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层目标”走向“语文核心素养”

来源 :陕西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l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新修订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确定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如果说双基目标是教学的2.0版、三维目标是教学的3.0版的话,那么,语文核心素养便是教学的4.0版。如何实现教学的升级换代,更好地指导语文教学改革?我们知道,学习目标是教学的纲领,设计好适合学生的学习目标,是教学设计的关键,更是落实语文核心素养的关键。
  笔者尝试使用房超平老师在《思维第一:全面提升学习力》一书中提出的“三层目标”设计思路,从而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学习需求,让因材施教原则落到实处,让语文核心素养得以真正体现。具体来说,“三层目标”是指基于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能力而设定的基础性、拓展性、挑战性三个层次的目标。其中,基础性目标要求100%的学生达到,拓展性目标要求80%以上的学生达到,而挑战性目标则是供10%左右学有余力、基础较好的学生选择完成。学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挑战目标,在探究合作中达成比教师预定的、自己能力和水平更高的目标。除了层次性以外,“三层目标”指向明确,在具体表述上使用“说出、辨认、复述、识别、背诵、回忆、选出、举例”等行为动词,使目标描述具体易于落实。在设计中,“三层目标”还强调以“我知道”“我能”“我会”等作为表述的基本格式,体现对学生学习的激励性,目标语言要求朴实无华、切合实际。
  基于以上理解,我们尝试将语文核心素养融入进“三层目标”中。如在《蜀道难》教学设计中,我们将学习目标定位为:
  一、基础性目标
  ①我能说出本诗的文学常识及创作背景。
  ②我能找到重点文言实词并进行整理积累。
  ③我可以结合注释完成诗歌翻译。
  ④我能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并完成全文背诵。
  二、拓展性目标
  ①我能厘清诗歌的结构层次,领会诗歌循环往复逐层深化的情感节奏和豪迈飘逸的气势。
  ②我能通过诗歌中的意象,鉴赏诗歌的意境美,感受古老蜀道逶迤、峥嵘、高峻、崎岖的面貌,领略色彩绚丽的山水画卷。
  ③我能找到诗歌中运用想象、夸张、衬托手法的语句,进而品味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
  ④我能通过合作探究掌握诗歌的主旨。
  三、挑战性目标
  ①我可以通过比较阅读相关篇目,掌握诗歌鉴赏的一般路径。
  ②我能模仿本诗进行创作,写一首《蜀道易》以赞赏今之蜀道之便利;或介绍一处人文自然景观。
  而传统的三维目标基本一致地表述为: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厘清思路,熟读成诵,了解诗歌的主旨、寓意。
  ②学习作品描写蜀道雄奇险峻的手法,用心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和声韵美。
  ③品味其飘逸豪放、流转自然的语言,体会其诗作的艺术风格。
  2.过程与方法目标
  朗读法、串讲法、赏析法,用心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和声韵美。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诗人的浪漫主义风格和热爱祖国和河山的感情。或者大而化之地把教学目标确定为“整体感知全诗的感情基调,疏通大意,把握全诗的行文脉络,培养学生鉴赏诗歌作品的能力和方法,鉴赏本诗的艺术特色,感受本诗的宏大气势和奔放的感情,品味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
  “三层目标”的设定较好地扣准“语言”“思维”“审美”“文化”四个核心素养,如“我能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并完成全文背诵。”对应“语言建构与运用”,“我能厘清诗歌的结构层次,领会诗歌循环往复逐层深化的情感节奏和豪迈飘逸的气势。”体现“思维发展与提升”。“我能通过诗歌中的意象,鉴赏诗歌的意境美,感受古老蜀道逶迤、峥嵘、高峻、崎岖的面貌,领略色彩绚丽的山水画卷。”侧重于“审美鉴赏与创造”。“我能模仿本诗进行创作,写一首《蜀道易》以赞赏今之蜀道之便利。”则偏重于“文化传承与理解”。当然,几个目标之间并不是割裂的,而是有所交叉,相互映证。
  对比来看,三维目标的表述偏重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则变得虚无缥缈。最后一种简单的教学目标设定除了缺乏实操性,也缺乏以学生为中心的意识,与我们要求的育人目标相差甚远。
  在“三层目标”设计中,一方面要改变现在的目标表述思维习惯,真正做到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一切从学情出发;另一方面要强化教师之间的合作,互相提醒、借鉴和启发,这样,既能有效减轻教师在具体操作上的负担,也能够让语文核心素养的探究落地生根;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还尝试与学生一同设计学习目标,真正体现目标的生成性、参与性和体验性。
  通过“三层目标”的设定,语文核心素养的落脚点直接变成了学生,被遮蔽的育人目标的显性化,對综合素养重视度的提高,都将在学习目标中有望得到改善。
  作者单位  陕西省渭南中学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在心内科实习护理人员带教中运用PBL联合LBL教学法的教学效果。方法该院心内科在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有98名符合实验要求护理人员,将其分为联合组和单一组,各49
中等职业学校的课堂教学效果一直是大部分教师头疼的问题,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往往教师费力不讨好,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本文从几个方面分析了如何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习兴趣,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与鼻咽癌浸润转移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分别检测63例鼻咽癌患者放疗前后及20例健康体检
时空观念是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的五大核心素养之一,是指“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即学生在对历史和现实问题进行独立探究的过程中,能够将其置于具体的时空框架下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并得出合理论述。  时空观念作为历史核心素养之一,是高中生进行历史学习,了解历史知识,培养历史思维,解决历史问题的关键。所以,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
社会保险被确定为我国社会保障的主要载体,大约是在1986年前后.改革开放初期,社会保障并没有被摆上议事日程.被誉为我国经济改革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
长笛是乐器家族中最古老的成员之一,长笛也是现代交响乐演奏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长笛演奏具有一定的技巧性,近年来,长笛普及和发展都非常迅速,高校、社会性质的长笛演奏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