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对于暴力之美的表现和欣赏,可以追溯到人类最初对强健身体和强大力量的崇拜和审美需求。暴力之所以美,正在于人们对于力量的崇拜,在于它是生命力强盛的表现,生存权利的扩张。
翻开历史,暴力之美对人类的吸引力从未减弱,中西方莫不如此。古希腊人崇尚力与美的统一,对暴力美的欣赏事实上是对自身历程的回顾,进而对自身力量产生美的感受,在此过程中自豪与审美意识交织产生。
著名浮雕 《拉奥孔》可以说是对暴力场面的描述。雕塑中拉奥孔和两个儿子受巨蛇盘缠而痛苦挣扎,雕塑中的人物激烈地扭曲身体,目光惊恐而绝望,所有的肌肉和神经都在传达着紧张而惨烈的暴力气息。艺术家用精湛的艺术手法定格了这一瞬间,使其成为美学经典作品。
在中国,人们对暴力场面的描述和表达也层出不穷。
《史记·项羽本纪》中对楚汉之争的记叙,史太公更在意的、着笔更多的是项羽手刃敌军的万人不敌之勇,和刘邦及其谋士们的奇谋诡略的“智慧暴力”——以智慧赢得战争的胜利;而不是展示战争的惨烈。
在文学艺术领域,也常常出现对于“暴力” 场景的描述。
《庄子·养生主》中关于庖丁解牛的描写其实也是一种暴力叙事,只不过是美化、诗话了的暴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响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 《经首》 之会。”庄子用 “桑林之舞”来形容庖丁解牛的动作,用美妙动听的“咸池”乐章比喻割牛的声音,把屠牛描绘得绘声绘形,极具音乐感、画面感、美感。原本丑陋的宰杀场景经过文学家的加工渲染而转化为一种美的享受。庄子这一段描写可看作是暴力之美的文学开端。所以,暴力进入影视作品,形成暴力电影,既是艺术中暴力的正常延续,也是艺术形式发展的必然结果。
“暴力”之所以长久以来被众多的艺术家作为艺术作品的主题,从而使“暴力”變成了人们的审美对象并受到大众的欢迎,是因为 “暴力美学” 自有其美学功能。
首先,“暴力美学”有助于人类内在暴力本能的疏导与宣泄。
早在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就提出过艺术具有宣泄作用,他在论述悲剧的效果和目的时说:“悲剧是通过引发恐惧和怜悯,以达到让这类情感得以净化的目的。”亚里士多德认为希腊悲剧能够有效地帮助人们从恐惧、悲伤等负面情绪中解放出来。而电影在宣泄人类情感和欲望方面比其他艺术作品更具优势。正如学者贾磊磊在《中国武侠电影史》一书中所说:“由于电影艺术‘拟真性’的语言形式和梦幻化的观赏机制,它会对电影观众提供一种假想的心理满足。人们通过电影这种特殊的娱乐机器能够使一些不良的情绪得到某种程度的宣泄。电影中经过叙事逻辑‘校正’后的暴力行为,为满足观众的心理需求提供了一个正常的出口,使他们受到压抑的心理冲动通过电影中的故事得到某种缓解。”
其次,“暴力美学”电影给人以强烈的视听快感和审美愉悦。
人们快感中的绝大多数成分当然也就是视觉所带来的,正所谓“看本身就是快感的源泉”。而电影画面本身就有审美快感的基础,对声音的喜悦、对色彩的偏好、对画面的体验、对情节的投入、对价值观念的认同,电影的所有这些特质,都为人类的审美娱乐提供了一个最基本的要素。“暴力美学”电影具有那种通过遐想的方式拯救动乱世界、抚慰灾难中寻求慰藉的灵魂,满足个人梦想的叙事功能。在暴力电影中,火爆刺激的动作场面和紧张的故事情节强烈地刺激着观众的注意力,爆炸发生时耀眼的火花和刺耳的声音使人如身临其境,火山爆发的场面中,很多观众还是被熔岩四处流淌的景象所深深吸引。这些场景使人们在经历死亡的恐惧之后又随时获得安全的逃逸,心灵在这种紧张和松弛之间来回转换,体验到审美的张力,从而获得独特的 “审美震颤”。观众坐在黑暗的电影院里观看着明亮的银幕,窥视日常生活所不能提供的奇异景观,从而得到一种“白日梦”般的替代性满足。
总之,暴力其实生来就和 “美” 有着不解之缘,尽管电影中的暴力画面常常以狰狞的面目出现,但从美学上来讲,“没有事物不可以称之为美”,“暴力美学”电影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带有它自己审美的诉求。
当然,我们也应看到,“暴力美学”电影虽有其美学追求,但毕竟流于低层次的感官之美,美学品位有待提高。而且必须注意的是,暴力表现要控制在一定尺度,一旦越界,其“疏导—渲泄”功能就会走向反面,即“刺激—加强”机制。使人的内在攻击性欲望不但没能缓解,反而刺激加重人企图释放的攻击本能,甚至更糟,本来被现代文明合理控制淡化的人的攻击性本能,现在却被影视等文艺作品中过度的暴力书写唤醒和激发。经由艺术家们丰富奇特的想象而营构出来的杀戮场景,会对接受者尤其是认识能力、自控能力有限的青少年,产生一种“ 引导—模仿” 机制,成为社会暴力的教唆者。所以,在此急切呼吁政府尽快建立电影分级制度,尽量避免青少年过早过多接触此类电影,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观影环境。
作者单位: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翻开历史,暴力之美对人类的吸引力从未减弱,中西方莫不如此。古希腊人崇尚力与美的统一,对暴力美的欣赏事实上是对自身历程的回顾,进而对自身力量产生美的感受,在此过程中自豪与审美意识交织产生。
著名浮雕 《拉奥孔》可以说是对暴力场面的描述。雕塑中拉奥孔和两个儿子受巨蛇盘缠而痛苦挣扎,雕塑中的人物激烈地扭曲身体,目光惊恐而绝望,所有的肌肉和神经都在传达着紧张而惨烈的暴力气息。艺术家用精湛的艺术手法定格了这一瞬间,使其成为美学经典作品。
在中国,人们对暴力场面的描述和表达也层出不穷。
《史记·项羽本纪》中对楚汉之争的记叙,史太公更在意的、着笔更多的是项羽手刃敌军的万人不敌之勇,和刘邦及其谋士们的奇谋诡略的“智慧暴力”——以智慧赢得战争的胜利;而不是展示战争的惨烈。
在文学艺术领域,也常常出现对于“暴力” 场景的描述。
《庄子·养生主》中关于庖丁解牛的描写其实也是一种暴力叙事,只不过是美化、诗话了的暴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响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 《经首》 之会。”庄子用 “桑林之舞”来形容庖丁解牛的动作,用美妙动听的“咸池”乐章比喻割牛的声音,把屠牛描绘得绘声绘形,极具音乐感、画面感、美感。原本丑陋的宰杀场景经过文学家的加工渲染而转化为一种美的享受。庄子这一段描写可看作是暴力之美的文学开端。所以,暴力进入影视作品,形成暴力电影,既是艺术中暴力的正常延续,也是艺术形式发展的必然结果。
“暴力”之所以长久以来被众多的艺术家作为艺术作品的主题,从而使“暴力”變成了人们的审美对象并受到大众的欢迎,是因为 “暴力美学” 自有其美学功能。
首先,“暴力美学”有助于人类内在暴力本能的疏导与宣泄。
早在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就提出过艺术具有宣泄作用,他在论述悲剧的效果和目的时说:“悲剧是通过引发恐惧和怜悯,以达到让这类情感得以净化的目的。”亚里士多德认为希腊悲剧能够有效地帮助人们从恐惧、悲伤等负面情绪中解放出来。而电影在宣泄人类情感和欲望方面比其他艺术作品更具优势。正如学者贾磊磊在《中国武侠电影史》一书中所说:“由于电影艺术‘拟真性’的语言形式和梦幻化的观赏机制,它会对电影观众提供一种假想的心理满足。人们通过电影这种特殊的娱乐机器能够使一些不良的情绪得到某种程度的宣泄。电影中经过叙事逻辑‘校正’后的暴力行为,为满足观众的心理需求提供了一个正常的出口,使他们受到压抑的心理冲动通过电影中的故事得到某种缓解。”
其次,“暴力美学”电影给人以强烈的视听快感和审美愉悦。
人们快感中的绝大多数成分当然也就是视觉所带来的,正所谓“看本身就是快感的源泉”。而电影画面本身就有审美快感的基础,对声音的喜悦、对色彩的偏好、对画面的体验、对情节的投入、对价值观念的认同,电影的所有这些特质,都为人类的审美娱乐提供了一个最基本的要素。“暴力美学”电影具有那种通过遐想的方式拯救动乱世界、抚慰灾难中寻求慰藉的灵魂,满足个人梦想的叙事功能。在暴力电影中,火爆刺激的动作场面和紧张的故事情节强烈地刺激着观众的注意力,爆炸发生时耀眼的火花和刺耳的声音使人如身临其境,火山爆发的场面中,很多观众还是被熔岩四处流淌的景象所深深吸引。这些场景使人们在经历死亡的恐惧之后又随时获得安全的逃逸,心灵在这种紧张和松弛之间来回转换,体验到审美的张力,从而获得独特的 “审美震颤”。观众坐在黑暗的电影院里观看着明亮的银幕,窥视日常生活所不能提供的奇异景观,从而得到一种“白日梦”般的替代性满足。
总之,暴力其实生来就和 “美” 有着不解之缘,尽管电影中的暴力画面常常以狰狞的面目出现,但从美学上来讲,“没有事物不可以称之为美”,“暴力美学”电影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带有它自己审美的诉求。
当然,我们也应看到,“暴力美学”电影虽有其美学追求,但毕竟流于低层次的感官之美,美学品位有待提高。而且必须注意的是,暴力表现要控制在一定尺度,一旦越界,其“疏导—渲泄”功能就会走向反面,即“刺激—加强”机制。使人的内在攻击性欲望不但没能缓解,反而刺激加重人企图释放的攻击本能,甚至更糟,本来被现代文明合理控制淡化的人的攻击性本能,现在却被影视等文艺作品中过度的暴力书写唤醒和激发。经由艺术家们丰富奇特的想象而营构出来的杀戮场景,会对接受者尤其是认识能力、自控能力有限的青少年,产生一种“ 引导—模仿” 机制,成为社会暴力的教唆者。所以,在此急切呼吁政府尽快建立电影分级制度,尽量避免青少年过早过多接触此类电影,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观影环境。
作者单位: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高等职业技术学校