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尝试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rxd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发散性思维在创造性思维中起主导作用。本文通过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例,分析了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探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多种途径和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发散性思维
  思维的最高境界是创造性思维,而创造性思维是由发散性思维和集中性思维相互结合而成,其中发散性思维起主导作用。发散性思维,亦称求异思维等,它要求学生开拓思路,从不同途径和角度对已获得的信息进行分析综合,最终使问题得到圆满解决。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笔者在多年教学实践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突破教材的限定范围,尝试多途径多方法对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现阐述如下。
  1、通过鼓励求异培养发散性思维
  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启发并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因此,笔者经常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突破常规,多种角度多种方法探讨解决问题。如在教学《再见了,亲人》一课时,笔者利用“大娘,停住你送别的脚步吧”这一句话,鼓励学生多角度领会作者要表达的意思。同学们各抒己见,有的说这是志愿军战士知道老妈妈腿疼,所以心疼她不让她远送了;有的说这句话充分反映了老妈妈对志愿军战士的亲密感情,所以分别时依依不舍;还有的说,这句话如果改成“大娘,请停住你送别的脚步吧”,不是更显得尊重老妈妈吗?这样通过鼓励求异,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素质。
  2、通过因势利导培养发散性思维
  学生对事物的差异往往产生一种突如其来的领悟和见解,保护和发展这种直觉性思维是培养发散性思维的重要前提。如在教学《威尼斯的小艇》一课时,一位同学就向笔者提出:威尼斯既然是水上城市,那些建筑是怎样在水里建成的呢?这个问题已经超出了大纲所规定的要求,但笔者抓住这个机会,给学生布置了课外作业,让他们自己查找相关的资料。后来很多同学通过查找资料并进行讨论,很容易就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也加深了对威尼斯这个水上城市的认识。
  笔者通过对这名同学的问题进行因势利导,大家通过积极动脑解决问题,既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又培养了同学们的发散性思维。
  3、通过激发想象培养发散性思维
  小学生发散性思维的重要特点就是敢于大胆想象。在语文教学中,要善于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调动学生的想象力,拓展学生的思路。如教学《狼和小羊》一课时,笔者问同学们:“大家说,小羊就心甘情愿让狼吃掉吗?”结果同学们的思维非常活跃,都发挥出了浓厚的想象力,有的说,狼扑过来,小羊一闪,狼就掉进河里去淹死了;有的说小羊退到悬崖边,小羊一躲,恶狼掉进了万丈深渊。通过激发同学们大胆想象,各抒己见,一只聪明而勇敢的小羊活灵活现地出现在同学们的脑海里,他们的发散性思维也会得到积极发展。
  4、通过联系实际培养发散性思维
  语文教学中,结合课文联系实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并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教学《小站》一课时,笔者根据课文上描述的设备简陋的小站,请同学们展开想象,五年后的小站可能是什么样子?同学们的思维一下子被打开了,有的对车站的设备大胆幻想,包括修假山、造喷泉,有的则根据自己曾见过的火车站来进行加工,比如添加了电视机、饮水机等,有的同学还特别提出在加强车站设备建设的同时,提高车站的服务质量才是关键。这样通过笔者的启发,同学们各抒己见,既拓宽了视野,也使自己受到了教育。通过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可以让学生对课本上的知识加深印象和了解,并产生深切独特的体验。
  5、通过重组语言培养发散性思维
  让学生重新组织课文语言,可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训练,可加强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变通性,使学生领悟到好文章的创作方法。例如在教学《草原》一文时,笔者在第一段设计重组语言的练习:“谁见过大草原?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草原是什么样的?”,结果同学们就争相述说着草原在他们眼中的形象,有的说草原一望无际看不到边,有的说草原上的草像一床绿色的盖被等等。在同学们说完后,笔者又继续引导:“让我们一起阅读课文的第一段,同学们说,你们刚才描述的和书上描述的草原,哪一个感觉更好?为什么?书上是抓住草原的哪些特点来写的?”通过讨论,同学们一致认为,课文用短小精炼、形象生动的语句,给我们展示了一幅美丽的草原形象。通过重组语言的练习,既让学生体会到这篇课文写作上的精妙之处,又提高了学生写作时遣词造句的能力。
  6、通过课外拓展培养发散性思维
  我们传统的语文教学,仅仅局限于以书本为中心,如果结合语文教学定期引导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对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意义重大。如在教学《皮球浮上来了》一课时,有学生不明白皮球浮上来的原理,笔者有意识引导学生做各种水的浮力实验,如向水里放纸船、石子、乒乓球等,让学生通过动手动眼动脑观察与思考,学生们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思维活跃,教学效果很好。课外拓展能使学生开阔视野,在大量查找资料及做试验的过程中培养了发散性思维。
  总之,发散性思维不受课本知识的束缚和局限,允许学生思考问题时标新立异。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授课时要结合语文的学科特点,通过多途径多方法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开拓能力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美)RobertJ.Sternberg.赵海燕译.《思维教学--培养聪明的学习者》
  [2]魏忠元.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发散性思维训练[J]
  [3]戴菊伟.善用质疑促进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发展[J]
其他文献
(河源市第三小学 广东 河源 517000)  【论文摘要】本文针对“如何演绎本色语文下的趣味性教学”的问题,着重从四个方面进行论述:一、新课导入趣味性;二、赏析课文趣味性;三、朗读课文趣味性;四、读写结合趣味性。  关键词:本色语文 趣味性教学  在“华南六省系列第2届小语教学研讨观摩活动——本色语文下的趣味性教学专题研讨会”上,我们欣喜地看到了小学语文教学终于从追求表面的“热热闹闹”到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九年义务教学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素养。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提高语文素养这个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是达到语文教学目’的的基本策略。我们在实施这个基本教学策略时,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从以下几方面:  1.学生学习自主性。“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而
期刊
【摘要】:以议论为主的作文,补充一两个材料,不仅能达到800字,而且内容也丰富了。以写景状物为主的记叙文,在写景渲染处再展开想象和联想,用上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或兼用抒情议论的表达方式,尽情地渲染环境气氛。以写人记事为主的记叙文,要有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的细节描写。以叙议结合的散文,扩展思维,再来几句议论抒情的话,让主题再拓宽一层。  【关键词】:作文指导 科学 艺术 准确到位
内容摘要:语言作为一种特定的物质,在人类使用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一些废弃“物”,这就是垃圾语。教育教学活动也会产生一些习惯的、无意为之的或者为了缓解紧张而说出的无助于学生接受新知、获得道理的教学垃圾语。教学垃圾语占用了大量课堂教学时间,也无益于教学活动,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质效。  关键字: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垃圾语 摈弃 课堂质效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难免产生垃圾语。所谓“垃圾”,《现代汉
政府投资工程,通常是生产公共产品的有效载体,也是实现政府职能的重要手段之一.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对政府投资工程的管理,包括资金安排、组织建设以及运营管理,都有所不同.
摘 要:学生的语言能力的培养是教学中的难点,也是重点,语言能力的提高的同时,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才能得以提高。语文应用能力的提高另一个就是在应用文的写作中得以培养。应用文的写用贵在坚持。  关键词: 初中语文 语文应用能力 语言能力培养写作能力培养  中学语文的“文道”之争历来是教育界争论不休的一个话题,《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我国目前教育变革的主要内容和主流话语,也是当今教育界和学术界关注的焦点问题,更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基本导向。就目前而言,中国义务教育的快速发展已经取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