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对龙船花进行生药学研究,为其鉴定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性状、显微和薄层色谱进行鉴别。结果:龙船花在性状、显微和薄层色谱方面具明显特征。结论:研究结果对龙船花的鉴别有意义。
【关键词】 龙船花;性状;显微;薄层色谱
【中图分类号】R282.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5)22-0015-02
龙船花为茜草科龙船花属植物龙船花Ixora chinensis Lam.的花,又名红绣球、英丹花、仙丹花、百日红、罗伞木、山丹、番海棠等,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广西、广东、福建、台湾等地,在缅甸和马来西亚也有分布。龙船花具有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的功效,临床用于高血压、月经不调、闭经、跌打损伤、疮疡疖肿等症状[1]。原植物在《中国植物志》等文献已有记载[2-3],但龙船花生药学方面的研究报道不多,研究对龙船花的性状、显微结构和薄层色谱进行鉴别,旨在为其质量标准制定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1 仪器与材料
1.1 仪器 ERMATOKY0416旋转式切片机(日本);AK-400A摇摆式粉碎机(浙江奥力);奥林巴斯BH-2生物显微镜(日本);LY-HPCCD万能视频成像装置(四川励扬);奥林巴斯DP20照相系统(日本)。
1.2 材料 龙船花采于广西南宁市郊,经广西中医药研究院赖茂祥教授鉴定为茜草科龙船花属植物龙船花Ixora chinensis Lam。熊果酸对照品(批号:110742-200518,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硅胶G薄层板(批号:20121108,青岛海洋化工厂);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
2 方法与结果
2.1 性状鉴别[4-5] 花序多卷曲成团,展平后呈伞房花序;花序具短梗,有红色的分枝,花径1~5mm;单个花蕾呈短棒状,稍弯曲,萼4裂,萼齿较萼简短;花冠4,浅裂,裂片近圆形,肉质,花冠筒扭曲,红褐色,直径2~5mm,长2~3.5cm;雄蕊与花冠裂片同数,着生于花冠简喉部;气微,味微苦。见图1。
2.2 显微鉴别 粉末紫红色;花粉粒多淡黄色或无色,椭圆形或类圆形,具三沟,表面有颗粒状雕纹,壁厚约4μm,直径22~31μm;非腺毛单细胞,无色或淡黄色,稍弯曲,先端渐尖、圆钝,胞腔内有的含有棕黄色物质,长65~160μm,直径10~18μm;表皮细胞表面观呈类圆形或不规则形,垂周壁微波状弯曲;侧面观外壁乳头状突起,表面有纤细线状纹理;螺纹导管直径6~19μm;草酸钙簇晶散在,直径16~33μm;苞片细胞呈长方形,壁薄。见图2。
2.3 薄层色谱鉴别 取样品粉末1 g,加甲醇30 ml,超声处理30 min,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无水乙醇1 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熊果酸對照品适量,加无水乙醇制成每1mg/ml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按照201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附录Ⅵ B的薄层色谱法2法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2~5 μl、熊果酸对照品溶液3 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经实验发现以甲苯-乙酸乙酯-冰醋酸(14∶4∶0.5)为展开剂时其展开效果最好,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清淅。日光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位置上,有相同颜色的斑点;置紫外灯(365 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图3、4。
3 结论
研究表明龙船花在性状、显微及薄层色谱方面有明显的特征,性状方面如花多卷曲成团,全体被淡黄色毛茸;单个花蕾呈短棒状,萼4裂,萼齿远较萼简短;花冠4浅裂,裂片近圆形,红褐色,肉质,雄蕊与花冠裂片同数,着生于花冠筒喉部;气微,味微苦。显微鉴别方面粉末中花粉粒具三沟,表面有颗粒状雕纹;非腺毛单细胞;表皮细胞侧面观外壁乳头状突起;有草酸钙簇晶散在;苞片细胞呈长方形。薄层色谱方面因为龙船花含有熊果酸故采用熊果酸作为对照品,且药材样品与熊果酸对照品有明显斑点。以上特征可作为龙船花生药学鉴别的实验依据。
参考文献
[1] 广西区中医药研究所.广西药用植物名录[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6:389.
[2]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第71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37-39.
[3]. 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上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7:637-638.
[4]. 邓家刚主编.桂本草(第1卷)[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378-379.
[5]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辑委员会.中华本草 (第18卷) [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442.
(收稿日期:2015.07.31)
【关键词】 龙船花;性状;显微;薄层色谱
【中图分类号】R282.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5)22-0015-02
龙船花为茜草科龙船花属植物龙船花Ixora chinensis Lam.的花,又名红绣球、英丹花、仙丹花、百日红、罗伞木、山丹、番海棠等,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广西、广东、福建、台湾等地,在缅甸和马来西亚也有分布。龙船花具有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的功效,临床用于高血压、月经不调、闭经、跌打损伤、疮疡疖肿等症状[1]。原植物在《中国植物志》等文献已有记载[2-3],但龙船花生药学方面的研究报道不多,研究对龙船花的性状、显微结构和薄层色谱进行鉴别,旨在为其质量标准制定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1 仪器与材料
1.1 仪器 ERMATOKY0416旋转式切片机(日本);AK-400A摇摆式粉碎机(浙江奥力);奥林巴斯BH-2生物显微镜(日本);LY-HPCCD万能视频成像装置(四川励扬);奥林巴斯DP20照相系统(日本)。
1.2 材料 龙船花采于广西南宁市郊,经广西中医药研究院赖茂祥教授鉴定为茜草科龙船花属植物龙船花Ixora chinensis Lam。熊果酸对照品(批号:110742-200518,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硅胶G薄层板(批号:20121108,青岛海洋化工厂);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
2 方法与结果
2.1 性状鉴别[4-5] 花序多卷曲成团,展平后呈伞房花序;花序具短梗,有红色的分枝,花径1~5mm;单个花蕾呈短棒状,稍弯曲,萼4裂,萼齿较萼简短;花冠4,浅裂,裂片近圆形,肉质,花冠筒扭曲,红褐色,直径2~5mm,长2~3.5cm;雄蕊与花冠裂片同数,着生于花冠简喉部;气微,味微苦。见图1。
2.2 显微鉴别 粉末紫红色;花粉粒多淡黄色或无色,椭圆形或类圆形,具三沟,表面有颗粒状雕纹,壁厚约4μm,直径22~31μm;非腺毛单细胞,无色或淡黄色,稍弯曲,先端渐尖、圆钝,胞腔内有的含有棕黄色物质,长65~160μm,直径10~18μm;表皮细胞表面观呈类圆形或不规则形,垂周壁微波状弯曲;侧面观外壁乳头状突起,表面有纤细线状纹理;螺纹导管直径6~19μm;草酸钙簇晶散在,直径16~33μm;苞片细胞呈长方形,壁薄。见图2。
2.3 薄层色谱鉴别 取样品粉末1 g,加甲醇30 ml,超声处理30 min,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无水乙醇1 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熊果酸對照品适量,加无水乙醇制成每1mg/ml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按照201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附录Ⅵ B的薄层色谱法2法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2~5 μl、熊果酸对照品溶液3 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经实验发现以甲苯-乙酸乙酯-冰醋酸(14∶4∶0.5)为展开剂时其展开效果最好,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清淅。日光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位置上,有相同颜色的斑点;置紫外灯(365 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图3、4。
3 结论
研究表明龙船花在性状、显微及薄层色谱方面有明显的特征,性状方面如花多卷曲成团,全体被淡黄色毛茸;单个花蕾呈短棒状,萼4裂,萼齿远较萼简短;花冠4浅裂,裂片近圆形,红褐色,肉质,雄蕊与花冠裂片同数,着生于花冠筒喉部;气微,味微苦。显微鉴别方面粉末中花粉粒具三沟,表面有颗粒状雕纹;非腺毛单细胞;表皮细胞侧面观外壁乳头状突起;有草酸钙簇晶散在;苞片细胞呈长方形。薄层色谱方面因为龙船花含有熊果酸故采用熊果酸作为对照品,且药材样品与熊果酸对照品有明显斑点。以上特征可作为龙船花生药学鉴别的实验依据。
参考文献
[1] 广西区中医药研究所.广西药用植物名录[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6:389.
[2]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第71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37-39.
[3]. 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上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7:637-638.
[4]. 邓家刚主编.桂本草(第1卷)[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378-379.
[5]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辑委员会.中华本草 (第18卷) [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442.
(收稿日期:2015.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