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14-142-0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由此可见,教师已不再是课堂活动的主宰者,而应是课堂活动的参与者、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平等中的首席”;课堂活动是教师与学生平等对话、共同探讨的平台。那么,在这个平台上,怎样让课堂活起来呢?
一、新课的“起调”,扣人心弦
(一)创设情景,酝酿情感。为使学生尽快地感知教材,教学过程中力求酝酿一种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感或情绪。有位教师上《周总理,你在哪里》这一课时,挂出一幅周总理的画像,在像前摆上一束淡雅鲜花,轻放低沉的哀乐,插播《十里长街送总理》配乐朗读,通过催人泪下的哀乐,声情并茂的朗读,拨动学生的心弦,使学生情感与知识的双向交流紧密联系在一起,很快地把学生引入深情的缅怀之中。
(二)巧设悬念,激发兴趣。在教读《变色龙》一文时,教师首先向学生设置悬念:变色龙是动物蜥蜴的一种,它的皮肤的颜色随着四周物体的颜色而改变,课文是写这种动物吗?不是,那为什么课文却以“变色龙”为题,请同学们在课文中找出答案。引导学生带着悬念,主动、积极地学习,加强对课文内容的理性认识。
(三)活变题目,以点带面。于漪教师在上《皇帝的新装》一课时,让学生初读课文,先把题目改为《一个皇帝》,请同学们在横线上用课文中找出的表现皇帝性格的词语填补题目,如昏庸、虚伪、愚蠢等等,加深印象。这样点面结合,注重了阅读训练,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课堂的“主旋律”,引人入胜
(一)一线串珠,倒析因果。对《荔枝蜜》一文教读时,提出开头"我一向不大喜欢蜜蜂“和结尾”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这前后岂不是矛盾吗?我为什么会变成一只小蜜蜂呢?这篇课文的最后结果当做问题在开头提出,分析因果,让学生深入探微,更好地感知课文中的作者思想感情变化,学生理清线索,就会感受到一线串珠的妙处。
(二)对比联系,同中求异。在教高尔基的散文诗《海燕》时,结合课后短文与郑振铎的《海燕》进行对比联系,看看描写方法与所抒发的感情有什么不同,从中体味写景与抒情的关系。通过对比,深入理解不同的文章寄寓作者不同的思想感情,发现新意,从而把握课文的篇章结构、创作意图和思想意义。
(三)课堂竞赛,丰富多彩。上好语文活动课,注重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开拓视野,陶冶情操,教师为活跃课堂气氛,以力求创新的教学目标为基点,努力营造一种竞争的氛围,开展竞赛活动课。
三、结语的“终曲”,耐人寻味
(一)妙用诗句,画龙点睛。教学时善于利用文中的引用诗句进行分析其在语文中的作用和意义。在教学《驿路梨花》结尾时,为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运用诗句"驿路梨花处处开"为上联,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概括文章的主题,对出下联,能使学生产生耳目一新、茅塞顿开的美感。学生为此跃跃欲试,纷纷对出有创意的下联:雷锋精神代代传;助人为乐时时在。
(二)活用成语,留给启示。为帮助学生养成完整而严格的思维,加深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印象,在教授《扁鹊见蔡桓公》一文中讨论:蔡桓公因为什么导致病入膏育?学生明确讳疾忌医。那这个成语将留给我们怎样的启示和深思呢?这样总结学生会由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认识,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与探究。以小见大,通过个别展示一般,明确其典型意义。
(三)巧变结局,另辟蹊径。要打破常规,引发学生超常逆向思维的效应,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巧拨妙引,教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方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探究性学习提倡让学生自主探究,并不是放任自流。教师要巧妙点拨,相机诱导,在教学中教给自主探究方法。
(一)围绕矛盾处质疑
初中语文教材中常常有一些看似矛盾其实合理的地方,引导学生围绕矛盾大胆质疑,是寻找探究切入点的方法之一。
(二)扣住情境点换位
课文是作者对客观事物认识的产物和思想轨迹,我们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抓住自己感兴趣的地方,或借用文中角色,或引入相关角色,或充当某些角色,去换位思考。为了使自己进入那种文中所描述的情境中,当好工作人员这一角色,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研究课文,取得了较好地效果。
(三)捕捉“空白”点延伸
课文是例子,更是艺术品,有许多“留白”之处。引导学生捕捉这些启人深思、促人挖掘的空白点,尽情发挥想象,是寻找探究之路的最好切入点。
(四)抓住模糊点探究
课文的语言具有模糊性,对课文的理解可以是多元的。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不唯书、不唯师,抓住文中的模糊点、交代不明处去探究,去探索,直陈己见。如何让学生确切地理解课文中的一些中心句,是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教师可以让学生针对那些模糊点进行讨论,甚至进行辩论,不断提高学生的探究性意识。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学的过程表现为一种言语对话式的人际交往活动,师生、生生双方是人际交往的各一方,双方通过平等的言语交往活动形式进行言语交往实践,从而培养学生的言语能力,最终达到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说起来的目的。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由此可见,教师已不再是课堂活动的主宰者,而应是课堂活动的参与者、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平等中的首席”;课堂活动是教师与学生平等对话、共同探讨的平台。那么,在这个平台上,怎样让课堂活起来呢?
一、新课的“起调”,扣人心弦
(一)创设情景,酝酿情感。为使学生尽快地感知教材,教学过程中力求酝酿一种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感或情绪。有位教师上《周总理,你在哪里》这一课时,挂出一幅周总理的画像,在像前摆上一束淡雅鲜花,轻放低沉的哀乐,插播《十里长街送总理》配乐朗读,通过催人泪下的哀乐,声情并茂的朗读,拨动学生的心弦,使学生情感与知识的双向交流紧密联系在一起,很快地把学生引入深情的缅怀之中。
(二)巧设悬念,激发兴趣。在教读《变色龙》一文时,教师首先向学生设置悬念:变色龙是动物蜥蜴的一种,它的皮肤的颜色随着四周物体的颜色而改变,课文是写这种动物吗?不是,那为什么课文却以“变色龙”为题,请同学们在课文中找出答案。引导学生带着悬念,主动、积极地学习,加强对课文内容的理性认识。
(三)活变题目,以点带面。于漪教师在上《皇帝的新装》一课时,让学生初读课文,先把题目改为《一个皇帝》,请同学们在横线上用课文中找出的表现皇帝性格的词语填补题目,如昏庸、虚伪、愚蠢等等,加深印象。这样点面结合,注重了阅读训练,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课堂的“主旋律”,引人入胜
(一)一线串珠,倒析因果。对《荔枝蜜》一文教读时,提出开头"我一向不大喜欢蜜蜂“和结尾”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这前后岂不是矛盾吗?我为什么会变成一只小蜜蜂呢?这篇课文的最后结果当做问题在开头提出,分析因果,让学生深入探微,更好地感知课文中的作者思想感情变化,学生理清线索,就会感受到一线串珠的妙处。
(二)对比联系,同中求异。在教高尔基的散文诗《海燕》时,结合课后短文与郑振铎的《海燕》进行对比联系,看看描写方法与所抒发的感情有什么不同,从中体味写景与抒情的关系。通过对比,深入理解不同的文章寄寓作者不同的思想感情,发现新意,从而把握课文的篇章结构、创作意图和思想意义。
(三)课堂竞赛,丰富多彩。上好语文活动课,注重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开拓视野,陶冶情操,教师为活跃课堂气氛,以力求创新的教学目标为基点,努力营造一种竞争的氛围,开展竞赛活动课。
三、结语的“终曲”,耐人寻味
(一)妙用诗句,画龙点睛。教学时善于利用文中的引用诗句进行分析其在语文中的作用和意义。在教学《驿路梨花》结尾时,为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运用诗句"驿路梨花处处开"为上联,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概括文章的主题,对出下联,能使学生产生耳目一新、茅塞顿开的美感。学生为此跃跃欲试,纷纷对出有创意的下联:雷锋精神代代传;助人为乐时时在。
(二)活用成语,留给启示。为帮助学生养成完整而严格的思维,加深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印象,在教授《扁鹊见蔡桓公》一文中讨论:蔡桓公因为什么导致病入膏育?学生明确讳疾忌医。那这个成语将留给我们怎样的启示和深思呢?这样总结学生会由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认识,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与探究。以小见大,通过个别展示一般,明确其典型意义。
(三)巧变结局,另辟蹊径。要打破常规,引发学生超常逆向思维的效应,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巧拨妙引,教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方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探究性学习提倡让学生自主探究,并不是放任自流。教师要巧妙点拨,相机诱导,在教学中教给自主探究方法。
(一)围绕矛盾处质疑
初中语文教材中常常有一些看似矛盾其实合理的地方,引导学生围绕矛盾大胆质疑,是寻找探究切入点的方法之一。
(二)扣住情境点换位
课文是作者对客观事物认识的产物和思想轨迹,我们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抓住自己感兴趣的地方,或借用文中角色,或引入相关角色,或充当某些角色,去换位思考。为了使自己进入那种文中所描述的情境中,当好工作人员这一角色,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研究课文,取得了较好地效果。
(三)捕捉“空白”点延伸
课文是例子,更是艺术品,有许多“留白”之处。引导学生捕捉这些启人深思、促人挖掘的空白点,尽情发挥想象,是寻找探究之路的最好切入点。
(四)抓住模糊点探究
课文的语言具有模糊性,对课文的理解可以是多元的。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不唯书、不唯师,抓住文中的模糊点、交代不明处去探究,去探索,直陈己见。如何让学生确切地理解课文中的一些中心句,是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教师可以让学生针对那些模糊点进行讨论,甚至进行辩论,不断提高学生的探究性意识。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学的过程表现为一种言语对话式的人际交往活动,师生、生生双方是人际交往的各一方,双方通过平等的言语交往活动形式进行言语交往实践,从而培养学生的言语能力,最终达到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说起来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