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金钗钿盒”是《长生殿》中的一个重要意象。洪昇在继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上,为这一意象注入了思想内容、艺术技巧等方面的新生命,使得“金钗钿盒”意象在象征了李杨爱情的同时又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体现了作者“至情”的创作思想。
【关键词】:《长生殿》;金钗钿盒;李杨爱情;至情
唐代以来,唐明皇和杨贵妃的故事便被许多文人所津津乐道,以李隆基和杨玉环二人为主角的诗歌、戏曲、杂剧等不在少数。至清代,洪昇所作戏曲《长生殿》,其内容也仍是李杨二人的爱情故事。但纵观这一系列以李杨爱情为主要内容的文本,《长生殿》在主题思想、叙事结构等方面都与前人之作有所不同,其中“金钗钿盒”意象的深化和反复运用便是洪昇独具匠心的一点。
一、“金钗钿盒”意象的缘起和嬗变
“金钗钿盒”是经典意义上唐明皇给杨贵妃的定情之物。为了更好地研究《长生殿》中“金钗钿盒”的意象和作用。本文试以《长恨歌》、《长恨歌传》、《杨太真外传》、《梧桐雨》及《长生殿》为代表文本,梳理“金钗钿盒”意象的缘起和嬗变。
“金钗钿盒”意象在白居易的诗歌《长恨歌》[1]中就已经出现。但在《长恨歌》中白居易并未将玄宗赠金钗钿盒给贵妃作为定情信物的情节交代清楚,而是充分发挥诗歌文体的优势,将其承后省略了,如后文太真在幻境托付道士“惟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但令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而陈鸿《长恨歌传》[2]也有:“进见之日,奏《霓裳羽衣》以导之;定情之夕,授金钗钿盒以固之。”《长恨歌传》作为小说,比之诗歌《长恨歌》要丰满、具体很多,使“金钗钿盒”作为定情之物的角色在具体的情境中显现。至北宋的《杨太真外传》,其情节之详瞻、人物之庞杂较之之前的文本来说都有过之而不及,“金钗钿盒”意象的作用更加细化具体——不仅仅是李杨二人爱情的载体和见证,还寄托了主人公悲欢离合的感情变化。
这一点在白朴的《梧桐雨》[3]中也有体现,如第一折【金盏儿】:
我着绛纱蒙,翠盘盛,两般礼物堪人敬。趁着这新秋节令,赐卿卿,七宝金钗盟厚意,百花钿盒表深情。这金钗儿教你高耸耸头上顶,这钿盒儿把你另巍巍手中擎。
白朴借鉴了《长恨歌传》等前人文本中“金钗钿盒”的意象,运用杂剧的语言,使得“金钗钿盒”的意象更加生动,象征了二人的感情及其变化发展,颇似诗歌中的“點铁成金”。
而至洪昇的《长生殿》,“金钗钿盒”虽依旧是李杨二人爱情的见证物,但更多的是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核心事物。其在文中出现的频率高达19次之多,包括实物形式和概念形式。并且每一次出现,“金钗钿盒”都有不同的作用和寓意。可以说,它是李杨二人爱情的高度象征。
二、情节推进的线索
“金钗钿盒”在《长生殿》中大体经历了“定情——争宠——埋钗——守情——团圆”的曲折历程。作为一条线索,“金钗钿盒”时隐时现地出现在李杨二人的生活中,每一次的出现都代表了主人公情感的变化,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清人吴人(吴舒凫)在评点《长生殿》[4]时曾说:
钗盒自定情后,凡十一见:翠阁交收,固宠也;马嵬殉葬,志恨也;墓门夜玩,写怨也;仙山携带,守情也;璇宫呈示,求缘也;道士寄将,征信也;至此重圆结案。大抵此剧以钗盒为经,盟言为纬,而借织女之机梭以织成之。呜乎,巧矣!
从吴人的点评中我们可以看到,洪昇精妙地将“金钗钿盒”意象多次安插于李杨二人爱情发展的不同细节中,增加了细节的真实感,推动了情节的紧密发展,使文章变得紧凑、丰满。
文中“金钗钿盒”的命运与李杨二人的爱情发展紧密相连。作为二人的定情之物,“金钗钿盒”承载了二人对美好爱情的回忆和期望。因而它可以被杨贵妃用来争宠笼络君心,可以在马嵬殉葬时出现,于与过去回忆的对比中滋生君王的悔恨之情,也可以被死后的贵妃时时带在身边以证痴情
三、李杨爱情的象征
“金钗钿盒”意象除了在情节结构上的特殊作用外,还象征了李杨二人的爱情及其情感变化,体现了作者洪昇“至情”的创作思想。
“金钗钿盒”,第一次以实物形式出现是在第二出《定情》中。唐明皇为了向贵妃表达自己的爱意,“特携得金钗、钿盒”与贵妃定情。唐明皇表示:“愿似他并翅交飞,牢扣同心结合欢。”{【绵搭絮】}杨贵妃唱道:“惟愿取情似坚金,钗不单分盒永完。”(【前腔】)接着两人又共同表达了“惟愿取,恩情美满,地久天长。”(【前腔】)的深深情意。自此,“金钗钿盒”就成了李杨二人情缘的象征和盟证。
而这一盟证并不是一开始就“情似金坚”的。作者刻画了一个真实的“后宫佳丽三千人”的帝王,也塑造了一个真实的会争宠、多才的后宫妃子形象。
在唐明皇恩幸虢国夫人之时,杨贵妃虽悲怨“妾命不犹”,却也无可奈何。高力士让她进上一物,以“感动圣心”。此时,她并没有献上“金钗钿盒”,而是献上一缕青丝。因为“这一缕青丝香润,曾共君枕上并头相偎衬,曾对君镜里撩云。”(第八出《献发》【喜渔灯犯】)这一举动也打动了唐明皇。
而到了第十九出《絮阁》,杨贵妃得知唐明皇暗召梅妃后,大闹翠华阁,在以情动之、以理晓之之后还搬出“金钗钿盒”来说要交还与玄宗,直至玄宗承认“总朕错,总朕错,请莫恼,请莫恼”之后,才肯罢休。
仔细对比这两次的争宠,我们发现杨贵妃第二次争宠时才把“金钗钿盒”拿出,且争宠之气势较之前一次要大很多。徐龙飞认为[5],“在李、杨爱情的这两次波折中,杨贵妃第一次‘感动圣心’,是靠床上枕边的肉欲之爱,而第二次靠的是‘情’和‘理’。”这一细节真实地体现了唐明皇对杨贵妃的爱是一个从“欲”到“情”的深化过程,同时也体现了作者“至情”的创作思想。
而李杨二人的爱情更是在之后的第二十二出《密誓》中达到高潮。一句“愿钗盒情缘长久订,莫使做秋风扇冷。”(【前腔】)升华了二人间的爱情,也将作者“至情”的思想体现得淋漓尽致。但在这之后,剧情急转直下。第二十五出《埋玉》中,迫于“六军不发”,杨贵妃在不得不自尽之时“除钗、出盒”,吩咐高力士:“这金钗一对,钿盒一枚,是圣上定情所赐。你可将来与我殉葬,万万不可遗忘。”这一细节体现了杨贵妃的痴情。这一痴情也在她死后得以延续,即使是“复位仙班”之后,仍然是“定情之物,身不暂离”。而当两人都经过了真彻的忏悔和痛苦的思念之后,李杨二人也终于在月宫中“重圆”。在“重圆”之后,织女说道:
【三月海棠】忉利天,看红尘碧海须臾变。永成双作对总没牵缠。游衍,抹月批风随过遣,痴云腻雨无留恋。收拾钗和盒,旧情缘,生生世世消前愿。
戏曲最后又进一步升华了两人的爱情,让他们“收拾钗和盒”、“生生世世消前愿”,从而进入到一个真情不需要用“钗盒”来维系的世界,一个洪昇心中至情的世界[6]。
“金钗钿盒”意象象征了唐明皇和杨贵妃之间的爱情及其波折变化,于故事的叙事中一步步推进情节的发展,体现了洪昇“至情”的创作思想。
参考文献:
[1]白居易.白氏长庆集[M].北京:文学古籍刊印社, 1955.
[2]彭定求等.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 1960.
[3]白朴.天籁集[M].清杨友敬刻本
[4](清)吴仪一评点.长生殿[M]、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7
[5]徐龙飞.小议“金钗钿盒”在《长生殿》中的作用[J].中国戏曲学院学报.2010(4)
[6]徐龙飞.小议“金钗钿盒”在《长生殿》中的作用[J].中国戏曲学院学报.2010(4)
【关键词】:《长生殿》;金钗钿盒;李杨爱情;至情
唐代以来,唐明皇和杨贵妃的故事便被许多文人所津津乐道,以李隆基和杨玉环二人为主角的诗歌、戏曲、杂剧等不在少数。至清代,洪昇所作戏曲《长生殿》,其内容也仍是李杨二人的爱情故事。但纵观这一系列以李杨爱情为主要内容的文本,《长生殿》在主题思想、叙事结构等方面都与前人之作有所不同,其中“金钗钿盒”意象的深化和反复运用便是洪昇独具匠心的一点。
一、“金钗钿盒”意象的缘起和嬗变
“金钗钿盒”是经典意义上唐明皇给杨贵妃的定情之物。为了更好地研究《长生殿》中“金钗钿盒”的意象和作用。本文试以《长恨歌》、《长恨歌传》、《杨太真外传》、《梧桐雨》及《长生殿》为代表文本,梳理“金钗钿盒”意象的缘起和嬗变。
“金钗钿盒”意象在白居易的诗歌《长恨歌》[1]中就已经出现。但在《长恨歌》中白居易并未将玄宗赠金钗钿盒给贵妃作为定情信物的情节交代清楚,而是充分发挥诗歌文体的优势,将其承后省略了,如后文太真在幻境托付道士“惟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但令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而陈鸿《长恨歌传》[2]也有:“进见之日,奏《霓裳羽衣》以导之;定情之夕,授金钗钿盒以固之。”《长恨歌传》作为小说,比之诗歌《长恨歌》要丰满、具体很多,使“金钗钿盒”作为定情之物的角色在具体的情境中显现。至北宋的《杨太真外传》,其情节之详瞻、人物之庞杂较之之前的文本来说都有过之而不及,“金钗钿盒”意象的作用更加细化具体——不仅仅是李杨二人爱情的载体和见证,还寄托了主人公悲欢离合的感情变化。
这一点在白朴的《梧桐雨》[3]中也有体现,如第一折【金盏儿】:
我着绛纱蒙,翠盘盛,两般礼物堪人敬。趁着这新秋节令,赐卿卿,七宝金钗盟厚意,百花钿盒表深情。这金钗儿教你高耸耸头上顶,这钿盒儿把你另巍巍手中擎。
白朴借鉴了《长恨歌传》等前人文本中“金钗钿盒”的意象,运用杂剧的语言,使得“金钗钿盒”的意象更加生动,象征了二人的感情及其变化发展,颇似诗歌中的“點铁成金”。
而至洪昇的《长生殿》,“金钗钿盒”虽依旧是李杨二人爱情的见证物,但更多的是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核心事物。其在文中出现的频率高达19次之多,包括实物形式和概念形式。并且每一次出现,“金钗钿盒”都有不同的作用和寓意。可以说,它是李杨二人爱情的高度象征。
二、情节推进的线索
“金钗钿盒”在《长生殿》中大体经历了“定情——争宠——埋钗——守情——团圆”的曲折历程。作为一条线索,“金钗钿盒”时隐时现地出现在李杨二人的生活中,每一次的出现都代表了主人公情感的变化,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清人吴人(吴舒凫)在评点《长生殿》[4]时曾说:
钗盒自定情后,凡十一见:翠阁交收,固宠也;马嵬殉葬,志恨也;墓门夜玩,写怨也;仙山携带,守情也;璇宫呈示,求缘也;道士寄将,征信也;至此重圆结案。大抵此剧以钗盒为经,盟言为纬,而借织女之机梭以织成之。呜乎,巧矣!
从吴人的点评中我们可以看到,洪昇精妙地将“金钗钿盒”意象多次安插于李杨二人爱情发展的不同细节中,增加了细节的真实感,推动了情节的紧密发展,使文章变得紧凑、丰满。
文中“金钗钿盒”的命运与李杨二人的爱情发展紧密相连。作为二人的定情之物,“金钗钿盒”承载了二人对美好爱情的回忆和期望。因而它可以被杨贵妃用来争宠笼络君心,可以在马嵬殉葬时出现,于与过去回忆的对比中滋生君王的悔恨之情,也可以被死后的贵妃时时带在身边以证痴情
三、李杨爱情的象征
“金钗钿盒”意象除了在情节结构上的特殊作用外,还象征了李杨二人的爱情及其情感变化,体现了作者洪昇“至情”的创作思想。
“金钗钿盒”,第一次以实物形式出现是在第二出《定情》中。唐明皇为了向贵妃表达自己的爱意,“特携得金钗、钿盒”与贵妃定情。唐明皇表示:“愿似他并翅交飞,牢扣同心结合欢。”{【绵搭絮】}杨贵妃唱道:“惟愿取情似坚金,钗不单分盒永完。”(【前腔】)接着两人又共同表达了“惟愿取,恩情美满,地久天长。”(【前腔】)的深深情意。自此,“金钗钿盒”就成了李杨二人情缘的象征和盟证。
而这一盟证并不是一开始就“情似金坚”的。作者刻画了一个真实的“后宫佳丽三千人”的帝王,也塑造了一个真实的会争宠、多才的后宫妃子形象。
在唐明皇恩幸虢国夫人之时,杨贵妃虽悲怨“妾命不犹”,却也无可奈何。高力士让她进上一物,以“感动圣心”。此时,她并没有献上“金钗钿盒”,而是献上一缕青丝。因为“这一缕青丝香润,曾共君枕上并头相偎衬,曾对君镜里撩云。”(第八出《献发》【喜渔灯犯】)这一举动也打动了唐明皇。
而到了第十九出《絮阁》,杨贵妃得知唐明皇暗召梅妃后,大闹翠华阁,在以情动之、以理晓之之后还搬出“金钗钿盒”来说要交还与玄宗,直至玄宗承认“总朕错,总朕错,请莫恼,请莫恼”之后,才肯罢休。
仔细对比这两次的争宠,我们发现杨贵妃第二次争宠时才把“金钗钿盒”拿出,且争宠之气势较之前一次要大很多。徐龙飞认为[5],“在李、杨爱情的这两次波折中,杨贵妃第一次‘感动圣心’,是靠床上枕边的肉欲之爱,而第二次靠的是‘情’和‘理’。”这一细节真实地体现了唐明皇对杨贵妃的爱是一个从“欲”到“情”的深化过程,同时也体现了作者“至情”的创作思想。
而李杨二人的爱情更是在之后的第二十二出《密誓》中达到高潮。一句“愿钗盒情缘长久订,莫使做秋风扇冷。”(【前腔】)升华了二人间的爱情,也将作者“至情”的思想体现得淋漓尽致。但在这之后,剧情急转直下。第二十五出《埋玉》中,迫于“六军不发”,杨贵妃在不得不自尽之时“除钗、出盒”,吩咐高力士:“这金钗一对,钿盒一枚,是圣上定情所赐。你可将来与我殉葬,万万不可遗忘。”这一细节体现了杨贵妃的痴情。这一痴情也在她死后得以延续,即使是“复位仙班”之后,仍然是“定情之物,身不暂离”。而当两人都经过了真彻的忏悔和痛苦的思念之后,李杨二人也终于在月宫中“重圆”。在“重圆”之后,织女说道:
【三月海棠】忉利天,看红尘碧海须臾变。永成双作对总没牵缠。游衍,抹月批风随过遣,痴云腻雨无留恋。收拾钗和盒,旧情缘,生生世世消前愿。
戏曲最后又进一步升华了两人的爱情,让他们“收拾钗和盒”、“生生世世消前愿”,从而进入到一个真情不需要用“钗盒”来维系的世界,一个洪昇心中至情的世界[6]。
“金钗钿盒”意象象征了唐明皇和杨贵妃之间的爱情及其波折变化,于故事的叙事中一步步推进情节的发展,体现了洪昇“至情”的创作思想。
参考文献:
[1]白居易.白氏长庆集[M].北京:文学古籍刊印社, 1955.
[2]彭定求等.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 1960.
[3]白朴.天籁集[M].清杨友敬刻本
[4](清)吴仪一评点.长生殿[M]、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7
[5]徐龙飞.小议“金钗钿盒”在《长生殿》中的作用[J].中国戏曲学院学报.2010(4)
[6]徐龙飞.小议“金钗钿盒”在《长生殿》中的作用[J].中国戏曲学院学报.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