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以《语文课程标准》来观照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无疑要突出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批注式阅读法遵循了新课程标准中阅读教学的生本教育理念。文章提出了批注式阅读法可行的教学策略:示范批注,帮助学生直观认识批注;由浅入深,指导学生循序渐进掌握批注方法;固化习惯,在各个教学环节中渗透批注要求。并结合教学实践指出需注意的四大问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批注式阅读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应重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更应发挥在学习活动中的引导、组织作用,教给学生阅读的有效方法,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意识和习慣。批注式阅读由我国传统语文中的评点式阅读发展而来,是一种在老师的引领下,学生以自觉为基础,以自学为主线,以思维为核心,以划、批、注为载体,以提高阅读效率和语文能力为目的的学习活动。
一、批注式阅读教学的策略
批注式阅读遵循了《语文课程标准》中阅读教学的生本教育理念,是能把理念转化为学习行动的一种有效的阅读方式。对于小学生来说,循序渐进地教给批注式阅读的方法才是关键,使之养成在读中思、思中悟、悟中写的习惯。
(一)示范批注,帮助学生直观认识批注
在学习的最初阶段,模仿是最直观、有效的方法,学习批注也应从模仿开始。因此,最初指导学生进行批注式阅读时,教师必须常常示范。在多媒体教学常态化的今天,教师可以借助实物投影仪,呈现教师自身的书本批注或学生的规范批注。一开始可以在师生对话的讲解过程中,教师边讲解边做示范批注。当一部分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直观感受到应如何作批注后,尽量选取学生的书本批注来当堂展示,这样既可让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产生学习成就感,也可为全班同学树立学习榜样,让他们勇于尝试。并且尽量展示不同学生的书本批注,让学生学习不同的批注方法。
(二)由浅入深,指导学生循序渐进掌握批注方法
在示范批注的过程中,应循序渐进地教给学生批注的方法,由易到难,由浅入深,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子”,不断体验掌握新方法的乐趣。
1. 掌握各种批注符号
指导批注时,要指导学生批注一般使用的符号,每种符号所代表的意思要明确,要固定,前后保持一致,不要随意更换,以免造成理解的混乱。在批注的起始阶段,所用的标注符号要相对统一,当学生对某种批注符号的运用形成习惯之后,可以允许学生自行设计符号来进行某种特定含义的标注。
2. 明确批注的位置
课本的空白位置有限,所以一开始就要告知学生所写的批注与批注指向的文本要尽量紧凑,文字批注可以写在文章的天头、地脚、行间、旁边空白等处,根据批注所处位置的不同,可以将批注相应简单地分为眉批、旁批、夹批、脚批等。眉批可以写疑难问题的提出与理解,旁批主要批注内容概括和写作特点等方面的内容,夹批为重点字词的理解和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等,脚批通常是对思想内容的评价或想象拓展等。对于批注的位置,也要充分发挥实物投影仪或多媒体课件的直观效果,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并掌握。
3. 指导批注的角度
(1)批注标点符号。常见的如省略号、破折号在不同语境中所表达的含义往往是不同的,可以批注它在具体文本中的含义。(2)批注修辞手法。如某个句子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反问、设问等修辞手法,这样的描写好在哪里。(3)批注重点字词句的妙用。如某个动词的使用写出了人(事、物)的什么特点,某个成语写出了怎样优美的意境等。(4)批注人物形象。如哪些细节描写(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写出了人物的什么个性。(5)批注课文的留白处。如可根据对课文的理解,学生补充课文空白处。(6)在自己深有感触的语句旁写上批注,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写感想。(7)在划分段落后批注段落大意。用简洁准确的语言将每个大部分的段落含义写在段尾空白处。(8)批注文章的写作方法。如某篇文章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进行描写还是按地点转换的顺序进行描写,是写景状物还是借物喻人,是总分总的结构还是先总后分的结构等等。
批注的角度丰富多彩,学生可从任一方面或多个方面进行批注。但在批注的起始阶段,也应遵循由浅入深的原则,先从对标点符号和修辞手法等学生掌握得较好的知识点进行批注,再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在留白处和深有感触的句段等进行批注。
(三)固化习惯,在各个教学环节中渗透批注要求
教师在“课前预习——课中学习——课后拓展”中均可提出批注要求,让学生在阅读时养成自读自悟、圈点批注的良好习惯。
1. 课前预习:常规性批注
课前预习时,基本的批注要求有三个:一是在初读课文时,边读边用数字符号标出段落并圈出生字词;二是给文末的生字词注音并组词,组词要求两个以上,其中必须有一个是课文出现的词语(此举是为了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词语);三是在不理解的地方打上问号,并尝试自主解决。预习时,学生通过读思结合、手脑并用,集中了学习注意力,真正进入文本开始思维活动。这样的预习才更加有效。
2. 课中学习:专题化批注
课堂中的批注一般是专题化批注,集中在对重点段落、某种修辞手法或者人物形象进行批注等。专题化的批注取决于教师对文本制定的教学目标,可以依据单篇课文的教学目标,也可以围绕整个单元的教学目标。如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整体教学目标是“感受鲜活的人物形象,体会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习作中运用”。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就可以以“感受人物想象、体会描写方法”为专题,指导学生在本单元每篇课文的学习中都批注出所描写的人物形象的特点,划出相关的字、词、句、段,批注所用的描写方法有哪些,妙在何处。
3. 课后拓展:迁移性批注
课后拓展的迁移性批注一方面指与当堂课学习内容相关的迁移性批注,另一方面指与当堂课学习内容无关的课外阅读的迁移性批注。就前者而言,迁移性批注一般写在文章的末尾,批注的内容常是关于仿写的小练笔或是结合自身生活经历对思想内容的感悟等。此外,批注也可迁移至课外阅读,可划出好词好句并抄写下来,也可旁批写上理解、评价、感悟。
二、批注式阅读教学要注意的问题
(一)要有目标,不能太随意
批注式阅读教学提倡多元表达,鼓励学生自主批注,但批注的角度应始终围绕教学目标,既可是单篇课文目标,也可是整个单元目标。这在课中学习的专题化批注中显得尤为重要。不同的文本,教师进行深度解读之后,指导学生写批注的角度也不尽相同,教师对文本解读得多深,就能引领学生走得多远。
(二)要给予充足的时间写批注,不要催促
尤其是在学习批注的起始阶段,要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为赶时间而多加催促会使学生产生学习批注的挫败感,失去学习批注的兴趣。时间充足对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而言更加重要,当教师在巡视的过程中发现学生有批注困难时要适当地点拨。对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要鼓励他们多做几处批注或优化批注,以免他们在等待的过程中躁动不安。
(三)要有交流分享和讨论的环节
教学设计要有交流分享批注的环节,给予学生讨论的时间和空间,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在交流中可修正、优化自己的批注,能力较弱的学生可从同伴身上逐渐习得批注的方法。学生交流既要有组内交流也要有组间的交流,师生之间的交流更是必不可少。教师可与学生共同对课堂上生成的教学资源,即学生的批注进行评价。
(四)鼓励为主,杜绝抄袭
学生写的批注哪怕很简短,不那么准确,教师也应以鼓励为主。学习态度是占第一位的,只要学生付出努力学习写批注,就应该给予肯定。对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应多加帮助,能写出简单的批注也大力表扬。但是,在鼓励的过程中,也应杜绝抄袭,否则学生会停留在懒于思考的境地,在学习批注的道路上停滞不前。
在这个动态的思维过程,学生自主走进文本,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与文本进行广泛、深入的直接对话,在课文中圈点勾画书写,注明自己的思维轨迹,表达自我感悟,展示个人的思考与智慧,这提升了他们对文本的理解,更提高了他们的阅读能力。可见,批注式阅读教学是阅读教学中的一种有效方法,应使这种边读边思、思中批注的习惯常态化,成为学生阅读习惯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批注式阅读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应重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更应发挥在学习活动中的引导、组织作用,教给学生阅读的有效方法,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意识和习慣。批注式阅读由我国传统语文中的评点式阅读发展而来,是一种在老师的引领下,学生以自觉为基础,以自学为主线,以思维为核心,以划、批、注为载体,以提高阅读效率和语文能力为目的的学习活动。
一、批注式阅读教学的策略
批注式阅读遵循了《语文课程标准》中阅读教学的生本教育理念,是能把理念转化为学习行动的一种有效的阅读方式。对于小学生来说,循序渐进地教给批注式阅读的方法才是关键,使之养成在读中思、思中悟、悟中写的习惯。
(一)示范批注,帮助学生直观认识批注
在学习的最初阶段,模仿是最直观、有效的方法,学习批注也应从模仿开始。因此,最初指导学生进行批注式阅读时,教师必须常常示范。在多媒体教学常态化的今天,教师可以借助实物投影仪,呈现教师自身的书本批注或学生的规范批注。一开始可以在师生对话的讲解过程中,教师边讲解边做示范批注。当一部分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直观感受到应如何作批注后,尽量选取学生的书本批注来当堂展示,这样既可让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产生学习成就感,也可为全班同学树立学习榜样,让他们勇于尝试。并且尽量展示不同学生的书本批注,让学生学习不同的批注方法。
(二)由浅入深,指导学生循序渐进掌握批注方法
在示范批注的过程中,应循序渐进地教给学生批注的方法,由易到难,由浅入深,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子”,不断体验掌握新方法的乐趣。
1. 掌握各种批注符号
指导批注时,要指导学生批注一般使用的符号,每种符号所代表的意思要明确,要固定,前后保持一致,不要随意更换,以免造成理解的混乱。在批注的起始阶段,所用的标注符号要相对统一,当学生对某种批注符号的运用形成习惯之后,可以允许学生自行设计符号来进行某种特定含义的标注。
2. 明确批注的位置
课本的空白位置有限,所以一开始就要告知学生所写的批注与批注指向的文本要尽量紧凑,文字批注可以写在文章的天头、地脚、行间、旁边空白等处,根据批注所处位置的不同,可以将批注相应简单地分为眉批、旁批、夹批、脚批等。眉批可以写疑难问题的提出与理解,旁批主要批注内容概括和写作特点等方面的内容,夹批为重点字词的理解和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等,脚批通常是对思想内容的评价或想象拓展等。对于批注的位置,也要充分发挥实物投影仪或多媒体课件的直观效果,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并掌握。
3. 指导批注的角度
(1)批注标点符号。常见的如省略号、破折号在不同语境中所表达的含义往往是不同的,可以批注它在具体文本中的含义。(2)批注修辞手法。如某个句子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反问、设问等修辞手法,这样的描写好在哪里。(3)批注重点字词句的妙用。如某个动词的使用写出了人(事、物)的什么特点,某个成语写出了怎样优美的意境等。(4)批注人物形象。如哪些细节描写(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写出了人物的什么个性。(5)批注课文的留白处。如可根据对课文的理解,学生补充课文空白处。(6)在自己深有感触的语句旁写上批注,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写感想。(7)在划分段落后批注段落大意。用简洁准确的语言将每个大部分的段落含义写在段尾空白处。(8)批注文章的写作方法。如某篇文章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进行描写还是按地点转换的顺序进行描写,是写景状物还是借物喻人,是总分总的结构还是先总后分的结构等等。
批注的角度丰富多彩,学生可从任一方面或多个方面进行批注。但在批注的起始阶段,也应遵循由浅入深的原则,先从对标点符号和修辞手法等学生掌握得较好的知识点进行批注,再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在留白处和深有感触的句段等进行批注。
(三)固化习惯,在各个教学环节中渗透批注要求
教师在“课前预习——课中学习——课后拓展”中均可提出批注要求,让学生在阅读时养成自读自悟、圈点批注的良好习惯。
1. 课前预习:常规性批注
课前预习时,基本的批注要求有三个:一是在初读课文时,边读边用数字符号标出段落并圈出生字词;二是给文末的生字词注音并组词,组词要求两个以上,其中必须有一个是课文出现的词语(此举是为了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词语);三是在不理解的地方打上问号,并尝试自主解决。预习时,学生通过读思结合、手脑并用,集中了学习注意力,真正进入文本开始思维活动。这样的预习才更加有效。
2. 课中学习:专题化批注
课堂中的批注一般是专题化批注,集中在对重点段落、某种修辞手法或者人物形象进行批注等。专题化的批注取决于教师对文本制定的教学目标,可以依据单篇课文的教学目标,也可以围绕整个单元的教学目标。如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整体教学目标是“感受鲜活的人物形象,体会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习作中运用”。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就可以以“感受人物想象、体会描写方法”为专题,指导学生在本单元每篇课文的学习中都批注出所描写的人物形象的特点,划出相关的字、词、句、段,批注所用的描写方法有哪些,妙在何处。
3. 课后拓展:迁移性批注
课后拓展的迁移性批注一方面指与当堂课学习内容相关的迁移性批注,另一方面指与当堂课学习内容无关的课外阅读的迁移性批注。就前者而言,迁移性批注一般写在文章的末尾,批注的内容常是关于仿写的小练笔或是结合自身生活经历对思想内容的感悟等。此外,批注也可迁移至课外阅读,可划出好词好句并抄写下来,也可旁批写上理解、评价、感悟。
二、批注式阅读教学要注意的问题
(一)要有目标,不能太随意
批注式阅读教学提倡多元表达,鼓励学生自主批注,但批注的角度应始终围绕教学目标,既可是单篇课文目标,也可是整个单元目标。这在课中学习的专题化批注中显得尤为重要。不同的文本,教师进行深度解读之后,指导学生写批注的角度也不尽相同,教师对文本解读得多深,就能引领学生走得多远。
(二)要给予充足的时间写批注,不要催促
尤其是在学习批注的起始阶段,要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为赶时间而多加催促会使学生产生学习批注的挫败感,失去学习批注的兴趣。时间充足对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而言更加重要,当教师在巡视的过程中发现学生有批注困难时要适当地点拨。对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要鼓励他们多做几处批注或优化批注,以免他们在等待的过程中躁动不安。
(三)要有交流分享和讨论的环节
教学设计要有交流分享批注的环节,给予学生讨论的时间和空间,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在交流中可修正、优化自己的批注,能力较弱的学生可从同伴身上逐渐习得批注的方法。学生交流既要有组内交流也要有组间的交流,师生之间的交流更是必不可少。教师可与学生共同对课堂上生成的教学资源,即学生的批注进行评价。
(四)鼓励为主,杜绝抄袭
学生写的批注哪怕很简短,不那么准确,教师也应以鼓励为主。学习态度是占第一位的,只要学生付出努力学习写批注,就应该给予肯定。对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应多加帮助,能写出简单的批注也大力表扬。但是,在鼓励的过程中,也应杜绝抄袭,否则学生会停留在懒于思考的境地,在学习批注的道路上停滞不前。
在这个动态的思维过程,学生自主走进文本,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与文本进行广泛、深入的直接对话,在课文中圈点勾画书写,注明自己的思维轨迹,表达自我感悟,展示个人的思考与智慧,这提升了他们对文本的理解,更提高了他们的阅读能力。可见,批注式阅读教学是阅读教学中的一种有效方法,应使这种边读边思、思中批注的习惯常态化,成为学生阅读习惯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