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证研究推进“遗传”概念学习进程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nersof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089(2018)07-00-01
  学习进程是对学生概念或技能一种发展途径的定位。这种定位是对预设途径进行实证研究所得出的。遗传小组在对1---6年级的学生有了一个预设路径的定位之后,接下来最重要的就是实证研究。在实证研究过程中,不同学生个体在不同学习情景下会呈现对掌握相同核心知识的不同学习路径,我们经过验证的这条学习路径可能是大多数学生达到最终概念所依靠的一条学习途径。然而却不能认定这条路径就是达到“大概念”唯一的,或最佳的学习路径。它受到学生个体、学习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依照不同的背景,适当地调整学习进程。
  笔者所研究的是“遗传”框架概念下低段学生需要建构的第二个子概念“动物的子代和亲代有很多相似之处,也存在不同”。在实证研究中,所选用的对象是农村小学一二两个年级的学生。选用的方式是先前测,后课例研究,再后测的形式来实证研究。下面分别来说一下这种实证研究是怎样推进“遗传”概念学习进程。
  一、做足前测,摸清学生的思维起点
  前测是前测采用两个步骤,第一步,有针对性的访谈。第二步,有针对性的笔答测试。访谈中分别选取了一年级随机10名学生,二年级随机10名学生来检测。发现一年级的10名学生有6名学生能够说出动物的爸爸妈妈和孩子有相似之处,但是不能找出很多,而对于“也存在不同”这个概念,非常明显的一些性状比如毛的颜色,眼睛的颜色能够很快的说出,而对于具体特征来讲有困难。如:二年级随机抽取的10名学生来说,有9名學生能够通过观察发现和描述出动物的相似之处和不同,而且对于一些不太明显的性状也能找出亲子代的不同。
  而对于笔答前测卷的分析,发现一年级的学生对于该概念的掌握达到70%,二年级达到88%。
  在前测的研究中发现,二年级的学生对于这一子概念的理解和掌握是没有太大的问题,也就是如果在学习路径上把这一子概念定在二年级来建构是合理的。而对于一年级的学生而言,描述能力上有点欠缺。
  二、有针对性的课例设计,精心建构子概念
  课例中采用对一年级4个班,二年级5个班来研究。对于一二年级的学生而言,科学课对他们是陌生的,在学生没有上过科学课的情况下来建构这一概念是有一定难度的。但研究中发现,最应该做足的是学生的兴趣问题。在发现一二年级的孩子对小动物最感兴趣的是小狗,小猫,小鸟,小鱼之后,那么研究对象就迎刃而解了。
  师:你认为这只大狗和这只小狗是什么关系?
  生:可能是狗妈妈和狗宝宝吧。
  师:你为什么会这样认为呢?
  生:因为这只小狗和大狗的毛色,鼻子形状,眼睛颜色,耳朵长短和形状,看起来都一样,非常像。
  大多数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对比找出动物的亲子代的相似之处。而对于“亲子代的不同”有的学生还是有些困难的。
  三、识时跟进,用后测来调整学习路径
  对于“动物的子代和亲代有很多相似之处,也存在不同”这一子概念的后测很及时,安排在学生上完这节课以后进行的,后测显示的掌握程度一年级是90%,二年级是95%。与前测数据进行对比能够看出通过课例对概念的建构,学生对于概念的理解是有转变的。后测还发现:二年级的学生能够描述出这些性状的相似和不同。而且还能够区分后天获得的性状与遗传性状。不过学生抱有一种幼稚的遗传观念,相信特性只能从双亲之一遗传,某些特性只能从父亲或母亲一方遗传等等。综合考虑二年级的学生还是适合该学习路径的。一年级的学生对于描述上的能力有欠缺,毕竟是上小学刚刚几个月而已,所以我建议这一子概念适合在二年级的学生概念发展上建构。
  对于低段子概念的理解的认识上,我也有一个认识上的转变。最初看到低段子概念的时候我非常能够理解上面提到的“人动物植物有很多相似之处”一句话,因为我们研究的核心概念遗传是指繁殖和自身相似的同类,这是生物体的共同特征。就是要研究“相似”。但是后半句话“也存在不同”我不知道为什么要在低年级就建构。后来查阅了开题报告的文献资料:新的个体从其母亲(通过卵子)和父亲(通过精子)那里接受遗传信息。通过有性繁殖所产生的后代永远也不可能与其父亲或者母亲完全一样。我认为在低段建构这一概念很有必要。而且它对于高段概念提到的“有性繁殖的生物体中,一般是一半的基因来自于父亲,一半的基因来自于母亲”的概念建构是有指向的。
  那么,这种一次次新的认识的提出的变化在哪儿?我认为是在实证研究过程中发生的冲突,该冲突是预设和现实。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呢?我认为是学生的学习进程规律在指引。即使走弯了还会把我们拽回来。因为学生是主体。要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根据学生的思维发展来制定适合他们的学习进程路径。
其他文献
川东地区地处我国西南丘陵地带,四周山脉将其与周边地域相分隔而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地理区域。在该地区独特的地理气候环境、发达的水陆交通、多元融合的文化现象等背景下,众多以商品贸易为主的传统山地场镇逐渐得以形成。传统场镇历史久远,至今仍保留了独特的空间环境和历史建筑。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经济结构的转型,川东地区传统山地场镇老龄化、空心化现象严重,街巷、建筑等生活载体因年久失修而逐步破败,形成了场镇中众多的废弃区域。同时,传统场镇面对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大量钢筋混凝土建筑的出现也严重破坏了场镇的整体风貌。如何
【摘要】随着我园课题“利用周边资源开展美术活动的策略研究”的深入开展,如何因地制宜有效利用周边资源开展中班幼儿美术活动,让现有的周边资源发挥最大的价值,为中班幼儿发展与成长提供服务,成为我们探索与研究主题。我们利用自然环境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利用“季节”资源拓展幼儿美术创作思路,利用人文资源培养幼儿的美术创造能力。在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孩子们走进自然,感受自然,大胆创作,增强了幼儿对美的感受和发现能
期刊
云山屯始建于1381年(明洪武十四年间),属于滇黔古驿道上设置的军屯(后发展为商屯),位于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七眼桥镇。云山屯被多座山体包围,且村落本身也是依山而建,整体格局保存较为完好且其空间构成具有独特性。2001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 年被国家建设部、国家文物局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但是目前,云山屯村落的针对性研究较少,且未从非物质文化遗产角度对其屯堡建筑的传统营造技艺进行系统性的研究。在近几年中,笔者跟随郭璇导师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我国近现代战争系列文化
【摘要】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只有从学生的认知角度出发,从学生的认知需求切入,才能使课堂教学更加实用高效。数学学习是一种数学思想的渗透以及数学方法的灵活运用,“学本位”课堂强调从学生实际出发,让学生自主参与,是学习真正发生。  【关键词】学本位 渗透 发生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6-0262-02  《植树问题》是小学人教版五年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6-0278-02  一、试题呈现  3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为实现生态“高颜值”、发展“高素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加快科技创新,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结合材料,分析如何发挥科技的作用,推动生产者和消费者从源头上防治污染,建设美丽中国。(10分)  参考答案:  
期刊
【摘要】现行新生入馆教育是大学图书馆让新生全面了解、认识、和利用自己的一个全方位但内容却停留在入门级别的一种教育。为改变这种状况,让新生对大学图书馆有一个更深层次的了解及享受图书馆更具价值的服务,笔者探索了一种“递进式”的新生入馆教育模式,分别培养“我知道图书馆——我会利用图书馆——我能利用好图书馆”这三个级别的读者。  【关键词】“递进式” 新生入馆教育 模式  【中图分类号】G258.6 【文
期刊
【摘要】聪明的小动物们通力协作,用智慧和勇气,运用物理和数学知识,巧妙地借助滑板,救出掉入坑洞的小兔莎莎。  【关键词】坑洞 速度 滑板 臨界 安全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6-0276-01
期刊
【摘要】华东师大叶澜教授的“新基础教育”理念认为一节好课的五个标准是:有意义、有效率、生成性、常态性、有待完善,而首先就要“有意义”。那么,在历史教学中怎样才能使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呢?本文基于新基础教育理念,立足教学实践,以《蒸汽的力量》教学为例,浅析如何打造一节“有意义”的课。  【关键词】新基础教育 历史 “有意义”  【中图分类号】G632.3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
期刊
【摘要】文言文阅读是高考的一个重点,得分的区分度较之其它考题是高的。但对文言文的学习,学生却存在一定的难点。作为高三年段的语文教师,在文言文的复习上肯定有过多种尝试、多次反思,其中难免有误区、难免有困惑。就此,我从学习的困惑、教学的误区、以及自己的有效教学实践等方面,来谈谈高三文言文的总复习策略,如何做到有“序”复习。  【关键词】学习困惑 教学误区 四个阶段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
期刊
【摘 要】 为了贯彻落实党在教师节上发表重要讲话的精神,全面推动教师教育的综合改革,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以及让党和人民满意的人民教师,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因此而展开,同年12月5日根据《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以及多所高校和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推动下,教育部确定了80个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韩山师范学院也响应此改革项目,其校内的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对此进行了初探并取得一定的成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