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时期的小学学校管理,是一门艺术性较强的工作,而老师在整个教育发展中的地位是无人可及的,需要借助激励机制来激发老师们的工作积极性与创造性,淋漓尽致的发挥自身的教学优势,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更好的提升老师自身的素养,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绵延不绝的动力。本文笔者对新时期小学学校管理中激励机制的应用意义及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新时期;小学学校;管理;激励机制
众所周知,小学学校管理水平如何会直接体现于办学水平及教学质量方面,学校管理重要性不言而喻。但从目前小学学校管理的现状来看,往往存在管理方式及手段陈旧的情况,此种管理背景下,学生们难以得到全面性的发展,自然老师的教学热情也会不断下降。小学阶段是学生接受素质教育的初始阶段,需要让学生从小具有良好的基础,而想要实现此目标就必须要加强对教师激励机制的探索。
一、学校管理中激励机制的意义分析
激励机制是指借助特定的方式,调动工作人员工作热情,促使工作效益及价值的最大化。目前的激励机制包含的内容较多,如精神、物质、薪酬、荣誉等等,主要是从人的心理及物质需求角度出发,能从最根源处激发人工作的热情。激励机制应用到管理实践中的几率十分的高,且取得的效果也十分好,可以說有最基本的保障作用。在激励机制的影响下,管理人员能第一时间了解工作者的实际需求,快速解决其困扰问题,给予老师全身心参与教学工作的机会,相信这是提高管理效率及质量最为关键性的手段。
从目前我国小学学校管理的现状来看,往往还停留在传统管理模式之中,对老师总是提出强制性的教学要求与任务,当要求或者任务不能及时达成时,则会出现受处罚的情况,如导致老师的奖金被扣除,学生的学习任务加重等,长期以往教与学的热情都会受到较大程度的局限。同时随着素质教育的持续推进,学校管理任务日益加重,管理内容趋向复杂,相应管理者及老师所承担的责任都不断增加,如果学校不能合理运用激励机制,那么必然会局限学校的顺利发展,使得教学水平低下。相关管理者必须明确激励的消除教职工、学生不满,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及增强学校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的积极作用。
二、新时期小学学校管理中落实激励机制的具体策略
(一)精神与物质激励同行
以往我国小学学校管理中,对于老师的激励仅停留于精神激励方面,此种从精神层面激发小学老师的行为及动机,有较强的暂时性色彩,难以使老师保持长久的热情。现在小学学校管理,对于老师的激励比较喜欢采取物质激励方式,将教学质量及工资挂钩,这样的方式会让老师将获得高收入作为最终的教学目的,所以对于老师的教学热情的调动也是徒劳的,长期以往会忽视老师的情感方面需求,激励效果自然不佳。因此,新时期的小学学校管理过程中,既要重视对老师的精神激励,也要注重对老师的物质激励,这样当两者进行完美结合时,才能将激励机制调动老师教学热情的内外动力发挥出来,使老师的教学更加主动与创新,当激励效果达到最佳时,自然教学质量会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
(二)正负激励同行
正负激励就是我们常说的奖励与惩罚激励方式,在采取正负性激励策略时,需要制定明确的奖罚策略。而此奖罚策略的制定需要由校领导及管理者根据学校的实情来制定,实现对教职员工思想及行为等方面的约束目的。小学老师的工资福利一般都较为固定,普通的表扬性激励难以激发老师的教学热情,需要在现有管理策略的基础上,借助发布公告的方式,使每名老师都得到公平性的对待。负激励策略实施过程中,可能会引起一些老师的反感,所以此策略实施时需要以过程性激励为核心。除此之外,学校管理人员必须要控制好正激励的使用次数,并要明确负激励策略的使用,其目的不是为了惩罚老师,而是为了彻底消除他们工作时存在的侥幸心理,确保每个老师在遇到教学问题时都能积极与创新的解决。新时期小学学校管理过程中,负激励始终都需要处于辅助性的地位,但也需要注意一点,即需要让老师意识到工作好与坏在待遇方面的区别,唯有如此,才能将其创新工作的潜力开发出来。
(三)个体与团队激励同行
个体激励与团队激励的区别在于对个体表现对象与老师群体表现对象进行的激励。个体激励能非常有效的调动老师的教学热情及创造性,团体激励较为重视团队的整体性表现,对于老师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十分有效。在新时期的小学学校管理过程中,需要坚持个体与团队激励同行的原则,并要将两者进行完美的结合,将其激励面无限扩大,有效提升老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及团队合作精神,为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四)外部与内部激励同行
外部激励无疑需要借助一定的外力,比如物质激励、任务激励、精神激励或人际关系激励等等多方面,在这些外力的有效推动下激发老师教学工作的积极性。外部激励在小学学校管理中运用的几率较高,并且取得的效果也十分的好,如物质与精神激励能及时满足小学老师的物质与精神层面的各种需求;任务激励能促使老师在预设时间内顺利完成教学任务,非常有益于老师时间观念的树立与提升;人际关系激励能及时调整学校的工作环境及氛围,让教育者始终保持十分良好的心情状态。外部激励也存在一个弊端,即对不同性格及特征老师会产生不同的作用,易存在逆反情绪,和激励的本意不完全相符合。而内部激励的目的是让老师依靠自身的力量去消除消极教学状态及行为,逐渐实现改变、超越、完善及升华自我的目的,能使教育者保持十分正面的工作状态。因此,小学学校管理过程中需要让外部与内部激励同行,确保每个老师的教学积极性得以发挥与保持。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小学学校管理中激励机制运用时,需要始终坚持科学、合理的基础性原则,采取创新的物质精神激励、个体团队激励、外部内部激励及正负激励同行的方式,或者进行完美的结合,相信必然能有效提升学校管理的质量,促使学校、老师及学生三者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学倩.激励机制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初探[J].华夏教师,2016(01).
[2]王军庆.小学学校管理中激励机制的有效应用[J].新课程,2017(05).
[3]相西红,刘洁.如何在小学班级管理中构建激励机制[J].中国校外教育,2017(10).
作者简介:罗天云,广西贺州市八步区铺门镇河东小学。
关键词:新时期;小学学校;管理;激励机制
众所周知,小学学校管理水平如何会直接体现于办学水平及教学质量方面,学校管理重要性不言而喻。但从目前小学学校管理的现状来看,往往存在管理方式及手段陈旧的情况,此种管理背景下,学生们难以得到全面性的发展,自然老师的教学热情也会不断下降。小学阶段是学生接受素质教育的初始阶段,需要让学生从小具有良好的基础,而想要实现此目标就必须要加强对教师激励机制的探索。
一、学校管理中激励机制的意义分析
激励机制是指借助特定的方式,调动工作人员工作热情,促使工作效益及价值的最大化。目前的激励机制包含的内容较多,如精神、物质、薪酬、荣誉等等,主要是从人的心理及物质需求角度出发,能从最根源处激发人工作的热情。激励机制应用到管理实践中的几率十分的高,且取得的效果也十分好,可以說有最基本的保障作用。在激励机制的影响下,管理人员能第一时间了解工作者的实际需求,快速解决其困扰问题,给予老师全身心参与教学工作的机会,相信这是提高管理效率及质量最为关键性的手段。
从目前我国小学学校管理的现状来看,往往还停留在传统管理模式之中,对老师总是提出强制性的教学要求与任务,当要求或者任务不能及时达成时,则会出现受处罚的情况,如导致老师的奖金被扣除,学生的学习任务加重等,长期以往教与学的热情都会受到较大程度的局限。同时随着素质教育的持续推进,学校管理任务日益加重,管理内容趋向复杂,相应管理者及老师所承担的责任都不断增加,如果学校不能合理运用激励机制,那么必然会局限学校的顺利发展,使得教学水平低下。相关管理者必须明确激励的消除教职工、学生不满,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及增强学校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的积极作用。
二、新时期小学学校管理中落实激励机制的具体策略
(一)精神与物质激励同行
以往我国小学学校管理中,对于老师的激励仅停留于精神激励方面,此种从精神层面激发小学老师的行为及动机,有较强的暂时性色彩,难以使老师保持长久的热情。现在小学学校管理,对于老师的激励比较喜欢采取物质激励方式,将教学质量及工资挂钩,这样的方式会让老师将获得高收入作为最终的教学目的,所以对于老师的教学热情的调动也是徒劳的,长期以往会忽视老师的情感方面需求,激励效果自然不佳。因此,新时期的小学学校管理过程中,既要重视对老师的精神激励,也要注重对老师的物质激励,这样当两者进行完美结合时,才能将激励机制调动老师教学热情的内外动力发挥出来,使老师的教学更加主动与创新,当激励效果达到最佳时,自然教学质量会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
(二)正负激励同行
正负激励就是我们常说的奖励与惩罚激励方式,在采取正负性激励策略时,需要制定明确的奖罚策略。而此奖罚策略的制定需要由校领导及管理者根据学校的实情来制定,实现对教职员工思想及行为等方面的约束目的。小学老师的工资福利一般都较为固定,普通的表扬性激励难以激发老师的教学热情,需要在现有管理策略的基础上,借助发布公告的方式,使每名老师都得到公平性的对待。负激励策略实施过程中,可能会引起一些老师的反感,所以此策略实施时需要以过程性激励为核心。除此之外,学校管理人员必须要控制好正激励的使用次数,并要明确负激励策略的使用,其目的不是为了惩罚老师,而是为了彻底消除他们工作时存在的侥幸心理,确保每个老师在遇到教学问题时都能积极与创新的解决。新时期小学学校管理过程中,负激励始终都需要处于辅助性的地位,但也需要注意一点,即需要让老师意识到工作好与坏在待遇方面的区别,唯有如此,才能将其创新工作的潜力开发出来。
(三)个体与团队激励同行
个体激励与团队激励的区别在于对个体表现对象与老师群体表现对象进行的激励。个体激励能非常有效的调动老师的教学热情及创造性,团体激励较为重视团队的整体性表现,对于老师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十分有效。在新时期的小学学校管理过程中,需要坚持个体与团队激励同行的原则,并要将两者进行完美的结合,将其激励面无限扩大,有效提升老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及团队合作精神,为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四)外部与内部激励同行
外部激励无疑需要借助一定的外力,比如物质激励、任务激励、精神激励或人际关系激励等等多方面,在这些外力的有效推动下激发老师教学工作的积极性。外部激励在小学学校管理中运用的几率较高,并且取得的效果也十分的好,如物质与精神激励能及时满足小学老师的物质与精神层面的各种需求;任务激励能促使老师在预设时间内顺利完成教学任务,非常有益于老师时间观念的树立与提升;人际关系激励能及时调整学校的工作环境及氛围,让教育者始终保持十分良好的心情状态。外部激励也存在一个弊端,即对不同性格及特征老师会产生不同的作用,易存在逆反情绪,和激励的本意不完全相符合。而内部激励的目的是让老师依靠自身的力量去消除消极教学状态及行为,逐渐实现改变、超越、完善及升华自我的目的,能使教育者保持十分正面的工作状态。因此,小学学校管理过程中需要让外部与内部激励同行,确保每个老师的教学积极性得以发挥与保持。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小学学校管理中激励机制运用时,需要始终坚持科学、合理的基础性原则,采取创新的物质精神激励、个体团队激励、外部内部激励及正负激励同行的方式,或者进行完美的结合,相信必然能有效提升学校管理的质量,促使学校、老师及学生三者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学倩.激励机制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初探[J].华夏教师,2016(01).
[2]王军庆.小学学校管理中激励机制的有效应用[J].新课程,2017(05).
[3]相西红,刘洁.如何在小学班级管理中构建激励机制[J].中国校外教育,2017(10).
作者简介:罗天云,广西贺州市八步区铺门镇河东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