的掌握达到70%,二年级达到88%。
在前测的研究中发现,二年级的学生对于这一子概念的理解和掌握是没有太大的问题,也就是如果在学习路径上把这一子概念定在二年级来建构是合理的。而对于一年级的学生而言,描述能力上有点欠缺。
二、有针对性的课例设计,精心建构子概念
课例中采用对一年级4个班,二年级5个班来研究。对于一二年级的学生而言,科学课对他们是陌生的,在学生没有上过科学课的情况下来建构这一概念是有一定难度的。但研究中发现,最应该做足的是学生的兴趣问题。在发现一二年级的孩子对小动物最感兴趣的是小狗,小猫,小鸟,小鱼之后,那么研究对象就迎刃而解了。
师:你认为这只大狗和这只小狗是什么关系?
生:可能是狗妈妈和狗宝宝吧。
师:你为什么会这样认为呢?
生:因为这只小狗和大狗的毛色,鼻子形状,眼睛颜色,耳朵长短和形状,看起来都一样,非常像。
大多数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对比找出动物的亲子代的相似之处。而对于“亲子代的不同”有的学生还是有些困难的。
三、识时跟进,用后测来调整学习路径
对于“动物的子代和亲代有很多相似之处,也存在不同”这一子概念的后测很及时,安排在学生上完这节课以后进行的,后测显示的掌握程度一年级是90%,二年级是95%。与前测数据进行对比能够看出通过课例对概念的建构,学生对于概念的理解是有转变的。后测还发现:二年级的学生能够描述出这些性状的相似和不同。而且还能够区分后天获得的性状与遗传性状。不过学生抱有一种幼稚的遗传观念,相信特性只能从双亲之一遗传,某些特性只能从父亲或母亲一方遗传等等。综合考虑二年级的学生还是适合该学习路径的。一年级的学生对于描述上的能力有欠缺,毕竟是上小学刚刚几个月而已,所以我建议这一子概念适合在二年级的学生概念发展上建构。
对于低段子概念的理解的认识上,我也有一个认识上的转变。最初看到低段子概念的时候我非常能够理解上面提到的“人动物植物有很多相似之处”一句话,因为我们研究的核心概念遗传是指繁殖和自身相似的同类,这是生物体的共同特征。就是要研究“相似”。但是后半句话“也存在不同”我不知道为什么要在低年级就建构。后来查阅了开题报告的文献资料:新的个体从其母亲(通过卵子)和父亲(通过精子)那里接受遗传信息。通过有性繁殖所产生的后代永远也不可能与其父亲或者母亲完全一样。我认为在低段建构这一概念很有必要。而且它对于高段概念提到的“有性繁殖的生物体中,一般是一半的基因来自于父亲,一半的基因来自于母亲”的概念建构是有指向的。
那么,这种一次次新的认识的提出的变化在哪儿?我认为是在实证研究过程中发生的冲突,该冲突是预设和现实。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呢?我认为是学生的学习进程规律在指引。即使走弯了还会把我们拽回来。因为学生是主体。要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根据学生的思维发展来制定适合他们的学习进程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