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唱歌的杨树

来源 :西部散文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方最不缺的就是杨树,我尤其喜欢夏天杨树的样子:油亮油亮的杨树叶在耀眼的阳光下哗啦啦地唱,和着那大太阳,仿佛有着永远唱不完的热情。
  我的小村庄有大片大片的杨树林,所以记忆里的夏天满是清凉的绿色。
  我有四个哥哥,两个姐姐。在我们家族平辈儿里,我是最小的女孩儿。
  我的名字是大姐给起的。听老人们说起,我出生的时候,爷爷重男轻女,看我是女孩很生气,就没有给起名。后来要落户口,姐姐放学回家对我爸说:“我今天学了一首诗叫《咏鹅》,里面有一句‘红掌拨清波’,要不就叫‘红波’吧!”于是我就有了名。
  阿Q精神已经在我身体里根深蒂固,所以我的名字得来如此简单,我觉得冥冥之中就是希望我可以生活简单随意的。
  大姐很“厉害”,是伶牙俐齿的那种厉害。她常常跟大伯唇枪舌战,大伯斗不过她,所以一放假,姐姐就被送去学缝纫啦,学打毛衣啦,那时候很少有孩子去上辅导班,而且是这种手工学习班。说起来,我大伯的教育思想在二三十年前绝对是顶尖的。
  也因为大姐姐常常不在家,所以我小一点时候的记忆都跟哥哥们有关。
  我最小的哥哥因为在家排行老二,所以我常叫他“二锅”。大一点的时候知道了“二锅”其实也带有些许搞笑的意味,野孩子一样的我反而叫得更勤了,整天跟在二哥后面“二锅二锅”变着腔儿地叫。
  “二锅”上五年级的时候,我才6岁。他喜欢拿根棍子当“闭月羞光剑”,在村子里行侠仗义。
  有一天,他瞅准了一块瓜地的看瓜人每天下午都要回家吃饭,“二锅”就喊我去偷瓜。哇!可以吃到甜甜的西瓜,我在心里欢呼雀跃,简直崇拜死了我的“二锅”。
  “你帮我看着点,我去找个大点的瓜。”“二锅”就钻进了瓜地。我站在地头上,瓜秧缠住了我的脚,我紧张地边看四周,边用力拉扯那些瓜秧。“我要做好这个放哨的!”除了紧张,我甚至有种站岗放哨的光荣和自豪感。
  哥哥猫着身子出来了,手里抱着个比甜瓜大不了多少的西瓜。我无语地看着他,“二锅”无辜地说:“这是最大的了。”
  他用他的“闭月羞光剑”去切瓜,但那把很钝的木头剑是根本切不开瓜的。看他忙得满头大汗,我这个放哨的也紧张的不得了,生怕有人路过看到我们。“二锅”终于想到了个好办法,把西瓜直接往一块石头上摔去,瓜一下子炸开,四分五裂。我瞥了一眼,怎么是白色的?中间微微有些黄黄的?这是西瓜吗?
  可是大费周章终于吃到瓜的“二锅”却心满意足。他边“哧溜哧溜”地啃着瓜,边问我:“你吃不吃?”
  我才不吃。我就边扯瓜秧边催他:“快点吃,快点吃。”
  从那以后,这种偷偷摸摸的滋味在我心里烙下了深刻的印象:馋了去偷,害得胆战心惊,可是偷到手的却完全不是自己想要的——我不仅没吃到甜甜的西瓜,还被害一顿馋!其中的糟糕滋味让我从此对“偷瓜”完全失去了兴趣。
  但我的“二锅”还是我的好哥哥。他陪我玩,给我讲《西游记》,就算不陪我玩,我只跟着他,就可以看到很多不曾看过的,玩到不曾玩过的。长大后读《红楼梦》,每次读到史湘云喊贾宝玉“爱哥哥”,自己都忍俊不禁,女孩子对哥哥的好感和崇拜是天生就有的吧。所以我一直是二大爷家的“常客”。
  早晨天不亮,我就从家里游荡着,穿过一个胡同,经过一个小水洼,绕过一群羊,或者几只鸭子,然后到“二锅”家门口坐着,等二伯起床来开门。英姿飒爽的二伯见到我,永远是笑成一朵花,他宽宽的大手一把就把我抱起来,蹭蹭脸,亲亲额头,然后抱着我吃饭,抱着我玩。
  脸圆嘟嘟的我,是村里的“孩子王”,上墙爬屋爬树,男孩子也没有我“野”。可是我就喜欢腻在二伯家当两个哥哥的小跟班。最重要的是,二伯宠我,有好吃的我先吃,有好玩的我先玩。两个哥哥就吃醋,有时候被这么一个“假小子”跟得烦了,哥哥们就喊我:“飯桶!菜缸!大圆脸!小跟班!”
  我才不在乎。
  夏天一到,村子就会被郁郁葱葱无边无际的杨树林笼罩,连空气都是带着绿叶的清爽味儿的。三叔把小姐姐送回老家来,让她在这个小村庄里过暑假。
  知了没完没了的叫,叫得我们心痒痒。大爷就回家把面粉倒进盆里,掺进水去,搅阿搅,揉啊揉,倒掉水再揉,一直揉到盆里只剩下粘糊糊的面筋,我俩眼巴巴地蹲在那里,吃惊地看到大爷的五根手指都被粘到了一起。
  然后,我和小姐姐就跟在大爷身后去粘知了。
  高高的杨树立在河边,树的叶子哗啦啦地响,阳光透不过浓密的叶子,只把影子投射到水里去。一大片一大片的就都是清清爽爽的凉了。
  我俩使劲踮脚也看不到知了,因为树太高。每次都是大爷看到:“哎,这里一个!”我和姐姐就伸长了脖子激动地喊:“哪里哪里?”大爷伸出食指让我们噤了声,蹑手蹑脚的去拿长长的竹竿。竹竿挑起的一端粘着面筋,另一端是我们爷仨高高仰着的头。大爷每次都能一下就把知了从树上粘下来,长长的竹竿放下来,伸出去,我和姐姐就拍着手跑出去好远,把知了抓下来。
  要么就趁下着毛毛雨的时候,钻到山楂园里找知了。因为雨淅淅沥沥,滴滴答答,知了听到了夏天的雨声,就像听到了集结号,都拼命爬出泥土来。
  我们蹲在地上一脚一脚的找,通常会找到一个小小的口,只需要用小棍轻轻一拨,那个洞口就暴露在眼前了。轻轻挖几下,我们就能把知了勾出来。有时候性子急了,等不了它爬出来,我们就拿水往洞里灌,它也就驼着背脚忙脚乱地爬出来了。
  有时候大太阳火辣辣的烤着,地上的泥土都变成了细细的粉末时,我们就开始往河里跑。上游的溪水穿草跃石而下,在山楂园的后面汇成不大不小清亮亮的一汪水,那是我们整个夏天的乐园。
  除了小河还有秋千。两棵树,一根绳,大树底下全是凉爽的风,那秋千荡漾着的是夏日午后整个村子的笑声。
  后来我们都长大了,他们都去外面上学了,我也开始读小学,读初中,有了女孩子细腻的小心思。   哥哥们周末回家,骑自行车带我玩的时候,我就喜欢故意让他们围着村子转一圈。裙摆在杨树叶斑驳的光影里飞扬,要是再恰好被同学看到,我那心里的得意几乎要随着那绿绿的树叶哗啦啦唱出来的。
  二伯家的大哥就常常骑着自行车带我去二爷爷家。
  那时候的自行车前面是有一个大横梁的,后座也高高的。
  开始时,是我先在他的车后座上坐好,然后他再骑。后来,我越长越高,越来越重,他就要先骑车,我再跳到车后座上去。有好几次往上跳,我都跳空了,俩人就咯咯笑半天,越笑越跳不上去。要么就是我终于跳上去了,车子却失去控制,一直扭来扭去,甚至要栽倒了,哥哥就笑我:“又沉啦!”
  二爷爷家的大水缸每次都是空的,然后哥哥和我就去村头的山泉去打水。有一次打水回来的路上,大哥说:“我给你唱首歌吧。”
  也许是那天的天很蓝,云很白,风很轻,也许是那天哥哥有什么高兴的事,总之那是他第一次给我唱歌。唱的什么歌我不知道。我只记得他手里甩着狗尾巴草,仰头对着天唱,做出酷酷的样子,我也记得里面我听得最清楚的就是“蚂蚁蚂蚁蚂蚁……”
  很多年后有了网络,想起那个场景,我上网去搜索,原来当时哥哥唱的是张楚的《蚂蚁蚂蚁》。
  摇滚是他的青春,而哥哥们的陪伴就是我的童年。
  人是突然长大的。在某个瞬间,在无可挽回的事实前,学会了从容不迫;在大势所趋时,学会了不动声色;在亲人离散时,学会了平静和隐忍。杨树叶在阳光下微风里依然哗啦啦的响,我的童年却一去不复返了。
  之后的我们,各自成家,很多东西都变了。
  村头的山泉已经没有了,原本清清凉凉的一汪泉,现在被填平,上面盖起了厂房。过年时我们不再一起和浆糊、贴对联、看春晚,不再一起放鞭炮、熬通宵,也不再轻易地在周末一起聊天,哥哥不再每次见面都捏捏我的脸,我也不再做他们的“跟屁虫”。
  只是血脉相连,永遠不会变。
  大哥哥喝了酒,电话那头轻声说:“你是我们最小的妹妹,你一定要记着,谁也不能欺负你,你也不能怕,不管发生什么事儿,我们几个哥哥姐姐都一直站在你身后。”
  他平时很忙,满中国的跑,从内蒙到新疆,从沈阳到昆明。
  “二锅”曾为了练习“点钞票”,曾把手指都磨破了皮。
  大姐是高中老师,今年又要带高三,没白没黑的连轴转。
  都是在为生活不停地奔忙。
  可是丧礼上,他们还是回来,站在了他们这个小妹妹身后。
  天涯海角,大家也都回来了。
  “给老人磕头,你们兄妹们一起。”
  哥哥们站在我身后,还没跪下去,我就已经涌出泪来。
  哥哥们陪着我,重重地磕。
  泪滴在地板上“啪嗒啪嗒”地响,我睁不开眼睛,却分明听得清那杨树叶哗啦啦啦,声音渐渐模糊,直至消失。
  从此,溘然长逝的,除了至亲,还有那永远回不去的岁月。荒草萋萋,时间悠悠不回头。
  落叶归根说得好像都是男人,中国的传统里,女人都是漂浮的,隐形的。连我的小村庄也快要拆迁了。可是我知道,不管自己的叶怎样向上伸展,去看阳光,去历风雨,可我的根永远连着那小河,那山泉,那郁郁葱葱无边无际的绿。
  而那些人,就是我永远的家。
  ——选自中国西部散文学会微信公众平台
其他文献
我的工作生涯,几乎有一半时间在龙胜革命老区的乡镇度过,从县城到工作地,不知道多少足迹烙印在红军长征曾经趟过的脚印上。我感受到红军脚印的温暖,感受到红军的心与我心频律一同跳动……过去每年四月的上班途中,几乎总能看见身着戎装的桂林陆军学院学生们,背着沉重的行囊,从老山界翻山越岭长途跋涉过江底到龙胜县城。看到他们步履艰难,大汗淋漓,我总会让司机停下,想悄悄搭他们一乘,让他们能歇歇脚,缓缓疲劳,可是,他们
期刊
这里  这里是天涯地角,脚步迈不出去,也不能后退!  一个人,一群人,千万人,来过这里,驻扎在这里,然后从这里深入未知。  这里是天,这里是地,这里是他们世界的全部。  在这里,除了极少数人(比如哥伦布、郑和,还有谁呢?)青史留名,绝大部分,都消失于这茫茫海天之间——甚至不如一片贝壳,或者一块白骨。  千山渺茫、万云飞起时,那些亡灵,现在被烧酒复活了生命——  长歌当哭,弱水三千!  但是,谁能给
期刊
江南多水,河湖纵横,星罗棋布。  江南多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到苏州不足半月,春雨就遇上五六场,几乎是一天睛、一天阴、一天雨。江南的雨是细柔、温润的,如戴望舒《雨巷》中描绘的意境,缠缠绵绵,入诗入画,淋湿多少才子佳人湿漓漓的灵魂,温润中国历史多少诗、书、画卷和丝竹、音韵?  雨中漫步,在绍兴,在乌镇,在周庄,在同里,在南浔,在江南水乡的一个个古镇,缅怀鲁迅、茅盾、朱自清、叶圣陶、戴望舒等
期刊
我喝了几杯黄姚古镇的青梅酒,酸酸甜甜的,真好喝,结果醉了,也不知道,晕乎乎的,眼皮沉沉的。我努力睁开眼,手搭凉棚,看着这千年古镇,明晃晃的太阳下,客栈林立,旗正飘飘。我疑惑是在一个武林的时代,青黛石板,明清古居,清茶袅袅,灯笼摇曳,小桥流水,亭台楼阁,楹联诗词,乌篷船行水中。如果此刻有一匹马“哒哒哒”而来,骑马的人要仗剑天涯,英俊潇洒,又才高八斗,他在人群中望了我一眼,我会不会与他策马千里,从此在
期刊
修身养性以心平气和为至高境界。  平和的人,向来内心上不急不躁,不疾不徐;言行里不温不火,慢条斯理;态度里不专横野蛮,和谒可亲。  平和,才能持正。如是平得阳阴,衡之天地,不受尘世间浊气混侵,把真净与无我都归心。随后,保持一种与自然拥抱,从容坦然应对一切事物,此乃为平和!  那早已经看懂了,人生从无到有,又从有到无轮回。这就是,平和之前的岁月给的深刻,平和以后的自然馈予的归真。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期刊
上个月,美红打电话给我,说他父亲九十五岁了,准备办个生日宴,让我无论如何回去一下。  回,我一定回!我斩钉截铁地说。我已退休,时间自由,何况是我老侄的生日。是的,过生日的信茂是美红的老爹,论辈份是我的老侄,论岁数他却比我年长三十多,平时我就跟着小辈叫他七兄。我们祖先从明末清初搬到红石村,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已衍化出二十余代、两千余人,各房的繁衍速度各有快慢,于是就有六七代的差距。以小叔之尊去参加老侄
期刊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这是南宋抗金民族英雄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这是激奋人心、鼓舞人们奋勇杀敌上战场的爱国篇章。一种收复故土、统一祖国的强烈爱国精神跃然于纸上!  岳飞,字鹏举,
期刊
月,特别是中秋月,总成绝佳的情感寄托载体。这种期盼团圆的情结,古往今来,始终根植在人们内心深处,尤其是古代文人对月的一次次心灵解读,更为中华传统文化增添了丰厚的人文底蕴。  小时候在家乡,每逢中秋,明月空悬,一群小伙伴不约而同地走出家门,手里拿着舍不得一次吃下去的月饼,追逐,嬉闹。曾经在阵阵凉风里,好奇的对着月亮上传说中的桂花树,望眼欲穿。那时的中秋节,与我们来讲就是一场盛大的狂欢,不识愁滋味的年
期刊
北流河,珠江流域西江干流浔江段的一条重要支流,又叫剑江、绣江、绣水,它发源于云开大山南部广西北流县平政镇上梯村与沙垌乡交界处的双孖峰南麓,全长259公里,其中藤县境内长82.5公里,是南方水上丝绸之路极为重要的一段。《永乐大典》2343卷《藤城记》中载“广右之地,西接八番,南连交趾,惟藤最为冲要”,北流河作为当时重要的岭南水道要塞,在沟通南北交往和中国通向海外当中担当着重要的角色,历朝的文武官员、
期刊
“寂寞尊前席上,唯愁海角天涯。”“多少风前月下,逦迤天涯海角。”“未经海角处,何以识天涯?”……这历代文人墨客吟咏不休的海角,位于广西合浦县。在这,保存有一座已逾千年历史的古亭—海角亭。据考证,广西合浦县的海角比起海南的天涯海角,还要早近800年。  一天,我带着好奇和尊崇,走进入合浦廉州中学校园,游访了这座历史名亭。海角亭前,修竹阿娜,古榕参天,亭院之中,白兰送香,逸情雅意。据元代范椁的《重建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