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加尔文“新教伦理”,体现出西方社会职业精神和社会情操。
16世纪宗教改革不仅带来了新教的诞生,而且还给方兴未艾的资本主义提供了具有核心价值的伦理精神。法国人加尔文(Jean Calvin)在瑞士获得成功的改革活动使他一度成为“新教的教皇”,而其倡导的“预定学说”则给后世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加尔文1509年生于法国努瓦永,1523年入巴黎大学就读神学,1528至1531年在奥尔良和布尔日法学院学习法律,随后返回巴黎参加新教改革活动,但因法国政府对新教的迫害不得不逃往瑞士巴塞尔,并在瑞士继续推行其宗教改革。1536年,加尔文发表其神学改革的代表著作《基督教原理》,随之声望大增,并于同年年底应邀在日内瓦参加法雷尔领导的自由市政权,成为其实际领袖。1537年,加尔文推出其《教理问答》,以在当地居民中巩固其教义学说。1538年,日内瓦出现的骚动使得他与法雷尔二人被驱逐出日内瓦,隐居在施特拉斯堡,从事教牧活动和研习《圣经》。1541年,他应邀重返日内瓦指导当地政教合一的共和政权,从此定居当地。加尔文在日内瓦获得了其施展宗教改革才华的机会,他让市议会通过了其撰写的《教会法令》,以自己创立的教派作为该城唯一合法的宗教。日内瓦一度成为其宗教改革实践的场所。在宗教上,他废除了教会传统的主教制,以共和式的长老制来管理教会。因此,其改革教会又称为加尔文宗或长老宗。在政治上,加尔文以政教合一的方式管理国家,要求世人的生活符合上帝的律法,并设立了由牧师和长老组成的宗教法庭,1553年来到日内瓦的西班牙神学家和科学家塞尔维特却因加尔文排除异己,被处火刑烧死。加尔文的影响后来又在英国掀起了要求“清洗”英国国教会天主教旧制的“清教”运动,并以这种运动方式开始了英国近代的资产阶级革命。在教育上,加尔文于1558年创办了日内瓦学院,主张对学生进行人文主义训练。
加尔文的“预定学说”对近代西方宗教和世俗社会广有影响。在他看来,基督的救赎不是为了全体世人,而是为了上帝所特选的“预定”得救者。但谁会预定得救、被上帝选召,却是一种奥秘,不可窥测。不过,世人在人间的作为仍是必要的,从其成功与否之中或许甚至可以间接感觉到上帝的救渡和检选。这种相信“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预定学说因而形成了加尔文派的“清廉”、“节欲”、“虔信”之精神境界和价值取向。按其教义及伦理解释,一方面,对社会生活的积极参与并不违背天意,“做官执政、蓄有私产、经商赢利、放债取息”和担任神职一样都是“受命于上帝”,故而有其神圣意义;此即对俗世生活的“神圣化”解释。另一方面,在人世之中则要具有“入世禁欲”的精神;与中世纪的遁世苦修不同,加尔文要求世人“隐于闹市”、正面尘世的诱惑而不为所动,从而以“不知疲倦地劳动”和“严格苛刻地自我克制”来达到宗教虔诚和纯洁要求。这种把命运交给上苍、只顾劳作不图享乐地来自觉、主动地在人世实行苦修和禁欲的精神,遂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新教伦理”。对于新兴的西方资本主义社会而言,加尔文的“新教伦理”后被德国社会学家韦伯在其《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加以发挥,解释为“资本主义精神”的“原型”。韦伯认为,资本主义原初的核心价值观正是这种“去神圣化”的加尔文“新教伦理”,它体现出西方社会职业精神和社会情操的宗教来源;看似平凡、世俗的辛勤劳作和节俭克制,却揭示出其实践者对冥冥之中上帝检选、恩赐和救赎的期盼、等待。
16世纪宗教改革不仅带来了新教的诞生,而且还给方兴未艾的资本主义提供了具有核心价值的伦理精神。法国人加尔文(Jean Calvin)在瑞士获得成功的改革活动使他一度成为“新教的教皇”,而其倡导的“预定学说”则给后世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加尔文1509年生于法国努瓦永,1523年入巴黎大学就读神学,1528至1531年在奥尔良和布尔日法学院学习法律,随后返回巴黎参加新教改革活动,但因法国政府对新教的迫害不得不逃往瑞士巴塞尔,并在瑞士继续推行其宗教改革。1536年,加尔文发表其神学改革的代表著作《基督教原理》,随之声望大增,并于同年年底应邀在日内瓦参加法雷尔领导的自由市政权,成为其实际领袖。1537年,加尔文推出其《教理问答》,以在当地居民中巩固其教义学说。1538年,日内瓦出现的骚动使得他与法雷尔二人被驱逐出日内瓦,隐居在施特拉斯堡,从事教牧活动和研习《圣经》。1541年,他应邀重返日内瓦指导当地政教合一的共和政权,从此定居当地。加尔文在日内瓦获得了其施展宗教改革才华的机会,他让市议会通过了其撰写的《教会法令》,以自己创立的教派作为该城唯一合法的宗教。日内瓦一度成为其宗教改革实践的场所。在宗教上,他废除了教会传统的主教制,以共和式的长老制来管理教会。因此,其改革教会又称为加尔文宗或长老宗。在政治上,加尔文以政教合一的方式管理国家,要求世人的生活符合上帝的律法,并设立了由牧师和长老组成的宗教法庭,1553年来到日内瓦的西班牙神学家和科学家塞尔维特却因加尔文排除异己,被处火刑烧死。加尔文的影响后来又在英国掀起了要求“清洗”英国国教会天主教旧制的“清教”运动,并以这种运动方式开始了英国近代的资产阶级革命。在教育上,加尔文于1558年创办了日内瓦学院,主张对学生进行人文主义训练。
加尔文的“预定学说”对近代西方宗教和世俗社会广有影响。在他看来,基督的救赎不是为了全体世人,而是为了上帝所特选的“预定”得救者。但谁会预定得救、被上帝选召,却是一种奥秘,不可窥测。不过,世人在人间的作为仍是必要的,从其成功与否之中或许甚至可以间接感觉到上帝的救渡和检选。这种相信“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预定学说因而形成了加尔文派的“清廉”、“节欲”、“虔信”之精神境界和价值取向。按其教义及伦理解释,一方面,对社会生活的积极参与并不违背天意,“做官执政、蓄有私产、经商赢利、放债取息”和担任神职一样都是“受命于上帝”,故而有其神圣意义;此即对俗世生活的“神圣化”解释。另一方面,在人世之中则要具有“入世禁欲”的精神;与中世纪的遁世苦修不同,加尔文要求世人“隐于闹市”、正面尘世的诱惑而不为所动,从而以“不知疲倦地劳动”和“严格苛刻地自我克制”来达到宗教虔诚和纯洁要求。这种把命运交给上苍、只顾劳作不图享乐地来自觉、主动地在人世实行苦修和禁欲的精神,遂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新教伦理”。对于新兴的西方资本主义社会而言,加尔文的“新教伦理”后被德国社会学家韦伯在其《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加以发挥,解释为“资本主义精神”的“原型”。韦伯认为,资本主义原初的核心价值观正是这种“去神圣化”的加尔文“新教伦理”,它体现出西方社会职业精神和社会情操的宗教来源;看似平凡、世俗的辛勤劳作和节俭克制,却揭示出其实践者对冥冥之中上帝检选、恩赐和救赎的期盼、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