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我国教育形成了以升学为主的固定模式,基本采用课堂上“满堂灌”、复习时“题海战”、平时围绕“考点转”的教学形式,而我们的教育目的却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适应未来的高素质人才,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就要求我们在育人时,抓好契机,讲求方法,培养高能力之人。下面就对新课改下的高中物理教学谈一些认识,不足之处望大家斧正:
新课改 高中物理 教学方法
一、注意培养学生学好物理的信心和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活动最易从兴趣出发,教师若不重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便会失去学习的信心和动力,对概念、定理和重要定律似是而非、模棱两可,这就必然导致学生做不好题,对物理感到头痛,学习情绪低落,成绩自然无法提高。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的作用,并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改变一讲到底的做法,而是根据教学目的,通过“设疑”、“析疑”启发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表自己的见解,参与课堂讨论,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要处理好师生关系,激励学生不怕挫折,勇于前进;要“思学生所想,解学生所难,料学生所错,投学生所好”。
教师认识到学习兴趣、学科情感对物理教学的重要性并能采取相应的措施,学生就会进入物理学习的正轨,主动克服物理学习的困难,教与学也就更加相辅相成了。
二、加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
学生学物理效率的高低、成绩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学习方法是否科学,因此,我们不仅应重视教师教法的探讨,而且应重视学生学法的指导研究。新课改更重视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过程,毕竟科学过程是科学家们从事科学活动的智力劳动过程。把科学过程与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引入物理课程,不仅能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而且能使学生领略前辈大师的研究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得其精髓,有所借鉴。所以,物理课程不应该把人类认识自然的历史擦去,科学家们曲折顽强而又闪烁着智慧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过程不能被公式和逻辑的面纱遮盖。离开了引向结果的方法过程,而只追求结果,就等于没有结果。
教师与学生都要认识到学习方法的重要,如果教师能指导学生掌握一套良好的学习方法,学生必然会喜欢物理并能够顺利适应高中的物理教学。
三、注意性别差异,消除性别差异心理
虽然学生存在性别差异,但是教师要让他们明白:每个人的大脑生理结构都是相同的,不存在思维学习上的差异。在高中物理学习中,女生处于劣势不是绝对的,不应盲目自卑,通过努力,女生也可以取得优秀的成绩。
四、结合爱国主义教育和热爱科学教育
物理教材中包含了许多可以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热爱科学和献身科学教育内容。如:牛顿忘我工作、勤奋和悉心钻研的精神,安培刻苦学习、专心致志,欧姆坚持不懈的精神,法拉第的高尚品质和致力于科学研究的精神。从我国古代指南针、地动仪、火箭的发明,到现代的“两弹一星”及“神舟七号”载人航天成功收回,教师应善于挖掘利用这些辉煌的科学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为科学而学习的责任感,用知识的魅力去影响学生,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积极性。
五、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
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新课改的精华所在,也是新课改势在必行的原因。教师的首要任务在于营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使学生形成探求创新的心理愿望和性格特征,教师在备课时首先要考虑为学生创设探索情境,通过创设与教材内容有关的情境,要精心设计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形成过程和应用过程,形成“参与体验内化―外延”的“科学探究”物理课堂教学模式。
1.创设情景,提出问题,科学猜想。
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中,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小球从斜槽上滚下时,如果动量守恒,会发生什么现象结果将怎么样
2.引导讨论,设计方案。
启发和引导学生设计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案,先应用控制变量法设计总体方案,如何研究再进行局部设计,由学生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让学生交流自己的设计,并评价他人的设计,以器材的作用和选择加以讨论。
3.学生操作,实施方案。
让学生相对独立地进行实验操作、采集数据。教师在学生的操作技能、仪器使用上给予帮助。
4.分析讨论,得出结论。
从实验得到的两组数据引导学生用计算和图像分别分析小球质量和小球水平距离乘积间的关系;再进行综合说明,得到结论。
六、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结构
物理学科实施新课改计划的关键是教师,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师的观念、能力、学识等素养,直接影响到教学活动的实施,直接关系到教学活动的成效。
教师首先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是自己学会的,而不是教师教会的;学生能力的提高,是自己在实践逐步完成的,而不是老师手把手地教所完成的”。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始终体现“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这一观念,坚持这一观念,才能切实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在物理学科实施新课改计划的过程,转变教师的角色是刻不容缓的,教师应该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化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由教学管理者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化为教与学平等中的‘首席’”,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
尤其在学生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是通过直接体验探索获得直接知识。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的角色已经不适应研究性学习。专题性、综合性和开放性的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特点,决定了教师在课程中需要体现“课程的组织者、情感的支持者、学习的参与者、信息的咨询者”等角色。由此,新课程从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及专业情意等三个方面对中学物理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
七、渗透主體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是教学的指导,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才能真正的提高教学效果,在笔者看来,教师首先要树立以学生为主题的教育理念,教师备课重点应该放在挖掘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切入点上。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就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去探究知识,去感悟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手的,教师不要包办代替。目前从听课中发现一个突出的共性问题,就是课堂上教师讲得太多,特别是高三毕业班的课。教师本来是一心为学生着想的,只担心漏讲知识或少讲而学生不会。教师讲得很辛苦,但学生处在被动听课状态,学生独立思维的空间太小,很难获取较大的学习效益。要实现主体教育思想就必须打破以讲授、灌输为主的教学方式,变“以教为中心”为“以学为中心”,构建学生主动参与、师生共同探究知识、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教学情境。这就需要教师在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过硬的教学基本功的基础上,把备课要点放在挖掘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切入点上。切入点的选择是灵活的,教师要相信学生的能力,要放得开。
八、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学习
有了目的才能朝着正确的方向努力,学习也是一样,教师应该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学习,这样才能树立他们的主体意识,努力学习,因为理想是学生走向成功的真正动力。一个学生一旦有了明确的奋斗目标。就必然会坚定而自觉地去追求和努力实现。挖掘物理发展史中哥白尼、爱因斯坦、霍金等人的献身科学、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民族自尊心,激励学生为振兴中华立志成才,是激发学生奋发学习的首要策略。教育学生祖国的富强才是理想之本,要把热爱祖国的满腔热情倾注在树立振兴中华发奋学习的志向上。教育学生,只有在中学打好基础,德、智、体全面发展,才能更好地在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中施展个人的才华。
2.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我们知道,物理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科技愈发展、愈显示物理是人类自下而上发展的核心学科。中学物理教育,不仅要为培养物理学家,造就物理学专门人才打基础,更多的还是要培养学生的基本物理素质,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教师从一开始要注意结合教学内容向学生进行“为什么要学习物理”的教育,让学生从学习用的笔、墨、纸、文具盒及各种生活、生产用品中惊奇地发现:物理与工农业生产、国防建设、能源资源、环境保护、人类的衣、食、住、行等息息相关;让学生从认识到“几乎处处是物理的世界”而激发出“我要学好物理”的积极性。在学习物理知识同时也提高人的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使思维更敏捷,更严密。让学生在学习中逐步感悟到学习物理的必要性。
3.激励培养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们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少学生感到物理难学,缺乏持久的兴趣,也有的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缺乏顽强的求知欲,这些都会很大程度上的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影响教学效果。这都需要教师去耐心地了解学生,包括心理素质、学习方法、意志品质、学习困难及知识中的难点、薄弱环节等。教师备课时应该认真钻研大纲和教材,认真掌握学生情况。只有吃透学生情况才能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只有教师讲的学生都渴望学会,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只有教师引導得当,才能唤起学生主动学习的激情。学生群体的学习主动性要靠教师适时点拨、指导和鼓励,同时也靠学生之间的相互启发和你追我赶。教学活动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形成积极向上、愉快学习、互相合作的浓厚氛围。
九、活跃课堂气氛
1.广用激发语言,密切师生情感
教学中多用启发、勉励和激发性语言,使学生很快地与教师沟通心理渠道,进入学习高中物理的角色,主动地、积极地学习。教师的言谈举止应贴近学生,使学生信任和尊敬教师,感到教师是自己的良师益友、共闯物理难关的帮手,而不是居高临下的“说教者”。
2.列举新颖事例,广开智慧大门
新颖的问题,能使学生产生兴趣,而兴趣是叩开智慧大门的钥匙。适时地讲一点趣味性的知识或物理学家的故事,让学生了解学习物理虽有难度,但它也不是高不可攀的东西,逐渐养成一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和不畏艰难的品质。
3.用活关联词语,增强语言感染力
在课堂上,除了用生动、准确且幽默的语言外,还应注意用活关联词语。声音、语调应抑扬顿挫,忌多次重复,忌“口头禅”、忌“连珠炮”似的“满堂灌”。发问,应给学生留有时间空隙。学生回答问题时,多用肯定,少用否定。如“动动脑,再想想”、“有没有补充的了”、“不错!基本上回答对了”等等。和谐而富有美感的语言,能使学生的精力和智力得到充分的利用。
4.欲进先退,巧设悬念
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物理知识,用诱导的方法,把不熟悉的知识或较难的问题引退到学生熟悉的地步,在暴露中发现问题,用老问题来引出新问题,有时还要故意制造“上当”的机会,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在“三进山城”的过程中活跃起来,教师再稍加点拔,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新课改 高中物理 教学方法
一、注意培养学生学好物理的信心和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活动最易从兴趣出发,教师若不重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便会失去学习的信心和动力,对概念、定理和重要定律似是而非、模棱两可,这就必然导致学生做不好题,对物理感到头痛,学习情绪低落,成绩自然无法提高。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的作用,并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改变一讲到底的做法,而是根据教学目的,通过“设疑”、“析疑”启发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表自己的见解,参与课堂讨论,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要处理好师生关系,激励学生不怕挫折,勇于前进;要“思学生所想,解学生所难,料学生所错,投学生所好”。
教师认识到学习兴趣、学科情感对物理教学的重要性并能采取相应的措施,学生就会进入物理学习的正轨,主动克服物理学习的困难,教与学也就更加相辅相成了。
二、加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
学生学物理效率的高低、成绩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学习方法是否科学,因此,我们不仅应重视教师教法的探讨,而且应重视学生学法的指导研究。新课改更重视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过程,毕竟科学过程是科学家们从事科学活动的智力劳动过程。把科学过程与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引入物理课程,不仅能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而且能使学生领略前辈大师的研究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得其精髓,有所借鉴。所以,物理课程不应该把人类认识自然的历史擦去,科学家们曲折顽强而又闪烁着智慧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过程不能被公式和逻辑的面纱遮盖。离开了引向结果的方法过程,而只追求结果,就等于没有结果。
教师与学生都要认识到学习方法的重要,如果教师能指导学生掌握一套良好的学习方法,学生必然会喜欢物理并能够顺利适应高中的物理教学。
三、注意性别差异,消除性别差异心理
虽然学生存在性别差异,但是教师要让他们明白:每个人的大脑生理结构都是相同的,不存在思维学习上的差异。在高中物理学习中,女生处于劣势不是绝对的,不应盲目自卑,通过努力,女生也可以取得优秀的成绩。
四、结合爱国主义教育和热爱科学教育
物理教材中包含了许多可以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热爱科学和献身科学教育内容。如:牛顿忘我工作、勤奋和悉心钻研的精神,安培刻苦学习、专心致志,欧姆坚持不懈的精神,法拉第的高尚品质和致力于科学研究的精神。从我国古代指南针、地动仪、火箭的发明,到现代的“两弹一星”及“神舟七号”载人航天成功收回,教师应善于挖掘利用这些辉煌的科学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为科学而学习的责任感,用知识的魅力去影响学生,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积极性。
五、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
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新课改的精华所在,也是新课改势在必行的原因。教师的首要任务在于营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使学生形成探求创新的心理愿望和性格特征,教师在备课时首先要考虑为学生创设探索情境,通过创设与教材内容有关的情境,要精心设计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形成过程和应用过程,形成“参与体验内化―外延”的“科学探究”物理课堂教学模式。
1.创设情景,提出问题,科学猜想。
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中,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小球从斜槽上滚下时,如果动量守恒,会发生什么现象结果将怎么样
2.引导讨论,设计方案。
启发和引导学生设计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案,先应用控制变量法设计总体方案,如何研究再进行局部设计,由学生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让学生交流自己的设计,并评价他人的设计,以器材的作用和选择加以讨论。
3.学生操作,实施方案。
让学生相对独立地进行实验操作、采集数据。教师在学生的操作技能、仪器使用上给予帮助。
4.分析讨论,得出结论。
从实验得到的两组数据引导学生用计算和图像分别分析小球质量和小球水平距离乘积间的关系;再进行综合说明,得到结论。
六、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结构
物理学科实施新课改计划的关键是教师,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师的观念、能力、学识等素养,直接影响到教学活动的实施,直接关系到教学活动的成效。
教师首先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是自己学会的,而不是教师教会的;学生能力的提高,是自己在实践逐步完成的,而不是老师手把手地教所完成的”。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始终体现“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这一观念,坚持这一观念,才能切实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在物理学科实施新课改计划的过程,转变教师的角色是刻不容缓的,教师应该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化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由教学管理者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化为教与学平等中的‘首席’”,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
尤其在学生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是通过直接体验探索获得直接知识。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的角色已经不适应研究性学习。专题性、综合性和开放性的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特点,决定了教师在课程中需要体现“课程的组织者、情感的支持者、学习的参与者、信息的咨询者”等角色。由此,新课程从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及专业情意等三个方面对中学物理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
七、渗透主體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是教学的指导,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才能真正的提高教学效果,在笔者看来,教师首先要树立以学生为主题的教育理念,教师备课重点应该放在挖掘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切入点上。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就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去探究知识,去感悟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手的,教师不要包办代替。目前从听课中发现一个突出的共性问题,就是课堂上教师讲得太多,特别是高三毕业班的课。教师本来是一心为学生着想的,只担心漏讲知识或少讲而学生不会。教师讲得很辛苦,但学生处在被动听课状态,学生独立思维的空间太小,很难获取较大的学习效益。要实现主体教育思想就必须打破以讲授、灌输为主的教学方式,变“以教为中心”为“以学为中心”,构建学生主动参与、师生共同探究知识、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教学情境。这就需要教师在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过硬的教学基本功的基础上,把备课要点放在挖掘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切入点上。切入点的选择是灵活的,教师要相信学生的能力,要放得开。
八、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学习
有了目的才能朝着正确的方向努力,学习也是一样,教师应该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学习,这样才能树立他们的主体意识,努力学习,因为理想是学生走向成功的真正动力。一个学生一旦有了明确的奋斗目标。就必然会坚定而自觉地去追求和努力实现。挖掘物理发展史中哥白尼、爱因斯坦、霍金等人的献身科学、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民族自尊心,激励学生为振兴中华立志成才,是激发学生奋发学习的首要策略。教育学生祖国的富强才是理想之本,要把热爱祖国的满腔热情倾注在树立振兴中华发奋学习的志向上。教育学生,只有在中学打好基础,德、智、体全面发展,才能更好地在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中施展个人的才华。
2.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我们知道,物理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科技愈发展、愈显示物理是人类自下而上发展的核心学科。中学物理教育,不仅要为培养物理学家,造就物理学专门人才打基础,更多的还是要培养学生的基本物理素质,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教师从一开始要注意结合教学内容向学生进行“为什么要学习物理”的教育,让学生从学习用的笔、墨、纸、文具盒及各种生活、生产用品中惊奇地发现:物理与工农业生产、国防建设、能源资源、环境保护、人类的衣、食、住、行等息息相关;让学生从认识到“几乎处处是物理的世界”而激发出“我要学好物理”的积极性。在学习物理知识同时也提高人的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使思维更敏捷,更严密。让学生在学习中逐步感悟到学习物理的必要性。
3.激励培养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们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少学生感到物理难学,缺乏持久的兴趣,也有的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缺乏顽强的求知欲,这些都会很大程度上的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影响教学效果。这都需要教师去耐心地了解学生,包括心理素质、学习方法、意志品质、学习困难及知识中的难点、薄弱环节等。教师备课时应该认真钻研大纲和教材,认真掌握学生情况。只有吃透学生情况才能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只有教师讲的学生都渴望学会,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只有教师引導得当,才能唤起学生主动学习的激情。学生群体的学习主动性要靠教师适时点拨、指导和鼓励,同时也靠学生之间的相互启发和你追我赶。教学活动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形成积极向上、愉快学习、互相合作的浓厚氛围。
九、活跃课堂气氛
1.广用激发语言,密切师生情感
教学中多用启发、勉励和激发性语言,使学生很快地与教师沟通心理渠道,进入学习高中物理的角色,主动地、积极地学习。教师的言谈举止应贴近学生,使学生信任和尊敬教师,感到教师是自己的良师益友、共闯物理难关的帮手,而不是居高临下的“说教者”。
2.列举新颖事例,广开智慧大门
新颖的问题,能使学生产生兴趣,而兴趣是叩开智慧大门的钥匙。适时地讲一点趣味性的知识或物理学家的故事,让学生了解学习物理虽有难度,但它也不是高不可攀的东西,逐渐养成一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和不畏艰难的品质。
3.用活关联词语,增强语言感染力
在课堂上,除了用生动、准确且幽默的语言外,还应注意用活关联词语。声音、语调应抑扬顿挫,忌多次重复,忌“口头禅”、忌“连珠炮”似的“满堂灌”。发问,应给学生留有时间空隙。学生回答问题时,多用肯定,少用否定。如“动动脑,再想想”、“有没有补充的了”、“不错!基本上回答对了”等等。和谐而富有美感的语言,能使学生的精力和智力得到充分的利用。
4.欲进先退,巧设悬念
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物理知识,用诱导的方法,把不熟悉的知识或较难的问题引退到学生熟悉的地步,在暴露中发现问题,用老问题来引出新问题,有时还要故意制造“上当”的机会,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在“三进山城”的过程中活跃起来,教师再稍加点拔,可收事半功倍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