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40年的实践启示我们: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也是改革开放的初心和使命。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作出的历史总结,也是贯穿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重要思想的根本价值追求。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主要领域改革主体框架基本确立。短短六年时间改革能取得如此巨大成就,根本就在于把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做到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抓住什么、推进什么,通过改革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
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深化改革的鲜明立场
2013年11月12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标志着在已经进行35年改革开放基础上开启的全面深化改革迈出新步伐、踏上新征程。《决定》明确指出:全面深化改革,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对全面深化改革政治立场、根本宗旨的郑重宣誓和鲜明表达。
就在《决定》通过的同一天,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三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专门围绕“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从三个层面作了深入阐述。
第一,这是现实问题的时代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提供了坚实物质基础和有利条件。同时,在我国现有发展水平上,社会上还存在大量有违公平正义的现象。特别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公平意识、民主意识、权利意识不断增强,对社会不公问题反映越来越强烈。中央全面审视和科学分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态势,认为这个问题不抓紧解决,不仅会影响人民群众对改革开放的信心,而且会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第二,这是我们党根本宗旨的必然要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如果党领导的改革不能给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不能创造更加公平的社会环境,甚至导致更多不公平,改革就失去意义,也不可能持续。因此,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着眼创造更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不断克服各种有违公平正义的现象,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第三,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毫不讳言地指出:不论处在什么发展水平上,制度都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保证。我们要通过创新制度安排,努力克服人为因素造成的有违公平正义的现象,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要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作为一面镜子,审视我们各方面体制机制和政策规定,哪里有不符合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问题,哪里就需要改革;哪个领域哪个环节问题突出,哪个领域哪个环节就是改革的重点。对由于制度安排不健全造成的有违公平正义的问题要抓紧解决,使我们的制度安排更好体现社会主义公平正义原则,更加有利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为什么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增进人民福祉相提并论?古今中外国家治理的成功实践表明,只有确保社会公平正义,才能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因此,被誉为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姊妹篇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也鲜明指出:“必须坚持法治建设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以保障人民根本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承担应尽的义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共同富裕。”
在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扬帆起航新阶段,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旗帜鲜明地回答了全面深化改革为什么改、为谁而改的根本问题,宣示了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重要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鲜明政治立场和根本价值追求。
没有人民支持和参与,任何改革都不可能取得成功,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主体
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党在领导推动改革开放取得历史性成就的过程中,也创造形成了一系列成功经验。2012年12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以总结改革开放历史经验为主题的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明确把“改革开放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必须坚持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作为一条重要经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也把“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作为改革实践积累的宝贵经验。
在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攻坚期、深水区,改革要更多地注重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的历史新阶段,还要不要群众先行先试、投石问路、摸着石头过河等创造性探索,社会上出现了一些不同声音。有的认为,改革开放初期可以摸着石头过河,现在进入深水区了,不能再提摸着石头过河;有的认为,进入全面深化改革阶段,就是党中央頂层设计,自上而下领导推进改革,自下而上的经验主义基本上不合时宜了;等等。这些论调,究其实质,就是改革是少数人的事还是全体人民的事,改革还要不要依靠群众的问题。鉴此,习近平总书记在旗帜鲜明地予以回击和驳斥的同时,还作了深入的理论阐释。
比如,关于摸着石头过河。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我国改革开放是先试验、后总结、再推广不断积累的过程,这种渐进式改革避免了因情况不明、举措不当而引起的社会动荡。摸着石头过河,符合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过程,符合事物从量变到质变的辩证法。不应认为只是改革开放初期可以摸着石头过河,现在不能再提摸着石头过河了。摸着石头过河和加强顶层设计是辩证统一的,推进局部的阶段性改革开放要在加强顶层设计的前提下进行,加强顶层设计要在推进局部的阶段性改革开放的基础上来谋划。全面深化改革任务越重,越要重视基层探索实践,善于从人民的实践创造和发展要求中完善改革政策主张,要坚持把自上而下的改革和自下而上的改革结合起来。 围绕紧紧依靠人民推进改革,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比如,从改革实践角度,强调没有人民支持和参与,任何改革都不可能取得成功,改革开放之所以得到广大人民群众衷心拥护和积极参与,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我们一开始就使改革开放事业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再如,从改革方法论角度,强调要攻克体制机制的痼疾,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及时总结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还比如,从凝聚改革力量的角度,强调我们要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最大限度集中群众智慧,把党内外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广泛团结起来,把国内外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充分调动起来,汇合成推进改革开放的强大力量;等等。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指出:前进道路上,我们必须“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群众在实践活动中所表达的意愿、所创造的经验、所拥有的权利、所发挥的作用,充分激发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创造伟力”。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义;依靠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动力。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充分体现了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重要思想的历史唯物主义群众史观。
从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从群众不满意的地方改起,让人民群众有更多成就感和获得感——全面深化改革的聚焦方向
改革、发展、稳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个重要支点,处理好三者关系是确保改革开放平稳有序推进的关键。2012年12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坚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好三者关系的结合点,实际上就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的突破口、切入点。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党提出明确要求:“以深入研究解决影响改革发展重大问题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为导向,着力把蓝图变成方案、把方案变成现实。”
从老百姓最期盼的领域改起,从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出发,让人民群众在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都有成就感和获得感,是习近平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思想的鲜明特色。比如,党风政风方面,明确畅通人民群众举报和监督渠道,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确保公权为民。经济改革方面,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使我国供给能力更好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不断升级和个性化的物质文化和生态环境需要。司法改革方面,提出要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重点解决影响司法公正和制约司法能力的深层次问题。文化改革方面,明确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推进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共建共享。社会事业方面,强调要加快推进民生领域体制机制改革,着力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不断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公共资源向基层延伸、向农村覆盖、向困难群体倾斜,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现实利益问题。关于住房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千方百计增加住房供应,同时要把调节人民群众住房需求放在重要位置,建立健全经济、适用、环保、节约资源、安全的住房标准体系,倡导符合国情的住房消费模式。”关于食品安全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指示,强调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党政同责、标本兼治,加快完善统一权威的监管体制和制度,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总之,我们要关注群众多方面多层次需求,多用善用会用多予少取、放活普惠的办法推进改革,让老百姓有更多成就感获得感。
2018年4月13日,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讲话时,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坚持问题导向,从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从群众不满意的地方改起。”“坚持从人民群众普遍关注、反映强烈、反复出现的问题背后查找体制机制弊端,找准深化改革的重点和突破口。”以人民关注、关心、关切的问题为导向推进改革,既是价值观,又是认识论,彰显了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重要思想坚持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真挚为民情怀。
只要有利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就要大胆试、大胆闯——全面深化改革的责任担当
经过40年的持续改革,很多容易改的问题已经得到有效解决,留下来的大都是比较难啃的硬骨头,甚至是牵动全局的敏感问题和重大问题。面对啃硬骨头多、打攻坚战多、动奶酪多的改革新特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深化改革,首先要刀刃向内、敢于自我革命,重点要破字当头、迎难而上,根本要激发动力、让人民群众不断有获得感。”打好全面深化改革攻坚战,党员领导干部应当以怎样的思想状态想改革、议改革、抓改革,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重大问题。
改革推进到今天,比认识更重要的是决心,比方法更关键的是担当。如何做到决心大、有担当,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论断新要求。
比如:强调领导干部要有自我革新的勇气和胸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深化改革问题上,一些思想观念障碍往往不是来自体制外而是来自体制内。思想不解放,我們就很难看清各种利益固化的症结所在,很难找准突破的方向和着力点,很难拿出创造性的改革举措。”因此,推进改革,必须跳出条条框框限制,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全局和局部、长远和当前的关系,坚决克服地方和部门利益的掣肘,以积极主动精神研究和提出改革举措。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敢于刀刃向内的勇气向党内顽瘴痼疾开刀,以一抓到底的钉钉子精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就彰显了我们党自我革命的决心和意志。
比如:强调领导干部要做能决断、敢拍板、敢担当的改革促进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深化改革,难免触动一些人的‘奶酪’,碰到各种复杂关系的羁绊,不可能皆大欢喜。突破既得利益,让改革落地,需要有勇气、有胆识、有担当。”只要符合基层实际、符合群众需求,就要坚决改、大胆试。主要负责同志对攻坚难度大、影响面广、同老百姓关系密切的改革任务要亲自上手、负责到底,对责任不到位、不担当、敷衍塞责、延误改革的,要严肃问责;要建立健全改革容错纠错机制,形成允许改革有失误、但不允许不改革的鲜明导向。 比如:强调领导干部要做真抓实干、干有成效、主动作为的改革实干家。随着改革方案不断出台,抓落实的任务越来越重。各地区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对抓改革、抓落实负有直接责任,要亲自抓谋划、抓部署、抓督察、抓落实。不仅要重视改革施工方案质量,更要考核验收改革结果,没有完成或完成不到位的要问责。对通过的方案要查哨查铺,确保落实到位。要调配充实专门督察力量,做到改革推进到哪里、督察就跟进到哪里。对督察发现的问题,要认真研究梳理,列出问题和责任清单,明确时限要求,要坚持有什么问题就整改什么问题,是谁的问题就由谁来负责整改,同时举一反三、由点及面,推动更大范围内整改。改革的责任主体要加强改革自查,定期跟踪并报告改革落实情况。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先后推出1932个改革方案,改革呈现全面发力、多点突破、蹄疾步稳、纵深推进的局面,充分体现了党中央“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改革勇气和决心,体现了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重要思想厚重的政治責任感、使命感和担当精神。
关键要看办成了多少事,解决了多少实际问题,群众到底认不认可、满不满意——全面深化改革的评判标准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一结束,习近平总书记就强调:“贯彻落实三中全会部署的改革任务,全党在看,群众在盼,国际社会也在关注。改革不是做样子,不是做表面文章,只说不做不行,说了做了没有成效也不行”。在千头万绪的改革进程中,如何评价改革?成效实不实,到位不到位,谁是裁决者,谁有发言权?2016年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21次会议明确指出:“抓改革成效,把是否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是否给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作为改革成效的评价标准。”2017年7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37次会议再次强调:“在评价改革成效上要坚持群众立场,关键要看办成了多少事,解决了多少实际问题,群众到底认不认可、满不满意”。
改革开放40年来,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始终是我们党制定政策的依据,也是改革成效的评价标准。标准就是指南针。标准决定着改革价值取向,也决定着改革的思想方法。
比如,面对改革中的深层次利益调整,如何定分止争?2014年2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时明确指出:“遇到关系复杂、牵涉面广、矛盾突出的改革,要及时深入了解群众实际生活情况怎么样,群众诉求是什么,改革能给群众带来的利益有多少,从人民利益出发谋划思路、制定举措、推进落实。”很显然,在多重利益、矛盾的冲突与纠葛中,如何把好利益的天平,只有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利益诉求、现实收益才是谋划改革思路、制定改革举措的根本依据和唯一准绳。
再如,在各领域各方面改革举措竞相出台之际,怎样把握轻重缓急、确保稳扎稳打?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既要科学统筹各项改革任务,同时也要突出重点,对准焦距,找准穴位,击中要害,多推有利于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的改革,多推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改革,多推有利于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性的改革。比如,强调“从老百姓最期盼的领域改起”“推出一些立竿见影的改革,让老百姓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让全社会感受到市场环境、创业条件、干部作风在一天天好转”;明确要“推出一批能叫得响、立得住、群众认可的硬招实招”“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来,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强调“政策不落实或落实不到位、落实走样等问题,主要是‘最后一公里’问题”,要把精力集中在打通“最后一公里”上;强调“要把调研贯穿改革全过程,做到重要情况、矛盾问题、群众期盼心中有数,对改革举措成效如何,要刨根问底,掌握实情”等等。
“立竿见影”“实实在在”“改革含金量”“最后一公里”“群众诉求”“群众期盼”“群众认可”“更多获得感”等,是习近平总书记论及改革的关键词、高频词,生动诠释了党中央坚持把群众认可、群众满意、群众感受作为衡量改革成效的根本标准。党的十八大以来,户籍制度改革、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司法体制改革、环保体制改革,这些过去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改革难题,过去想出台而没有出台的改革举措,密集出台,赢得了人民群众的高度认可和由衷赞赏。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用改革新实践书写了新时代答卷人的辉煌篇章。
总之,全面深化改革为了谁、依靠谁,重点抓什么,怎么抓,改革怎么看、怎么干,归根结底,以人民为中心,是贯穿习近平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思想的一条红线。党的十九大后,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十九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再次强调:站在更高起点谋划和推进改革,“最为关键的是,无论改什么、改到哪一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价值取向不能变”。面向未来,如何坚定不移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九个坚持”的时代新要求,其中第二条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根本遵循,也始终是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重要思想最鲜明、最核心、最根本的价值追求。
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深化改革的鲜明立场
2013年11月12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标志着在已经进行35年改革开放基础上开启的全面深化改革迈出新步伐、踏上新征程。《决定》明确指出:全面深化改革,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对全面深化改革政治立场、根本宗旨的郑重宣誓和鲜明表达。
就在《决定》通过的同一天,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三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专门围绕“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从三个层面作了深入阐述。
第一,这是现实问题的时代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提供了坚实物质基础和有利条件。同时,在我国现有发展水平上,社会上还存在大量有违公平正义的现象。特别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公平意识、民主意识、权利意识不断增强,对社会不公问题反映越来越强烈。中央全面审视和科学分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态势,认为这个问题不抓紧解决,不仅会影响人民群众对改革开放的信心,而且会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第二,这是我们党根本宗旨的必然要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如果党领导的改革不能给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不能创造更加公平的社会环境,甚至导致更多不公平,改革就失去意义,也不可能持续。因此,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着眼创造更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不断克服各种有违公平正义的现象,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第三,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毫不讳言地指出:不论处在什么发展水平上,制度都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保证。我们要通过创新制度安排,努力克服人为因素造成的有违公平正义的现象,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要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作为一面镜子,审视我们各方面体制机制和政策规定,哪里有不符合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问题,哪里就需要改革;哪个领域哪个环节问题突出,哪个领域哪个环节就是改革的重点。对由于制度安排不健全造成的有违公平正义的问题要抓紧解决,使我们的制度安排更好体现社会主义公平正义原则,更加有利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为什么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增进人民福祉相提并论?古今中外国家治理的成功实践表明,只有确保社会公平正义,才能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因此,被誉为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姊妹篇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也鲜明指出:“必须坚持法治建设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以保障人民根本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承担应尽的义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共同富裕。”
在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扬帆起航新阶段,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旗帜鲜明地回答了全面深化改革为什么改、为谁而改的根本问题,宣示了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重要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鲜明政治立场和根本价值追求。
没有人民支持和参与,任何改革都不可能取得成功,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主体
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党在领导推动改革开放取得历史性成就的过程中,也创造形成了一系列成功经验。2012年12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以总结改革开放历史经验为主题的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明确把“改革开放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必须坚持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作为一条重要经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也把“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作为改革实践积累的宝贵经验。
在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攻坚期、深水区,改革要更多地注重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的历史新阶段,还要不要群众先行先试、投石问路、摸着石头过河等创造性探索,社会上出现了一些不同声音。有的认为,改革开放初期可以摸着石头过河,现在进入深水区了,不能再提摸着石头过河;有的认为,进入全面深化改革阶段,就是党中央頂层设计,自上而下领导推进改革,自下而上的经验主义基本上不合时宜了;等等。这些论调,究其实质,就是改革是少数人的事还是全体人民的事,改革还要不要依靠群众的问题。鉴此,习近平总书记在旗帜鲜明地予以回击和驳斥的同时,还作了深入的理论阐释。
比如,关于摸着石头过河。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我国改革开放是先试验、后总结、再推广不断积累的过程,这种渐进式改革避免了因情况不明、举措不当而引起的社会动荡。摸着石头过河,符合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过程,符合事物从量变到质变的辩证法。不应认为只是改革开放初期可以摸着石头过河,现在不能再提摸着石头过河了。摸着石头过河和加强顶层设计是辩证统一的,推进局部的阶段性改革开放要在加强顶层设计的前提下进行,加强顶层设计要在推进局部的阶段性改革开放的基础上来谋划。全面深化改革任务越重,越要重视基层探索实践,善于从人民的实践创造和发展要求中完善改革政策主张,要坚持把自上而下的改革和自下而上的改革结合起来。 围绕紧紧依靠人民推进改革,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比如,从改革实践角度,强调没有人民支持和参与,任何改革都不可能取得成功,改革开放之所以得到广大人民群众衷心拥护和积极参与,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我们一开始就使改革开放事业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再如,从改革方法论角度,强调要攻克体制机制的痼疾,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及时总结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还比如,从凝聚改革力量的角度,强调我们要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最大限度集中群众智慧,把党内外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广泛团结起来,把国内外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充分调动起来,汇合成推进改革开放的强大力量;等等。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指出:前进道路上,我们必须“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群众在实践活动中所表达的意愿、所创造的经验、所拥有的权利、所发挥的作用,充分激发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创造伟力”。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义;依靠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动力。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充分体现了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重要思想的历史唯物主义群众史观。
从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从群众不满意的地方改起,让人民群众有更多成就感和获得感——全面深化改革的聚焦方向
改革、发展、稳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个重要支点,处理好三者关系是确保改革开放平稳有序推进的关键。2012年12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坚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好三者关系的结合点,实际上就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的突破口、切入点。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党提出明确要求:“以深入研究解决影响改革发展重大问题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为导向,着力把蓝图变成方案、把方案变成现实。”
从老百姓最期盼的领域改起,从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出发,让人民群众在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都有成就感和获得感,是习近平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思想的鲜明特色。比如,党风政风方面,明确畅通人民群众举报和监督渠道,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确保公权为民。经济改革方面,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使我国供给能力更好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不断升级和个性化的物质文化和生态环境需要。司法改革方面,提出要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重点解决影响司法公正和制约司法能力的深层次问题。文化改革方面,明确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推进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共建共享。社会事业方面,强调要加快推进民生领域体制机制改革,着力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不断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公共资源向基层延伸、向农村覆盖、向困难群体倾斜,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现实利益问题。关于住房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千方百计增加住房供应,同时要把调节人民群众住房需求放在重要位置,建立健全经济、适用、环保、节约资源、安全的住房标准体系,倡导符合国情的住房消费模式。”关于食品安全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指示,强调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党政同责、标本兼治,加快完善统一权威的监管体制和制度,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总之,我们要关注群众多方面多层次需求,多用善用会用多予少取、放活普惠的办法推进改革,让老百姓有更多成就感获得感。
2018年4月13日,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讲话时,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坚持问题导向,从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从群众不满意的地方改起。”“坚持从人民群众普遍关注、反映强烈、反复出现的问题背后查找体制机制弊端,找准深化改革的重点和突破口。”以人民关注、关心、关切的问题为导向推进改革,既是价值观,又是认识论,彰显了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重要思想坚持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真挚为民情怀。
只要有利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就要大胆试、大胆闯——全面深化改革的责任担当
经过40年的持续改革,很多容易改的问题已经得到有效解决,留下来的大都是比较难啃的硬骨头,甚至是牵动全局的敏感问题和重大问题。面对啃硬骨头多、打攻坚战多、动奶酪多的改革新特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深化改革,首先要刀刃向内、敢于自我革命,重点要破字当头、迎难而上,根本要激发动力、让人民群众不断有获得感。”打好全面深化改革攻坚战,党员领导干部应当以怎样的思想状态想改革、议改革、抓改革,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重大问题。
改革推进到今天,比认识更重要的是决心,比方法更关键的是担当。如何做到决心大、有担当,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论断新要求。
比如:强调领导干部要有自我革新的勇气和胸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深化改革问题上,一些思想观念障碍往往不是来自体制外而是来自体制内。思想不解放,我們就很难看清各种利益固化的症结所在,很难找准突破的方向和着力点,很难拿出创造性的改革举措。”因此,推进改革,必须跳出条条框框限制,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全局和局部、长远和当前的关系,坚决克服地方和部门利益的掣肘,以积极主动精神研究和提出改革举措。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敢于刀刃向内的勇气向党内顽瘴痼疾开刀,以一抓到底的钉钉子精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就彰显了我们党自我革命的决心和意志。
比如:强调领导干部要做能决断、敢拍板、敢担当的改革促进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深化改革,难免触动一些人的‘奶酪’,碰到各种复杂关系的羁绊,不可能皆大欢喜。突破既得利益,让改革落地,需要有勇气、有胆识、有担当。”只要符合基层实际、符合群众需求,就要坚决改、大胆试。主要负责同志对攻坚难度大、影响面广、同老百姓关系密切的改革任务要亲自上手、负责到底,对责任不到位、不担当、敷衍塞责、延误改革的,要严肃问责;要建立健全改革容错纠错机制,形成允许改革有失误、但不允许不改革的鲜明导向。 比如:强调领导干部要做真抓实干、干有成效、主动作为的改革实干家。随着改革方案不断出台,抓落实的任务越来越重。各地区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对抓改革、抓落实负有直接责任,要亲自抓谋划、抓部署、抓督察、抓落实。不仅要重视改革施工方案质量,更要考核验收改革结果,没有完成或完成不到位的要问责。对通过的方案要查哨查铺,确保落实到位。要调配充实专门督察力量,做到改革推进到哪里、督察就跟进到哪里。对督察发现的问题,要认真研究梳理,列出问题和责任清单,明确时限要求,要坚持有什么问题就整改什么问题,是谁的问题就由谁来负责整改,同时举一反三、由点及面,推动更大范围内整改。改革的责任主体要加强改革自查,定期跟踪并报告改革落实情况。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先后推出1932个改革方案,改革呈现全面发力、多点突破、蹄疾步稳、纵深推进的局面,充分体现了党中央“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改革勇气和决心,体现了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重要思想厚重的政治責任感、使命感和担当精神。
关键要看办成了多少事,解决了多少实际问题,群众到底认不认可、满不满意——全面深化改革的评判标准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一结束,习近平总书记就强调:“贯彻落实三中全会部署的改革任务,全党在看,群众在盼,国际社会也在关注。改革不是做样子,不是做表面文章,只说不做不行,说了做了没有成效也不行”。在千头万绪的改革进程中,如何评价改革?成效实不实,到位不到位,谁是裁决者,谁有发言权?2016年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21次会议明确指出:“抓改革成效,把是否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是否给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作为改革成效的评价标准。”2017年7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37次会议再次强调:“在评价改革成效上要坚持群众立场,关键要看办成了多少事,解决了多少实际问题,群众到底认不认可、满不满意”。
改革开放40年来,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始终是我们党制定政策的依据,也是改革成效的评价标准。标准就是指南针。标准决定着改革价值取向,也决定着改革的思想方法。
比如,面对改革中的深层次利益调整,如何定分止争?2014年2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时明确指出:“遇到关系复杂、牵涉面广、矛盾突出的改革,要及时深入了解群众实际生活情况怎么样,群众诉求是什么,改革能给群众带来的利益有多少,从人民利益出发谋划思路、制定举措、推进落实。”很显然,在多重利益、矛盾的冲突与纠葛中,如何把好利益的天平,只有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利益诉求、现实收益才是谋划改革思路、制定改革举措的根本依据和唯一准绳。
再如,在各领域各方面改革举措竞相出台之际,怎样把握轻重缓急、确保稳扎稳打?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既要科学统筹各项改革任务,同时也要突出重点,对准焦距,找准穴位,击中要害,多推有利于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的改革,多推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改革,多推有利于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性的改革。比如,强调“从老百姓最期盼的领域改起”“推出一些立竿见影的改革,让老百姓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让全社会感受到市场环境、创业条件、干部作风在一天天好转”;明确要“推出一批能叫得响、立得住、群众认可的硬招实招”“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来,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强调“政策不落实或落实不到位、落实走样等问题,主要是‘最后一公里’问题”,要把精力集中在打通“最后一公里”上;强调“要把调研贯穿改革全过程,做到重要情况、矛盾问题、群众期盼心中有数,对改革举措成效如何,要刨根问底,掌握实情”等等。
“立竿见影”“实实在在”“改革含金量”“最后一公里”“群众诉求”“群众期盼”“群众认可”“更多获得感”等,是习近平总书记论及改革的关键词、高频词,生动诠释了党中央坚持把群众认可、群众满意、群众感受作为衡量改革成效的根本标准。党的十八大以来,户籍制度改革、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司法体制改革、环保体制改革,这些过去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改革难题,过去想出台而没有出台的改革举措,密集出台,赢得了人民群众的高度认可和由衷赞赏。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用改革新实践书写了新时代答卷人的辉煌篇章。
总之,全面深化改革为了谁、依靠谁,重点抓什么,怎么抓,改革怎么看、怎么干,归根结底,以人民为中心,是贯穿习近平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思想的一条红线。党的十九大后,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十九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再次强调:站在更高起点谋划和推进改革,“最为关键的是,无论改什么、改到哪一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价值取向不能变”。面向未来,如何坚定不移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九个坚持”的时代新要求,其中第二条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根本遵循,也始终是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重要思想最鲜明、最核心、最根本的价值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