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拓宽农业发展空间的必然选择,有效推动西部农业产业化发展是当前西部农村发展中的迫切任务。本文以甘肃庆阳市为例,探讨从特色农业入手推动西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问题,全面论述了特色农业部门产业化发展的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重点部门的选择,产业化组织系统的构建和产业化发展条件改善等问题。
关键词:特色农业;农业产业化;庆阳市
中图分类号:F3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07(2010)04-0037-05
农业产业化发展是解决当前一系列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深层次矛盾的现实选择,是我国农业由传统农业向市场农业转化过程中的经营体制的重大创新。在西部欠发达地区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更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有利于提高农业的专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水平,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社会经济的全面进步。目前,西部地区由于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的不利,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缓慢,但西部农村具备特色农业发展的良好天然条件,在农业品种资源、气候资源、地域环境资源等方面独特优势,只因特色农业发展缺乏规模化的经营和现代化的管理,制约了产业效益提高和产业部门的发展壮大。因而,在西部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化就成为农业发展的理想选择。
一、加快特色农业产化化是推动西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突破口
特色农业是立足于一定的区域优势,以市场为导向,发展起来的具有一定的规模和市场竞争力的农业产业。特色农业在发展中,其优势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如:突出的产品品质优势,产品巨大的市场需求,生产规模优势等。在我国当前农产品消费多元化的背景下,许多特色农产品都具有很高的市场价值。同时,西部地区由于自然条件的特殊性,在发展中形成了一定特色农产品的生产优势,如:庆阳市的黄花菜、白瓜籽、曹杏、金枣等生产,不仅产品品质优势突出,而且形成了一定的生产规模优势,如:庆阳市杏树栽植面积2.22万公顷,年产量4.547万吨,相对全省的集中系数达到了5.7。这些农产品市场需求量大,市场价值高,加工增值空间大,但同时生产技术要求高,产前产后服务环节多,亟需组织化和规模化发展,然而,西部现有的农户分散经营方式严重制约着市场化发展。因此,在西部应充分利用这些特色农业部门的产品品质优势和生产规模优势,大力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对这些部门进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和一体化经营。扩大产业规模,提高生产管理水平,优化产品质量,增强市场营销能力,拓宽产业增值空间,走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的路子,促进产业效益提高和产业发展壮大,全面带动区域农业的现代化发展。
二、庆阳市特色农业发展条件及现状
(一)区域特色农产品资源丰富
庆阳市农产品种类丰富,品种优良,紫苏、胡麻,荞麦、小米、燕麦、黄豆等特色粮油久负盛名,红富士苹果、曹杏、黄柑桃、九龙金枣和早胜牛、环县滩羊、陇东黑山羊、羊毛绒等大宗优质农牧产品享誉国内外。庆阳地处全国苹果生产最佳纬度区,已被农业部列入西北黄土高原苹果优生带。是全国品质最优、发展面积最大的黄花菜生产基地,被国家特产经济开发中心确定为全国特产白瓜籽、黄花菜示范基地。此外,庆阳还是中医药之乡,产有甘草、黄芪、麻黄、穿地龙、柴胡等300多种中草药。中药材中有69种被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5种被列为出口商品。形成了庆阳市鲜明的区域特色,成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基础。
(二)区域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优势和品种优势
庆阳市立足自然资源优势,已初步形成了区域特色化农业生产结构。特色农产品牧草、肉牛羊、苹果、杏、黄花菜、白瓜子、南瓜、胡麻、苏籽、甜椒、西瓜、中药材、马铃薯,小杂粮、烟叶等生产已经初具规模,2006年,多种农产品产量相对于全省保持了较高的集中系数,油菜籽、烟叶、水果等产量相对全省的集中系数分别为1.713155、8.958821、1.539419。羊存栏量、牛肉、羊肉产量相对全省的集中系数分别为2.492677、1.262745、1.195266。水果以苹果、杏和枣为主,区域特色优势明显,水果产量相对全省的集中系数为1.570557,其中苹果为1.724877,杏为5.678482。油料种植面积广,以油菜籽为主,并兼有胡麻、紫苏等特色油料作物。另有,许多独有农业部门,无全省的统一数据进行量化比较,但其区位优势更为突出,如:黄花菜、白瓜子、甜椒、大葱、中药材等。而且,这些农产品都因独有的品种、良好的品质和绿色无公害等优势畅销省内外,部分已占据城市高端市场或出口。
(三)特色部门发展的问题
特色农业部门发展表现出两大问题:一是部分特色农业部门发展效益不高,如:苹果、杏、肉羊等产量已经形成较大的规模,但发展中因存在以下问题影响生产效益。(1)无统一规划和管理,分布零散,生产布局不合理,基地建设不规范。(2)产前产后服务水平低,生产管理不到位,产品商品率低。(3)组织化程度低,销售环节薄弱,产品销售价格偏低。(4)加工能力不足,增值空间小。二是部分特色农业部门存在“产品特色明显,缺乏规模化发展”的问题,如:九龙金枣、白瓜子等具有极强的品质优势,销售价格高,但生产规模小,还仅停留在庭院农业的阶段,效益尚不明显。总体,特色农业产业化开发水平低,制约着了特色产业效益的提高和发展壮大。
由此可见,提高特色农业部门的产业化经营管理水平,是该区特色农业发展面临的迫切任务。
三、农业产业化经营系统结构
农业产业化系统由龙头企业、合作组织、专业市场、基地农户等要素构成。从农业产业化经营系统结构关系看,农业产业化是以农工商一体化经营为目标,以农产品生产基地为基础,以龙头企业为动力,以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为保障,以产业化组织为载体,以科技发展为手段,以效益为中心的生产经营体系。产业化发展的核心问题是发展龙头企业和合作经济组织,关键是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坚持的原则是风险共担、利益均沾。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主要任务在于培育龙头企业,组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选择恰当的农业产业化组织带动模式,建立合理的产业化组织形式和利益联结机制,协调好农户与企业的利益关系。
四、庆阳市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重点部门选择
为了加快庆阳市特色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应该以产品的独有性、产业规模和产业效率等标准,选择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重点部门,加以重点扶持与培育。
(一)农林牧渔业对比分析
从2006年庆阳市农林牧渔业生产的产值规模及投入产出比分析,产值规模由大到小的次序依次为种植业、畜牧业、林业和渔业;投入产出比由大到小的次序为渔业、畜牧业、种植业和林业。渔业在本 区受自然条件制约产值极小,不具有发展优势,林业的产值规模和投入产出比都不占优势,所以,应把畜牧业和种植业作为主要的产业部门。畜牧业相对于种植业保持了较高的产出投入比,应优先发展畜牧业,提高畜牧业的产值比重。
(二)畜牧养殖业分析
从2006年庆阳市不同畜牧养殖业部门产值和产出投入比分析,本区畜牧养殖业现状产值规模结构中以猪饲养、大牲畜饲养、羊养殖为主,家禽及其它养殖的比例较小,而大牲畜又以生养殖为主。结合养殖效益分析,家禽饲养效益最低,猪饲养规模较大但效益低,应逐步减小二者的养殖规模,兔、蝎、蚕等特种养殖中以兔养殖为主,兔养殖虽规模较小,但保持了较高的效益应适度发展,牧羊的产出投入比最大,其次是大牲畜(主要指肉牛养殖)。由此可见,该区发展肉绒羊的舍饲圈养和肉牛的养殖效益最高,局部可发展兔养殖。
(三)种植业内部分析
根据该区现有统计资料和各部门的产品特色差异,把该区特色种植业划分了杂粮、油料、新鲜蔬菜、黄花菜、西瓜、苹果、杏、大枣、桃、白瓜子、中药材、烤烟、青饲料等13个部门,其中新鲜蔬菜包括设施蔬菜和大田蔬菜(主要有大白菜、甜椒等)。从特色产业的产品特色、种植规模、种植效益三个方面对各部门的发展能力进行评价。
通过综合评价,对该区的种植业特色部门分析如下:(1)苹果、杏、烤烟、黄花菜、油料、中药材划分为一类,该类产品的特色明显,而且生产发展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效益,应作为区域优势特色产业,重点扶持发展。(2)西瓜和蔬菜种植的规模和效益优势明显,但产品特色不强,今后应重点提高其加工增值能力。(3)杂粮、白瓜子、杂果(桃、枣)划分为一类,它们产品特色优势明显,市场需求潜力大,但发展规模极小,效益尚不明显,应作为今后重点培育的特色产业。
总之,该区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点部门可规划为四大系列,一是草畜,包括牛、羊、兔养殖和牧草种植;二是瓜果,包括苹果、西瓜、白瓜子、杏、金枣等;三是蔬菜,包括甜椒、黄花菜;四是其它特色部门,包括烤烟、油料、中药材、杂粮等。
五、庆阳市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思路
(一)培育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1 多思路组建龙头企业。采取多种形式培育龙头企业。以市场为导向,鼓励多层次经营企业发展,既重视加工企业的发展,又要重视运销企业的发展。在组织形式上,提倡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鼓励农民特别是经营大户组织起来,兴办各种形式的龙头企业,提倡甘肃庆阳市正行德工贸集团跨行业发展肉类加工项目的做法,采用多种优惠政策联系区内外城市企业投资农产品的开发。全方位推进龙头企业的组建和发展,力争使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辐射带动各个特色农业产业部门。
2 引导龙头企业在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上下功夫。当前,该区农产品加工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技术水平低、精深加工能力不足、产业链条短、产品市场竞争力弱。如何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精深加工水平,是龙头企业发展的关键。为此,地方政府的科技开发项目应重点向农业龙头企业倾斜,切实推动农产品加工领域的技术创新,积极发展科技含量高、规模大、产业链条长的农产品精深加工项目。通过农产品加工技术的改进提升产业竞争力。
3 发展企业集团,强大企业品牌。品牌是企业成长和发展的“生命线”,龙头企业要确立以质量创名牌的理念。该区目前已形成十多个农产品加工企业群,企业普遍规模小,分布零散,生产技术落后,经营管理水平低,产品单一,对外开拓市场的能力不强,相互之间存在竞争矛盾。为此应采用以下策略提高企业竞争力:一是应用集群化的思路引导同类企业相对集中布局,创造群内管理和技术交流的环境。二是成立同类企业地方协会,促进相互间加工技术、市场信息和行业动态等的交流,在竞争与学习中提高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三是促进小型企业的联合和优化组合,组建企业集团,打造品牌竞争力。四是企业集团应制定严格的生产管理规范和产品质量标准,紧紧抓住地方特色和绿色无公害产品优势,打造名优产品品牌。利用内部优化、合作发展的战略提升龙头企业的发展实力。
(二)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创新和发展
只有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才能真正提高农户组织化水平,平衡龙头企业与农户利益关系,保障农民在农业产业化中的主体地位。
1 积极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加快培育和发展各种合作组织,使合作组织辐射带动主要特色农业部门。合作经济组织的培育应坚持以下原则:一是自主发展与政府扶持相结合的原则。二是多样性原则。合作组织的创建和发展应注重产业发展的现实效益,针对不同产业特点,探索实现合作制的各种形式。三是“先发展后规范”的原则,正确处理好发展与规范的关系。四是稳步渐进发展原则。合作制度的构建需要必要的条件,需要一个历史过程。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培育合作经济组织要循序渐进。
2 推进现有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完善和发展。该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相对落后,还没有形成完全意义上的合作社。要在该地区按国际合作制原则建立合作组织还不现实,应积极完善现有各种类型的合作组织的运行机制,提高合作发展水平和社会化服务能力。政府部门应加强对现有合作组织的指导,帮助其健全组织机构、制度、章程和运作机制,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提高辐射带动能力,提高入股量,实现二次返利和股份分红,推动其向合作社和股份合作社等高级合作方向发展。
(三)探索合理的产业化带动模式和组织形式
本区特色产业发展尚未形成完备的产业化组织体系,各种产业化要素间尚未形成稳定的关系。根据本区不同产业化部门生产的技术服务要求、农产品的市场供需弹性及产品加工增值特征等,在不同特色农业部门应实施不同的产业化发展带动模式和组织形式。
从产业化带动模式来说,总体而言,应以龙头企业带动型为主,但由于不同的产品的加工增值特征和当地加工技术的差异,在本区应确立以下几种产业化发展带动模式:一是牛羊肉,烤烟、黄花菜、白瓜子、中药材等加工增值空间大,而且本地已经形成一定加工能力的部门,应走加工企业带动型的路子。二是瓜菜等以鲜产品出售为主的产业,农户合作发展空间大,应以合作组织的发展带动为主。三是水果产业鲜果销售比例较大,但市场需求波动大,应在优先发展合作组织的基础上,采取合作组织内生加工企业的双重带动模式。
在产业化的组织方式上,应结合具体产业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组织形式。对加工企业发展困难的部门应采取“合作组织+农户”或“合作组织+加工企业+农户”等组织形式,利用农户合作增强产业发展能力。在龙头企业发展较快和带动作用较大的部门,应采取“加工企业+农户”及“加工企业+协会+农户”的形式,既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又发挥协会对农户的组织和技术服务作用。
(四)改善产业化发展条件 1 强化政府推动职能。针对目前农业产业化缺乏系统规划和指导的问题,政府应加快体制改革,理顺管理体制,强化综合服务,弱化条块分割,协调解决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分属不同部门管理,政策措施不协调,相互掣肘的问题。应在市发改委成立农业产业化指导办公室,制订系统的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确定产业化优先发展部门,制订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全面发展规划,建立专业化和标准化农业生产基地。联合农业、计划、经贸、财政、银行、税务、工商等部门,解决农业产业化发展涉及多部门难予协调的问题,解决农民合作组织跨行业跨部门发展的困难。
2 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及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农业的标准化体系建设在农业市场化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区农业标准化建设落后,导致产品的商品率低,市场效益不高。如本区的杏产业,虽然栽植面积大,产量大,但产品商品率低,制约了效益的提高。为此,应积极研究制定地方农业生产标准,包括农业基础环境标准、农业品种标准及生产资料标准、农业技术规范、农产品的等级标准、农产品加工包装、储藏、保鲜、运输、标识标准等。建立农产品的质量标准体系、检测监督体系和服务咨询体系,加强农业标准化情报资料收集,加强农业标准化的监测监督,强化农业服务咨询。
3 加快土地流转,促进特色农业规模化发展。土地流转是农业产业化得以长足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通过土地流转实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因地制宜的建立特色农业专业生产基地,促进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该区人均占有耕地少,在家庭承包经营体制下,地块分割和分散经营成了特色产业规模化发展的严重障碍。为此应探索合理的土地流转机制,按照“确保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搞活使用权”的原则,鼓励多种形式土地使用权流转。鼓励农户以土地使用权入股与龙头企业进行合作经营,允许农户土地使用权跨村组流动,支持农业龙头企业连片租赁、承包集体耕地。发挥合作经济组织在资金、技术、管理方面的优势,整合优质土地资源,带动农业的专业化、规模化发展。
4 大力实施人才工程。农业产业化发展是分散农户走向组织化的过程,也是不断提升经营管理水平的过程,其涉及面广,需要大批懂经营、善管理、有远见卓识的人才。该区农村人才的缺乏成为制约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严重问题。为此,应重视农业生产经营人才的引进、培养和合理配置,制定一系列引进人才的办法和措施,以项目、技术、经济实体为载体,吸引人才。建立灵活而富有激励的用人机制,吸引鼓励干部、专业技术人员等投身农业产业化的经营,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发挥带头作用。要立足实际培养人才,通过农村实施“阳光工程”等途径,帮助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培训人员,提高农民会员的科技素质和农业生产经营水平。
关键词:特色农业;农业产业化;庆阳市
中图分类号:F3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07(2010)04-0037-05
农业产业化发展是解决当前一系列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深层次矛盾的现实选择,是我国农业由传统农业向市场农业转化过程中的经营体制的重大创新。在西部欠发达地区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更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有利于提高农业的专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水平,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社会经济的全面进步。目前,西部地区由于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的不利,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缓慢,但西部农村具备特色农业发展的良好天然条件,在农业品种资源、气候资源、地域环境资源等方面独特优势,只因特色农业发展缺乏规模化的经营和现代化的管理,制约了产业效益提高和产业部门的发展壮大。因而,在西部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化就成为农业发展的理想选择。
一、加快特色农业产化化是推动西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突破口
特色农业是立足于一定的区域优势,以市场为导向,发展起来的具有一定的规模和市场竞争力的农业产业。特色农业在发展中,其优势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如:突出的产品品质优势,产品巨大的市场需求,生产规模优势等。在我国当前农产品消费多元化的背景下,许多特色农产品都具有很高的市场价值。同时,西部地区由于自然条件的特殊性,在发展中形成了一定特色农产品的生产优势,如:庆阳市的黄花菜、白瓜籽、曹杏、金枣等生产,不仅产品品质优势突出,而且形成了一定的生产规模优势,如:庆阳市杏树栽植面积2.22万公顷,年产量4.547万吨,相对全省的集中系数达到了5.7。这些农产品市场需求量大,市场价值高,加工增值空间大,但同时生产技术要求高,产前产后服务环节多,亟需组织化和规模化发展,然而,西部现有的农户分散经营方式严重制约着市场化发展。因此,在西部应充分利用这些特色农业部门的产品品质优势和生产规模优势,大力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对这些部门进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和一体化经营。扩大产业规模,提高生产管理水平,优化产品质量,增强市场营销能力,拓宽产业增值空间,走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的路子,促进产业效益提高和产业发展壮大,全面带动区域农业的现代化发展。
二、庆阳市特色农业发展条件及现状
(一)区域特色农产品资源丰富
庆阳市农产品种类丰富,品种优良,紫苏、胡麻,荞麦、小米、燕麦、黄豆等特色粮油久负盛名,红富士苹果、曹杏、黄柑桃、九龙金枣和早胜牛、环县滩羊、陇东黑山羊、羊毛绒等大宗优质农牧产品享誉国内外。庆阳地处全国苹果生产最佳纬度区,已被农业部列入西北黄土高原苹果优生带。是全国品质最优、发展面积最大的黄花菜生产基地,被国家特产经济开发中心确定为全国特产白瓜籽、黄花菜示范基地。此外,庆阳还是中医药之乡,产有甘草、黄芪、麻黄、穿地龙、柴胡等300多种中草药。中药材中有69种被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5种被列为出口商品。形成了庆阳市鲜明的区域特色,成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基础。
(二)区域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优势和品种优势
庆阳市立足自然资源优势,已初步形成了区域特色化农业生产结构。特色农产品牧草、肉牛羊、苹果、杏、黄花菜、白瓜子、南瓜、胡麻、苏籽、甜椒、西瓜、中药材、马铃薯,小杂粮、烟叶等生产已经初具规模,2006年,多种农产品产量相对于全省保持了较高的集中系数,油菜籽、烟叶、水果等产量相对全省的集中系数分别为1.713155、8.958821、1.539419。羊存栏量、牛肉、羊肉产量相对全省的集中系数分别为2.492677、1.262745、1.195266。水果以苹果、杏和枣为主,区域特色优势明显,水果产量相对全省的集中系数为1.570557,其中苹果为1.724877,杏为5.678482。油料种植面积广,以油菜籽为主,并兼有胡麻、紫苏等特色油料作物。另有,许多独有农业部门,无全省的统一数据进行量化比较,但其区位优势更为突出,如:黄花菜、白瓜子、甜椒、大葱、中药材等。而且,这些农产品都因独有的品种、良好的品质和绿色无公害等优势畅销省内外,部分已占据城市高端市场或出口。
(三)特色部门发展的问题
特色农业部门发展表现出两大问题:一是部分特色农业部门发展效益不高,如:苹果、杏、肉羊等产量已经形成较大的规模,但发展中因存在以下问题影响生产效益。(1)无统一规划和管理,分布零散,生产布局不合理,基地建设不规范。(2)产前产后服务水平低,生产管理不到位,产品商品率低。(3)组织化程度低,销售环节薄弱,产品销售价格偏低。(4)加工能力不足,增值空间小。二是部分特色农业部门存在“产品特色明显,缺乏规模化发展”的问题,如:九龙金枣、白瓜子等具有极强的品质优势,销售价格高,但生产规模小,还仅停留在庭院农业的阶段,效益尚不明显。总体,特色农业产业化开发水平低,制约着了特色产业效益的提高和发展壮大。
由此可见,提高特色农业部门的产业化经营管理水平,是该区特色农业发展面临的迫切任务。
三、农业产业化经营系统结构
农业产业化系统由龙头企业、合作组织、专业市场、基地农户等要素构成。从农业产业化经营系统结构关系看,农业产业化是以农工商一体化经营为目标,以农产品生产基地为基础,以龙头企业为动力,以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为保障,以产业化组织为载体,以科技发展为手段,以效益为中心的生产经营体系。产业化发展的核心问题是发展龙头企业和合作经济组织,关键是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坚持的原则是风险共担、利益均沾。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主要任务在于培育龙头企业,组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选择恰当的农业产业化组织带动模式,建立合理的产业化组织形式和利益联结机制,协调好农户与企业的利益关系。
四、庆阳市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重点部门选择
为了加快庆阳市特色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应该以产品的独有性、产业规模和产业效率等标准,选择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重点部门,加以重点扶持与培育。
(一)农林牧渔业对比分析
从2006年庆阳市农林牧渔业生产的产值规模及投入产出比分析,产值规模由大到小的次序依次为种植业、畜牧业、林业和渔业;投入产出比由大到小的次序为渔业、畜牧业、种植业和林业。渔业在本 区受自然条件制约产值极小,不具有发展优势,林业的产值规模和投入产出比都不占优势,所以,应把畜牧业和种植业作为主要的产业部门。畜牧业相对于种植业保持了较高的产出投入比,应优先发展畜牧业,提高畜牧业的产值比重。
(二)畜牧养殖业分析
从2006年庆阳市不同畜牧养殖业部门产值和产出投入比分析,本区畜牧养殖业现状产值规模结构中以猪饲养、大牲畜饲养、羊养殖为主,家禽及其它养殖的比例较小,而大牲畜又以生养殖为主。结合养殖效益分析,家禽饲养效益最低,猪饲养规模较大但效益低,应逐步减小二者的养殖规模,兔、蝎、蚕等特种养殖中以兔养殖为主,兔养殖虽规模较小,但保持了较高的效益应适度发展,牧羊的产出投入比最大,其次是大牲畜(主要指肉牛养殖)。由此可见,该区发展肉绒羊的舍饲圈养和肉牛的养殖效益最高,局部可发展兔养殖。
(三)种植业内部分析
根据该区现有统计资料和各部门的产品特色差异,把该区特色种植业划分了杂粮、油料、新鲜蔬菜、黄花菜、西瓜、苹果、杏、大枣、桃、白瓜子、中药材、烤烟、青饲料等13个部门,其中新鲜蔬菜包括设施蔬菜和大田蔬菜(主要有大白菜、甜椒等)。从特色产业的产品特色、种植规模、种植效益三个方面对各部门的发展能力进行评价。
通过综合评价,对该区的种植业特色部门分析如下:(1)苹果、杏、烤烟、黄花菜、油料、中药材划分为一类,该类产品的特色明显,而且生产发展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效益,应作为区域优势特色产业,重点扶持发展。(2)西瓜和蔬菜种植的规模和效益优势明显,但产品特色不强,今后应重点提高其加工增值能力。(3)杂粮、白瓜子、杂果(桃、枣)划分为一类,它们产品特色优势明显,市场需求潜力大,但发展规模极小,效益尚不明显,应作为今后重点培育的特色产业。
总之,该区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点部门可规划为四大系列,一是草畜,包括牛、羊、兔养殖和牧草种植;二是瓜果,包括苹果、西瓜、白瓜子、杏、金枣等;三是蔬菜,包括甜椒、黄花菜;四是其它特色部门,包括烤烟、油料、中药材、杂粮等。
五、庆阳市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思路
(一)培育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1 多思路组建龙头企业。采取多种形式培育龙头企业。以市场为导向,鼓励多层次经营企业发展,既重视加工企业的发展,又要重视运销企业的发展。在组织形式上,提倡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鼓励农民特别是经营大户组织起来,兴办各种形式的龙头企业,提倡甘肃庆阳市正行德工贸集团跨行业发展肉类加工项目的做法,采用多种优惠政策联系区内外城市企业投资农产品的开发。全方位推进龙头企业的组建和发展,力争使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辐射带动各个特色农业产业部门。
2 引导龙头企业在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上下功夫。当前,该区农产品加工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技术水平低、精深加工能力不足、产业链条短、产品市场竞争力弱。如何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精深加工水平,是龙头企业发展的关键。为此,地方政府的科技开发项目应重点向农业龙头企业倾斜,切实推动农产品加工领域的技术创新,积极发展科技含量高、规模大、产业链条长的农产品精深加工项目。通过农产品加工技术的改进提升产业竞争力。
3 发展企业集团,强大企业品牌。品牌是企业成长和发展的“生命线”,龙头企业要确立以质量创名牌的理念。该区目前已形成十多个农产品加工企业群,企业普遍规模小,分布零散,生产技术落后,经营管理水平低,产品单一,对外开拓市场的能力不强,相互之间存在竞争矛盾。为此应采用以下策略提高企业竞争力:一是应用集群化的思路引导同类企业相对集中布局,创造群内管理和技术交流的环境。二是成立同类企业地方协会,促进相互间加工技术、市场信息和行业动态等的交流,在竞争与学习中提高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三是促进小型企业的联合和优化组合,组建企业集团,打造品牌竞争力。四是企业集团应制定严格的生产管理规范和产品质量标准,紧紧抓住地方特色和绿色无公害产品优势,打造名优产品品牌。利用内部优化、合作发展的战略提升龙头企业的发展实力。
(二)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创新和发展
只有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才能真正提高农户组织化水平,平衡龙头企业与农户利益关系,保障农民在农业产业化中的主体地位。
1 积极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加快培育和发展各种合作组织,使合作组织辐射带动主要特色农业部门。合作经济组织的培育应坚持以下原则:一是自主发展与政府扶持相结合的原则。二是多样性原则。合作组织的创建和发展应注重产业发展的现实效益,针对不同产业特点,探索实现合作制的各种形式。三是“先发展后规范”的原则,正确处理好发展与规范的关系。四是稳步渐进发展原则。合作制度的构建需要必要的条件,需要一个历史过程。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培育合作经济组织要循序渐进。
2 推进现有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完善和发展。该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相对落后,还没有形成完全意义上的合作社。要在该地区按国际合作制原则建立合作组织还不现实,应积极完善现有各种类型的合作组织的运行机制,提高合作发展水平和社会化服务能力。政府部门应加强对现有合作组织的指导,帮助其健全组织机构、制度、章程和运作机制,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提高辐射带动能力,提高入股量,实现二次返利和股份分红,推动其向合作社和股份合作社等高级合作方向发展。
(三)探索合理的产业化带动模式和组织形式
本区特色产业发展尚未形成完备的产业化组织体系,各种产业化要素间尚未形成稳定的关系。根据本区不同产业化部门生产的技术服务要求、农产品的市场供需弹性及产品加工增值特征等,在不同特色农业部门应实施不同的产业化发展带动模式和组织形式。
从产业化带动模式来说,总体而言,应以龙头企业带动型为主,但由于不同的产品的加工增值特征和当地加工技术的差异,在本区应确立以下几种产业化发展带动模式:一是牛羊肉,烤烟、黄花菜、白瓜子、中药材等加工增值空间大,而且本地已经形成一定加工能力的部门,应走加工企业带动型的路子。二是瓜菜等以鲜产品出售为主的产业,农户合作发展空间大,应以合作组织的发展带动为主。三是水果产业鲜果销售比例较大,但市场需求波动大,应在优先发展合作组织的基础上,采取合作组织内生加工企业的双重带动模式。
在产业化的组织方式上,应结合具体产业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组织形式。对加工企业发展困难的部门应采取“合作组织+农户”或“合作组织+加工企业+农户”等组织形式,利用农户合作增强产业发展能力。在龙头企业发展较快和带动作用较大的部门,应采取“加工企业+农户”及“加工企业+协会+农户”的形式,既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又发挥协会对农户的组织和技术服务作用。
(四)改善产业化发展条件 1 强化政府推动职能。针对目前农业产业化缺乏系统规划和指导的问题,政府应加快体制改革,理顺管理体制,强化综合服务,弱化条块分割,协调解决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分属不同部门管理,政策措施不协调,相互掣肘的问题。应在市发改委成立农业产业化指导办公室,制订系统的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确定产业化优先发展部门,制订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全面发展规划,建立专业化和标准化农业生产基地。联合农业、计划、经贸、财政、银行、税务、工商等部门,解决农业产业化发展涉及多部门难予协调的问题,解决农民合作组织跨行业跨部门发展的困难。
2 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及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农业的标准化体系建设在农业市场化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区农业标准化建设落后,导致产品的商品率低,市场效益不高。如本区的杏产业,虽然栽植面积大,产量大,但产品商品率低,制约了效益的提高。为此,应积极研究制定地方农业生产标准,包括农业基础环境标准、农业品种标准及生产资料标准、农业技术规范、农产品的等级标准、农产品加工包装、储藏、保鲜、运输、标识标准等。建立农产品的质量标准体系、检测监督体系和服务咨询体系,加强农业标准化情报资料收集,加强农业标准化的监测监督,强化农业服务咨询。
3 加快土地流转,促进特色农业规模化发展。土地流转是农业产业化得以长足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通过土地流转实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因地制宜的建立特色农业专业生产基地,促进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该区人均占有耕地少,在家庭承包经营体制下,地块分割和分散经营成了特色产业规模化发展的严重障碍。为此应探索合理的土地流转机制,按照“确保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搞活使用权”的原则,鼓励多种形式土地使用权流转。鼓励农户以土地使用权入股与龙头企业进行合作经营,允许农户土地使用权跨村组流动,支持农业龙头企业连片租赁、承包集体耕地。发挥合作经济组织在资金、技术、管理方面的优势,整合优质土地资源,带动农业的专业化、规模化发展。
4 大力实施人才工程。农业产业化发展是分散农户走向组织化的过程,也是不断提升经营管理水平的过程,其涉及面广,需要大批懂经营、善管理、有远见卓识的人才。该区农村人才的缺乏成为制约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严重问题。为此,应重视农业生产经营人才的引进、培养和合理配置,制定一系列引进人才的办法和措施,以项目、技术、经济实体为载体,吸引人才。建立灵活而富有激励的用人机制,吸引鼓励干部、专业技术人员等投身农业产业化的经营,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发挥带头作用。要立足实际培养人才,通过农村实施“阳光工程”等途径,帮助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培训人员,提高农民会员的科技素质和农业生产经营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