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综合科化学专题复习

来源 :教育论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ldboar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教育改革的关键在于把传统式“授之以鱼”的教学模式转变为“授之以渔”的教学模式。一方面,我们的教学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励;另一方面,学生的头脑不是一个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个需要被点燃的火把。为了改变中国学生在中学各科“世界奥林匹克竞赛”上次次荣登榜首而“诺贝尔奖却无人问津的僵局,我们必须大搞教育改革,激发学生探究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必须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
  当前,环境问题是世界一大热门话题。随着工业革命到来,世界工业快速发展,世界环境迅速恶化,酸雨就一直困扰着世界各国人民,因此,环境问题中,酸雨的问题也就自然成为综合科化学高考的热点问题。但学生对酸雨的认识仅仅局限于课本的一点介绍,并且对酸雨知识也只是被动地了解,解题时不能根据实际情况回答问题。因此,笔者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平时教学的实践,以《酸雨专题复习》为例,谈谈在高三综合科化学复习的过程中,如何开展研究性学习。
  1研究方案的设计
  1.1教学目标。①让学生掌握与酸雨有关的系统知识。②通过这节课学习,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题能力、推断能力、实验设计能力以及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分析问题能力。③培养学生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解决一切酸雨问题。养成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解决问题的态度。④了解各种与酸雨有关的常见现象的本质以及相关解决酸雨问题的方法和实用技术等。
  2研究方法
  文献法、实验法、讨论归纳法、解题实践法。
  3研究过程
  3.1准备。有大家讨论,大家确定子课题:①酸雨具体含义;②酸雨的形成原理;③酸雨的危害;④如何防止酸雨的形成;⑤根据①、④的知识来解答实际综合科化学的练习。
  3.2学生按子课题①④分组行动。
  3.3集中交流与讨论。
  3.4由各组的组长总结归纳相应知识。
  3.5上课时给出具体练习题,学生发表自己的解题意见,最后有学生自己的解题方法并有大家讨论找出正确答案。
  4研究方案的具体实施
  学生分好子课题后,立即开展行动。①②④三个子课题组的同学需要通过网络电子图书馆查阅大量有关酸雨方面的资料,并且下载了大量的有关酸雨的含义、原理、形成等资料。③组的同学经过老师的引导,积极动手收集实验药品,带着极大的好奇心,进行探索实验。
  [实验药品]稀硫酸;稀硝酸;混凝土;石头;活鱼;盆景;水;钢。
  [操作]①用稀硫酸分别加入混凝土、石头、活鱼和水、盆景的叶与土、钢。②用稀硝酸分别加入混凝土、石头、活鱼和水、盆景的叶与土、钢。③把稀硫酸和稀硝酸混合后重复上述的实验。
  [讨论]根据上述实验现象,讨论酸雨的危害。
  [结论]酸雨之所以是全球性的重大问题之一,被称为“空中死神”,是因为有以下危害:①对鱼类和水生生物直接造成危害。②使土壤酸化、贫瘠化。③危害植物、农作物和森林。④对建筑材料和金属材料造成腐蚀。⑤对人体健康有潜在的威胁。
  大家面对已得到的结论,笔者马上给出练习:①谚语所说的“雷雨肥庄稼”的化学原理是什么?雷雨是酸雨吗?(用化学方程式表示)②如何减少酸雨?③火力发电厂为什么将“含硫煤与石灰石粉末混合”燃烧发电?
  学生根据自己所归纳总结的知识以及自己探究知识所得到经验,大多可以快速、准确的回答问题。
  5研究成果与收获
  5.1通过简单的模拟实验,学生系统的了解了酸雨的危害,并且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验设计能力。
  5.2通过对大量有关资料的查阅,学生了解到酸雨的具体含义、原理、如何防止酸雨的形成。酸雨的是有具体含义的,比如上面的练习“雷雨肥庄稼”中的雷雨也是显酸性,但对环境不造成危害,不能称为酸雨。酸雨是pH<5.6的降水,包括雨、雾、露、霜等形式。酸雨形成原理比较复杂,SO2、NxOy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由SO2形成硫酸过程如下:
  气相反应:2SO2+O2=2SO3SO3+H2O=H2SO4
  液相反应:SO2+H2O=H2SO3
  2H2SO3+O2=2H2SO4
  由氮氧化物形成硝酸的反应方程式为:
  4NO2+O2+2H2O=4HNO3
  4NO+3O2+2H2O=4HNO3
  根据酸雨的形成原理,大家很自然的想到酸雨的防止方法与措施,又由于查阅了大量的相关资料,很快总结出减少酸雨的根本措施是减少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人为排放。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可以用生石灰脱硫法,原理为:CaO+SO2=CaSO3,2CaSO3+O2=2CaSO4 ,也可以用氨水来吸收:2NH3H2O+SO2=(NH4)2SO3+H2O2(NH4)2SO3+O2=2(NH4)2SO4等多种措施。
  通过一系列的研究、讨论,学生对酸雨有了系统的认识。这些知识是有学生自己查找资料、实验、归纳、讨论,在这个过程中,酸雨的相关知识就自然的转化为他们自己的知识。
  5.3锻练了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加强了学生的基础知识,提高了学生综合解题能力和动手能力。①②④三个子课题组的同学在上网查找资料时,收集到相关资料很多,必须对资料进行分类、归纳、总结。特别是③组的同学通过实验来证明酸雨的危害,他们需要设计好实验,动手做实验,从实验收集、处理信息,最终找出酸雨的具体危害。在学生认识酸雨以后,及时给出相应练习,引导学生根据酸雨的知识和题目中所给的信息来综合分析题目,从而自然地得出答案。
  5.4通过教学实践,我感到仅有单科知识的教师对综合科化学的不适应性和网络对综合科教学的重要性和方便性;体会到这样教学的难控制性和课堂的随意性。在真实情景中,由于学生经过课前的大量准备,
  6研究体会
  通过这节研究性学习,学生从自己研究的实践中归纳总结出知识,紧接着又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练习中去解决实际问题,这是我们学习和研究学问的根本目的,也是一个重要环节。学生的学习热情大大提高,下来后,开始自己寻找新的课题、动手设计新的方案,他们的学习能力、研究能力、高三综合科化学的综合解题能力得到大大地提高。老师在这节课中,通过师生互动,与学生的距离拉近了,赢得了学生的友谊;并且通过这种教学方式,老师可以从中学习很多新的知识,增加老师的知识含量,培养老师的研究热情,提高老师的研究能力,从而为我国的教育改革打下良好的师资基础。
其他文献
1在探究学习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探究式学习方式是一种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的学习方式。问题是探究学习的核心要素。这种学习方式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指导思想,这一学习的基本模式是: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实施实验、得出结论、合作交流。通过探究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因为探究学习是一种开放性的学习,在探究过程中,需要学生不断搜集、整理信息。学生通过探究性学
期刊
我们的教育为社会的发展,为人类的文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由于我们的教育世袭历史的重负太久了,应试教育的东西积存太厚,全面的基础教育,异化为赤裸裸的分数教育,重智育,轻德育;重教法,轻学法;重知识灌输,轻能力培养;重考试科目,轻非考科目;重个别尖子,轻大多数学生。这违背了基础教育的本意,这是一种牺牲教育,这种教育的结果,会使学生身心疲惫、知识面狭窄、能力低下、道德滑坡、后劲不足,他们成了做题的机器,
期刊
高中课程标准指出:“关注学习过程,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是高中课程追求的基本理念”。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识特征和数学的特点,积极探索适合高中学生数学学习的教学方式,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注重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教师对学生应该有真诚的期待,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数学学习成为他们内心的需要;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的认知结构、思维方式、认识水平、相关知识、技能技巧、语
期刊
语文实践活动课,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翼。是实施新课程标准下的新生事物,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在新的课程标准下,在现代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下,如何上好语文实践活动课,对于丰富学生生活,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对于加深学生语言体验,提高学生个性,提高学
期刊
〔摘要〕 通过调查,农村初中学生学物理,普遍没有阅读物理课本的习惯,究其原因是不知道怎样阅读物理书。这是学生学习物理的一种能力缺失,是我们物理教师的责任,也是我们物理教师应该解决的重要问题。怎样教会学生阅读物理书?在多年初中物理教学中,我有以下几点看法:①引导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逐步培养看书自学的能力。②根据物理课本的特点,加强学生的阅读指导。③注重课堂阅读,引导学生深入探讨、钻研教材。④课后阅读
期刊
1 问题的提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明确指出,21世纪教育的原则是教会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这四种学习将是每个人一生中的知识支柱。初中《思想品德》课,既是一门智育课,又是一门德育课。其内容涉及面广,理论性强。而我们的教育对象由于年龄较小、社会阅历浅、知识面有限、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对社会缺乏足够的关注,故对所学的思想品德课知识感到抽象难懂,枯燥乏味,缺乏兴趣和热情,甚至产生畏难
期刊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其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是力量和智慧的源泉。新课标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目标设计,明确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
期刊
新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优秀的课堂教学设计则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必要条件,而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又是课堂教学设计的核心,是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支配、调节和控制着整个教学过程。决定着整个课堂教学设计的方向、过程及结果评估,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的发展。然而,从目前的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的状况看,还存在着与新课程相悖的许多问题。比如,教学目标是根据班上的平均水平制定全班统一的教学目标,无视学
期刊
高中物理难学,难就难在初中与高中衔接中出现的“高台阶”。刚从初中升上高中的学生普遍不能一下子适应过来,都觉得高一物理难学,特别是对意志品质薄弱和学习方法不妥的那部分学生更是使他们过早地失去学物理的兴趣,甚至打击他们的学习信心。如何搞好高初中物理教学的衔接,如何帮助学生尽快适应高中物理教学特点和学习特点,跨过“高台阶”,就成为高一物理教师的首要任务。  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高一新生普遍认为物理课难学
期刊
现在很多学校都进行新课程改革,每个人都讲新课改,似乎成了一种时尚。可为什么要进行新课程改革呢?新课程改革绝不仅只是一种流行,我们也绝不仅只是在赶时髦。我们要深刻理解什么是新课程,新课程的理念又是什么。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否再提高,这些疑问都需要我们好好思考与研究。现浅谈自己的几点看法。我认为,在新教材教学中我们应在教育观念、教学方法以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等方面进行深入细致地探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